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培養(yǎng)??語文自學之本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作者:王長生

  興趣是一個人認識、探究事物或愛好活動的心理傾向,是個體主觀能動性的一種體現(xiàn),標志著一個人參加某種活動的積極性。特別是語文自學中,如何使學生對自學的興趣得以加強,我覺得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努力。

  一、拓展語文自學興趣的廣度。興趣的廣度是指興趣范圍的廣闊程度,它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經(jīng)常注意多方面的新問題,增長新知識,豐富生活,提高自學能力,促使其個性的全面發(fā)展。加大信息量,增加知識的延伸,使之與書本內(nèi)容結(jié)合起來學習,獲得全面的知識。比如,我在教《火燒赤壁》一課時,先讓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去找些關于“三國”的有關于“周、諸、曹、孫、劉”的個人小結(jié)資料,先讓其明了《火燒赤壁》的前前后后,而我在其同時,也畫了一個關系構(gòu)成圖和“三國”的地圖,對學生的資料預選,拿出標準和要求,并且評選最佳“資料員”并給予獎勵。這些方法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他們在自學過程中,興趣更濃,并且在“知”的環(huán)節(jié)中,各抒己見,大放光彩。

  二、探究語文自學興趣的深度。興趣的深度是指對象需要認識和獲得的深刻程度。如何提高學生興趣到更高層次,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及個性的重要因素,教師要在“結(jié)”的最后一個小環(huán)節(jié)??質(zhì)疑、解疑方面下功夫。

  在《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這首古詩的學習中,后兩句詩“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中“夜歸人”的理解上,把“夜歸人”理解為借宿的人(即作者),把“歸”理解為賓至如歸(行人在風雪之夜行到一個可以投宿的地方,芙蓉山主人熱情接待了這位客人,使客人感到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樣)以外,還是把“夜歸人”的“人”理解為主人自己,把“歸”理解為回家,即旅人已經(jīng)就宿在主人家,夜里聽到狗叫,知道主人冒著風雪回來了。這種觀點讓學生自己談自己的理解,并設身處地加以體會,如果你是作者,在風雪之夜,有何感覺?你認為哪種理解更為合理?并表白自己的觀點,擺出充分的理由,使學生通過質(zhì)疑,自己開動腦筋,多發(fā)展“直觀思維”,拓展其思路,增強其想象力的培養(yǎng),使自學興趣在深度上得以加強。

  三、保持語文自學興趣的穩(wěn)定性。興趣的穩(wěn)定性是指興趣持續(xù)時間的長短,也稱興趣的持久性,有的學生興趣很不穩(wěn)定。保持自學興趣的持久性,首先讓其明了,自學興趣培養(yǎng)的重要性,明了語文學習的目的和重要性。并且與我們的平時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通過生動活潑的形式,比如故事會、社會調(diào)查、小型話劇等一些形式來進行豐富。其次,以語文教師自身的教學效果來激發(fā)學生的共鳴,進而感染學生,提高自學興趣。如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善于控制和表達感情,主動創(chuàng)造民主、融洽氣氛,適當?shù)男∮哪、小游?激發(fā)其在“樂”中求知,陶冶情操。教師還要對教材的動情之處加以良好的處理,達到引人入勝的目的。(來源:天水日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297094.html

相關閱讀:如何從標題入手解析古代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