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wǎng)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初中學習方法
初中語文
初中英語
初中數(shù)學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初中生物
初中政治
初中歷史
初中地理
中考學習網(wǎng)
初一學習方法
初一語文
初一數(shù)學
初一英語
初一生物
初一政治
初一歷史
初一地理
初二物理
初一學習
初中教案
初二學習方法
初二語文
初二數(shù)學
初二英語
初二生物
初二政治
初二歷史
初二地理
初三物理
初二學習
初中試題
初三學習方法
初三語文
初三數(shù)學
初三英語
初三生物
初三政治
初三歷史
初三地理
初三化學
初三學習
初中作文
逍遙右腦記憶
>
教案設計
>
物理
>
九年級
>
9 研究物質(zhì)的比熱容 教學設計(粵滬版)教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課題探究──物質(zhì)的比熱容
儀器材料鐵架臺(2個)、500ml的燒杯2個,同規(guī)格的加熱器2個,攪拌器2個,秒表,量筒,溫度計2只,水,煤油等。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熱量及其單位。
②知道比熱容的概念,會用比熱容的知識分析、判斷有關問題。
③會查物質(zhì)的比熱容表。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對不同物質(zhì)的吸熱本領不同的實驗探究,體會科學的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控制變量法,培養(yǎng)科學探究的能力。
②通過查比熱容表知道不同物質(zhì)的比熱容一般不同,學習利用物理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實驗探究物質(zhì)比熱容的過程,使學生獲得科學探究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認識科學探究在物理學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
②通過比熱容知識的廣泛應用,使學生認識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意識。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設計學生活動設計
激趣設疑,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教師設問:夏天在海邊的沙灘上行走時腳底會感覺很燙,可若踩在海水里就會比較涼,你知道其中的物理道理嗎?思考、討論
1、熱量復習提問: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方法有幾種?分別是什么?把一杯熱水放到冷水中冷卻,會使熱水變冷,冷水變熱,在這,物體內(nèi)能如何改變?它們與吸熱、放熱有何關系?
引導分析:可以用熱量來量度物體內(nèi)能的變化,引入熱量。
教師設問:怎么區(qū)別“內(nèi)能”與“熱量”?
分析:(打比方)把熱量喻成禮品,內(nèi)能比成枇杷。
例如:小明家去年從樹上只摘得一箱枇杷,他把枇杷送給鄰居了,那這箱枇杷就成了禮品。今年他家的枇杷大豐收了,說成他家里的禮品也大大增加了,行不?
內(nèi)能既然是一種能量,說明熱量的國際單位也是能量的國際單位──焦耳,簡稱焦(J)。思考回答:兩種
分別是做功和熱傳遞。
在熱傳遞中,物體吸熱,內(nèi)能增加,吸收多少熱量,內(nèi)能就增加了多少,
物體放熱,內(nèi)能減少,放出了多少熱量,內(nèi)能就減少了多少。
思考回答:熱量是指內(nèi)能的變化量。
只有送出去的枇杷才稱為禮品。所以內(nèi)能變化了多少才是熱量。
2、實驗探究
①提出問題
②大膽猜想教師設疑:物體在溫度變化時,吸收的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
引導學生猜想并組織討論。思考并提出問題:不同種類的物質(zhì),吸熱的本領一樣嗎?
猜想:
①可能與物體的溫度變化有關
②可能與物質(zhì)的種類有關
③可能與物態(tài)有關
④可能與質(zhì)量有關
③設計實驗在設計實驗時,引導學生學會控制變量法,教師給予指導。
教師要對實驗步驟進行必要的演示,并指導學生設計好記錄數(shù)據(jù)的表格。
實驗
次數(shù)物
質(zhì)
名
稱質(zhì)量
/g加熱
時間
/min初溫
/℃末溫
/℃吸收熱量
(多
少)
1水
煤油
2水
煤油
引導學生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質(zhì)量相等、初溫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熱相同的時間,使它們吸收相等的熱量,煤油上升的溫度較高;要使它們上升相同的溫度,對水加熱的時間更長一些,水吸收的熱量更多一些。
水的吸熱本領比煤油的大。不同種類的物質(zhì),吸熱的本領是不一樣的。設計實驗,學會控制變量法。
學生分小組設計并討論后交流。
實驗器材:鐵架臺(2個)、500ml的燒杯2個,同規(guī)格的加熱器2個,攪拌器2個,秒表,量筒,溫度計2只。
實驗步驟:取兩個相同的燒杯,甲杯里裝400克水,乙杯里裝200克水,使它們都處于室溫,給它們加熱到沸騰,觀察加熱的時間是否相同;
接著拿同樣多的水400克,甲杯加熱到100℃,乙杯加熱到80℃,觀察加熱的時間是否相同;
取400克的水和煤油分別加到燒杯中,給它們加熱相同的時間,觀察它們升高的溫度是否相同。
學生進行分組探究實驗,并隨時記錄好數(shù)據(jù)。
在對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得出結論。
3、比熱容
①引入目的
②定義
③單位
④比熱容表引入目的:為了表示不同種類的物質(zhì)在質(zhì)量和溫度變化量相同時,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一般不同的性質(zhì)而引入的。
啟發(fā)類比:(先研究一個社會問題:人的飯量)
某班有30位女生30天吃了糧食720斤,20位男生20天吃糧食400斤,問誰的飯量大?
應該取相同的條件進行比較,質(zhì)量取單位質(zhì)量(1kg),溫度變化量取1K(1℃),比較起來較方便,由此得出比熱容的定義。
比熱容(c):單位質(zhì)量的某種物質(zhì)溫度升高(或降低)1K(1℃)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zhì)的比熱容。
通過類比飯量的單位給予說明,比熱容的單位是復合而成的;然后提出其國際單位是J/(kg?K),
常用單位J/(kg?℃),分別讀做焦耳每千克開,焦耳每千克攝氏度,并且國際單位和常用單位是相等的。
1 J/(kg?℃)=1 J/(kg?K)
教師提出問題:
①一杯水和一桶水的比熱容誰大?
②把一塊鐵皮分成大小不等的兩塊,哪塊的比熱容大些?每塊和整塊比,其比熱容有無變化?
學生閱讀比熱容表回答下列問題:
①在表中找出比熱容最大的是哪一種物質(zhì)?它的比熱容是多少?物理意義是什么?
②冰的比熱容是多少?水的比熱容是冰的多少倍?
③不同物質(zhì)的比熱容一定不同嗎?(比較冰和煤油)同種物質(zhì)的比熱容一定不變嗎?(比較水和冰)
比熱容反映了物質(zhì)的什么特性?思考為什么要引入。
思考如何比較不同物質(zhì)的吸熱本領不同。
求得:女生0.8斤/(人?天)
男生1斤/(人?天)
理解比熱容的意義、單位及其讀法。
思考:在比熱容的定義中涉及到的是溫度變化量。由關系T=t+273K可知,T1—T2=(t1+273K)—(t2+273K)=t1—t2
即它們的溫度變化量是相同的。
思考回答:
①一樣大
②一樣大,無變化
因為比熱容是物質(zhì)本身的一種性質(zhì)。
通過查比熱容表,知道了常見的一些物質(zhì)的比熱容,然后回答問題:
①比熱容最大的是水,為4.2×103 J/(kg?K),物理意義是1kg水溫度升高(或降低)1K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為4.2×103J。
②冰的比熱容是2.1×103 J/(kg?K)。水的比熱容是它的2倍。
③不同物質(zhì)的比熱容可能相同,而同種物質(zhì)的比熱容可能變化。(比熱容跟物質(zhì)的種類、物態(tài)有關)比熱容反映的是物質(zhì)的吸、放熱本領。
4、水的比熱容較大這一特性的應用教師提出問題:
①汽車發(fā)動機的冷卻系統(tǒng)為什么要用水?
②北方地區(qū)冬季供暖和熱水袋里為什么要用水?
③為什么夏天住在海邊不覺得熱,冬天不覺得冷?
④為什么沿海地區(qū)晝夜溫差小,而內(nèi)陸地區(qū)晝夜溫差卻比較大?
教師引導學生可以通過簡單的計算質(zhì)量都為1kg的水和干泥土吸收(或放出)4.2×103 J的熱量,比較水和干泥土升高(或降低)的溫度的大小。
教師再設問:夏天在海邊的沙灘上行走時腳底會感覺很燙,可若踩在海水里就會比較涼,請你說說其中的物理道理。學生思考、討論并解釋:
①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一定質(zhì)量的水升高一定溫度可吸收較多的熱量。
②一定質(zhì)量的水降低一定溫度能放出的熱量比較多。
③夏天,太陽照到海面上,海水在升溫過程中吸收大量的熱,所以不覺得熱;冬天,海水由于外界溫度太低而要放出大量的熱,使氣溫不至于降得太低,所以不覺得冷。
④沿海水多,內(nèi)陸砂石、泥土多,水的比熱容比泥土、砂石的大,白天當它們吸收相同的熱量后水溫升高較小,砂石、泥土的溫度升高較大;而夜晚放出相同的熱量后砂石、泥土又會降得較多。
思考,討論后學生自行交流。
小 結引導學生復習總結:
1、熱量的概念。
2、實驗探究(設計實驗,學會控制變量法)
3、比熱容:(1)引入的目的;(2)定義;(3)單位;(4)比熱容表。
4、水的比熱容較大這一特性的應用。
課后作業(yè)課后第1題~第3題
教學反思在教學中從提出問題到通過設計實驗、實驗探究、收集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比較、得出結論:不同種類的物質(zhì)吸熱本領不同。這樣突出了新課程理念,注重科學探究式學習,使學生體驗了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學習了科學探究的方法,掌握了科學探究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加深了對一些概念的理解,通過應用水的比熱容較大的知識解釋了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問題,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進一步理解了這節(jié)課的基本內(nèi)容,還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較好地體現(xiàn)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基本哩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san/75767.html
相關閱讀:
上一篇:
內(nèi)能與熱機
下一篇:
從水之旅談起
相關主題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運動的快慢
M 第二節(jié) 運動的快慢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要學的內(nèi)容是速度以及勻速直線運動指的是學生要知……
2012屆中考物理力學知識結構復習
力學綜合一 一、填空題 1、一架飛機做勻速直線飛行,在5min內(nèi)飛行了60km,則該飛機飛行0.5h……
滑輪
11.2 滑 輪 一、定滑輪 1.定滑輪的特征:使用時,軸的位置固定,不隨物體一起運動。 2.定……
九年級物理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一:基礎知識測試 一、基本概念和原理 1、 叫做化學變化, 叫物理變化。 2、 叫密度,符……
電磁轉(zhuǎn)換
第十六 電磁轉(zhuǎn)換 知識梳理 1.磁體 A.磁性 能夠吸引鐵、鈷、鎳等物質(zhì)的倥質(zhì)稱為磁性,它是……
相關閱讀
功和機械能
初三物理上冊浮力復習導學案
溫度與內(nèi)能
摩擦力
磁場對電流的作用 電動機學案
初三物理光現(xiàn)象復習教案
中考物理知識結構復習:電學
變阻器
內(nèi)能和熱傳遞
11.1宇宙和微觀世界導學案與練習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