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高中學習方法
高中語文
高中英語
高中數(shù)學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學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歷史
高中地理
高中教案
高中試題
高一學習方法
高一語文
高一數(shù)學
高一英語
高一物理
高一化學
高一生物
高一政治
高一歷史
高一地理
高一學習
高二學習方法
高二語文
高二數(shù)學
高二英語
高二物理
高二化學
高二生物
高二政治
高二歷史
高二地理
高二學習
高三學習方法
高三語文
高三數(shù)學
高三英語
高三物理
高三化學
高三生物
高三政治
高三歷史
高三地理
高三學習
逍遙右腦記憶
>
教案設計
>
生物
>
高一
>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簡介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
第41課時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簡介(一)
知識精華
自然選擇學說
中心內容自然選擇
主要論點1.過度繁殖:進化的條件
2.生存斗爭:進化的外因、動力、手段
3.遺傳變異:進化的內因、基礎、(變異:不定向,為進化提供了原始的選擇材料;遺傳使有利變異得到積累和加強)
4.適者生存
實例達爾文對長頸鹿進化過程的解釋
評價貢獻科學地解釋了生物進化的原因,說明物種是可變的
科學地解釋了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
不足對遺傳變異的性質及自然選擇如何對遺傳和變異起作用等,不能從本質上闡明
現(xiàn)代進化理論
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單位,種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點的同種生物的一群個體,概念強調地理和物種的同一性,使研究對象從單一的個體變成相互關聯(lián)的集體。
種群的基因庫:種群的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概念強調基因庫的連續(xù)性。
基因頻率的計算:基因頻率=種群中某基因的數(shù)量/(種群中該基因數(shù)量+種群中等位基因數(shù)量)
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變化的過程。這種改變原因是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自然選擇。
題例領悟
例1:人工選擇所以能選育出品種來,自然選擇所以能形成物種,這兩方面共同選擇的基礎是
A、生物都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 B、生物普遍存在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C、生物都在進行著生存斗爭 D、人和自然界的選擇力量
討論:此題主要考查的是人工選擇和自然選擇的相同點。達爾文的工作是從家養(yǎng)條件下的動植物品種的培養(yǎng)開始的,并提出了人工選擇學說,進而領悟到自然選擇。人工選擇和自然選擇學說的共同之處是題目所提出的“選擇的基礎”是一樣的,即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的特性是選擇的基礎。從品種和物種形成的演變過程看,遺傳和變異也是演變的內因,只是由于外因的不同,才有不同的結果,一個是人的力量,一個是自然界的力量,因而形成的品種符合人的需要,形成的物種符合生物自身適應環(huán)境的需要。
例2某工廠有男女職工各200人,對他們進行調查時發(fā)現(xiàn),女性色盲基因的攜帶者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這個群體的色盲基因的頻率為 。
討論: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基因頻率的計算方法,色盲基因b的頻率應為色盲基因數(shù)量:15*1+5*2+11*1=36,色盲基因及其等位基因總數(shù)是200*2+100*1=300,故其基因頻率為36/300
自我評價
一、選擇題
1、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正確評價是
A、它能正確解釋生物屬的多樣性和適應性
B、它能正確解釋遺傳和變異的本質
C、它能正確解釋生物界的多樣性和適應性,但沒有闡明遺傳和變異的本質
D、它能解釋自然選擇作用,不能解釋生物的多樣性
2、在下列系統(tǒng)中,哪一個系統(tǒng)的昆蟲最有可能進化出警戒色
A、綠地、可食性昆蟲和食蟲鳥 B、枯葉、不可食性昆蟲和食谷鳥
C、綠地、不可食性昆蟲和食蟲鳥 D、枯葉、可食性昆蟲和食谷鳥
3、害蟲抗藥性的出現(xiàn),按達爾文的觀點,最好的解釋是
A、農藥使害蟲產生了抗藥性結果 B、農藥與害蟲相互選擇的結果
C、害蟲對農藥進行了選擇的結果 D、農藥對害蟲的抗藥性變異選擇的結果
4、單孔類動物只分布在澳洲,這是由于
A、單孔類動物起源于澳洲
B、單孔類動物適于在南半球生活
C、除澳洲外,其他地區(qū)的氣候對單孔類動物生存不利
D、澳洲很早就與其他大陸分離,單孔類動物未受其它高等哺乳類的排斥而得以保存
5、若一個種群中某一性狀出現(xiàn)的頻率增加,這很可能是
A、這個性狀對環(huán)境有很強的適應性 B、該種群中具有此性狀的純合子多
C、這個性狀的出現(xiàn)是由環(huán)境條件引起的 D、控制這個性狀的基因是隱性
6、現(xiàn)代進化論與達爾文進化論觀點不同的是:
A、可遺傳的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原始材料
B、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C、自然選擇是環(huán)境對生物的選擇
D、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是生物進化的實質
二、簡答題
1、下列是DDT對家蠅抗性(抗DDT,而能存活的能力)的實驗研究,將家蠅分成多組,每組再分成A、B兩部分。用DDT處理每一組的A部分,而保留B部分不接觸DDT,處理后,檢查各組的死亡率,死亡率高的就是抗性低,反之就是抗性高。選死亡率最低一組的B部分飼養(yǎng),使之繁殖后代,把后代再按上述方法進行處理。這樣,經過若干年后,當用DDT處理其中A組的家蠅時發(fā)現(xiàn)其死亡率為4%,再用DDT處理這一代的B組家蠅。
1、B部分經DDT處理后的存活率為 。
2、由實驗可知,家蠅的抗性的產生是 的結果。
3、從生活與環(huán)境的關系來看,家蠅和DDT進行著 。
4、DDT對家蠅的抗性的產生所起的作用被稱為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53919.html
相關閱讀: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
上一篇:
植物的個體發(fā)育
下一篇:
細胞的形態(tài)和功能
相關主題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
從化學能到生物能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知識梳理(中圖版必修2)
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
高一生物物質的跨膜運輸
DNA的分子結構
蛋白質的鑒定
生物科學的學習過程
遺傳與進化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細胞的分化衰老和癌變
學案21 細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癌變 主備人: 使用人:高一生物組 【學習目標】1.說明細……
細胞呼吸
第四 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 第三節(jié) 細胞呼吸(第2時) 【學習目標】 1.說出細胞呼吸原理的應……
捕獲光能的色素和結構
M 第四節(jié) 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 一 、捕獲光能的色素和結構 【自學學案】 1、活細胞所需……
細胞器
【課前預習】 1.___________和細胞膜、________等結構,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 2.生物……
細胞分化衰老和凋亡
j.Co M 第2節(jié) 細胞分化、癌變和衰老 1951年,有黑人婦女海拉的宮頸癌細胞分裂建立的“海拉……
相關閱讀
細胞器——系統(tǒng)內的分工合作學案
ATP教案
細胞核和生物膜系統(tǒng)
高一生物物質的跨膜運輸
細胞中的無機物
遺傳物質的發(fā)現(xiàn)
科學和我們
高一生物緒論學案
DNA的分子結構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