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知識點:夏朝的興衰(禹建夏、家天下)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


世襲制:
世襲或世襲制度是指某專權一代繼一代地保持在某個血緣家庭中的一種社會概念。名號、爵位以及財產等按照血統(tǒng)關系世代傳承。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標志著中國氏族社會基本瓦解,奴隸制社會已經確立。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場重大的社會變革。隨著王位世襲制的確立,以國王為中心的國家機構體制也隨之建立起來。





國家產生的原因及其過程:
伴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社會分工的出現(xiàn),私有財產制度的出現(xiàn),為國家的產生奠定經濟基礎。
游牧部落從野蠻人群中分離出來促使了第一次社會大分工的出現(xiàn),第一次社會分工出現(xiàn)以后,勞動生產力提高,商品交換逐漸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由于要吸收新的勞動力,于是帶來了奴隸制,第一次大分工也帶來了第一次社會大分裂,社會分裂成了主人和奴隸,剝削者和被剝削者。
在野蠻時代高級階段時,出現(xiàn)了第二次大分工,手工業(yè)和農業(yè)分離了。部落、部落聯(lián)盟也開始形成,商品貿易也開始出現(xiàn),也出現(xiàn)了富人和窮人的差別,個體家庭開始成為社會的經濟單位,住得稠密的居民形成了親屬部落聯(lián)盟,部落的融合形成了民族,由于戰(zhàn)爭、掠奪的需要,就出現(xiàn)了軍事首長、議事會和人民大會等氏族社會機關。
第三次社會分工,使商業(yè)從農業(yè)中分離出來,隨著貿易的擴大,所有權和抵押的產生,財富日益集聚到少數(shù)人手中。 三次大分工的出現(xiàn),出現(xiàn)了奴隸主和奴隸,富人和窮人,而二者之間的矛盾又不可調和,貧富差距日益加大,人們?yōu)楂@取更多的財富而導致矛盾加劇,矛盾的不可調和就成了國家起源的政治基礎,在這樣的社會里,只能或者存在于這些階級相互間不斷的戰(zhàn)爭中,或者存在于第三種力量的統(tǒng)治下,這第三種力量高于各階級,壓制他們的沖突,國家便在這種情況下出現(xiàn)了。
國家是直接地和主要地從氏族社會本身內部發(fā)展起來的階級對立中產生的。 國家不同于氏族,一是國家是按地區(qū)來劃分的,二是公共權力的設立, 國家并不是從來就有的,是在經濟發(fā)展到一定階段而必然使社會分裂為階級時,國家就由于這種分裂而成為必要,國家是從控制階級對立的需要中產生的,又是在這些階級沖突中產生的,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階級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隨著階級的消失,國家也要消失。



禪讓制與世襲制的區(qū)別:
1、禪讓制就是當權者離職后由他本人把職位傳給他認為最有能力的人擔當,禪讓制實際上是以傳賢為宗旨的民主選舉首領制度。世襲制就是當權者離職后職位自動由自己的兒子或有血緣關系的人擔當,從此公天下轉變?yōu)榧姨煜隆?BR>2、禪讓制針對的是氏族社會晚期的父系社會制度,世襲制針對的是奴隸社會以及之后的封建社會的社會制度。
3、禪讓制時,國家尚未產生,而世襲制伴隨著早起國家的產生而逐漸發(fā)展。



宗法制的確立與發(fā)展: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會父系家長制演變而來的,是王族貴族放按血緣關系分配國家權力,以便建立世襲統(tǒng)治的一種制度。其特點是宗族組織和國家組織合而為一,宗法等級和政治等級完全一致。 夏朝完成了由禪讓制向世襲制的過度,禹死后,啟繼承父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這種制度確立于夏朝,發(fā)展于商朝,完備于周朝,對之后個各個封建王朝產生深淵的影響。



傳說中夏朝的疆域:



二里頭夏文化:
二里頭文化于1953年首先在河南省登封縣王村遺址發(fā)現(xiàn),這個遺址的晚期堆積中發(fā)現(xiàn)有青銅小刀和青銅錐,器形和鑄造工藝都很原始。從地層關系上可以清楚地判斷出這種文化的年代晚于人們熟悉的河南龍山文化,又早于商代,這種文化的特點及其所處的時代,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注意。隨著中國社會科學院對二里頭遺址的大規(guī)?茖W發(fā)掘,資料越來越豐富,許多碳14測定數(shù)據(jù)集中在公元前21?前15世紀。考古界遂把這種文化定名為二里頭文化,并做為夏文化的主要討論內容。
20世紀80年代,二里頭文化遺址的發(fā)現(xiàn)不僅遍及河南全省,而且在河北省南部、山西省西南部和陜西省東部各地都有發(fā)現(xiàn),已達100多處。這些遺址中既包含早期的城址、宮殿建筑、村落、墓葬群,也有一些銅器冶鑄、制石制陶、制骨的手工業(yè)作坊,出土了大批陶器、石器、早期青銅器、玉器、象牙雕刻器和漆器等,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是研究夏代經濟和文化的珍貴資料。
由于夏文化是許多地區(qū)不同氏族集團交融的產物,在這廣闊的地域內,各地的夏文華文化不盡相同,主要可分為豫西地區(qū)的二里頭類型、晉南地區(qū)的東下馮類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302086.html

相關閱讀:初中歷史知識點:德川幕府的統(tǒng)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