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理解復(fù)習(xí)練習(xí)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鍬爾遠(yuǎn)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1.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2分)A.記 乃記之而 去岳陽樓記B.見 明滅可見 才美不外見C.以 以其境過清 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D.許 潭中魚可百許頭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文(3分)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選文第一段“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描繪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作者在畫面中給我們展示的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選文表達(dá)了什么樣的情感?在表現(xiàn)情感時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記承天寺夜游 宋•蘇 軾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3分)⑴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⑵懷民亦未寢⑶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6、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3分)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7、“積水空明”、“藻、荇交橫”寫出了景物怎樣的特點?(2分)8、本文寫于作者被貶黃州期間,你認(rèn)為表達(dá)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復(fù)雜的感情?(3分)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節(jié)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9.寫出下列加點詞的意思。(4分) (1)山岳潛形 ( ) (2)則有去國懷鄉(xiāng) ( ) (3)至若春和景明( ) (4)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 10.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理想抱負(fù)?(3分) ①若夫淫雨露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圓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悲者矣。 ⑦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僧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③嗟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12.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3分)A. 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B.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或以為死,或以為亡C.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D. 然則何時而樂耶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13.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浮光躍金,靜影沉壁。14.文段○1○2運用 手法,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依次抒發(fā)了遷客騷人 兩種情感。(2分)15.文段○3中作者假借古仁人立言,表達(dá)了“ , ”的遠(yuǎn)大政治抱負(fù)。(2分)16.選文末句“微斯人,吾誰與歸”表達(dá)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記 承 天 寺 夜 游 蘇 軾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明。懷明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1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3分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 )念無與為樂者 ( )庭下如積水空明 ( )18.翻譯句子。3分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19.“閑人”一詞,滄桑凝重,它隱含了作者怎樣的心境?2分
參考答案1.2分C2.3分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小溪)像北斗星一樣曲折像蛇爬行一樣蜿蜒,忽明忽暗,忽隱忽現(xiàn)。(“斗”“蛇”1分,句意2分)3.2分游魚清澈的水(每點1分)4.3分樂、悲(由樂到悲)(2分),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1分)5、①遂:于是,就 ②寢:睡覺 ③但: 只3分,每題1分)6、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錯的藻、荇。(3分,意思符合即可)7、寫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點。(2分,意思符合即可)8、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等。(3分,意思符合即可給分)9.⑴形體(形跡) ⑵離開 ⑶日光(陽光) ⑷探求評分標(biāo)準(zhǔn):4分。每詞1分。10.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評分標(biāo)準(zhǔn): 3分。整句意思正確、語言通順即可,不一定要逐字翻譯。11.抒發(fā)了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理想抱負(fù)。 評分標(biāo)準(zhǔn):3分。如用自己的話概括,意對即可。12、A13、浮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14、對比、以物喜,以已悲。15、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16、愿與古仁人同道的思想感情。17. 高興地 想 形容水的澄澈18.只是缺少像我們倆這樣的清閑的人罷了。19.貶謫的悲涼 人生的感慨 賞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閑20. C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xùn) | 站內(nèi)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