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1《力與平衡》單元練習(xí)卷班級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座號_______ 成績_______一、(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全部選對得4分,對而不全得2分)1.下列關(guān)于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相互作用 B.力有時能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C.有受力物體就一定有施力物體 D.只有相互接觸的物體間才能產(chǎn)生作用力2.關(guān)于重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重心是物體內(nèi)重力最大的點B.任何幾何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必與幾何中心重合C.重心是重力的作用點,它總是在物體上,不可能在物體外D.重心是物體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點3.如圖所示,重為100N的物體在水平向左的力F=20N作用下,以初速度v0沿水平面向右滑行。已知物體與水平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則此時物體所受的合力為( )A.0 B.40N,水平向左 C.20N,水平向右 D.20N,水平向左4.張明同學(xué)雙手握住豎直竹竿勻速攀上和勻速滑下的過程中,張明受到的摩擦力分別為f1和f2,那么( )A. f1方向豎直向下,f2方向豎直向上,且f1 = f2B. fl方向豎直向上,f2方向豎直向上,且f1 = f2C. f1為靜摩擦力,f2為滑動摩擦力D. f1為靜摩擦力,f2為靜摩擦力5.關(guān)于兩個大小不變的共點力與其合力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合力大小隨兩力夾角增大而增大B.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分力中最大者C.兩個分力夾角小于180°時,合力大小隨夾角減小而增大D.合力的大小不能小于分力中最小者6.有一木塊靜止在水平桌面上,關(guān)于它的受力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A.木塊對桌面的壓力就是木塊所受的重力,施力物體是地球B.木塊對桌面的壓力是彈力,是由于桌面發(fā)生形變而產(chǎn)生的C.木塊對桌面的壓力在數(shù)值上等于木塊受的重力 D.木塊保持靜止是由于木塊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木塊的支持力保持平衡7.如圖所示,靜止在斜面上的物體,受到的作用力有( ) A. 重力、支持力 B.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C. 重力、支持力、下滑力、摩擦力 D. 重力、壓力、下滑力、摩擦力8. 一塊磚平放在長木板的中間,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現(xiàn)緩慢抬起木板的一端,而保持另一端不動。關(guān)于磚受到的摩擦力F,敘述正確的是( )A.隨木板傾角的增大而減小B.磚滑動前,F(xiàn)隨木板傾角的增大而增大,磚開始滑動后,F(xiàn)隨木板傾角的增大而減小。C.磚滑動前,F(xiàn)隨木板傾角的增大而減小,磚開始滑動后,F(xiàn)隨木板傾角的增大而增大。D.磚滑動前后,均隨木板傾角的增大而減小。 9.如圖所示,兩木塊的質(zhì)量分別為1和2,兩輕質(zhì)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分別為k1和k2,上面木塊壓在上面的彈簧上(但不拴接),整個系統(tǒng)處于平衡狀態(tài).現(xiàn)緩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塊,直到它剛離開上面彈簧。在這過程中下面木塊移動的距離為( )A. B. C. D. 10. 如圖所示,用繩跨過定滑輪牽引小船,設(shè)水的阻力不變,則在小船勻速靠岸的過程中( )A. 繩子的拉力不斷增大 B. 繩子的拉力不變C. 船所受浮力增大 D. 船所受浮力變小二、、實驗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各6分,共24分。把答案填寫在題中的橫線上,不要求寫解答過程)11. 作用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大小分別為5N、7N、9N 的三個共點力,其合力的大小范圍是: F 合 。12.重力為400N的物塊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塊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5。當(dāng)用80N的水平推力推物塊時,物塊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為 N;當(dāng)用160N的水平推力推物塊時,物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N。13.如圖所示,在傾角為α的斜面上,重為G的小球被豎直的木板擋住,不計一切摩擦,則小球?qū)π泵娴膲毫?,小球?qū)δ景宓膲毫?。14.某同學(xué)做《共點的兩個力的合成》實驗作出如圖所示的圖,其中A為固定橡皮條的固定點,O為橡皮條與細(xì)繩的結(jié)合點,圖中___________是F1、F2合力的理論值, 是合力的實驗值,需要進行比較的是 和 ,通過本實驗,可以得出結(jié)論:在誤差允許的范圍 是正確的。
三、(共36分。要求寫出必要的字說明、主要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有數(shù)值計算的要明確寫出數(shù)值和單位,只有最終結(jié)果的不得分)15.(12分)當(dāng)物體從高空下落時,空氣阻力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經(jīng)過一段距離后將勻速下落,這個速度稱為此物體下落的穩(wěn)態(tài)速度。已知球形物體速度不大時所受的空氣阻力正比于速度v,且正比于球半徑r,即阻力f=krv,k是比例系數(shù)。對于常溫下的空氣,比例系數(shù)k=3.4×10-4Ns/2。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kg/3,重力加速度為g=10/s2。求半徑r=0.10的球形雨滴在無風(fēng)情況下的穩(wěn)態(tài)速度。(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16.(12分)如圖所示,彈簧AB原長為35c,A端掛一個重50N的物體,手執(zhí)B端,將物體置于傾角為30°的斜面上。當(dāng)物體沿斜面勻速下滑時,彈簧長度為40c;當(dāng)物體勻速上滑時,彈簧長度為50c,試求:(1)彈簧的倔強系數(shù);(2)物體與斜面的滑動摩擦系數(shù)。
17.(12分)如圖所示,物重30 N,用OC繩懸掛在O點,OC繩能承受最大拉力為20 N,再用一繩系OC繩的A點,BA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30 N,現(xiàn)用水平力拉BA,可以把OA繩拉到與豎直方向成多大角度?
物理必修1《力與平衡》單元練習(xí)卷參 考 答 案一、1.AC 2.D 3.B 4.BC 5.C 6.C 7.B 8.B 9.C 10.AD二、、實驗題11. 0; 21N 12. 80;100 13. G/cosα;Gtanα; 14.F; F’; F和F’; 其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為F1和F2的線段為鄰邊的對角線 三、15. 解:雨滴下落時受兩個力作用:重力,方向向下;空氣阻力,方向向上。當(dāng)雨滴達到穩(wěn)態(tài)速度后,加速度為0,二力平衡,用表示雨滴質(zhì)量,有g-krv = 0, 求得 ,v = 1.2/s 16. 解:勻速下滑 kx1 + f = G sin30°勻速上滑 kx2 = G sin30° + f得 k = 2 G sin30°/(x1+x2) = 250 N/再由 f=μFN=μG cos30° = G sin30°-kx1 得 17. 解:當(dāng)OA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θ逐漸增大時,OA和BA繩中的拉力都逐漸增大。當(dāng)其中某一根的拉力達到它本身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時,就不能再增大角度了。結(jié)點A的受力如右圖所示。由圖可知,OA繩的拉力總是大于AB繩的拉力,且繩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又比AB繩的小。因此,OA繩的拉力先達到斷裂的臨界值,此時:N N 即OA偏離豎直方向的最大角度θ=30°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