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自古就有“不打不成才”的古訓(xùn)。許多打孩子的父母抱有這樣的認(rèn)識:一是孩子是父母的,打自己的孩子天經(jīng)地義;二是打孩子是家庭內(nèi)部的事,“外人”沒有權(quán)力干涉;三是打孩子是為了孩子好,打孩子的父母沒有過錯;四是很多人都知道“打人犯法”,但是打自己的孩子是兩回事……這些認(rèn)識都是父母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所思、所想,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他們眼里,孩子不是一個獨立的人,而是大人們的附屬物,所謂“為了孩子好”,并沒有考慮孩子的感受。
事實上,家庭暴力給孩子帶來的不僅僅是皮肉之苦,更多的是心靈的創(chuàng)傷和行為的扭曲。
一是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雖然幼小,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一個重要的心理特征是自尊心越來越強,打孩子是對自尊心的嚴(yán)重?fù)p傷。有的孩子越打越“皮”,從逆反、對抗發(fā)展到破罐破摔、自暴自棄。
二是迫使孩子說謊。有的孩子懾于父母的壓力,表面服輸,內(nèi)心不服,來個“好漢不吃眼前虧”,學(xué)會了見風(fēng)使舵,看人臉色行事的不良性格。
三是對父母忌恨報復(fù)。一位母親驚恐地說:“不久前,我一怒之下打了孩子一巴掌,想不到他竟抓起一只短凳朝我扔來,險些砸在我的頭上。他還恨恨地說,‘走著瞧吧,過幾年再算賬!’想想兒子的話,我的心都涼了。”
五是使父母喪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有個5歲的孩子挨了父親的打之后,指著父親說:“你有什么本事?就會欺負(fù)小孩!”父親說:“我打孩子反而讓他瞧不起我,當(dāng)時真有點無地自容的感覺!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