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孩子膽小并不都是壞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兒童心理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膽小不是壞事

看電視上的法治節(jié)目,一個小孩游泳的時候,靠近水泵站的進水口,被吸進了機器,慘死。節(jié)目在追究到底是誰的責任。

這類事件太多了,比如高壓線電死人,圍墻倒塌壓死人,失腳墜樓摔死人等等。就算追究清楚責任又能怎樣,一個鮮活的生命已經消失。

難道就沒有一點預感嗎?君子不立危墻之下,為什么?就因為危墻下面出事的概率比較高。

能否預見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也是一種生存智慧。我們的孩子為什么缺乏這種智慧?為什么不能遠離高壓線,遠離水泵站,遠離危墻,遠離一切可能發(fā)生危險的地方?

恐懼是人類的本能,也是上帝送給我們的禮物,讓我們知道害怕,知道逃避,知道保全自己。無畏源于無知,無知的人是難于生存的。

無知無畏,不僅是身體不能保全,在復雜的社會關系中,倘若不知天高地厚,膽大妄為,最終是被社會所傷害——心靈的傷害,精神的傷害,以及財富和地位的受損。有了這些傷害,人生的附加值也就大大降低了。

膽小并不總是壞事,上帝賦予人的稟性都是有用的。

無知者無畏,膽小的孩子是聰明的。孩子之所以膽小,往往是因為他知道太多,對世界的兇險、對自己的弱小都太了解。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越聰明的人越懂得自保。膽小其實就是一種自衛(wèi),退縮是為了安全。

在現(xiàn)實世界中,孩子就是弱勢群體,無論在體力還是精神上,他都只是被保護者,依賴于成人的愛護而生長。孩子能感覺到這一點,說明他能審時度勢,有自知之明。

這種意識,即使對于成人來說也是難能可貴的。一個人不僅要知道自己能夠做什么,還要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這樣才能把握分寸,把事情做得周到,同時也能規(guī)劃好自己的一生,發(fā)揮最大的能量。這樣的心智才是成熟且健全的。

當然,膽小也有一些不利因素,尤其是在人際關系方面,膽小的孩子常常由于緊張、害怕而不敢坦然面對不熟悉的人,對師長也采取回避態(tài)度,因此常被誤認為高傲、冷漠、沒有禮貌。

禮貌的本質在于尊敬和善意,孩子沒有禮貌往往并不意味著不敬和不善,只是怯于表達而已。

膽小是源于不自信,不自信便不敢承受壓力,只能退縮逃避。這種心態(tài)在學習中也是有害的。有些孩子外表憨厚,內心卻很敏感,很容易受到傷害,他們必然會用自己的方式來保護自己。當他受到表揚和鼓勵時,學習很積極,但受到批評或挫折,便沮喪甚至抵觸,有時連老師也誤認為他不認真、不配合。其實,這正說明他的脆弱。強硬不一定代表堅強,有時反而是自卑的表現(xiàn),是他在借此維護自尊。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體力和智力都在增強,漸漸對世界越來越有把握,隨之帶來自信,膽子就會逐漸大起來。很多兒童時期膽小內向的人,長大以后變得干練瀟灑,小時候很頑皮膽大的,長大后反而變得畏畏縮縮了,就因為不同的成長經歷和不同的生活處境,讓他們對自己和世界的認識發(fā)生了改變。

一個能力不斷提高、不斷取得成功的人,他的性格就會越來越開朗,在人際交往中也會越來越有魅力,這都是自信的結果。

關鍵是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力量,不斷地經歷成功,信心就會建立,膽小的孩子也會膽大起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74368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