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知識點:《世界遺產名錄》與登錄標準(《保護非物質文化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


《世界遺產名錄》:

1972年的《世界遺產公約》,將世界遺產劃分為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三大類型!妒澜邕z產公約》確定其定義為:
“從審美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由物質和生物結構或這類結構群組成的自然面貌;從科學或保護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地質和自然地理結構以及明確劃為受威脅的動物和植物生態(tài)區(qū);從科學、保護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天然名勝或明確劃分的自然區(qū)域!保ǖ1條)

《世界遺產名錄》登錄標準:

《執(zhí)行世界遺產公約的操作指南》又規(guī)定,登錄《世界遺產名錄》的自然遺產必須符合下列一項或幾項條件:
(1)構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階段的突出例證;
(2)構成代表進行中的重要地質過程、生物演化過程以及人類與自然環(huán)境互相關系的突出例證;
(3)獨特、稀有或絕妙的自然現(xiàn)象、地貌或具有罕見自然美的地帶;
(4)是尚存的珍稀或瀕危動植物種的棲息地,是生物多樣性的真實體現(xiàn)。此外,登錄《世界遺產名錄》的自然遺產,也同樣必須具備真實性和完整性。


相關高中歷史知識點:中國豐富的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豐富的世界文化遺產:

我國自加入《世界遺產公約》以來,在20年的時間,申報世界遺產的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已擁有世界遺產32項,包括文化遺產22項、自然遺產4項、雙重遺產4項、非物質文化遺產2項。在擁有世界遺產的數量上僅次于西班牙和意大利,居世界第三位,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遺產大國。不僅如此,我國的世界遺產還在世界遺產的歷史上創(chuàng)造了幾項世界第一:
(1)是擁有世界遺產類型最齊全的國家,世界遺產的四個類型(如算上文化景觀則為五個類型),我國全部都有,這在《世界遺產公約》的締約國之中是獨一無二的。
(2)是擁有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共有四項,位居《世界遺產公約》締約國的前茅。
(3)北京是世界上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城市,共有周口店、長城、故宮、天壇、頤和園和十三陵等六項世界遺產,這在世界名城之中也是位居第一的。此外,我國目前還有世界遺產預備清單一百多個項目,其中澳門歷史建筑、廣東開平碉樓、殷墟、福建土樓和紅河哈尼梯田等五個申報項目,已被世界遺產中心受理。

中國豐富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1.明清皇陵
2.天壇
3.頤和園
4.孔廟
5.周口店遺址
6.故宮
7.長城
8.高句麗壁畫墓
9.沈陽故宮
10.云岡石窟
11.平遙古城
12.承德避暑山莊
13.秦始皇陵
14.莫高窟
15.龍門石窟
16.都江堰
17.大足石刻
18.蘇州古典園林
19.皖南古村落
20.廬山國家公園
21.武當山
22.麗江古城
23.拉薩布達拉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315712.html

相關閱讀:高中歷史知識點:第一次柏林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