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考試說明為指導 高三歷史如何復習與高考?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近年來,歷史高考試題在考查學生運用知識和能力的要求方面同過去相比有了明顯提高,這給中學歷史教學與復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樣才能在高三階段這有限的時間里完成教學與復習呢?我的看法與做法是——

用足用好教材

高考試題雖不是教材的再現(xiàn)、重復、翻版,但也不是脫離教材去另搞一套,而是以教材為基礎、為依據(jù)的,因此,首先必須用足用好教材。這里所說的用足教材就是要根據(jù)每年的《考試說明》所確定的每一個綱目順序,在依據(jù)教材進行教學與復習時,逐個展開,一一覆蓋。教師的視線要掃描到教材的每一個角落,不留任何死角,給每一個知識點以應有重視和位置。

所謂用好教材,就是把握好教材當中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較為重要的;哪些是屬于一般過程,哪些又是屬于輔助性的。對于這些問題,教師必須做到心中有數(shù);對于不同檔次的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對中國古代各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民族關系、對外關系、中國近現(xiàn)代的主要矛盾等內容和世界史中各主要國家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等內容,教師要拓寬深化,給學生提供一片展開想象的自由天地;對于重要的生產(chǎn)力與生產(chǎn)關系的作用,經(jīng)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等內容則應在加強理解、綜合能力方面給以指導。

屬于一般過程的內容如英、法等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中國近代史中的鴉片戰(zhàn)爭、中日甲午戰(zhàn)爭等要能做到把握脈絡,線條清晰;而對輔助性的內容則可三言兩語一帶而過,使學生分清輕重主次。

以《考試說明》為指導

《考試說明》是高考的重要的指導用書,因此,作為一名高三歷史教師,除了講好講透教材每章節(jié)內容外,還必須認真研究《考試說明》,從《說明》中了解考試內容、范圍和要求,掌握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要求,從而將培養(yǎng)目標自覺地貫穿于教學與復習之中,以適應當前歷史高考改革對能力的要求,使學生準確理解各項能力要求的實質和水平層次;從《說明》中把握考試形式,選擇一些能充分展示考生能力、適于選拔人才的新、活題型對學生進行嚴格訓練。

科學指導學生

高三畢業(yè)復習的時間是很短的。怎樣合理、科學地利用這有限的時間進行教學與復習呢?我認為將復習分為三個階段進行較為合理有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541733.html

相關閱讀:最新高考歷史萬能答題模板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