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知識點:徐悲鴻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徐悲鴻:
徐悲鴻(1895-1953年),現(xiàn)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杰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xiàn)實主義,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準確把握,并強調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于世。主要作品有《奔馬圖》《群馬》《田橫五百士》《愚公移山圖》等。

徐悲鴻《奔馬圖》:


《負傷之獅》:

這幅圖創(chuàng)作于1938年,當時日寇侵占了大半個中國,國土淪喪,生靈涂炭,徐悲鴻怨憤難忍。他畫的負傷雄獅,回首蹺望,含著無限的深意。他在畫上題寫:“國難孔亟時與麟若先生同客重慶相顧不懌寫此以聊抒懷!北憩F(xiàn)了作者愛國憂時的思想。這是一幅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的杰作。中國被稱作東方的“睡獅”,現(xiàn)在被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了中國東北大部分國土,“睡獅”已成了負傷雄獅。這頭雙目怒視的負傷雄獅在不堪回首的神情中,準備戰(zhàn)斗、拼搏,蘊藏著堅強與力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444806.html

相關閱讀:2016中考歷史專項模擬試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