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如何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習慣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行為習慣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好的習慣需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培養(yǎng)教育才能形成,切不可斷斷續(xù)續(xù),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有成效。

在某學校開學典禮結束后,一位替孩子爸爸媽媽來參加活動的奶奶耐心等待著,等向老師了解一些情況的家長散盡后,老奶奶滿懷憂慮地向老師求助:孫子奇奇平時在家很任性,不肯自己吃飯,到現(xiàn)在還是奶奶喂他吃;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差,還常出現(xiàn)控制不住小便,尿濕褲子的情況。老師在談話中了解到,孩子的父母只顧自己玩,幾乎不管孩子,是奶奶一手把孩子帶大的。

事后,老師找奇奇談了幾次心,鼓勵他做個“男子漢”,做到自己吃飯,關心家人,并和他拉了鉤。孩子的奶奶也在和老師談心后采納了老師的建議:與奇奇的爸媽開了一次家庭會議,轉變了教育方式,形成“全家都要關心奇奇的習慣培養(yǎng)”的共識。在大家(特別是班主任陳老師)的關心指導下,值得高興的是,開學三個星期以來,奇奇每天都是自己吃飯(只是有許多飯粒灑出來),也沒有出現(xiàn)小便在褲子里或是上課要大小便的情況。從奇奇判若兩人的轉變可以看出,孩子具有相當大的可塑性。家長一定要端正思想,正確引導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為孩子一生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現(xiàn)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是一家人的心肝寶貝兒。為此,家長常常包辦任何事,對孩子百依百順,溺愛有加。殊不知,孩子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會養(yǎng)成任性、自私的性格,生活自理能力差,對他們一生的健康成長非常不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注重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讓孩子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下面有幾點建議可供家長參考:

1?民主平等,同甘共苦。

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個小個體,但是我們不能忽略他們是家庭中重要的一員,大家應該民主平等,同甘共苦,這樣,他們才能真正意義上成為家庭中的一員。如一般買菜,家長應試著征詢孩子想吃什么?當孩子吃飯時嘀咕“沒有我愛吃的菜”時,家長應告訴他們,“不挑食能讓你長得更健康”,“爸爸媽媽吃什么,你也吃什么,這樣營養(yǎng)才會均衡”。逢雙休日,家長應征求孩子“媽媽在整理大房間和客廳,你能否把自己的小房間整理一下?”家長不應因為孩子還小不會做,或是因為擔心時間來不及而包辦代替,要讓孩子從小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2?及時鼓勵,耐心輔導。

七歲兒童的心理特征具有不穩(wěn)定性,遇到一些困難,情緒轉變就會十分明顯,所以,家長應該常常關注孩子的細小變化,及時鼓勵。如果孩子吃飯時,總是在桌上、地上灑許多飯粒,家長要告訴孩子吃飯時要認真,人離桌子不要太遠,嘴巴要張大,留心不要掉下米粒,吃飯時不要說話,細嚼慢咽才能消化得好。當孩子吃不完飯時,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背《鋤禾》的詩句,讓孩子明白糧食來之不易,不能浪費。如果孩子說“我吃好了”,看著干干凈凈的小碗,在家長的贊許聲中,孩子的小臉上會洋溢出燦爛的微笑,那是孩子對自己吃飯習慣成功養(yǎng)成的滿意和自信。  3?循序漸進,養(yǎng)成習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126739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