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興八首(其一)》特色鑒賞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


《秋興八首》為杜甫慘淡經營之作,為歷代評家所重。清代黃生曰:“杜公七律,當以《秋興》為裘領,乃公一生心神結聚所作也!彼浴肚锱d八首》有很高的藝術性,被譽為杜甫抒情詩中的巔峰之作。第一首總起,統(tǒng)帥后面七篇,在八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如何鑒賞這首詩呢?清代浦起龍《讀杜心解》為我們作了經典提示:“首章,八詩之綱領也。明寫秋景,虛含興意;實拈夔府,暗提京華! 所謂“明寫秋景,虛含興意”,這是說要透過詩人對秋景的描寫體會蘊含其中的“興意”,把握詩人情景交融的表現(xiàn)手法。前四句寫巫山巫峽殘秋蕭森景象,“便影時事,見喪亂凋殘景象”,同時暗示了詩人憂時傷懷的憤慨之情。如果前四句是融情于景,那么后四句則是見景生情,見殘菊而落淚,見系舟而生“故園心”,而末句刀尺聲、搗衣聲,聲聲入耳,在詩人內心該激起怎樣深沉的感慨,詩人欲說還休,任由讀者想象。所以,讀這首詩,必須細心體會,方能領略詩的妙處。所謂“實拈夔府,暗提京華”,揭示了這首詩的結構特征。在這首詩里,杜甫運用循環(huán)往復的抒情方式,把讀者引入詩的境界。從眼前叢菊的開放聯(lián)想到“故園”,而追憶“故園”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黃昏的砧聲所打斷。這中間有從夔府到長安,又從長安回到夔府的往復。循環(huán)往復是《秋興》的基本表現(xiàn)方式,也是這首詩的特色。不論從夔府寫到長安,還是從追憶長安而歸結到夔府,不僅毫無重復之感,還從不同的角度,層層加深,起了加深感情,增強藝術感染力的作用,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了“身在夔州,心系長安”的主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78121.html

相關閱讀:2013年高考語文必備古詩文: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