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貓尼姆是個淘氣的小家伙,他喜歡在一旁專注地看小主人啦啦玩各式各樣的玩具?墒,沒過多久,他很快就對這些玩具失去了興趣。怎么辦呢?尼姆找來了一只熱氣球,“我要到國外去,看看那里的小朋友有什么新鮮玩具!”酷勁十足的尼姆還用畫筆在自己的寵物衫上寫了四個大字“玩具獵人”。于是,尼姆的旅行就這樣開始了。
第1站:日本
日本:玩具柜臺,性別分明
去日本的店里看玩具,第一印象就是性別分明——女孩區(qū),柔柔的粉紅色,擺放著各種娃娃、過家家的玩具;男孩區(qū),硬邦邦的藍黑色,其中有各式各樣的汽車、拼插模型。日本媽媽也很自然地按孩子的性別去選擇。有一次,女兒看上了一款軌道車。我向店員向問價格。她分明看到我女兒在饒有興致地擺弄那個玩具,卻還是問我“你家里有男孩子吧”?我告訴她只有這一個女孩,她喜歡軌道車。店員似乎覺得我女兒有些個別——“一般都是男孩子喜歡這種玩具。”
在日本,為女孩提供的過家家的玩具特別豐富:廚具、炊具、各種食品模型、美容美發(fā)化妝用具、嬰兒護理用具、購物的玩具錢幣、模擬超市,簡直是應(yīng)有盡有。
日本孩子特別喜歡玩蟲子。到處都能買到蟲箱和捕蟲網(wǎng)。不過令我驚訝的是還有專門賣蟲子的商店。不同于國內(nèi)賣的那些裝在籠子里的幾塊錢一只的蟈蟈,日本店里賣的蟲子都價格不菲,特別是有些品種還是國外進口的,就更貴了。
日本的木制玩具也很多,但不僅限于一般的積木和軌道車。我見過一種小球鉆洞的“隧道積木”很受孩子們歡迎。每塊積木都有洞,孩子們用這種積木搭成各種各樣的隧道,小球從隧道上端的小洞放進去,經(jīng)過曲曲折折的隧道,從下端的洞口滾出來。如果隧道設(shè)計得不好,小球就可能從牛路掉出來或者停在中間出不來。這比普通的積木更具挑戰(zhàn)性,也更有樂趣。
值得一提的是,這里科學(xué)實驗玩具的種類很多。一些先進的科技成果通過小小的玩具展示給孩子們,他們可以自己動手制作、試驗,在玩的過程中學(xué)到很多科學(xué)知識。
日本婦女喜歡手工制作,她們也很重視孩子們的這類活動。比如,有一種用小塑料管拼插圖形的玩具也很流行。在各種形狀的插板上,用各種顏色的小塑料管拼出千變?nèi)f化的圖形。拼好之后,用熨斗一燙,那些小塑料管就會連在一起。一個漂亮的掛件就做好了。在育兒中心還舉辦過自制玩具展覽呢!
與此同時,日本的一些傳統(tǒng)玩具依然很有市場。像日本陀螺、劍玉球、沙包、風(fēng)箏等傳統(tǒng)玩具也是孩子們從小就玩的,陀螺和劍玉球還是小學(xué)體育課的測驗項目,根據(jù)玩法不同分成若干級別,測驗后就頒發(fā)相應(yīng)級別的證書。日本國內(nèi)甚至還有陀螺和劍玉球?qū)iT的比賽呢!
第2站:德國
德國:玩具里,裝著爸爸的童年
小孩子的思維可以說是最絕妙的了,你拿一個具象的東西,他會給你一個超乎你想象的描述。所以,德國的幼兒園里,除了孩子必須認識的事物之外,孩子們更多的玩具可以是憑想象自己動手制作。
記得我兒子Leo4歲時,從幼兒園帶回家一件他自己制作的藝術(shù)品:一個罐頭瓶子里的《海邊記事》。瓶子中,藍色和黃色的橡皮泥代表著大海與沙灘,大海上,一只用牛個香檳酒瓶塞兒和一塊紅紙做成的紅帆船正乘風(fēng)破浪地前進著;沙灘上,倒扣著三兩個小貝殼兒,接近瓶口,一叢綠草茂密盎然。那綠草是用綠紙卷起來后剪成的,從那不均勻的剪裁痕跡上,還能看出孩子剛剛學(xué)會使用剪刀的笨拙……
除了自己動手制作玩具之外,德國人還有一個極好的傳統(tǒng)——繼承玩具。即便是富翁的家庭也不例外。在很多的跳蚤市場上,孩子已經(jīng)長大的家庭會去那里拍賣他們的玩具,而購買者當中,也有不少成人為自己去買。因為,在德國,有些玩具是一代一代增加內(nèi)容的,比如小火車或者某些牌子的城堡。所以,在跳蚤市場上,他們很可能會有意外收獲——能發(fā)現(xiàn)一段鐵軌正好是自己壞了的那段,能配上自己城堡上少了的城門。
這讓我想起有一次,我婆婆拿出了一個箱子。打開一看,竟然都是我先生Stefan小時候的玩具。有現(xiàn)在依然流行的樂高拼插玩具和50多個藍精靈。各種小動物身上穿著一看就是出自孩子之手的布衣服。婆婆說,是Stefan的手藝。
所以,Leo的舊玩具都是從我先生那兒繼承的,甚至還有我先生母親小時候的,如一個雪橇,還是Stefan的外祖父做的呢。
誰都知道德國的玩具貴,質(zhì)量好,而且很多玩具都有傳統(tǒng)。正因為質(zhì)量好,傳下來的可能就極大,不光是指花錢多少,更重要的是給孩子留出一份想象的空間——父母親的童年時代和他們的游戲。有時,父母親還會跟著重新玩起來,那其中的樂趣是無窮的。
“以前,這是爸爸的玩具,現(xiàn)在屬于我了。”Leo常常這么說。奇怪的是,Leo從來沒有新舊的概念。Stefan的兒童畫冊也讓Leo愛不釋手。一本小胖熊的故事,Stefan小時候曾經(jīng)用剪刀要把扉頁上的小熊剪下來,結(jié)果不知道為什么只剪了一半,就不剪了。“爸爸為什么要剪掉小熊呢?”現(xiàn)在,這倒成了Leo看這本書的主要問題。“爸爸小時候真淘氣。”未了,這個小家伙說。
有時,一些自然的、被你看成是垃圾的東西卻被孩子們視為珍寶。為此,很多家庭都要騰出一個房間作為孩子的聚寶盆了。
Leo小的時候,我們家的客廳里除了四仰八叉的橡皮熊,或者倒立在沙發(fā)腿邊的布猴子那些正經(jīng)玩具外,在靠近窗臺處,堆滿了他的寶藏:有從花園里揀來的羽毛,有從沙坑里找出來的石頭子兒,還有從游戲場帶回來的樹枝……就是這些不起眼的東西在孩子眼里組成了無數(shù)個童話世界。
此外,德國人挑選玩具還有一個重要的標準:玩具不是只給一個人玩的,而是給大家玩的,也就是說,玩具應(yīng)該能使一家人圍坐桌子邊,應(yīng)該能讓孩子和其他人互相配合,玩具還應(yīng)該是啟迪智慧的,并且能在任何場合方便使用,哪怕在飯館,在火車上,都該能讓孩子有所事事,而不無聊。
總之,家長們一定要重視的,選擇適合寶寶的玩具,玩具對寶寶也是很重要的,家長們要重視選擇。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