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一中2013屆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理綜化學試卷第Ⅰ卷 (共120分)本卷共20小題,每小題6分,共1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可供解題參考相對原子質量:C: 12 O: 16 H: 1 g: 24 S: 32 Ba: 1377、化學與能開發(fā)、環(huán)境保護、資利用等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為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應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B.綠色化學的核心是應用化學原理對環(huán)境污染進行治理C.實現(xiàn)化石燃料清潔利用,就無需開發(fā)新能D.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應分類回收利用8、設 NA 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數(shù)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常溫常壓下,44g CO2中含有2NA個π鍵B.1ol•L-1NaCl溶液含有NA個Na+C.0.5ol Cu和足量濃硝酸反應可以生成22.4LNO2D. 過量的液溴與鐵反應,若反應中消耗1ol鐵,則轉移的電子數(shù)目為2NA個9、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Li在氧氣中燃燒主要生成Li2O2B.將SO2通入過量BaCl2溶液可生成BaSO3沉淀C.新制氯水顯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試液,充分振蕩后溶液呈紅色D.將NH3通過熱的CuO,有紅色固體生成10、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沸點:NH3>PH3>AsH3 B.熔點:SiO2>CS2>CO2C.酸性:H2SO4>H3PO4>H2CO3 C.堿性:NaOH>LiOH>g(OH) 21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鋁制容器可盛裝熱的濃硫酸 B.將稀硫酸滴加到Fe(NO3)2溶液中無明顯現(xiàn)象C.K與水反應比Li與水反應劇烈 D.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氮時有一氧化氮生成 12、研究性學習小組做銅與濃硫酸反應實驗時,發(fā)現(xiàn)試管底部有白色固體并夾雜有少量黑色物質。倒去試管中的濃硫酸,將剩余固體(含少量濃硫酸)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燒杯中,發(fā)現(xiàn)所得溶液為藍色,黑色固體未溶解。過濾、洗滌后,向黑色固體中加入過量濃硝酸,黑色固體溶解,溶液呈藍色,所得溶液加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所得結論正確的是( )A.白色固體中夾雜的少量黑色物質中一定含有元素Cu和SB.加BaCl2溶液后所得白色沉淀是BaSO3C.白色固體中夾雜的少量黑色物質可能是CuOD.銅與濃硫酸反應所得白色固體不是CuSO413、正確的實驗設計和操作是實驗成功的重要因素,下列實驗設計或操作正確的是( )
A.證明熱穩(wěn)定性Na2CO5>NaHCO5 B.證明氫氧化鋁的兩性 C.檢查裝置氣密性 D.測定KClO3元素的質量
25、(16分)A、B、C、D、E、F、G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加的前三周期的元素,其中A、C原子核外有兩個未成對電子, H是第四周期元素原子中未成對電子數(shù)最多的元素,B和D同主族,B、D、E、F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shù)變化如圖所示,(1) H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F的基態(tài)原子價層電子排布式為 。(2)B、C、F第一電離能從大到小的順序是 ,與A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的氧化物的晶體類型是 ;(3)C的氫化物和F的氫化物相比,沸點較高的是 ,較穩(wěn)定的是________(寫化學式)。(4)已知H的單質與B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極稀的水溶液反應時,H被氧化至+3價,B被還原至最低價,寫出此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5)寫出一個能證明C的非金屬性比B強的且屬于置換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并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 。
26、(14分)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常見非金屬固體單質A與常見金屬單質B,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化合物C,C與水反應生成白色沉淀D和氣體E,D既能溶于強酸,也能溶于強堿。E在足量空氣中燃燒產生刺激性氣體G,G在大氣中能導致酸雨的形成。E被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得到無色溶液F。溶液F在空氣中長期放置發(fā)生反應,生成物之一為H。H與過氧化鈉的結構和化學性質相似,其溶液顯黃色。請回答下列問題:(1)A與氯形成的化合物A2Cl 2的電子式為 ,它與足量水反應,生成A的單質、一種弱酸和一種強酸,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B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G與氯酸鈉在酸性條件下反應可生成消毒殺菌劑二氧化氯。該反應的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當生成2ol二氧化氯時,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 。(4)溶液F在空氣中長期放置生成H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5)H的溶液與稀硫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7、(14分)gSO4•7H2O醫(yī)藥上用作瀉劑。工業(yè)上用氯堿工業(yè)中的一次鹽泥為原料生產。已知一次鹽泥中含有鎂、鈣、鐵、鋁、錳的硅酸鹽和碳酸鹽等成分。主要工藝如下:(1)用硫酸調整溶液pH到1~2,硫酸的作用是 。(2)加次氯酸鈉溶液至pH=5~6并加熱煮沸約5~10分鐘,濾渣中主要含nO2和另兩種沉淀,另兩種沉淀是 (寫化學式)。其中次氯酸鈉溶液將nSO4轉化為nO2的離子方程式為: 。(3)若除雜后過濾,發(fā)現(xiàn)濾液發(fā)黃,需采取的措施是 。(4)過濾后晶體常用丙酮或乙醇代替蒸餾水洗滌的目的是 。(5)晶體中結晶水含量的測定:準確稱取0.20g gSO4•7H2O樣品,放入已干燥至恒重的瓷坩堝,置于馬弗爐中,在200℃脫水1小時。為準確確定脫水后的質量,還需要經過的操作有:冷卻(干燥器中)至室溫→ 。
(6)硫酸根離子質量分數(shù)的測定:準確稱取自制的樣品0.50g,用200L水溶液,加入2ol•L-1HCl溶液5L,將溶液加熱至沸,在不斷攪拌下逐滴加入5~6L0.5ol•L-1BaCl2溶液,充分沉淀后,得沉淀0.466g,則樣品中w(SO )= 。28、(14分)某科研小組用nO2和濃鹽酸制備Cl2時,利用一定量的FeBr2與FeI 2的混合溶液對其尾氣進行吸收處理。(1)請完成制取Cl2時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該反應中鹽酸所顯示的性質是 ;(2)請完成過量Cl 2與FeBr2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3)請設計實驗,對吸收后溶液中剩余的溶質離子進行如下探究【提示:已知氧化性Cl2>Br2>Fe3+>I 2,F(xiàn)e2+與鐵氰化鉀溶液反應可生成藍色溶液,F(xiàn)e3+與亞鐵氰化鉀溶液反應也可生成藍色溶液】 ① 提出合理假設:假設1:三種離子均有剩余;假設2:剩余 和 ;假設3:只剩余 。② 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請在答題卡上寫出實驗步驟以及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限選實驗試劑:0.01ol/LNH4SCN溶液、氯水、四氯化碳、0.01ol/L亞鐵氰化鉀溶液、0.01ol/L鐵氰化鉀溶液實驗目的實驗步驟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除去吸收中Cl2后的溶液中的Br2、I2。步驟1:取吸收Cl2后的溶液適量,用四氯化碳多次萃取,直到四氯化碳液體不再變色。取萃取后的水溶液適量分別置于A、B、C試管中。
證明假設1是否正確步驟2:向試管A中加入 后,振蕩、靜置、觀察 證明假設2是否正確步驟3:若步驟2中沒有出現(xiàn)預期現(xiàn)象,向試管B中加入 后,振蕩、靜置、觀察 證明假設3是否正確步驟4:若步驟2、步驟3中均沒有出現(xiàn)預期現(xiàn)象,向試管C中加入 后,振蕩、靜置、觀察
化學答案
7. D 8. A 9. D 10. A 11. C 12. A 13. C
25 (除標明外,其余各2分):(1) 四(1"),VIB(1");3s23p4;(2)N>O>S,原子晶體;(3)H 2O,H 2O。(4)8Cr+30HNO3 8Cr(NO3) 3+3NH4NO3+9H 2O。(5)4NH3+3O2 2N2+6H 2O。 26(14分,每空2分).(1) ,2S2Cl 2+3H 2O 4HCl+H2SO3+3S↓ (2)2Al+2NaOH+2H2O 2NaAlO2+3H2↑ (3)1:2, 2 (4)4Na2S+O2+2H2O 4NaOH+2Na2S2 (5)S22-+2H+ H2S↑+S↓27.(14分)(每小問2分)(1)浸出鎂、鐵、鋁、錳離子(答鈣離子不得分) 28.(1)nO 2+4HCl(濃) nCl 2+Cl2↑+H 2O,還原性和酸性;(2)3Cl 2+2Fe2++4Br- 2Fe3++6Cl-+2Br2;(3);①假設2: Br-和Fe2+;假設3:Br-。 ②步驟1:氯水和四氯化碳 若四氯化碳層變?yōu)樽仙C明假設1正確;步驟2:0.01ol/L鐵氰化鉀溶液 若溶液變藍,證明假設2正確;步驟3:氯水和四氯化碳 若四氯化碳層變?yōu)辄S色(或橙色),證明假設3正確。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