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讓孩子順利從幼兒園過渡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入園入托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九月一日在即,許多孩子即將邁入學堂,為父母的多多少少有些緊張。專家認為,從幼兒園步入小學,是兒童身心發(fā)展的一次重大轉折。因此,父母對孩子除了做物質上的準備,如書包、文具、水壺、手絹等物品之外,還需要對孩子進行入學前的心理準備教育、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及生活習慣。

  心理準備

  首先,告訴孩子上學可以學到很多很多有趣的知識,讓自己變得更聰明,懂得更多的事情。也要引導孩子懂得學校的學習與幼兒園的游戲不同,不能視課堂學習為兒戲。應該集中精力聽講,認真細心地完成作業(yè),學習結果要達到標準要求,才算完成學習任務。

  第二,教育孩子要關心集體,關心他人。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告訴孩子怎樣正確對待集體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鼓勵孩子爭取在班集體內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引導孩子對集體生活、對老師、同學和學校產(chǎn)生向往和期待。

  第三,父母可以帶孩子去熟悉一下校園的環(huán)境,激發(fā)孩子的興趣和好奇心。另外,在家里也要幫孩子布置出一個安靜整潔的學習角,讓孩子在家中先體會一下成為小學生的新鮮感受。

  第四,切忌嚇唬孩子和批評老師。常見到一些家長拿學校和老師來嚇唬即將入學的孩子:“再鬧,等你到了學校,讓老師管你!”也有一些家長,尤其是文化層次相對較高的家長,常常很輕率地當著孩子的面非議學校和老師,說學校教學質量不行,或說老師水平不夠等。這種負面評價使得孩子還未入學就與學校和老師有了抵觸情緒,怎么能很好地適應學校生活呢?

  孩子從一開始能否很快地適應學校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父母對孩子的引導和教育如何。只要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教育工作,孩子上學就不會發(fā)憷,就能為孩子的學習、進步打下穩(wěn)固的基礎。

  作息時間調整

  在孩子入學前,家長最好制定一個與學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時間表,進行預演。

  如早睡早起,家長最好能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可逐漸安排孩子進行午間活動,讓孩子習慣不午睡;家長每天晚飯后都要看報,可讓孩子看自己喜歡的書,孩子上學后,很自然就習慣了晚上做家庭作業(yè)。

  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

  能否讓孩子順利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關鍵還在于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上。在學習習慣上,入學前應增加孩子安靜活動的內容和時間,如剪紙、捏人、寫字、畫畫等,以便入學后能盡快適應課堂學習。此外,還需培養(yǎng)孩子的任務意識(比如:記住老師留的作業(yè)并能完成)。

  在生活習慣上,幫助孩子了解小學一日生活,提前做些準備,提高孩子自我照顧和保護的能力。孩子必須學會正確的穿衣、褲、鞋,有好的飲食及進餐習慣。

  在衛(wèi)生習慣上,培養(yǎng)幼兒講究個人衛(wèi)生,做到飯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勤剪指甲;保持衣物的整潔和環(huán)境的整潔。

  此外,還需讓孩子懂得一些必要的公德,如引導幼兒學會傾聽、上課不亂插嘴,舉手回答問題;不亂翻(拿)別人的東西,愛護學習用品;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等。

  最后,如果孩子上學由父母接送,那做父母的必須安排好孩子上學的時間與自己的工作時間。如果由祖父母輩接送,那為父母的也應該為長輩安排好行程。

  總之。在孩子入學這件事情上,做父母的要盡量做到外松內緊,盡可能不要把緊張情緒帶給自己也帶給孩子。在思想上要重視,在行為上要細致,但千萬不可焦慮。畢竟孩子入學只是漫漫人生的一小步,即使做得不夠好,也無需太過自責,還可以在日后的生活中慢慢加以糾正,相信孩子一定適應新的學習環(huán)境。(王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107743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