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三化學一模試題(朝陽區(qū))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6.關于實現下列物品用途的主要物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H2N—CH2—COOH 能與酸、堿反應生成鹽
B.葡萄糖既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又能發(fā)生水解反應
C.濃硝酸和醋酸鉛溶液均可使雞蛋清溶液中的蛋白質變性
D.1 mol油脂完全水解的產物是1 mol甘油和3 mol 高級脂肪酸(或鹽)
8.Se、Br兩種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Br > Se > P
B.還原性:S2- > Se2- > Br-
C.SeO2 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D.在Se2Br2分子中只含有極性鍵
9.下列解釋實驗現象的反應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A.新制氯水中滴加NaOH溶液后,黃綠色褪去
Cl2 + 2OH- = Cl- + ClO- + H2O
B.向NaHCO3 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變紅
HCO3- H+ + CO32-
C.向Mg(OH)2懸濁液中滴加FeCl3溶液,生成紅褐色沉淀
3Mg(OH)2 + 2Fe3+ = 2Fe(OH)3↓+3Mg2+
D.向少量苯酚稀溶液中逐滴加入飽和溴水,生成白色沉淀
10.右圖集氣瓶中用濾紙折成的紙蝴蝶上噴灑了一種溶液,通入某種氣體后,實驗結果與預測的紙蝴蝶顏色變化不一致的是
ABCD
噴灑液酚酞紫色石蕊酸性重鉻酸鉀酸化的KI-淀粉
通入的氣體NH3Cl2CH3CH2OH(g)O2
預測的顏色變化變?yōu)榧t色最終褪色無明顯變化變?yōu)樗{色
11.已知: H2(g) +I2(g) 2HI(g) ΔH = -14.9 kJ/mol。某溫度下在甲、乙兩個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反應物,其起始濃度如下表所示。甲中反應達到平衡時,測得c(H2)=0.008 mol/L。
下列判斷正確的
起始濃度c(H2) / mol/Lc(I2) / mol/Lc(HI) / mol/L
甲0.010.010
乙0.020.020
A.平衡時,乙中H2的轉化率是甲中的2倍
B.平衡時,甲中混合物的顏色比乙中深
C.平衡時,甲、乙中熱量的變化值相等
D.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K=0.25
12.室溫下,用0.100 mol/L NaOH 溶液分別滴定20.00 mL 0.100 mol/L的鹽酸和醋酸,滴定曲線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Ⅰ、Ⅱ分別表示鹽酸和醋酸的滴定曲線
B.V(NaOH)=10.00 mL 時,
C.pH=7時,兩種酸所用NaOH溶液的體積相等
D.V(NaOH)=20 .00 mL 時,c(Cl-)< c(CH3COO-)
25.(12分)工業(yè)上常以赤鐵礦石(主要成分為Fe2O3)和焦炭為主要原料,在高溫下煉鐵。
焦炭產生CO的反應是:
C+ O2== CO2
C+ CO2 2CO
(1)CO還原赤鐵礦的化學方程式是 。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為使赤鐵礦石充分燃燒,需將其粉碎
b. 足量的空氣能提高煉鐵反應速率
c. 與生鐵相比較,純鐵轉化為“鐵水”的溫度低
(3)生鐵的用途很多,某電鍍廠用生鐵將廢水中的Cr2O72-轉化為Cr3+,流程圖如下:
① 氣體A是 。
② 在上述酸性溶液中,生鐵比純鐵產生Fe2+的速率快,原因是 。
③ 將Cr3+轉化為Cr(OH)3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
(4)電解法將一定濃度的酸性廢水中的Cr2O72-轉化為Cr3+,其原理示意圖如下:
① 陽極附近溶液中Cr2O72-轉化為Cr3+的離子方程式是 。
② 一段時間后,試管底部出現沉淀。解釋生成沉淀的原因: 。
26.(14分)燃煤產生的煙氣中的氮氧化物NOx(主要為NO、NO2)易形成污染,必須經脫除達標后才能排放。
(1)用化學方程式表示NO形成硝酸型酸雨的反應 。
(2)能作脫除劑的物質很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用 H2O作脫除劑,不利于吸收含氮煙氣中的NO
b. 用 Na2SO3作脫除劑,O2會降低Na2SO3的利用率
c. 用CO作脫除劑,會使煙氣中NO2的濃度增加
(3)尿素[CO(NH2)2]在一定條件下能有效將NOx轉化為N2。
Ⅰ.已知可通過下列方法合成尿素:
2NH3(g) + CO2(g) H2NCOONH4(s) ΔH = - 159.5 kJ/mol
H2NCOONH4(s) CO(NH2)2(s) + H2O(l) ΔH = + 28.5 kJ/mol
① 尿素釋放出NH3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
② 寫出有利于尿素釋放NH3的條件并說明理由 。
Ⅱ.CO(NH2)2與某種煙氣(主要為N2、NO和O2)中的NO的物質的量比值分別為
1:2、2:1、3:1時,NO脫除率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下:
① 曲線a 對應CO(NH2)2 與NO的物質的量比值是 。
② 曲線a、b、c中,800℃~900℃區(qū)間內發(fā)生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
③ 900℃~1200℃ 區(qū)間內脫除率下降,NO濃度上升。發(fā)生的主要反應是_____。
④ 曲線a中, NO的起始濃度為6×10-4 mg/m3,從A點到B點經過0.8 s,該時間段內NO的脫除速率為____ mg/(m3?s) 。
27.(16分)實驗室制乙烯時,產生的氣體能使Br2 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甲、乙同學用下列實驗驗證。(氣密性已檢驗,部分夾持裝置略)。
實驗操作和現象:
操 作現 象
點燃酒精燈,
加熱至170℃Ⅰ:A中燒瓶內液體漸漸變黑
Ⅱ:B內氣泡連續(xù)冒出,溶液逐漸褪色
……
實驗完畢,
清洗燒瓶Ⅲ:A中燒瓶內附著少量黑色顆粒狀物,有刺激性氣味逸出
(1)燒瓶內產生乙烯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
(2)溶液“漸漸變黑”,說明濃硫酸具有 性。
(3)分析使B中溶液褪色的物質,甲認為是C2H4,乙認為不能排除SO2的作用。
① 根據甲的觀點,使B中溶液褪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② 乙根據現象Ⅲ認為產生了SO2,在B中與SO2 反應使溶液褪色的物質是 。
③ 為證實各自觀點,甲、乙重新實驗,設計與現象如下:
設 計 現 象
甲在A、B間增加一個裝有某種試劑的洗氣瓶Br2的CCl4溶液褪色
乙與A連接的裝置如下:
D中溶液由紅棕色變?yōu)闇\紅棕色時,E中溶液褪色
a. 根據甲的設計,洗氣瓶中盛放的試劑是______。
b. 根據乙的設計,C中盛放的試劑是_____。
c. 能說明確實是SO2使E中溶液褪色的實驗是____。
d. 乙為進一步驗證其觀點,取少量D中溶液,加入幾滴BaCl2溶液,振蕩,產生大量白色沉淀,淺紅棕色消失,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
(4)上述實驗得到的結論是 。
28.(16分)吸水性高分子材料PAA、接枝PAA、用于化妝品的化合物己的合成路線如下:
已知:
Ⅰ.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的兩個羥基之間容易失去一分子水
Ⅱ.兩個羧酸分子的羧基之間能失去一分子水
Ⅲ.
請回答:
(1)D中的官能團是 ____ 。
(2)D→E的化學方程式是 ____。
(3)F → PAA的化學方程式是 ____ 。
(4)① X的結構簡式是 ____ 。
② Y→W所需要的反應條件是 ____。
(5)B為中學常見有機物,甲與FeCl3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丙中的兩個取代基互為鄰位。
① 甲→乙的化學方程式是 。
② 關于丙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能與銀氨溶液發(fā)生銀鏡反應
b. 與有機物B互為同系物
c. 不存在芳香醇類的同分異構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73433.html

相關閱讀:2010年全國高考寧夏卷理科綜合能力測試(化學部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