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粑粑麻麻們最近又火了一把,原因竟然是孩子要開學了,他們太開心了。小編覺得,他們肆無忌憚的歡樂已經(jīng)快溢出屏幕了~
分離焦慮,是嬰幼兒最常見的情緒障礙之一。主要特征是,當寶寶離開他親近的人或者是熟悉的環(huán)境時,產(chǎn)生焦慮、不安、不愉快的情緒反應。
分離焦慮最早可能開始于寶寶6個月開始學習爬行的時候,在1歲到1歲半的學步期也有強烈的表現(xiàn)。 比如在學習爬行和走路的時候,會時不時轉頭尋找父母。
2歲左右,寶寶可能會很粘人,在預料到分離的時候還會發(fā)脾氣、大聲哭鬧。而在學齡前,一般是6歲以前,最顯著的表現(xiàn)就是因為害怕分離而不愿意去幼兒園。
那孩子的這種表現(xiàn),是不是對父母太過依賴了?其實不是哦,寶寶不愿與你分離,是因為你讓TA有安全感。其實,分離焦慮是孩子生長發(fā)育中的一種正常的現(xiàn)象。
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最好的做法就是提前預防培養(yǎng)加上及時積極引導。
? 1、學會適當放手讓TA成長 因為孩子對父母的依賴,一般是情感和生活兩方面,所以要有計劃、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獨處、獨立能力。 學會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做可以做的事,比如1歲左右讓寶寶練習自己拿勺吃飯,2歲左右鍛煉寶寶自己如廁。學會這些,有助于寶寶更快適應入園生活。
逐漸鍛煉寶寶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下與父母短暫分離,比如讓寶寶在熟悉、安全的房間獨自玩耍,或者在家附近與同齡人玩耍來代替父母陪伴。
分離焦慮的出現(xiàn),與孩子的不安全感有關。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可以從源頭上減少分離焦慮。
“今天畫畫了是嗎?媽媽很想看呢!北憩F(xiàn)出你很感興趣,很在意TA。如果孩子表現(xiàn)出不開心,要積極引導“說出來,媽媽和你一起解決”,讓孩子覺得TA的想法是被看重的。
要問“今天在幼兒園玩了什么游戲?”“今天的飯菜你最喜歡吃什么呀?”這些具體的,可以讓寶寶有快樂聯(lián)想的問題。
還可以鼓勵寶寶,比如告訴寶寶“老師說你游戲玩的很棒,吃飯吃得很香。”讓寶寶對幼兒園產(chǎn)生更多好感。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