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wǎng)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初中學習方法
初中語文
初中英語
初中數(shù)學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初中生物
初中政治
初中歷史
初中地理
中考學習網(wǎng)
初一學習方法
初一語文
初一數(shù)學
初一英語
初一生物
初一政治
初一歷史
初一地理
初二物理
初一學習
初中教案
初二學習方法
初二語文
初二數(shù)學
初二英語
初二生物
初二政治
初二歷史
初二地理
初三物理
初二學習
初中試題
初三學習方法
初三語文
初三數(shù)學
初三英語
初三生物
初三政治
初三歷史
初三地理
初三化學
初三學習
初中作文
逍遙右腦記憶
>
教案設計
>
歷史
>
八年級
>
八年級上冊第2課 劫難中的抗爭教學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八年級上冊第2課 劫難中的抗爭案
【特別提示】
導學案只是老師的一個輔助,千萬不能完全一成不變地依據(jù)導學案來教學,如果機械使用導學案,課堂教學過程將毫無生氣,也不會起到好的教學效果。
【導入新課】
方式一:復習舊知識導入,例如:《南京條約》給中國帶來哪些嚴重后果?侵略者是否滿足?
方式二:圖片導入,華麗的圓明園復原圖和圓明園遺址圖,提問華麗的圓明園為什么變成了一片廢墟?由此導入。清朝疆域圖(一片海棠葉的形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一只公雞形狀)提問,為什么發(fā)生這樣的變化?由此導入。
…………
【參考答案】
第2課 劫難中的抗爭
【認定目標】(心中有目標,你就會走向成功)
1.簡述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火燒圓明園、沙俄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以及太平軍痛打洋槍隊、左宗棠收復新疆等基本史實。
2.理解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及其給中國帶來的嚴重危害。
【自主學習】一、認真閱讀課本8―9頁“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一目,回答下列1--3題:
1.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是什么?
英國要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大門)或者,英國不滿足已經(jīng)
攫取的權利,要求修改條約,擴大侵略權益。
注意:最好分析一下為什么說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時第一次
鴉片戰(zhàn)爭的繼續(xù)和擴大?(在此,先從目的分析,講完
前兩個問題后,再從結果或者影響上分析)
2.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于何時?爆發(fā)的標志是什么?
1856年10月;英軍炮轟廣州。
(可以讓學生回憶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的時間、標志)
3.圓明園是哪一年、被哪兩個強盜國家搶劫并燒毀的?
對此你有何感想?
1860年10月;英國和法國;落后就要挨打,我們一定要建設強大的國家等。
可以給學生描述一下圓明園的華麗與壯觀;朗讀雨果關于兩個強盜的論述;圓明園大火三日不絕等。(見后面的教學資料)
二、請看課本11-12頁的內(nèi)容,填寫下表:
時間條約割占領土范圍割占領土面積
1858年璦琿條約中國東北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60多萬平方千米
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nèi)約40萬平方千米
1864年勘分西北界約記中國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44萬平方千米
19世紀80年代中俄改訂條約以及以后五個勘界議定書中國西北部7萬多平方千米
要形象地向?qū)W生表明:150多萬平方千米到底有多大。三個法國、6個英國。還要聽姓學生注意地圖。
三、請看課本11頁的內(nèi)容,回答下列1―2問題:
1.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的時間、地點、領導人分別是什么?太平天國定都在什么地方?
1851年;廣西桂平金田村;洪秀全;南京(天京)
2.1860年,清朝地方官員和英法侵略者相勾結,雇傭美國人華爾組織“洋槍隊”,鎮(zhèn)壓太平軍。太平軍痛打洋槍隊的地點主要有哪些?
上海青浦、太倉地區(qū)、浙江慈溪等
四、閱讀12―13頁“左宗棠收復新疆”一目,回答1―2題:
可以先讓學生朗讀下面絕句,然后解釋:
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弟子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
1.19世紀60-70年代,新疆遭到哪些外國侵略勢力的入侵?
主要是俄國
2.收復新疆的欽差大臣是誰?為加強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左宗棠;1884年在新疆設立行省。
【共同探究】思考一下:兩次鴉片戰(zhàn)爭有哪些相似之處?
從目的和結果(影響)上
以下供老師參考: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實質(zhì)上是中英鴉 片戰(zhàn)爭的繼續(xù),認真分析比較“中英鴉片戰(zhàn)爭”和“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兩課不難發(fā)現(xiàn),同是資本主義列強侵略和掠奪中華民族罪行史的一部分,兩起戰(zhàn)爭皆因鴉片而起,都以清政府喪權辱國為結局,它們不是孤立的,是有著內(nèi)在聯(lián)系的歷史事件,有其共性,因此在教授這兩課時,采用縱橫比較的方法,則能使學生對兩起歷史事件、現(xiàn)象的全過程有一個全面的系統(tǒng)的理解和認識,它有利于幫助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清本質(zhì),培養(yǎng)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觀察、理解、分析和評價歷史以及識辨大是大非的能力,這也是根據(jù)學生怎樣學來設計自己怎樣教的重要原則。
首先,這兩次鴉片戰(zhàn)爭,有相似之處,可把它們進行比較、分析,找出它們的異同點。
兩次戰(zhàn)爭爆發(fā)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強的侵略擴張。
第一次,是英國迫切需要對外奪取商品銷售市場和原 料產(chǎn)地;第二次是英、法、美等國,想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并使之合法化,所謂戰(zhàn)爭的導火線,僅是發(fā)動戰(zhàn)爭的借口,基于此,可廓清這一特定歷史現(xiàn)象所反映的本質(zhì)問題,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的借口,是中國的禁煙運動,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借口是“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試想,當時如果沒有禁煙運動,沒有兩起事件的發(fā)生,它們就會偃旗息鼓嗎?否,它們依然會尋找另外的借口發(fā)動戰(zhàn)爭,因為它們早已選中中國作為其侵略對象,蓄謀已久,戰(zhàn)爭遲早要爆發(fā)。
在教學中啟發(fā)學生透過歷史的表面現(xiàn)象,認清侵略者的本質(zhì)和狡詐手段,區(qū)別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歷史階段、不同發(fā)展進程的特點,從而提高學生鑒別事物的能力,這是歷史教學應遵循的原則之一,在這兩次反侵略戰(zhàn)爭中,我們試比較一下清政府、愛國官兵和中國人民各持什么態(tài)度,就很容易看出清政府的喪權辱國和人民大眾的英勇不屈,如: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時,清政府內(nèi):道光帝驚恐萬分,派琦善到廣州與 英軍談判,琦善妥協(xié),奕山投降,牛鑒臨陣脫逃,后來簽訂屈辱的中英《南京條約》、中美《望廈條約》、 中法《黃浦區(qū)條約》,愛國官兵和廣大人民:三元里人民抗英,關天培、葛云飛、陳化成等英勇犧牲,第二次鴉 片戰(zhàn)爭時,清政府不作認真的戰(zhàn)爭準備,完全寄希望于俄美兩國“調(diào)!,當英法聯(lián)軍攻占天津后,咸豐帝逃往承德避暑山莊,最終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璦琿條約》等,與此相對照的是,南海、番禺 兩縣幾萬人民成立團練局,抵抗侵略;防守大沽炮臺的士兵開炮打擊入侵者,大沽人民冒著槍林彈雨,給戰(zhàn)士送餅送面,我們再分析一下戰(zhàn)爭的性質(zhì)、結局、戰(zhàn)敗的主要原因,這里應指出的是,兩次鴉片戰(zhàn)爭對于中國人民來說 ,都是反對外來侵略的正義戰(zhàn)爭,英、法、美等國是侵略者,是非正義的,而中國都是戰(zhàn)敗國,正義之師折旗受辱,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造成的,尤其是清政府長期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導致中國經(jīng)濟和軍事落后,經(jīng)不起洋槍洋炮的打擊,亦是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戰(zhàn)勝落后的、腐朽的封建制度,鑄成民族的奇恥大辱。
那么,鴉片戰(zhàn)爭給中國造成的影響又如何呢?戰(zhàn)前,中國是一個獨立的封建國家,戰(zhàn)后,列強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攫取巨大權益:中國領土喪失,中國主權遭破壞;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yè)品源源不斷地傾銷中國市 場,中國經(jīng)濟遭到扼殺,中國從此由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社會性質(zhì)和主要矛盾發(fā)生變化,除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更加尖銳外,還增添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中國人民被迫肩負起反帝反封建的雙重革命任務,鴉片戰(zhàn)爭成為中國歷史的轉(zhuǎn)折點,再將《天津條約》、《北京條約》聯(lián)系《南京條約》加以比較分析,可以進一步認清列強們得寸進尺的強盜嘴臉和清政府步步退讓的腐敗無能,《天津條約》簽訂前,外國與清政府辦理外交事務,是由兩廣總督出面的,而簽約后,外國公使則直接控 制清政府,干涉中國內(nèi)政,清王朝開始逐步蛻變?yōu)榭苷䴔,成為列強?zhèn)壓人民革命的工具,《南京條約》規(guī) 定的“五口通商”,只限于東南沿海地區(qū),而《天津條約》中的“十口通商”,卻擴大北至營口,南至海南島的瓊州,而且還深入到中國內(nèi)地――長江中游的漢口,它表明西方列強鯨吞中國已逐步深入,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擴大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中掠奪的侵略權益,使鴉片輸入合法化,達到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的目的,外國船艦 可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使侵略者取得內(nèi)河航行權,侵略者特權不斷升級,這是《南京條約》中所沒有的,《南京條約》中把香港島割給英國,《北京條約》又把九龍司拱手相讓,等等,這些事實都佐證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開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是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的延續(xù),其共性是資本主義列強向外侵略擴張,清政府的腐敗無能造成民族恥辱和災難,
兩次鴉片戰(zhàn)爭還給俺們共同的教訓和啟示:鎖國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中國近百年史是貧窮落后屈辱挨打的歷史,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斗爭史,作為中華民族的每個成員,要熱愛自己的祖國,要解祖國的過去,不忘昨天,珍惜今天,創(chuàng)建美好的明天,當今世界,列強林立,以強凌弱,以富欺窮的霸權主義行徑并未改變,亡我之心沒變,要維護中華民族獨立主權和民族尊嚴,必須振興中華,堅持改革開放,改變祖國貧窮落后現(xiàn)狀。
【歸納整理】 本課講述的“劫難”與“抗爭”分別包括哪些事件?
火燒圓明園
俄國趁火打劫
太平軍痛打洋槍隊
左宗棠收復新疆
【拓展練習】
1.(2010?浙江臺州)圓明園遺跡靜靜地向世人述說著歷史恥辱,百余年前這一世界名園遭受 野蠻的劫掠焚毀,淪為廢墟。
A.日本侵略軍 B.英法聯(lián)軍 C.沙俄侵略軍 D.八國聯(lián)軍
2、(2010?山東泰安)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說:“廢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廢墟讓我們把地理讀成歷史。”站在右圖中的廢墟上,我們可以解讀到的歷史是
A.林則徐虎門銷煙 B.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
C.重慶談判 D.人民解放軍和平解放北平
3.(2010?山東青島)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前后,沙俄侵吞了中國東北地區(qū)大片領土,其中包括( )
A.巴爾喀什湖東南地區(qū) B.庫頁島 C.遼東半島D.伊犁地區(qū)
4.(2010?內(nèi)蒙古赤峰)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不費一兵一卒,割占中國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的是( ) A.英國 B.法國 C.美國 D.俄國
5.(2008?河北中考)下列歷史題材的影片,主要反映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相關史實的是
A.《林則徐》 B.《鴉片戰(zhàn)爭》 C.《火燒圓明園》 D.《甲午風云》
6.(2010?山東萊蕪)“(左宗棠)維護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之奇勛,捍衛(wèi)邊疆之殊功,可與張騫、班超并駕齊驅(qū)!”文中這樣評價左宗棠是因為( )
A.左宗棠主張放棄西北塞防 B.左宗棠以武力收回了伊犁
C.左宗棠率軍收復了新疆 D.左宗棠在新疆建立了行省
7.(2010?江西)如果要在《歷史的拐彎處――晚清帝國回憶錄》一書中迅速找到左宗棠抗擊外來侵略、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事跡,你應該查找下列哪一目錄的內(nèi)容?( )
A.1871:伊犁記 B.1894:甲午記 C.1898:變法記 D.1900:庚子記
8.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據(jù)估計.被劫掠和破壞的財產(chǎn),總值超過六百萬英鎊。在場的每個軍人都掠奪很多。在進入皇宮的宮殿后,誰也不知道該拿什么東西。為了拿金子,而把銀子丟了。為了拿鑲有珠玉的飾品和寶石,又把金子丟了,無價的瓷器和琺瑯器,因為太大不能運走,竟被打碎。 ――1860年英國《泰晤士報》
材料二 俄國采取表面“調(diào)!、實際支持的態(tài)度,在戰(zhàn)爭中,不花費一文錢,不出動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個參戰(zhàn)國得到更多的好處。 一一馬克思
請完成:
(1)材料中所提到的事件發(fā)生在哪一次戰(zhàn)爭期間?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
(2)材料一中,遭到劫掠的是中國的哪個地方?劫掠者是誰?
圓明園;英法。
(3)材料二中,俄國“比任何一個參戰(zhàn)國得到更多的好處”主要是指什么?
割占中國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
(4)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的感想。
鎖國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中國近百年史是貧窮落后屈辱挨打的歷史,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斗爭史,作為中華民族的每個成員,要熱愛自己的祖國,要解祖國的過去,不忘昨天,珍惜今天,創(chuàng)建美好的明天,當今世界,列強林立,以強凌弱,以富欺窮的霸權主義行徑并未改變,亡我之心沒變,要維護中華民族獨立主權和民族尊嚴,必須振興中華,堅持改革開放,改變祖國貧窮落后現(xiàn)狀。(一句話、兩句話就行)
【教學案例】
課題:第2課 劫難中的抗爭
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火燒圓明園、沙俄割占中國東北、西北領土以及太平軍痛打洋槍隊、左宗棠收復新疆等基本史實。
在“清朝疆域圖”上填充俄國割占中國北方領土的情況且結合教材中的地圖、圖表講解有關史實,掌握識讀歷史地圖的基本技能,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
收集、整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有關資料,敘述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的史實,說出圓明園殘跡留給我們的啟示。
收集太平軍的故事和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史料,提高收集歷史資料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課前查找與本課內(nèi)容有關的資料,通過小組合作等多種學習方式,共同解決問題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了解,學會合作交流和共同學習。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中,通過本課四目內(nèi)容的學習,認識列強的侵略擴張是人類文明遭到破壞的重要原因,而中國人民面對侵略是英勇不屈的,從而培養(yǎng)愛國情感以及保護國家文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再現(xiàn)史實,體現(xiàn)“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的理念。
難點: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及其給中國帶來的嚴重危害
教學過程與方法:
【導入新課】:(3分鐘)
通過復習提問上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導入本節(jié)課。
復習:《南京條約》的主要內(nèi)容有哪些?鴉片戰(zhàn)爭給中國帶來了什么影響?
導入:鴉片戰(zhàn)爭后,列強從中國獲得了許多權益,但他們并沒有就此滿足,中國的劫難仍在延續(xù)。
【講授新課】:(27分鐘)
一、劫難――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首先要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本內(nèi)容并討論: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起因和目的。讓學生認識英法侵略者的丑惡嘴臉以及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性質(zhì)。從而得出以下結論: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是英國侵略者不滿足既得利益,為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侵略權益而發(fā)動的又一次對中國的侵略戰(zhàn)爭。它是鴉片戰(zhàn)爭的繼續(xù)和擴大,性質(zhì)是一樣的。
另外,讓學生找一下兩次鴉片戰(zhàn)爭的不同處: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發(fā)動者是英法聯(lián)軍。
1、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
⑴戰(zhàn)爭經(jīng)過:指導學生通過辨析歷史地圖的方法了解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的簡單經(jīng)過。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清線索,沿兩條時間線索展開:
①1856年,聯(lián)軍炮轟廣州,戰(zhàn)爭正式開始。――1858年,聯(lián)軍北上天津,清政府與其簽訂《天津條約》。――1859年,英法聯(lián)軍借口換約闖入大沽口,被清軍擊退。
②1860年聯(lián)軍借換約受阻出兵,攻占大沽、天津、北京,火燒圓明園,與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
⑵火燒圓明園:指導學生通過閱讀課文了解“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的史實。一方面讓學生通過這段慘痛的歷史認清:英法侵略者的強盜嘴臉;另外一方面結合小字部分,讓學生認清近代中國遭受列強欺辱的重要原因是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所以,通過以下層層遞進式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本目的學習。
問題:①圓明園是一座什么樣的園林?(清代皇家園林,歷經(jīng)康熙到咸豐六代皇帝的修建。由圓明、萬春、長春三園組成,以中國宮殿建筑為主,并仿江南四大名園和歐式建筑,園內(nèi)收藏甚巨,被稱為“萬園之園”。)
②侵略者對它進行了怎樣的搶掠?(學生通過小字了解。)
③為什么說圓明園的被毀是人類文明的一次浩劫?(圓明園集中外建筑、園林藝術之大成,有“萬園之園”的美譽。圓明園內(nèi)藏有珍寶文物和歷代珍貴典籍,是人類文化寶庫之一。)
④面對侵略者的野獸行為,清朝統(tǒng)治者又如何對待?(咸豐帝逃到承德,奕忻與英法簽訂了《北京條約》)
⑤通過“火燒圓明園”這個歷史事件,你認為說明了一個什么問題?(英法侵略者的強盜嘴臉;清政府的腐敗無能。)
對于以上問題的解決,先讓學生讀書了解史實過程,然后采用啟發(fā)、引導式教學方法,鼓勵學生通過討論來闡述自己的看法,并對學生看法給予正確評價。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培養(yǎng)學生敢于闡述自己想法的勇氣和能力。強調(diào):《北京條約》的簽訂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結束的標志。
2、沙俄趁火打劫:
指導學生掌握“列表法”、“識別歷史地圖法”,來充分強調(diào)沙俄的趁火打劫。對此:
首先,借助《俄國割占中國北方領土示意圖》,讓學生回憶歷史上中俄之間一個平等的邊界條約及其簡單內(nèi)容,以此來為沙俄侵占中國領土提供歷史依據(jù)。中俄第一個邊界條約是《尼布楚條約》,它規(guī)定了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的廣大領土都是中國的。
其次,指出: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由于清政府既要面對英法侵略,又要鎮(zhèn)壓太平天國運動,從而使沙俄在北方有可乘之機,對中國西北和東北的領土進行了大肆的蠶食。
然后,要求學生通過讀書找出:“沙俄通過什么辦法蠶食中國的土地”?采取先武力強占,然后通過威脅恫嚇手段迫使清政府簽約的方法。
最后,讓學生對照《俄國割占中國北方領土示意圖》和《俄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北方領土表》來了解沙俄割占了中國哪些領土?面積有多大?割占領土共計150多萬平方千米。相當于中國現(xiàn)有面積的5/32;相當于
談一談:針對沙俄割占中國領土的史實,談一談你的想法。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殖民者的侵略性,也進一步體會國家軟弱的危害性。
面對著深重的劫難,中國人民也在進行著不斷的抗爭。
二、抗爭――太平天國起義和左宗棠收復新疆:
1、太平軍痛打洋槍隊:
面對著外來侵略日盛和清政府的日益腐敗,1851年,在廣西桂平金田村爆發(fā)了洪秀全領導的大規(guī)模的農(nóng)民起義。指出: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農(nóng)民起義肩負著反封建和反侵略雙重任務。起義軍迅速攻占南京并建制,建太平天國,號太平軍。面對日益壯大的太平天國運動,清政府勾結洋人組成了“洋槍隊”。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了解:“太平軍痛打洋槍隊”的史實?偨Y:地點――上海及其附近青浦、太倉,浙江慈溪;戰(zhàn)果――繳獲了大量武器,破敵營30多座,活捉副領隊,擊斃洋槍隊頭目華爾;影響――長了中國人的志氣,滅了侵略者的威風。
2、左宗棠收復新疆:
⑴背景:要讓學生了解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并沒有因戰(zhàn)事結束而得到安寧。相反,侵略者的野心進一步大增,開始紛紛將魔爪深入中國邊疆地區(qū)。對此:
首先,讓學生了解當時的邊疆危機,特別是指導學生通過閱讀課文找出:當時的新疆地區(qū)面臨哪些危機?。
地區(qū)危機
東南邊疆:日美侵略臺灣;
西南地區(qū):英國非法入侵西藏;
西北地區(qū):浩罕汗國阿古柏入侵新疆;俄英支持阿古柏;俄國出兵侵占新疆。
然后,通過一系列的思考題讓學生了解新疆重要的歷史地位。思考:①新疆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千米?蘊藏哪些重要的礦產(chǎn)資源?(160多萬平方千米;有煤、石油、天然氣)②為什么侵略者會將侵略的矛頭對準新疆地區(qū)?(侵占中國的土地,掠奪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
最后,讀書了解清政府對此的態(tài)度――舉棋不定。左宗棠主張堅決收復新疆。讓學生找出左宗棠此舉的理由:新疆乃中國西北大門,若失則塞外無險可守,塞內(nèi)險象環(huán)生。
⑵經(jīng)過:對“左宗棠收復新疆”通過兩個步驟讓學生了解史實。
第一步:軍事上,消滅阿古柏,收復新疆大部分。對此,通過以下幾個問題進行:①左宗棠采取什么樣的戰(zhàn)術打敗了阿古柏?(“緩進急戰(zhàn)”)②收復新疆大部分以后,左宗棠又采取了什么措施?(整軍備戰(zhàn),準備進軍伊犁。)
第二步:以軍事為后盾,通過曾紀澤的外交談判收回伊犁,從而完成整個新疆的收復。對此,通過也以下幾個問題進行:①談判伊始,俄國的態(tài)度怎樣?(態(tài)度蠻橫)②為什么后來俄國轉(zhuǎn)變了態(tài)度,歸還了伊犁?(左宗棠以武力做后盾,而且誓死收復伊犁――“抬棺出征”)③這說明了一個什么問題?④后來清政府有采納了左宗棠的什么建議?有何意義?(1884年在新疆設行省。進一步加強了對西北地區(qū)的管理和防務。)
⑶意義:指導學生結合課文自己歸納出“左宗棠收復新疆” 的意義,并對左宗棠進行一個正確的評價。左宗棠收復新疆保衛(wèi)了中國的西北邊疆,遏止了侵略者的進一步擴張,有效的維護了中國領土不受侵犯。
議一議:如何正確評價左宗棠?
【小結】:(3分鐘)
鴉片戰(zhàn)爭后,侵略者并沒有因《南京條約》的簽訂而停止侵略中國,清王朝也并沒有因割地賠款而獲得安寧,相反侵略者得寸進尺。
問:①侵略者又發(fā)動的一場戰(zhàn)爭叫什么?結束的標志是什么?(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簽訂〈北京條約〉)②沙俄也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國哪些地區(qū)的多少領土?(東北、西北;共計150多萬平方千米)③中國人民面對侵略采取了哪些抗爭?(太平軍痛擊洋槍隊;左宗棠收復新疆)④收復新疆的是清朝哪一位愛國將領?(左宗棠)
談一談:學習了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感受?
〖板書設計〗
第2課 劫難中的抗爭
劫難: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火燒圓明園)
沙俄趁火打劫(割占中國北方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
抗爭:太平軍痛打洋槍隊 左宗棠收復新疆
【教學資料】
火燒圓明園,這是人們說慣了的一個說法。其實,火燒圓明園的真正概念,不僅是火燒圓明園,而是火燒京西皇家三山五園。焚毀的范圍遠遠比圓明園大得多。這三山五園是:萬壽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靜明園、靜宜園五園。
圓明園復原圖
簡介
英法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英、法組成聯(lián)軍發(fā)動侵華戰(zhàn)爭。咸豐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聯(lián)軍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領圓明園。從第二天開始,軍官和士兵就瘋狂地進行搶劫和破壞。為了迫使清政府盡快接受議和條件,英國公使額爾金、英軍統(tǒng)帥格蘭特以清政府曾將英法被俘人員囚禁在圓明園為借口,命令米啟爾中將于10月18日率領侵略軍三千五百余人直趨圓明園。
燒毀圓明園
英法侵略軍把圓明園搶劫一空之后,為了消贓滅跡,掩蓋罪行,英國全權大臣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下令燒毀圓明園。大火連燒3晝夜,使這座世界名園化為一片廢墟。
編輯本段
圓明園簡介
簡述
圓明園位于北京西北郊,建于明朝?滴跛氖四辏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該園賜給四子胤?(后來
圓明園遺址
的雍正帝),并賜名圓明園。經(jīng)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經(jīng)營,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無數(shù)能工巧匠,傾注了千百萬勞動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營造成一座規(guī)模宏偉、景色秀麗的離宮。
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里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
規(guī)模
圓明園周圍連綿10公里,由圓明園、萬春園、長春園(綺春園)組成,而以圓明園最大,故統(tǒng)稱圓明園(亦稱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屬園,分布在圓明園的東、西、南三面,其中有香山的靜宜園、玉泉山的靜明園、清漪園(后來的頤和園就是在此基礎上建造起來的)等,全園面積合計5000多畝。
圓明園不僅匯集了江南若干名園勝景,還創(chuàng)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園林建筑,集當時古今中外造園藝術之大成。園中有宏偉的宮殿,有輕巧玲瓏的樓閣亭臺;有象征熱鬧街市的“買賣街”,有象征農(nóng)村景色的“山莊”;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蘇州獅子林和海寧安瀾園的風景名勝;還有仿照古代詩人、畫家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如蓬萊瑤臺、武陵春色等?梢哉f,圓明園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也是中國人民建筑藝術和文化的典范。不僅如此,圓明園內(nèi)還珍藏了無數(shù)的各種式樣的無價之寶,極為罕見的歷史典籍和豐富珍貴的歷史文物,如歷代書畫、金銀珠寶、宋元瓷器等,堪稱人類文化的寶庫之一,也可以這樣說,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館。
名稱由來
“圓明園”,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玄燁御書三字匾額,就懸掛在圓明園殿的門楣上方。對這個園名雍正皇帝有個解釋,說“圓明”二字的含義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說,“圓”是指個人品德圓滿無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業(yè)績明光普照,完美明智。這可以說是封建時代統(tǒng)治階級標榜明君賢相的理想標準。
另外,“圓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時期一直使用的佛號,雍正皇帝崇信佛教,號“圓明居士”,并對佛法有很深的研究。著有《御選語錄》19卷和《御制揀魔辨異錄》。在清初的佛教宗派格局中,雍正皇帝以禪門宗匠自居,并以“天下主”的身份對佛教施以影響,努力提倡“三教合一”和“禪凈合一”,是佛教發(fā)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滴趸实墼诎褕@林賜給胤?(后為雍正皇帝)時,親題園名為“圓明園”正是取意于雍正的佛號“圓明”。
園林建筑特色
圓明園匯集了當時江南若干名園勝景的特點,融中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以園中之園的藝術手法,將詩情畫意融化于千變?nèi)f化的景象之中。圓明園的南部為朝廷區(qū),是皇帝處理公務之所,其中最著名的有上朝聽政的正大光明殿。其余地區(qū)則分布著40個景區(qū),其中有50多處景點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園勝景,如海寧的安瀾園.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蘇州的獅子林........不僅模仿建筑,連名字也照搬過來。還有祭祀祖先的安佑宮,舉行宴會的山高水長樓,模擬《仙山樓閣圖》的蓬萊瑤臺,再現(xiàn)《桃花源記》境界的武陵春色。更有趣的是,圓明園中還建有西洋式園林景區(qū)。最有名的“大水法”,是一座西洋噴泉,還有萬花陣迷宮以及海晏堂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在湖水中還有一個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邊山上便可欣賞萬里之外的“水城風光”。
藝術特色
圓明園是一座珍寶館,還是一座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博物館、藝術館,收藏著許多珍寶、圖書和藝術杰作。里面藏有名人字畫、秘府典籍、鐘鼎寶器、金銀珠寶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華。圓明園也是一座異木奇花之園,名貴花木多達數(shù)百萬株。完整目睹過圓明園的西方人把她稱為“萬園之王”。 此外,圓明園也是除紫禁城外帝王居住過最多的地方。
編輯本段
事件背景
無理要求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以后,西方資本主義各國強迫清朝政府簽訂了第一批不平等條約,從中國攫取了賠款、協(xié)定關稅、開放五口通商、領事裁判權和片面最惠國待遇等許多特權。英國資產(chǎn)階級以為通過這些不平等條約就可以把大量的商品傾銷到中國。據(jù)有關資料記載,1850年英國輸入中國的商品比1844年還少了75萬英鎊。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是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頑強抵制著外國商品的侵入;二是英國增加鴉片貿(mào)易與發(fā)展合法貿(mào)易存在著矛盾。 由于鴉片戰(zhàn)爭后英國等殖民主義者大量對華輸入鴉片,中國的白銀繼續(xù)外流,使中國出口茶葉、生絲收入的大半被其抵消,無力再多購買英國的工業(yè)品,這當然對英國是很不利的。英國資產(chǎn)階級是既要維護給它帶來巨大利益的鴉片貿(mào)易,又要擴大對華的工業(yè)品銷售。這樣,它就要迫使清朝政府開放更多的商埠,進一步控制中國海關,加強對清政府的控制。
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大門,英、法、美等西方國家便以修約為名,企圖壓迫清政府給其新的侵略權益。1853年5月,英國首先向中國提出要求修改已訂的《南京條約》的有關條款,美國和法國也接踵而來,均遭到清政府的拒絕。英、美、法等殖民主義者掀起的“修約”交涉未能得逞,就惱羞成怒,決定用發(fā)動新的侵華戰(zhàn)爭來實現(xiàn)其無理要求。
借口
1856年10月8日上午,停泊在廣州海珠炮臺附近碼頭的1艘“亞羅”號劃艇正作啟航準備。這時,有1艘清軍的巡邏船急駛而來,廣東水師官兵登上劃艇,把全船14名水手挨個盤問身份,并把其中12人加以扣留,押到巡邏船上,帶回廣州。“亞羅”號原是中國人蘇亞成的一艘載重100噸的劃艇,后來被海盜搶走,輾轉(zhuǎn)屬于中國方亞明所有,成了走私船。
為了走私的便利,曾在香港當局領過執(zhí)照,但已過期失效。中國水師搜查走私船,捕走中國水手,純屬中國內(nèi)政。但英國駐廣州領事巴夏禮卻借口該船曾在香港注冊,領有執(zhí)照,硬說是英國船。他還無中生有的捏造說,中國水師上船后曾扯下船上的英國旗,侮辱了英國。因此,他向兩廣總督葉名琛發(fā)出強硬照會,無理要求立即送回被扣的全部人犯,還要向英國道歉和賠償。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時期
10月23日,英國海軍上將西馬糜各里率領英國軍艦突入省河,向廣州進攻,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大敵當前,兩廣總督葉名琛一味妥協(xié),下令不許還擊。 10月29日,英軍攻入廣州城,葉名琛慌忙逃命。
1857年春,“亞羅”號事件的消息傳到倫敦,英國大資產(chǎn)階級掀起戰(zhàn)爭叫囂,英國議會通過了擴大侵華戰(zhàn)爭的提案。3月,英國政府任命前加拿大總督額爾金為全權專使,率領一支陸海軍來中國;同時向法、美、俄等國發(fā)出照會,提議聯(lián)合出兵,迫使清政府簽訂新的不平等條約。10月,法國拿破侖第三(即路易?波拿巴)也借口“馬神甫事件”(即“西林教案”)任命葛羅為全權公使,率領一支侵略軍,打著為“保衛(wèi)圣教而戰(zhàn)”的幌子,繼英軍之后開到中國。美國和俄國也同意英國的提議,積極支持英、法發(fā)動新的侵華戰(zhàn)爭。
這樣,四個野心勃勃的侵略者,基于共同的利益,暫時結成了聯(lián)合侵華陣線,進一步擴大由英國首先挑起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10月,額爾金和葛羅先后率領艦隊到達香港。美國全權公使列衛(wèi)廉和俄國公使普提雅廷紛紛趕到香港,與英、法合謀,研究侵華策略。
12月,英、法組成聯(lián)軍,共5600多人。12月12日,英、法代表分別向兩廣總督葉名琛發(fā)出照會,要求進入廣州城談判“修約”、“賠償損失”,并限10天內(nèi)答復,不然,則向廣州進攻。葉名琛既不理睬英、法照會,也不作任何戰(zhàn)守準備。12月28日,英法聯(lián)軍炮擊廣州城,葉名琛逃跑,廣州將軍穆克德納和廣東巡撫柏貴無恥投降。30日,廣州又一次被英法聯(lián)軍占領。占領廣州并不是侵略者的最終目的。
1858年4月,英、法、美、俄等國軍艦陸續(xù)北上來到大沽。5月20日上午8時,英法聯(lián)軍照會清政府,限令清軍在兩小時內(nèi)交出大沽炮臺。清政府不予理會。兩小時后,英法聯(lián)軍悍然以數(shù)十只小汽輪和舢板闖進大沽口,向大沽炮臺發(fā)動猛烈攻擊。守炮臺的愛國官兵奮起反抗,給侵略者以迎頭痛擊。但終因防御薄弱,力量相差懸殊,大沽當天被占。26日,英法聯(lián)軍到達天津城外,清政府急忙于29日派大學士桂良和吏部尚書花紗納到天津,與英、法等國代表談判,并于6月26日和27日分別簽訂了《天津條約》。
咸豐皇帝
英、法等國得寸進尺,又以到北京換約為名,準備擴大侵華戰(zhàn)爭。1860年春,英、法軍艦陸續(xù)開到中國,并于7月底再次集結大沽口外。8月1日,英法聯(lián)軍攻占北塘,14日攻占塘沽,21日又攻占大沽,24日進入天津。清政府急忙派桂良和恒福到天津求和。但侵略者存心要攻占北京,在談判中漫天要價,不斷節(jié)外生枝,使談判失敗,英法聯(lián)軍逼近北京。9月18日,英法聯(lián)軍攻陷張家灣和通州,21日攻下八里橋。 咸豐皇帝嚇破了膽,派他六弟恭親王奕?為欽差大臣,留守北京,主持和議。22日清晨,咸豐皇帝帶著后妃、皇子、親王和一批大臣,慌忙逃到熱河行宮(今河北承德避暑山莊)。
10月5日,英法聯(lián)軍兵臨北京城下。根據(jù)俄國外交官伊格納提耶夫提供的情報:清朝守軍集中在東城,北城是最薄弱的地方,應先攻。徊⒙犝f中國清朝皇帝正在西北郊的圓明園。于是,英法聯(lián)軍繞抄安定門、德勝門,進犯圓明園,并將圓明園洗劫一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火燒圓明園”事件。
編輯本段
搶劫
侵占圓明園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lián)軍繞經(jīng)北京城東北郊直撲圓明園,當時,僧格林沁、瑞麟殘部在城北一帶稍事
侵占掠奪
抵抗,即行逃散。法軍先行,于當天下午經(jīng)海淀,傍晚即闖至圓明園大宮門。此時,在出入賢良門內(nèi),有二十余名圓明園技勇太監(jiān)同敵人接仗!坝鲭y不恐,奮力直前”,但終因寡不敵眾,圓明園技勇“八品首領”任亮等人以身殉職。至晚7時,法侵略軍攻占了圓明園。管園大臣文豐投福海而死。
10月7日,英法侵華頭目闖進圓明園后,立即“協(xié)派英法委員各三人合議分派園內(nèi)之珍物!狈ㄜ娝玖蠲贤邪町斕旒春娣ㄍ鈩沾蟪迹骸坝杳▏瘑T注意,先取在藝術及考古上最有價值之物品。予行將以法國極罕見之物由閣下以奉獻皇帝陛下(拿破倫三世),而藏之于法國博物院!庇玖罡裉m特也立刻“派軍官竭力收集應屬于英人之物件!狈ㄓ⑶致攒娙雸@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誘惑力,軍官和士兵們都成群打伙沖上前去搶劫園中的金銀財寶和文化藝術珍品。
掠奪
據(jù)參與的目擊過劫掠現(xiàn)場的英法軍官、牧師、記者描述:軍官和士兵,英國人和法國人,為了攫取財
火燒圓明園
寶,從四面八方涌進圓明園,縱情肆意,予取予奪,手忙腳亂,紛紜萬狀。他們?yōu)榱藫寠Z財寶,互相毆打,甚至發(fā)生過械斗。
因為園內(nèi)珍寶太多,他們一時不知該拿何物為好,有的搬走景泰蘭瓷瓶,有的貪戀繡花長飽,有的挑選高級皮大衣,有的去拿鑲嵌珠玉的掛鐘。有的背負大口袋,裝滿了各色各樣的珍寶。有的往外衣寬大的口袋里裝進金條和金葉;有的半身纏著織錦綢緞;有的帽子里放滿了紅蘭寶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掛著翡翠項圈。有一處廂房里有堆積如山的高級綢緞,據(jù)說足夠北京居民半數(shù)之用,都被士兵們用大車運走。
滿目狼瘡
。瓊英國軍官從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廟里掠得一個金佛像,可值1200英鎊。一個法國軍官搶劫了價值60
滿目瘡痍
萬法郎的財物。法軍總司令孟托邦的兒子掠得的財寶可值30萬法郎,裝滿了好幾輛馬車。一個名叫赫利思的英軍二等帶兵官,一次即從園內(nèi)竊得二座金佛塔(均為三層,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寶,找了7名壯夫替他搬運回軍營。該人因在圓明園劫掠致富,享用終身,得了個“中國詹姆”的綽號。
侵略者除了大肆搶掠之外,被他們糟踏了的東西更不計其數(shù)。有幾間房子充滿綢緞服裝,衣服被從箱子拖出來扔了一地,人走進屋里,幾乎可遮沒膝蓋。工兵們帶著大斧,把家具統(tǒng)統(tǒng)砸碎,取下上邊的寶石。一些人打碎大鏡子,另一些人兇狠地向大燭臺開槍射擊,以此取樂。大部分法國士兵手掄木棍,將不能帶走的東西全部搗碎。當10月9日,法國軍隊暫時撤離圓明園時,這處秀麗園林,已被毀壞得滿目狼瘡。
編輯本段
“議和”條件
正當清政府對侵略者屈膝退讓,答應接受全部“議和”條件,擇日簽約時,英國侵華頭目額爾金、格蘭特,為了給其侵華行為留下“赫然嚴厲”的印象,竟借口其被俘人員遭到虐待,悍然下令火燒圓明園。10月18日、19日,三四千名英軍在國內(nèi)到處縱火,大火三晝夜不熄。這座舉世無雙的園林杰作、中外罕見的藝術寶藏,被一齊付之一炬。事后據(jù)清室官員查奏,偌大的圓明三園內(nèi)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閣及廟宇、官門、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門窗多有不齊,室內(nèi)陳設、幾案均盡遭劫掠。自此同時,萬壽山清漪園、香山靜宜園和玉泉山靜明園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毀。
據(jù)有關材料記載,10月18日,英國侵略軍燒毀安佑宮時,因他們來得突然,主事太監(jiān)又反鎖著安佑宮的大門,所以,當時有太監(jiān)、宮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燒死在安佑宮。
圓明園陷入一片火海的時候,額爾金得意妄行地宣稱:“此舉將使中國與歐洲惕然震驚,其效遠非萬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放火的主使者把這種行徑看作了不起的業(yè)績,而全世界的正直人們卻為這野蠻的罪行所激怒。
圓明園還在熊熊燃燒之時,奉命留守北京的恭親王奕,就全部承諾了侵略者的一切條件。不久即分別與英、法、俄諸國交換了《天津條約》文本,簽訂了《北京條約》。這樣,帝國主義列強霸占了中國的九龍半島和北部的大片領土,勒索去1600萬兩白銀的巨額軍費賠款。
編輯本段
火劫
聯(lián)軍
當英法聯(lián)軍對圓明園瘋狂地進行洗劫時,就有無數(shù)的土匪參與了打劫。
圓明園遺址
土匪
英法聯(lián)軍選擇最貴重的東西搶劫,土匪掠奪剩余的精華,小民則撿拾委棄于道途的零碎,甚至守園太監(jiān)也有趁火打劫者。
篩土賊
易得的值錢物品很快被搜羅干凈了,有人又把希望寄托在散落、埋沒于塵土中的細碎寶物上,他們操起掃帚和簸箕,在園中道路上飛沙揚塵,守園的太監(jiān)官兵將他們稱為“篩土賊”,時有諺曰:“篩土,篩土,一輩子不受苦”,所幸的是這時還未傷及建筑。
編輯本段
木劫
圓明園變成木炭廠
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占北京,西郊諸園再遭劫掠。這一次,清政府對圓明園已完全失去了控制,趁火打劫的人已不再滿足于搶劫洋人劫余的財富,他們把園內(nèi)火劫之余的零星分散的建筑、木橋的柱子、樁子鋸斷,用大繩拉倒,園內(nèi)大小樹木也被濫伐殆盡。當時清河鎮(zhèn)上木材堆積如山,交易繁忙,而園內(nèi)則炭廠林立,樹枝、樹根全被燒成木炭。
編輯本段
石劫
賣石頭也能發(fā)財
民國初期走馬燈一樣更迭的軍閥,都把圓明園作為取之不盡的建筑材料場,溥儀時期的檔案留下了不少
圓明園
無奈的記錄:“軍人押車每日10余大車拉運園中太湖石!睂嶋H上,拆賣的情況遠比檔案中記載的嚴重得多。徐世昌拆走圓明園屬鳴春園與鏡春園的木材,王懷慶拆毀園中安佑宮大墻及西洋樓石料。
石劫
從此,圓明園廢墟凡能作建筑材料的東西,從地面的方磚、屋瓦、墻磚、石條,及地下的木釘、木樁、銅管道等全被搜羅干凈,斷斷續(xù)續(xù)拉了20多年!后人稱此為圓明園火劫之后的“石劫”。
編輯本段
土劫
筑屋
至此,圓明園已經(jīng)過了火劫、木劫和石劫,建筑、林木、磚石皆已蕩然無存,還要經(jīng)過最后的、更為徹底的“土劫”。宣統(tǒng)末年,當?shù)仄烊艘言趫@內(nèi)的宮殿舊址上筑屋,昔日的皇家園林麥垅相望。
開田
1940年以后的日寇占領時期,北京糧食緊張,于是獎勵開荒。從這時起,農(nóng)戶陸續(xù)入園平山填湖,開田種稻。圓明園這處在清初盛世歷經(jīng)150余年苦心經(jīng)營的湖山之勝,遂面目全非。
編輯本段
劫難過后
修復
圓明園被毀后,仍為皇家禁園。同治年間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下,曾試圖擇要重修。當時擬修范圍為20余處共3,000多間殿宇,主要集中在圓明園前朝區(qū)、后湖區(qū)和西部、北部一帶,以及萬春園宮門區(qū)、敷春堂口清夏堂等處。
但開工不到10個月因財力枯竭被迫停修。此后,慈禧太后雖然修了頤和園,但并未完全放棄修復圓明園,直至光緒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還曾修葺過圓明園雙鶴齋、課農(nóng)軒等景群。1900(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后挾光緒皇帝逃奔西安,京畿秩序大亂,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園內(nèi)殘存及陸續(xù)基本修復的共約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搶一空,使圓明園的建筑和古樹名木遭到徹底毀滅。
巧取豪奪
其后,圓明園的遺物,又長期遭到官僚、軍閥、奸商的巧取豪奪,乃至政府當局的有組織地損毀。北洋政府的權貴們包括某些對圓明園遺址負有保護責任者,都倚仗權勢,紛紛從園內(nèi)運走大批石雕、太湖石等,以修其園宅。諸如京畿衛(wèi)戍總司令王懷慶、巡閱使(后賄選為民國總統(tǒng))曹錕、步軍統(tǒng)領聶憲藩、京師憲兵司令車慶云、公府秘書長王蘭亨等都有此般劣跡,僅京兆伊(相當于后來的北平市市長)劉夢庚一人,在1922年秋季25天內(nèi),就強行運走長春園太湖石623大車、綺春園云片石104大車。
當時先后駐防西苑一帶的陸軍十三師、十六師、國民軍十一師、東北軍五十三軍、宋哲元二十九軍等。都曾強行拆除圓明園圍墻,私行出售磚石,或用以圈建西苑操場。頤和園、中山公園、燕京大學、北平圖書館等處,也相繼運走大批石件。
淪為廢墟
30年代初,在翻建高梁橋經(jīng)海淀至玉泉山的石碴公路時,經(jīng)北平市特別政府批準,將圓明園南邊(4800米)和東邊的虎皮石圍墻全行拆除,砸成石碴用以鋪路。于此前,還多次公開變價批賣園內(nèi)的大城磚、虎皮石和云片石,乃至西洋樓殘存的大理石石柱等,這樣終至圓明園淪為一片廢墟。
編輯本段
歷史原由
帝國主義野蠻行徑
一方面,人們認為是:帝國主義對外擴張血與火的本性決定了他們所到之處的野蠻行徑。
另一方面,人們認為是“磕頭外交”引起的。當時英法要求和滿清談判,“北京駐使,內(nèi)地旅行,長江通商,”也就是說,人家要來和你建立外交關系,互設使領館。外國人可以到中國內(nèi)地旅游,以及和中國通商。
當時,英法要求就以上三點和中國談判,按照現(xiàn)在的認識,中英雙方出現(xiàn)的種種爭端,在國與國之間關系中是十分正常的,應該通過雙邊協(xié)商談判來加以解決。
朝貢體系
但是,中國皇帝認為中國自古就是世界的中心,皇帝為天下共主,所有國家都是中國的藩屬,所有人見到皇帝都必須磕頭表示臣服。滿清的傳統(tǒng)外交主題就是讓夷狄們前來磕頭,并由此建立了一套被費正清稱為“朝貢體系”的完整外交模式。所以,麻煩在于,夷狄拒絕磕頭,而且他們還要長駐北京。
公使駐京必然導致覲見皇上,而對皇上不行跪拜之禮將有悖于己于“天下一統(tǒng)”的觀念,英法聯(lián)軍當時要求和滿清談判,要談判就要見皇帝;見皇帝,按照傳統(tǒng)外國使節(jié)就要在見皇帝時下跪,也就是為了磕頭或不磕頭。
罪魁禍首
火燒圓明園的罪魁禍首是英國額爾金伯爵(James Bruce, the 8th Earl of Elgin)。額爾金下令燒毀圓明園,是為了報復清政府逮捕公使和劣待戰(zhàn)俘。1860年9月,英國公使巴夏禮(Harry Parkes)和額爾金的私人秘書洛奇(Henry Loch) 打著停戰(zhàn)的白旗前往通縣和清政府談判,被載垣、僧格林沁逮捕。和此前被伏擊活捉的一隊英法聯(lián)軍士兵一起押到北京,監(jiān)禁了一個多月。
滿清皇帝和政府一直把巴夏禮看著英法聯(lián)軍的最高統(tǒng)帥,根據(jù)“擒賊先擒王”的傳統(tǒng)計謀,他們在通州談判之前就計劃誘擒巴夏禮,期望巴夏禮就擒之后,英法聯(lián)軍群龍無首,必定自亂,然后乘機大舉進剿,穩(wěn)操勝券。監(jiān)禁期間,這些人被百般拷打,肆意凌辱。39名囚犯中,有20人在監(jiān)禁中死去,其中包括《倫敦泰晤士報》記者包爾比(Thomas Bowlby)。
報復目的
額爾金得知清政府的暴行以后,決意報復。額爾金準備燒毀紫禁城,后來他經(jīng)過幾天深思熟慮,選擇了圓明園為報復行動的目標。額爾金決定燒毀圓明園,而不是紫禁城,另有深意。額爾金認為紫禁城是中國政府所在地(當時英法正與清政府方談判《北京條約》);而圓明園是皇家園林,為中國皇帝私有。
額爾金想通過燒毀圓明園傳遞這樣一個信息:應該為逮捕公使和劣待俘虜?shù)缺┬胸撠煹氖侵袊实酆退淖咦,而不是中國老百姓。報復行動的前幾天,額爾金命令在北京全城張貼如下公告,宣示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的目的:“任何人――哪怕地位再高――犯下欺詐和暴行以后,都不能逃脫責任和懲罰;圓明園將于(1860年10月)18日被燒毀,作為對中國皇帝背信棄義的懲罰;只有清帝國政府應該對此負責,與暴行無關的百姓不必擔心受到傷害!保ㄗg自英文)
編輯本段
評論及各種觀點
法國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對圓明園做出這樣的評價:“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宮的城堡一樣的建筑,夏宮(指圓明園)就是這樣的一座建筑!比藗兂3_@樣說:希臘有帕特農(nóng)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斗獸場,東方有夏宮。這是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無與倫比的杰作!
火燒圓明園這場浩劫,正如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繪和抨擊的那樣: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宮,一個進行搶劫,另一個放火焚燒。他們高高興興地回到了歐洲,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一個叫英吉利。他們共同“分享”了圓明園這座東方寶庫,還認為自己取得了一場偉大的勝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er/76476.html
相關閱讀:
上一篇:
鴉片戰(zhàn)爭
下一篇:
第19課 內(nèi)戰(zhàn)烽火教學案
相關主題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
第5 八國聯(lián)軍侵華 一 內(nèi)容與分析 本節(jié)要學的內(nèi)容是八國聯(lián)軍侵華,指的是義和團運動的興起;……
歷史影視片欣賞
第9 歷史影視片欣賞 設計 設計思路 本作為一堂活動與探究,安排的是對歷史影視片《英雄兒女……
第17課 “寧為戰(zhàn)死鬼,不做亡國奴”教案
【學習目標】: 1、了解抗日戰(zhàn)爭初期的歷史事實,了解日本帝國主義毒殺中國人民的滔天罪行 ……
最可愛的人
第2 最可愛的人 ●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掌握抗美援朝的背景、過程、結果和抗美援朝勝利的意……
新文化運動
新化運動 【目的】 基礎知識了 解新化運動興起的背景、新化運動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論著 ……
相關閱讀
第21課 改革發(fā)展中的教育教學案
第12課 北伐戰(zhàn)爭教學案
第15課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抗日救亡歌曲聯(lián)唱
第2課 “一國兩制”與祖國統(tǒng)一 教學設計
三大改造
鋼鐵長城
第20課 戰(zhàn)略大決戰(zhàn)教學案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第10課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圖卡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