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分期付款概念,學會不同付款方式的計算方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初步學會用數學方法解決分期付款問題,提高學生處理數據和應用(包括運用計算器)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學習和探究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了解數學的應用價值,提高數學應用意識,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
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課題學習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需要教師轉變觀念,關注學生思維發(fā)展過程,重視學生的探究、參與,因此我認為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探究分期付款中的有關計算;學生有了等比數列知識作基礎,在探究解決這一問題時,在知識上不會有太大困難,關鍵是了解分期付款中的有關規(guī)定,因此我認為教學難點是理解貸款金額與每期付款的增值規(guī)律。
三、教學準備:
(1)資料: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
(2)工具:計算器、背投,ppt課件(3)材料:問卷、調查統(tǒng)計表。(4)知識:中學數學中的函數、方程、數列等知識,計算器使用方法。
四、教學過程與設計意圖
1.設計情境,問題引入
播放一段廣告視頻:曾經有一個非常有名的老師在引導學生考查數學的應用時是用一段視頻引入的:廣告視頻:丈夫正看球賽,妻子一過來就換電視劇,丈夫很郁悶,一客服對他說:“您可以分期付款買東西,提前享受!苯Y果,丈夫和妻子一人一臺電視,但當丈夫看球賽正酣時,兒子又過來把臺換了。面對商家和銀行提供的各種分期付款服務,究竟選擇什么樣的方式好呢?(以幽默廣告形式導入引起學生對本課題的興趣)。
(1)提出問題
分期付款正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因為一方面它緩解了一次性付款所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許多機構改變營銷策略,方便顧客購物和付款,例如:
購買一件售價10000元的商品,采用分期付款的辦法,每月付款一次,每期付款數相同,兩年付清,月利率為0.4575%,每月利息按復利計算,那么每期應付款多少?
(2)了解復利
引:前幾節(jié)課學生通過閱讀材料, 了解了儲蓄中的利息計算方式——單利 ,此外還有一種利息計算方式——復利。
復利:指上月利息計入下月本金。
舉例:本金為元,每期利率為,存期為,設本利和為,寫出本利和隨時間變化的函數(利息按復利計算)
解:
在古代的小說中,我們常?吹健案呃J”、“利滾利”、“驢打滾”這樣一些詞語,它實質上說的就是復利。
2.分組互動,探究結論
在分期付款中,人們最關心的是每期付款多少,因為這涉及到償還能力。
(1)理解售價及每期付款的增值規(guī)律
問題1:既然每期付款相同,是否可以用10000/24計算每期付款?
引導學生討論:和一次性付款比較,商家是否吃虧?
討論結果:商家吃虧,商家不會無償地借你錢用,這10000元錢要計算利息的。
學生計算:10000元錢存入銀行,月利率為0.4575%,兩年后本利和y是多少?
解:y=10000(1+0.4575%)24 例如本題我們還可以分三年付清、四年付清,如下表:
方案
付款期限
月利率
每期付款額
付款總額
與一次性付款差額
1
3年
0.4575%
2
4年
將學生分為兩組,分別采用方案1、方案2,繼續(xù)探究每期付款額,付款總額以及與一次性付款的差額。
總結:貸款期限越長,每期付款額越少,但期限越長,你支付的利息也就越多,所以你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貸款期限。
3.問題深化,形成公式
引:對于分期付款問題能否總結出一個計算公式?
一般地,采用上述分期付款方式貸款a元,m個月內將款全部付清,月利率為r,那么每月付款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由學生自己推導得出
4.課題的延伸
①解決了購房貸款中分期付款的問題以后,同學們也嘗試著解決了購買其它商品(如汽車、家電)中分期付款的問題。
②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我們對編擬應用題不再感到神秘,對數學建模也不再感到深不可測,學習數學的興趣與信心都增強了,也大膽地進行了一些編題嘗試,充分體現了思維的探索性,創(chuàng)造性。
5.社會實踐
請同學們分成幾組,就以下問題進行社會調查,撰寫調查報告。
(1)在現實生活中除了買房、買車以外,還有哪些問題可以采用分期付款?
(2)自己動手搜集一些分期付款的材料,了解有關的規(guī)定與例子,并對例子進行分析。
(3)通過實例,比較分期付款與一次性付款的利弊。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搜索 | 網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