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
-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記憶資訊
|
提高記憶力
|
增強記憶力
|
右腦記憶方法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手機版
記憶力訓練
記憶法
記憶術(shù)
記憶宮殿
右腦開發(fā)
速讀訓練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高中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大學
注意力訓練
超右腦
左右腦
最強大腦
全腦速讀
快速閱讀
思維模式
學習計劃
初中
初一
初二
初三
中考
專業(yè)
吸引力法則
潛意識
催眠術(shù)
潛能開發(fā)
速讀教程
勵志名言
經(jīng)典語錄
電子課本
早教
幼教
小學
作文
詞語
句子
初中閱讀網(wǎng)
記敘文
說明文
議論文
文言文
詩歌
散文
名著
小說
課內(nèi)閱讀
閱讀指導
小學閱讀
高中閱讀
故事會
讀者
意林
青年文摘
詩詞大全
古詩名句
詩歌鑒賞
勵志故事
勵志文章
傷感文章
傷感故事
傷感散文
人生感悟
哲理故事
心靈雞湯
精品推薦:
逍遙右腦
>
初中閱讀
>
初中文言文閱讀
>
人教版九下課內(nèi)文言文復習要點《魚我所欲也》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初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魚我所欲也》 《孟子》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一、生字 簞(dān) 蹴(cu) 羹(gēng) 死亦我所惡(wu)
二、重點詞解釋
1、本心:天性,天良 2、患:禍患,災難 3、辟:通避,躲避
4、簞:古代盛飯用的圓竹器。 5、蹴:用腳踢。
6、得:通德,恩惠,這里是感激的意思
7、鄉(xiāng):通向,從前 8、何加,有什么好處。 9、惡:厭惡。
10、辯:通辨,辨別。 11、義:正義或仁義。 12、勿喪:不丟掉,喪:遺失 13、萬鐘:這里指高位厚祿 14、賢者:有道德的人。
15、茍得:茍且取得,本文指:茍且偷生,意思是只為求利益,不擇手段。
三、重點
句子
翻譯
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爾。
不僅有道德的人有這種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喪失罷了。
2、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與我何加焉。
對于優(yōu)厚的俸祿如果不問他合不合禮義,就接受它,那么優(yōu)厚的俸祿對我來說有什么益處呢?
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就舍棄生命而選取正義了。
4、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以前為了禮義寧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卻為了我所認識的窮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假使人們追求的東西沒有比生命更寶貴的,那么一切能夠用來逃避禍患的手段,有哪一種不能采用呢?
四、思考題
1、本文出自《孟子bull;告子上》,作者孟子,戰(zhàn)國時期魯國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還學過他的文章有《得到多助, 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附四書:《孟子》《論語》《大學》《中庸》)
2、歸納段意:第一段:論述舍生取義是人的本性。
第二段:論述見利忘義是喪失本性的行為。(第一層(1-2句)從正面舉例,說明義的存在。第二層從反面舉例,接受萬鐘這是喪失人的本性。)
3、理解及背誦:(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無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開頭以"魚"和"熊掌"為喻,巧妙地回答了這個問題,請寫出原句: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3)《魚我所欲也》中出現(xiàn)的成語有:舍生取義、嗟來之食;由此我們可聯(lián)想到與本文觀點相關(guān)的孟子曾說過的三句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魚我所欲也》中體現(xiàn)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5)孟子認為能做到舍生取義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
(6)孟子認為失其本心的行為是: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為宮室之美而受之;為妻妾之奉受之;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7)在孟子看來,什么情況下,即使遇到禍患也會挺身而出的?(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8)不辯禮儀的接受萬鐘是為了:(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9)文中與嗟來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4思考。(1)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貴的東西是指道義,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是指喪失道義。
(2)人的本心是什么?舍生取義
(3)本文使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試舉例。
比喻論證、對比論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
(4)文章開端沒有直接進入議題,而是先從
生活
中人們可能遇到的事情寫起,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給所要論述的問題增加了通俗性,為下文論議正題作好了鋪墊。
(5)文中多次使用對比這種手法,請舉例說明。
魚和熊掌對比//生與死對比// 向與今天比較等
(6)寫魚和熊掌不可得兼時?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意在說明在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需要選擇的事,在兩者不可兼得的情況下,人們會選取價值更高的東西,用此事情來比喻舍生取義的道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1135036.html
相關(guān)閱讀: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李白傳》閱讀答案
《天時不如地利》“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比較閱讀及答案
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12分)《論語》十則
《愛蓮說》《習慣說》比較閱讀及答案翻譯
《梅花嶺記(節(jié)選)》閱讀答案
上一篇:
《愛蓮說》《記承天寺夜游》對比閱讀答案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guān)主題
《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比較閱讀答案
閱讀《哀溺文》附答案及翻譯(?泰安中考)
“唐太宗射猛獸于苑內(nèi)”閱讀答案
“項羽 烏江自刎”閱讀答案
“陶公性檢厲,勤于事”閱讀答案
蘇城有南園、北園二處 閱讀答案(浙江寧波)
《三峽》“李士衡”比較閱讀及答案(遼寧省朝陽市中考)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原文及翻譯
《上樞密韓太尉書》閱讀答案
《假道滅虢》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答案
推薦閱讀
八年級(上)文言文高效訓練:記承天寺夜
八年級(上)文言文高效訓練:記承天寺夜游(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
《出師表》《諸葛亮傳》閱讀答案及翻譯
【甲】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
《馬說》《龍說》閱讀答案
閱讀 下列文言文選段,完成( 8----12 )題( 15 分) 甲《馬說》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出師表》《呂氏春秋?下賢》比較閱讀答
(云南省普洱、西雙版納,1014,1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甲】臣本布衣,……
《李疑尚義》閱讀答案(附翻譯)
閱讀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9 22 題。 李疑尚義 李疑以尚義名于時,獨好周人急。金華范景淳……
相關(guān)閱讀
《晏子諫齊景公》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樂羊子妻》閱讀答案(附翻譯)
九級語文第一輪復習導學案《黔之驢》有答
“不死之藥”閱讀答案
《浦陽鄭君仲辨》閱讀答案
《有盲子道涸溪》閱讀答案
文言文《陽橋與魴》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隆中對》(節(jié)選)“班超字仲升”比較閱
文言文閱讀??《呂蒙正不計人過》閱讀答案
《趙人患鼠》“趙人患鼠,乞貓于中山”閱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