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性質推斷知識點歸納:(1)質量最輕的元素是氫(H),其單質可以填充氣球;質量最輕的金屬是鋰(Li);熔點最高的非金屬單質是石墨;熔點最高的金屬單質是鎢(W);熔點最低的金屬單質是汞(Hg)。 (2)地殼中含量最多是氧(O),其次是Si、Al、Fe、Ca、Na、K、Mg、H、Ti。 (3)既難得電子,又難失電子且為單原子分子的氣體是稀有氣體。 (4)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絕對值之差為4的是硫(S);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絕對值之差為零的是碳(C)和硅(Si)。 (5)碳(C)是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構成有機物的骨架元素,可形成多種同素異形體,其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剛石,而C60是分子晶體,熔點較低。 (6)常溫下能與水反應放出氧氣,單質是氟(F2),化合物是過氧化鈉(Na2O2)。 (7)硅(Si)是構成地殼巖石骨架的主要元素,單質硅可被強堿溶液腐蝕且能放出氫氣,還能被弱酸氫氟酸所溶解。 (8)能在空氣中自然的非金屬單質是白磷(P4),白磷有毒,能溶于CS2,和紅磷互為同素異形體,紅磷不能自然,不溶于CS2,白磷與紅磷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9)既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燒,又能在氮氣中燃燒的金屬是Mg,既能與酸溶液又能與堿溶液作用且均放出氫氣的金屬是鋁(Al)。 (10)同一元素的氣態(tài)氫化物和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合生成鹽的元素一定是氮(N)。 (11)同一元素的氣態(tài)氫化物和氣態(tài)氧化物反應生成該元素得單質和水,該元素可能是氮(N)或硫(S)。(12)光照時可以釋放電子的是銣(Rb)和銫(Cs);常溫下呈液態(tài)的金屬是汞(Hg),非金屬單質是溴(Br2)。解元素推斷題必備知識歸納(1)與元素的原子結構相關知識歸納①最外層電子數等于次外層電子數的元素是Be、Ar;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2倍的元素有C;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3倍的元素有O;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4倍的元素有Ne。 ②次外層電子數是最外層電子數2倍的元素有Li、Si;次外層電子數是最外層電子數4倍的元素有Mg。 ③內層電子數是最外層電子數2倍的元素有Li、P;電子總數是最外層電子數2倍的元素有Be。原子核內無中子的元素是11H。 ④常見等電子微粒:
電子數
分子
陽離子
陰離子
2
H2、He
Li+、Be2+
H-
10
Ne、HF、H2O、NH3、CH4
18
K+、Ca2+
S2-、HS-、Cl-
氧化鈉的基本性質:
白色固體,堿性氧化物,不穩(wěn)定 (1)與水反應:Na2O+H2O==2NaOH (2)與CO2反應:Na2O+CO2==Na2CO3 (3)與HCl反應:Na2O+2HCl==2NaCl+H2O
氧化鈉與過氧化鈉的比較:
過氧化物(不屬于堿性氧化物)
原電池正、負極的判斷方法:
原電池有兩個電極,一個是正極,一個是負極,判斷正極和負極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由組成原電池的兩極材料判斷一般相對較活潑的金屬為負極,相對不活潑的金屬或能導電的非金屬為正極。 2.根據電流方向或電子流動方向判斷在外電路,電流由正檄流向負極;電子由負極流向正極 3.根據原電池里電解質溶液中離子的定向移動方向判斷在原電池的電解質溶液內,陽離子移向正極,陰離子移向負極。 4.根據原電池兩極發(fā)生的變化來判斷原電池的負極總是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正極總是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 5.X極增重或減輕工作后,X極質量增加,說明X極有物質析出,X 極為正極:反之,X極質量減少,說明X極金屬溶解,X 極為負極6.X極有氣泡冒出工作后,x極上有氣泡冒出,一般是發(fā)生了析出H,的電極反應,說明x極為正極。 7.X極附近pH的變化析氫或吸氧的電極反應發(fā)生后,均能使該電極附近電解質溶液的pH增大,因而工作后,X極附近pH增大了,說明X極為正極。 8.特例在判斷金屬活潑性的規(guī)律中,有一條為“當兩種金屬構成原電池時,活潑金屬作負極,不活潑金屬作正極”,但這條規(guī)律也有例外情況,如Mg和Al為原電池的兩極,KOH為電解質溶液時,雖然Mg比Al活潑,但因Mg不和KOH反應,所以Mg作原電池的正極等。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搜索 | 網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