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wǎng)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高中學習方法
高中語文
高中英語
高中數(shù)學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學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歷史
高中地理
高中教案
高中試題
高一學習方法
高一語文
高一數(shù)學
高一英語
高一物理
高一化學
高一生物
高一政治
高一歷史
高一地理
高一學習
高二學習方法
高二語文
高二數(shù)學
高二英語
高二物理
高二化學
高二生物
高二政治
高二歷史
高二地理
高二學習
高三學習方法
高三語文
高三數(shù)學
高三英語
高三物理
高三化學
高三生物
高三政治
高三歷史
高三地理
高三學習
逍遙右腦記憶
>
教案設計
>
語文
>
高一
>
《別了,不列顛尼亞》學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別了,不列顛尼亞》學案
學習內(nèi)容
一、學習目標:
1、了解新聞報道的一般特征和結(jié)構(gòu)方式。
2、培養(yǎng)閱讀新聞作品的能力和篩選信息的能力。
3、合作學習,把握新聞中的新聞事實、背景材料和作者的主觀評價三方面的內(nèi)容。
4、探究與活動,引導學生學會分析一篇新聞的主要內(nèi)容和寫作特點。
5、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時事。
二、相關知識復習(新聞與通訊)
1、新聞體裁
A、什么是新聞(消息)?
新聞是新近發(fā)生的群眾關心的重要事實的報道。
B、構(gòu)成新聞的要素是什么?
五個“W”和一個“H”即:
①when:何時 ②、where:何地 ③who:何人 、躻hat:何事
⑤why:何因 ⑥how:何果
C消息的特點:
①真:消息的事實必須真實。②短:消息要求短。
③快:時效性 ④活:消息要寫得生動活潑,引人入勝。
⑤強:消息的強是指思想性和指導性要強。
4、消息的結(jié)構(gòu)
①標題(正標、副標題)
②導語: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開頭的一兩句話,一般稱為導語 。
③主體:主體是導語 之后,構(gòu)成消息內(nèi)容的主要部分。
④背景:一般說,背景材料是消息的從屬部分。它無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體之中,有時也可成為消息的主要材料。(課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⑤結(jié)尾:消息要把事實寫得完整,邏輯嚴密,結(jié)尾需得向亮、有力,發(fā)人深思,給人啟迪。
5、新聞體裁主要可分為四大類:消息報道、特寫、社論和廣告。
①消息:是以簡要的文字迅速報道新聞事實的一種體裁,也是最廣泛、最經(jīng)常采用的新聞體裁。
雖然消息通常由三個部分構(gòu)成,即標題、導語和正文(背景),但正如常人所說,文無定法。消息的寫作結(jié)構(gòu)靈活多樣,往往因人而異。
②特寫:特寫與消息的區(qū)別在于報道的范圍與目的不同。消息主要告訴讀者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為了把某件新聞事件交代清楚,消息往往需要寫出新聞的各個要素,也就是說,消息所報道的范圍一般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特寫則不需照顧全面,而是側(cè)重于某個方面,注重再現(xiàn)生活的畫面,將新聞事實諸要素中最有意義、最有情趣和影響的一兩個要素或片段,像電影中的特寫鏡頭一樣,既形象又突出地把它們再現(xiàn)出來,使讀者如身臨其境,如耳聞其聲,如目睹其人其事,從而獲得深刻的印象和強烈的感染。
特寫的種類很多,不論是哪一種性質(zhì)的特寫,其寫作形式或結(jié)構(gòu)與消息報道不一樣。它們一般沒有特定的規(guī)律或格式可循。有的略提一下整個會議程序和會場情景,專寫一個問題的討論,一個提案的提出,一次獨特的會面等等。還有的抓住時間過程中的某一個富有情趣或人情味濃厚的細節(jié)層層開掘,溯前追后,寫出立體化的新聞。
特寫的結(jié)構(gòu)雖無定格,但是英文報刊上眾多的特寫文章通常以一個概括性的導語或引言開頭,點出部分事實要點;或從生動的情節(jié)、場面和引語入筆,但不透露大多,真正最重要、最精彩的東西,放在后面。此乃一宕一跌,首尾呼應,文義完美,使人讀完終篇后產(chǎn)生一種“滿足感”,從而興趣愈濃,印象愈深。
③、社論:社論是報紙的靈魂。它代表著報社的言論,最集中地體現(xiàn)某種立場、觀點,常常及時地評述當前社會上的重大事件或問題,以言辭明快犀利,論理深刻、透辟的特點來吸引和影響讀者,起到感染讀者的號召性作用。
6、什么是通訊?
通訊,廣義上是新聞的一種,也是報刊常采用的基本體裁之一,最常見的是人物通訊和事件通訊。通訊除具有新聞性之外,還具有形象性。它往往采用文學手法,集中、突出地描繪某一重大事件的發(fā)生現(xiàn)場,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場面,生動形象地將所報道的事實再現(xiàn)在讀者面前。
7、新聞和通訊的主要區(qū)別是:
①新聞中的事實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訊則要求同過具體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現(xiàn)實生活。
②新聞敘述要簡潔、明快,篇幅短;通訊則要有較細致的描寫,往往還含有作者的議論,一般篇幅比較長。
③新聞的時效性比通訊更強。
問題探究
1、如何理解“別了,‘不列顛尼亞’”標題的含義?
金手指 標題有兩層意思。從字面上看,參加完交接儀式的查爾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國皇家游輪“不列顛尼亞”號離開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這是現(xiàn)實的場景。另一方面,“不列顛尼亞”號的離去,象征著英國殖民統(tǒng)治在香港的終結(jié),中華民族的一段恥辱終告洗刷。
2、《別了,“不列顛尼亞”》一文中,現(xiàn)實的場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的?
金手指 現(xiàn)實的場景是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是文章的綱,每一則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對應于一個現(xiàn)實的場景,依靠一些關鍵詞銜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離開港督府,就引入一些關于港督府歷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儀式,則讓人聯(lián)想起156年前,英國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銜接,使得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雜亂無章的,它們靠現(xiàn)實的場景串在一起,與之融為一體。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現(xiàn)實的場景有歷史的縱深感,讓人更加體會出儀式本身的現(xiàn)實內(nèi)涵。
3、為什么說英國的告別儀式是“日落儀式”?
金手指 英國曾經(jīng)占領了非常廣大的殖民地,被稱為“日不落帝國”,喻指在它的領土上,永遠都有陽光照耀。香港作為英國在東方的最后一塊殖民地,于1997年脫離英國的統(tǒng)治,回歸祖國,可以說在中國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統(tǒng)治的太陽落了。所以把英國告別的儀式稱為“日落儀式”。
課堂練習
1.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雛菊(chú) 恢復(fù) 冉冉升起(rán)
B.圖案(tú'àn) 陳跡(jì) 追逐游戲(zú)
C.凋謝(diāo) 焚尸(fén) 萬眾矚目(shǔ)
D.沼澤(zhǎo) 處決(chǔ) 婆娑起舞(suō)
2.下列詞語中存在錯別字的一項是( )
A.禱告 納粹 顛倒 難以想象
B.廢墟 掩映 絞刑 驚懼萬分
C.禱告 嬉笑 肯求 心智健全
D.隱秘 窒息 凝重 表情木然
3.對下列詞語的解釋不準確的一項是( )
A.子夜:半夜。子:半。
B.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脅而恐懼。怖:害怕。
C.使命:派人辦事的命令,多比喻重大責任。使:派遣,支使。
D.囚徒:囚犯。徒:指某種人(多含貶義)。
4.在句子中的空白處依次填入詞語,完全恰當?shù)囊唤M是( )
、僖灿腥讼胪ㄟ^訪問 受折磨的場所,來向他們致敬。
、谝恍┳珜懙幕貞涗浿姓劦 的情況,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無法想象的。
、郜F(xiàn)在,布熱金卡和奧斯維辛都是很安靜的地方,人們再也聽不到 的喊叫了。
、墁F(xiàn)在她在這堵奧斯維辛集中營 紀念墻上,又在想什么呢?
A.幸存者 遇難者 受難者 死難者
B.受難者 死難者 遇難者 幸存者
C.遇難者 受難者 幸存者 死難者
D.死難者 幸存者 受難者 遇難者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5~8題。
“731”罪證值得全人類反思
參觀過“731”罪證陳列館的人都會留下終身的記憶。
陳列館館長王鵬說,“731”的罪行不僅僅是殺人,它進行30多項實驗的目的是用于戰(zhàn)爭。用于實驗的不光有中國人、朝鮮人,還有蒙古人、俄國人,一些從東南亞戰(zhàn)場上抓來的美國、歐洲戰(zhàn)俘也成了實驗品,實驗者要研究不同人種的耐受程度,以便將來在戰(zhàn)場上有針對性地使用細菌武器。按照“731”部隊生產(chǎn)細菌武器的能力,如果開足馬力生產(chǎn)一年,足以毀滅人類。只是后來戰(zhàn)況突變,大規(guī)模的細菌戰(zhàn)沒有來得及實施。所以“731”罪行是反人類的,它不光是國人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更值得全人類去關注和反思。
王館長介紹說,這些年很多國外的媒體來拍攝專題片,而這些人以前對731“罪行知之甚少。一次王鵬告訴英國BBC電視臺記者,”731“犯下的罪行比納粹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所作所為還要嚴重,納粹雖然也曾對活人做解剖實驗,但數(shù)量和規(guī)模都遠不及”731“。被”731“用作實驗的人在實驗者看來不是人,而是”沒有生命“的木頭(日語稱做”馬路大“),這些”材料“要接受各種殘害性的實驗。例如冷凍實驗,要把人凍成能敲得響的”木棒“,然后再用不同溫度的水去解凍,有的被解凍后肌肉脫落,露出白花花的骨頭。再如脫水實驗,是要把活人烤干,變成一具”木乃伊“,以此實驗人體里含水的準確份量。BBC電視臺記者聽了也不禁為此暴行咋舌。
陳列館的解說員介紹說,一位日本老人參觀”731“罪證陳列館時,對”731“部隊犯下滔天罪行氣憤至極,他看到展臺上”731“部隊的惡魔石井四郎像后,一腳踢碎了玻璃,但能參觀和了解”731“罪行的外國人太少了。據(jù)陳列館統(tǒng)計,在建館20多年時間里,館展和流動展出接待的人數(shù)有300余萬人,其中外國人不到十分之一。王鵬館長說,陳列館申報世界遺產(chǎn),就是要擴大知名度,讓更多的人來關注這段歷史,更好的維護世界和平。(節(jié)選自《生活報》)
5.比較一下,本文與《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一文在新聞素材獲取渠道方面有什么不同?
6.作者在第三段是怎樣寫”731“的嚴重罪行的?
7.一位日本老人參觀”731“后”一腳踢碎了玻璃“,這一細節(jié)有什么典型意義?
8.2005年時值抗戰(zhàn)勝利60周年,”731“罪證陳列館是否應當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問題曾在全國各界人士中引起不小的爭論。請就此問題談談你個人的觀點。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9~14題。
、賹τ诘聡l(fā)動二戰(zhàn)給全世界帶來的災難,如今的多數(shù)德國人都有著強烈的懺悔意識,戰(zhàn)后德國的表現(xiàn)贏得了世人的稱道,令人感到這個民族經(jīng)過浩劫之后更加成熟起來。
、谑聦嵣希詮牡诙问澜绱髴(zhàn)結(jié)束以來,德國人在經(jīng)歷了很短的感情反復之后,就對本民族應該承擔的責任有了比較客觀和清醒的認識。聯(lián)邦德國的歷任總統(tǒng)和總理奧多爾-豪斯、阿登納、赫爾佐克、約翰內(nèi)斯、科爾、謝爾等人都在不同的場合和時機代表德國人民進行了反思、道歉和懺悔。
③聯(lián)邦德國首任總理阿登納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宿敵“法國真誠道歉,因此贏得了法國的寬容,為法德和解奠定了基礎,也為歐洲和平做出了貢獻。1970年聯(lián)邦德國總理勃蘭特訪問波蘭,跪倒在華沙猶太人殉難者紀念碑前,他面對的是600萬猶太人的亡靈,他是”替所有必須這樣做而沒有這樣做的人下跪了“。1985年5月8日是德國投降紀念日,當時的西德總統(tǒng)魏茨澤克發(fā)表講話,認為德國在戰(zhàn)后四十年一直將這一天定為”戰(zhàn)敗日“是不妥的,”今天我們大家應當說,5月8日是解放的日子,它把我們大家從國家法西斯主義的統(tǒng)治中解放了出來!1995年6月,科爾總理繼勃蘭特之后,再次雙膝跪倒在以色列的猶太人受難者紀念碑前,重申國家的歉意。
④在戰(zhàn)后60多年里,德國一直在心甘情愿地進行徹底的賠償。1998年,現(xiàn)任總理施羅德在獲得大選勝利后發(fā)誓,要對那些還沒有獲得賠償?shù)募{粹受害者進行賠償。德國的一些大公司如西門子、奔馳、大眾等,提出了為”納粹勞工“設立巨額賠償基金,一共拿出50億美元,對遭受納粹迫害的100多萬勞工幸存者進行最后一次賠償。此外,德國還先后向波蘭、俄羅斯、捷克斯洛伐克等受害國家尤其是受害的猶太民族賠償近1100億馬克,約合550億美元。
⑤為讓子孫后代牢記奧斯維辛集中營無辜犧牲者們曾經(jīng)有過的不幸遭遇,德國政府將多處納粹集中營遺址辟為紀念館,供國民參觀;他們還在教科書中增加揭露法西斯罪行的內(nèi)容,以起到警鐘長鳴的教育作用。除了語言道歉和精神懺悔以外,德國議會還通過了《反納粹和反刑事犯罪法》,防止納粹沉渣泛起。
、薜聡囊幌盗醒孕邢蛲饨鐐鬟_著明確的信息:德國政府和人民不斷肅清納粹的影響,勇敢而嚴肅地承擔起歷史的責任。就像德國副總理兼外長菲舍爾24日在第59屆聯(lián)大紀念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60周年特別會議上發(fā)表講話時所說,德國絕不會忘記發(fā)生在納粹集中營的種種可怕的野蠻行徑,并將始終致力于建設沒有偏見的寬容與開放的社會。(slowen)
9.“宿敵"這個詞還可以寫成 ,它的意思是 :。這個詞在文中打上引號,是表明:
10.為這則新聞報導按導語、主體、結(jié)局進行分段(只填序號)。
11.二戰(zhàn)后多數(shù)德國人”強烈的懺悔意識“及其”一系列言行“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12.”道歉應從娃娃抓起“是原文中第5段的小標題,請用同樣的字數(shù),為第3、4段設小標題。
答:第3段小標題為 ;
第4段小標題為 。
13.”防止納粹沉渣泛起“句中”沉渣泛起“用的好,為什么?
14.前不久,日本有些人在教科書上大做文章,
刪掉了”二戰(zhàn)“部分中許多有關”侵略“和”暴行“的詞語和內(nèi)容,引起世人的極大憤慨,相信你的感受也一定會十分強烈。請以”道歉應從娃娃抓起“為題,寫一篇感言。
參考答案
1.D(A冉rǎn;B逐zhú;C矚zhǔ)
2.C懇求
3.A(子:子時,舊時記時指夜里十一點到一點。)
4.D
5.本文主要取材于”所聞“的材料,主要素材來自于陳列館館長王鵬和解說員的介紹。而《奧…》文的素材來源是作者的親歷、親見和所聞所感。
6.一是通過與納粹作比較,顯其罪行更重;二是通過典型事例顯其無比殘酷。
7.表明普通日本民眾的正義感,間接地與日本右翼分子形成對比,引人深思。
8.“731”罪行是反人類的,它不光是國人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更值得全人類去關注和反思;參觀和了解”731“罪行的外國人太少了;同為二戰(zhàn)三大遺跡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和日本廣島和平紀念公園都早已成功申報了世界遺產(chǎn)。
9.夙敵;一向?qū)沟臄橙;歷史上是夙敵,現(xiàn)在已不是夙敵。
10.①為第一部分,導語部分。②③④⑤為第二部分,主體部分。⑥為第三部分,結(jié)尾部分。
11.歷任總統(tǒng)和總理代表德國人民進行了反思、道歉和懺悔(甚至下跪);心甘情愿地進行徹底的賠償;教育后人并頒布反納粹法。
12.第3段小標題:歷屆首腦真誠道歉 第4段小標題:甘心進行戰(zhàn)爭賠償
13.納粹的殘渣余孽還存在,還可能蔓延滋長。比喻貼切、生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80936.html
相關閱讀:
《別了,不列顛尼亞》學案
上一篇:
《短新聞兩篇》教學建議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主題
《別了,不列顛尼亞》學案
相關推薦
最新主題
《別了,不列顛尼亞》學案
《別了,不列顛尼亞》學案 學習內(nèi)容 一、學習目標: 1、了解新聞報道的一般特征和結(jié)構(gòu)方式……
《短新聞兩篇》教學建議
《短新聞兩篇》建議 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 1、《別了,“不列顛尼亞”》再……
《鴻門宴》教學建議
《鴻門宴》建議 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 1、這篇課文篇幅較長,時可結(jié)合《項……
別了,不列顛尼亞 教案
M 別了,不列顛尼亞 教案 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新聞和通訊的異同。 2、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
羅曼 羅蘭(節(jié)選)
⑴作者簡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傳記作家,出身于富……
相關閱讀
《促織》學案
《洛陽牡丹記》教案
《霞》教案
《神游物外》學案
《短新聞兩篇》教學建議
《離騷》教學設計
《師說》備課設計
《始得西山宴游記》學案
《故都的秋》教學案例
第6課《蒲柳人家》創(chuàng)新教案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