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shù)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wǎng)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shù)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shè)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高中學習方法
高中語文
高中英語
高中數(shù)學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學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歷史
高中地理
高中教案
高中試題
高一學習方法
高一語文
高一數(shù)學
高一英語
高一物理
高一化學
高一生物
高一政治
高一歷史
高一地理
高一學習
高二學習方法
高二語文
高二數(shù)學
高二英語
高二物理
高二化學
高二生物
高二政治
高二歷史
高二地理
高二學習
高三學習方法
高三語文
高三數(shù)學
高三英語
高三物理
高三化學
高三生物
高三政治
高三歷史
高三地理
高三學習
逍遙右腦記憶
>
教案設(shè)計
>
語文
>
高一
>
《包身工》的寫作特點及教學建議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包身工》是一篇優(yōu)秀的報告文學。在中,應(yīng)該引導學生學習本課的語言運用和寫作方法,并在這一過程中使學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必須對教材有較為深入的鉆研,抓住文章特點,結(jié)合學生實際,清楚、準確地進行分析和講解。因為學生只有真正理解了文章的某些特點,才能較好地去學習和模仿。
一、本文在組織材料方面的特點
“逐層深入”,“連貫有序”,“恰當穿插”,是這篇文章在組織材料上的特點。文章由三部分構(gòu)成:第一部分從開始到“毆打之外還有餓飯、吊起、關(guān)黑房間等等方法”;第二部分從“在一種特殊的優(yōu)惠的保護之下”到“直到被榨完殘留在皮骨里的最后的一滴血汗為止”;第三部分從“看著這種飼養(yǎng)小姑娘謀利的制度”至結(jié)尾。第一部分是通過對包身工這種帝國主義與封建勢力互相勾結(jié)而形成的特殊的剝削形式的介紹,著重描繪包身工的悲慘生活,并說明這種制度產(chǎn)生的社會根源。第二部分是從本質(zhì)上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惡,寫在這種剝削制度下,日本紗廠飛躍地膨大,包身工成分的激劇增加以及包身工們可悲的命運。第三部分抒發(fā)作者極度的憤懣之情,對統(tǒng)治者進行抨擊和警告,堅信黎明必定到來?傊,第一部分著重在介紹包身工制度;第二部分著重在揭露包身工制度;第三部分著重在抨擊包身工制度。這就體現(xiàn)了結(jié)構(gòu)上“逐層深入”的特點。
說“連貫有序”,主要指時間的連貫性,這突出地反映在文章第一部分里。在這一部分,作者按時間的推移,有次序、有重點地反映了包身工的悲慘生活。文章開始,作者首先指明“四點一刻”這個具體時間。然后,重點寫包身工們被吆喝著起身的情景,分樓上、樓下兩處來介紹,側(cè)重寫住的方面。第二層指明的時間是“四點半”,寫了包身工們早上吃粥的情景,側(cè)重在吃的方面。第三層從“五點鐘”寫起,寫了包身工進廠上工的情景,側(cè)重在勞動方面。這樣,這一部分內(nèi)容,就以時間劃線,自然地形成了三個層次,條理顯得很分明。作者這樣明晰而連貫地標明時間,也是對包身工剝削制度有力的揭露和控訴?,這些包身工在“天還沒亮”時就得起身,從起身到上工,中間僅僅四十五分鐘,因而起身后才“穿錯了別人的鞋子”,“胡亂地踏在別人身上”,才“沖”下樓去,“擠”在自來水龍頭邊,才“一窩蜂地擠攏來”吃粥……,這就從一個側(cè)面說明了包身工們確實是一群被野蠻管制著的奴隸。總之,這一部分內(nèi)容,每一層都以具體的時間為開端;時間,成了貫穿這一部分內(nèi)容的線索。因此,它使文章內(nèi)容廣泛而不零散,豐富而不雜亂,篇幅較長而開闔自如,給人以集中、緊湊之感。
說“穿插恰當”,是指文章第一部分里作者不僅寫了在早上一段時間里包身工的悲慘生活,同時還著重寫了包身工們“被欺騙”、“受壓榨”、“遭迫害”這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這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是作者寫包身工日常悲慘生活的必不可少的補充,而在寫法上又做到了有機而緊密的結(jié)合,這就是結(jié)構(gòu)上穿插的特點。如,寫四點一刻被罵做“豬玀”的包身工起身的情景之后,就以“但是,她們正式的名稱卻是包身工”一句作為過渡,寫這些鄉(xiāng)下姑娘是如何被帶工老板騙到城里來的。在介紹了四點半鐘包身工們吃粥的情景后,就用“廉價的機器”來銜接,引出了包身工大量出現(xiàn)的原因,對包身工受剝削、受壓榨的情況做了具體、詳細的介紹。在寫了五點鐘包身工上工的情景后,由對惡劣的勞動條件的說明,自然地寫出了包身工慘遭辱罵、毒打、受盡迫害的情況。作者這樣的穿插,使內(nèi)容有近有遠;有一天的具體描述,有對日常的概括介紹;有生活現(xiàn)象,有社會本質(zhì)。使讀者透過一幅幅悲慘的畫面,從生活的縱深處看到了包身工制度血淋淋的罪惡。
二、本文在選擇材料方面的特點
讀過《包身工》,人們都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的許多內(nèi)容使人久久難以忘卻。為什么能有這樣的效果呢?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選擇材料方面注意了典型化,這主要體現(xiàn)在:
1、典型人物。文章中,作者對包身工們做了許多“面”上的概括介紹,但為了使讀者對包身工制度的野蠻和殘酷有更形象的了解,就從上海楊樹浦福臨路東洋紗廠工房區(qū)域內(nèi)二千個左右的包身工中,選擇了“蘆柴棒”這個人物作典型,并以對她的描寫貫穿全文。作者先后對她做了三次較為集中的介紹。第一次,由老板呼喊她的名字而寫出她那“手腳瘦得象蘆柴棒一樣”的外形;第二次寫“蘆柴棒”病倒了,盡管她的病是急性的重傷風,盡管“她很見機地將身體慢慢地移到屋子的角上,縮做一團,盡可能地不占屋子的地位”,盡管她啞著喉嚨,無力地做著手勢,請求打雜的憐憫,盡管是在冬天一個刮著寒風的很冷的清晨,但是,由是“生病躺著休息的例子是不能開的”,所以打雜的抓住她的頭發(fā),狠命地把她提起來往地上摔,接二連三地用腳踢她,最后又用冷水潑在她的頭上……這是因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她們每天的工資就是老板的利潤”,所以,即使在她們生病的時候,老板也要用各種毒辣的手段來強制她們做工。第三次寫“蘆柴棒”身體瘦的象骷髏一樣,甚至連“抄身婆”都不愿意用手去接觸她的身體,即使這樣,老板也決不放她回去!皩幵纲r棺材,要她做到死”,接下去,作者又作了這樣的說明:“‘蘆柴棒’現(xiàn)在的工錢是每天三角八分,拿去年的工錢三角二分做平均,兩年來帶工老板從她身上實際已經(jīng)收入了二百三十塊錢了!”蘆柴棒是包身工中的一個典型人物。我們從蘆柴棒瘦小的軀體上看到的是每一個包身工的可憐形象;蘆柴棒遭毒打、受折磨的情景,是一切包身工經(jīng)常受到的虐待和污辱的剪影;老板要蘆柴棒“做到死”,這便是包身工們最終都不可逃脫的厄運,這最后一段說明文字,則是包身工受剝削的真實記錄。正是因為老板這樣的榨骨吸髓,包身工才成為“骷髏一樣”的蘆柴棒。這里,作者雖然只寫的是一個蘆柴棒,但讀者看到的卻是成百上千個蘆柴棒。
2、典型事例。文章中許多地方,都是在對一般情況做了介紹之后,作者又舉出典型的事例,做進一步的說明。這些典型的事例,都更真實、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質(zhì),使點與面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如作者描寫包身工們早上只準吃一碗粥的情形時寫道:“添粥的機會,除去特殊的日子,比如老板、老板娘的生日,或者發(fā)工錢的日子之外,通常是很難有的”。為了更具體、更深刻地揭露老板對包身工的殘酷剝削,作者接著這樣寫:“輪著擦地板或倒馬桶的,常常連一碗也盛不到。洋鉛桶空了,輪不到盛第一碗的還捧著一只空碗。于是老板娘拿起鉛桶到鍋子里去刮一下鍋巴、殘粥,再到自來水龍頭邊去沖上一些冷水,用她那剛梳過頭的油手攪拌下,氣烘烘地放在這些廉價的‘機器’們前面!庇辛撕竺孢@個典型的事例,包身工過的那種非人的生活狀況,就更加充分地反映出來了。又如,在寫為了賺錢,“于是帶工頭不加思索地愛上了毆打這辦法”之后,就寫了小福子被毆打、受處罰的情況。有了這個典型的事例,帝國主義如何同中國的封建勢力相勾結(jié),對中國工人進行欺凌壓榨的情況,就清楚地表現(xiàn)出來了。
3、典型場面。文章對包身工制度的揭露,對工人悲慘遭遇的反映,除去靠概括地敘述、說明之外,還選擇了一些典型的場面。這些場面,一般都是在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里,圍繞著一個中心人物,表現(xiàn)其他眾多人物的活動。如文章開始,作者簡明地指出了時間、地點之后,就描寫一個穿著和時節(jié)不相稱的拷綢衫褲的男子在大聲地呼喊,接下去就寫了在“七尺闊、十二尺深的工房樓下”這個環(huán)境中,包身工們的各種活動,真實地再現(xiàn)了當時當?shù)氐那榫?吹竭@種情景,會使人們感到,包身工們過的真是“豬一般的生活”。又如,對包身工制度的形成也是通過帶工到鄉(xiāng)下“游說”的場面,形象地加以表現(xiàn)的。讀了這部分,我們既看到了帶工的如何花言巧語地進行欺騙,又仿佛看到了那些極端痛苦、走投無路的農(nóng)民們在認真地聽著,在動心地思索,最后忍痛畫押簽字,把親生的女兒賣給了帶工的騙子。
4、典型細節(jié)。作者在表現(xiàn)包身工悲慘生活的時候,選擇了許多典型的細節(jié)。有了這些細節(jié)描寫,就會使讀者如同置身于那樣的環(huán)境之中,感受會是豐富、具體和真實的。特別是文章里的一些場面,基本上都是通過一系列典型的細節(jié)而鋪展開的。象“打呵欠”,“嘆氣”,“叫喊”,“找衣服”,“穿錯了別人的鞋子”,“胡亂地踏在別人身上”等等都是一些細節(jié)。作者把這些細節(jié)連綴起來,就畫出了包身工們起床時的場面,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惡。又如,寫“蘆柴棒”著急地要將大鍋子里的稀飯燒滾,作者并沒有進行詳盡的描寫,只選擇了這樣一個細節(jié):“倒冒出來的青煙引起了她一陣猛烈的咳嗽”。從這個細節(jié),人們會引起許多聯(lián)想,引起對包身工們深切的同情。
5、數(shù)據(jù)使用。數(shù)據(jù),是論說文中常使用的一種論證材料。在這篇文章里,作者為了更有力地揭露包身工這種剝削制度的罪惡,也多次地列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很有說服力的數(shù)據(jù)。包身工居住的條件是十分惡劣的,為了具體地說明這一點,就列舉了這樣的數(shù)據(jù):“每邊八排,每排五戶,一共是八十戶一樓一底的房屋,每間工房的樓上樓下,平均住宿三十多個人”。為了說明在中國的日本紗廠飛躍膨大的情況,列出了這樣的數(shù)字:“一九○二年,日本大財閥三井系的資本收買大純紗廠而創(chuàng)立第一廠的時候,錠子還不到兩萬,可是三十年之后,他們已經(jīng)有了六個紗廠,五個布廠,二十五萬個錠子,三千張布機,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萬元的資本”。為了說明工人中包身工比例相當驚人,作者列舉了這樣一些數(shù)字:“楊樹浦某廠的條了車間三十二個女工里面,就有二十四個包身工。一般的比例,大致相仿。即使用最小的約數(shù)百分之五十計算,全上海三十家日本廠的四萬八千工人里面,替廠家和帶工頭二重服務(wù)的包身工總在二萬四千人以上!边@些數(shù)據(jù),都是無可辯駁的事實。
三、語言特點
《包身工》在語言上也是有其特色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看出:
1、飽含感情。作者對罪惡的包身工制度的無比憤懣的感情和對包身工們的深切的同情,在文章中都表現(xiàn)得十分強烈。作者的這種感情不僅會深深地感染讀者,也使文章的主題思想更鮮明地突出出來。作者這種感情的表達采取了多種形式,有時是反映在敘述中,如直呼工頭、老板為“流氓”、“野獸”。有時是通過一些反問、反語,含蓄地表達感情,如“粥菜?這是不可能有的。有幾個‘慈詳’的老板到菜場去收集一些菜葉,用鹽一浸,這就是她們難得的佳肴”。有時則是在議論中直抒胸臆。這當中,有的是運用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來表達,如“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還是工作,手腳象蘆柴棒一般的瘦,身體象弓一般的彎,面色象死人一般的慘,咳著,喘著,淌著冷汗,還是被壓迫著做工”。有的地方是運用比較襯托的手法,對包身工制度進行入木三分的揭露,表達出作者深沉的又是不可遏制的憤怒感情:“看著這種飼養(yǎng)小姑娘謀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時候看到過的船戶養(yǎng)墨鴨捕魚的事了。和烏鴉很相象的那種怪樣子的墨鴨,整排地停在船上,它們的腳是用繩子吊住了的,下水捕魚,起水的時候,船戶就在它的頸子上輕輕地一擠,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鴨整天地捕魚,賣魚得錢的卻是養(yǎng)墨鴨的船戶。但是,從我們孩子的眼里看來船戶對墨鴨并沒有怎樣虐待,而現(xiàn)在,將這種關(guān)系移到人和人的中間,便連這一點施與的溫情也已經(jīng)不存在了!”這里,作者將墨鴨與包身工做了比較,包身工的命運比起墨鴨來,還要不如,還要凄慘。有的地方是運用對照聯(lián)想的方式,對統(tǒng)治者提出警告,直接表明自己的看法。如:“美國的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書上說過,美國鐵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橫臥著一個愛爾蘭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這樣聯(lián)想,日本紗廠的每一個錠子上面都附托著一個中國奴隸的冤魂!”“黑夜,靜寂得象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來,畢竟是無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國人當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當心呻吟著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這樣的聯(lián)想對照,無論是對統(tǒng)治階級的揭露,還是抒發(fā)作者的感情,都顯得更加深刻和有力!
2、形象生動。語言的形象,特別表現(xiàn)在文章比喻句的運用上。“七尺闊、十二尺深的工房樓下,橫七豎八地躺滿了十六七個被罵做‘豬玀’的人”,工房是這樣窄小,人是這樣擁擠,該怎樣形容起床時的情景呢?作者用了這樣一個比喻句:“象被攪動了的蜂窩一般騷動起來”。被分隔開的工房是什么樣子呢?作者比喻成“鴿籠一般”。工房區(qū)域被紅磚嚴密地封鎖著,工人永遠沒有與外面人接觸的機會,對這種情況,作者就用“紅磚罐頭”來概括。這些比喻,都是十分形象,耐人尋味的。此外,“帶工老板就好象趕雞鴨一般把一大群沒鎖鏈的奴隸趕出來”、“野獸一般的拿摩溫”、“豬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被踐踏”、“血肉造成的機器”等等都是通過形象的語言,表現(xiàn)了深刻的含義。語言的生動,特別表現(xiàn)在對帶工的老板、老板娘等人的刻畫上。請看下面這一段對帶工老板語言的描寫:“還用說?住的是洋式的公司房子,吃的是魚肉葷腥。一個月休息兩天,我們帶著到馬路上去玩耍。嘿,幾十層樓的高房子,兩層樓的汽車,各種各樣好看好用的外國東西……老鄉(xiāng)!人生一世,你也得去見識一下!──做滿三年,以后賺的錢就歸你啦!我們是同鄉(xiāng),有交情。──交給我?guī),有什么三差兩錯,我還能回家鄉(xiāng)嗎?”又是反問,又是呼喚,又是敘說,帶工老板當時的神態(tài)、語氣表現(xiàn)得維紗維肖。先是從住、吃、玩、用等方面進行引誘,進而用他所認為的人生“目的”來迷惑,緊接著再用金錢進行欺騙,最后則是用“同鄉(xiāng)”、“交情”來做保證。一個花言巧語、口蜜腹劍的騙子的形象,躍然紙上。
3、簡潔準確。在文章里,作者常將很充實、很豐富、一般需用幾個句子來說明的內(nèi)容,在一句話里加以表現(xiàn),語言簡潔而準確。比如,在一些句子里,作者將中心詞前面安排上一個含有一定意義的定語部分。從全文看,這樣的“定語”,大體顯示了這樣幾種作用:
⑴ 介紹情況。如:“長方形的用紅磚墻嚴密地封鎖著的工房區(qū)域”,這句話的定語部分對工房區(qū)域的形狀及被封鎖的情況做了說明。⑵ 表明特征。如:“用他們多年熟練了的、可以將一根稻草講成金條的嘴巴”,這句話的定語部分,將帶工老板的本質(zhì)及性格特征鮮明地突出出來。
⑶ 反映心理。如:“去游說那些無力‘飼養(yǎng)’可又不忍讓他們的兒女餓死的同鄉(xiāng)”,這句話的定語部分,顯示了那些貧苦農(nóng)民痛苦而又無可奈何的復雜的心理狀態(tài)。
⑷ 構(gòu)成對比。如:“……住著二千個左右衣服破爛而專替別人制造紗布的‘豬玀’,這句話的定語部分,對極不公平、極不合理的社會現(xiàn)象通過對比加以揭露。
⑸ 說明狀態(tài)。如:“有的用斷了齒的木梳梳理緊貼在頭發(fā)里的棉絮”,是怎樣的木梳,怎樣的棉絮,在定語部分里做了具體的說明、交代。
⑹ 補充交代。如:“晚上倒掛在墻壁上的兩張飯桌放下來了”,經(jīng)這樣一說,我們就知道了這張用來吃粥的桌子,每晚還要倒掛在墻壁上,以騰出睡覺的地方,這就加深了人們對工房擁擠、窄小的印象。
以上列舉的這些定語,都從不同角度,不同側(cè)面,簡潔而準確地表達了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起到了揭示主題的作用。
四、表達方式的特點
我們通常說的表達方式,主要有敘述、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等,在《包身工》里,這幾種表達方式,作者根據(jù)內(nèi)容的需要,靈活地加以運用。文章從描寫包身工們起床的情景開始。然后就以說明的方式對工房區(qū)域做了介紹。接下去就寫了包身工制度的形成。這一部分,有描寫,有說明。在描寫了包身工早上吃粥的情景之后,就從三個方面介紹包身工制度發(fā)展的原因。第一方面,主要采用描寫的方式,第二、三方面,基本上是說明和議論。在簡潔地描寫了包身工上工的情景后,作者先用議論的方式概括說明包身工們的遭遇,然后又以敘述、描寫的方式做具體介紹。在直接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惡本質(zhì)時,先是用說明的方式,而后又進行敘述和描寫。而在描述中又夾以說明。文章的最后是議論中抒情。全文就是這樣時而敘述,時而描寫,時而議論,時而說明,根據(jù)表達中心的需要靈活地加以使用,將幾種表達方式,熔于一爐。
五、教學建議
1、對上述提出來的文章特點,不一定對學生一一進行講解,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實際需要加以選擇,有重點地進行分析、介紹。
2、可以安排一些練習:
⑴ 分析結(jié)構(gòu)的練習。搞清文章的結(jié)構(gòu),對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十分重要,教師要設(shè)法引導學生首先列出文章的段落提綱,即將全文劃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按時間劃為三個層次,每個層次里,又分為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其一是包身工早上的生活,其二是對形成包身工制度的社會根源的表述。第二部分又有三個內(nèi)容:日本紗廠飛躍地膨大,包身工成分的激劇增加和包身工的悲慘命運。這項練習內(nèi)容,可以作為預(yù)習作業(yè),也可以在教師講過之后,由學生進行歸納。
⑵ 語言方面的練習。根據(jù)文章的特點,可以做三種類型的練習:
① 教師提出一些簡單的句子,讓學生充實定語,使內(nèi)容豐富起來,學習本文語言簡潔、準確的特點。
② 對文章中的一些比喻句進行分析,指出意義和感情。另外,教師可提出幾個比喻句中的“本體”,讓學生填上“喻體”,并指出比喻的作用,理解和學習本文語言形象的特點。
③ 寫一至二段人物的談話,生動地表現(xiàn)出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征來,學習本文語言生動的特點。
⑶ 寫作方面的練習:
① 短文練習。讓學生寫一段話或是一個片斷,學習文章某一部分里或是體現(xiàn)在全文中的一個寫法。如,可以讓學生通過一連串的細節(jié)描寫寫出一個場面;通過一些具體數(shù)字說明一個問題;對一個問題展開議論,在議論中抒發(fā)強烈感情等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75785.html
相關(guān)閱讀:
上一篇:
《十八歲和其他》教案
下一篇:
記敘文 語言描寫
相關(guān)主題
相關(guān)推薦
推薦閱讀
再別康橋
徐志摩和他的"康橋情結(jié)"——《再別康橋》的延展美讀 梁啟超說:“徐志摩一手奠定了中國新詩……
《故都的秋》說課設(shè)計
j.Co M 《故都的秋》說課設(shè)計 【設(shè)想】 本課擬通過網(wǎng)上研究性學習的方式進行一種新型的語文……
高一語文必修一全冊導學案(人教版)
第12 飛向太空的航程 一、整體把握 1.試分析全的寫作思路。 點讀 的導語、主體、結(jié)尾三個……
《優(yōu)美的漢字》教案
《優(yōu)美的漢字》教案 [目標 ] 知識與能力:從音、形、意三個角度欣賞漢字的美。 過程與方法……
《燭之武退秦師》學案
《燭之武退秦師》學案 課 文 導 學 一、學習目標 1、正確理解文中詞語的含義,尤其是下列十……
相關(guān)閱讀
論聞一多的《死水》
【粵教版】《論雅而不高》教案
九 一碗陽春面教案
《華羅庚》教案
荊軻刺秦王
《飛向太空的航程》教學建議
《故鄉(xiāng)人》教學設(shè)計
《我與地壇》說課稿
西地平線上學案
《青年在選擇職業(yè)時的考慮 》課前導學案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