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shù)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wǎng)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shù)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高中學習方法
高中語文
高中英語
高中數(shù)學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學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歷史
高中地理
高中教案
高中試題
高一學習方法
高一語文
高一數(shù)學
高一英語
高一物理
高一化學
高一生物
高一政治
高一歷史
高一地理
高一學習
高二學習方法
高二語文
高二數(shù)學
高二英語
高二物理
高二化學
高二生物
高二政治
高二歷史
高二地理
高二學習
高三學習方法
高三語文
高三數(shù)學
高三英語
高三物理
高三化學
高三生物
高三政治
高三歷史
高三地理
高三學習
逍遙右腦記憶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中物理
>
高一物理第一章運動的描述過關訓練試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物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一、選擇題
1.下列說法中符合實際的是( )
A.火車站售票廳懸掛的是列車時刻表
B.打點計時器是一種測量長度的儀器
C.出租車按位移大小計費
D.“萬米”賽跑,指 的是位移為一萬米
解析: 火車站售票廳懸掛的是列車時刻表,不是時間表;打點計時器是一種計時儀器,而不是測量長度的儀器;出租車是按路程收費而不是按位移大小收費;“萬米”賽跑指的應是路程為一萬米.
答案: A
2.某人先向東走2 m,接著向西走6 m,最后向南走3 m,則他在這段運動中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別是( )
A.5 m、5 m B.11 m、11 m
C.5 m、11 m D.11 m、5 m
答案: C
3.以下的計時數(shù)據(jù)中指時間間隔的是( )
A.“嫦娥一號”衛(wèi)星于2007年10月24日18時5分點火發(fā)射
B.第29屆奧運會于2008年8月8日20時8分在北京開幕
C.劉翔創(chuàng)造了12.88秒的110米欄最好成績
D.在一場NBA籃球賽開賽8分鐘時,姚明投中第三個球
解析: 在A選項中的數(shù)據(jù)指的是“嫦娥一號”點火的瞬間,所以是時刻,故A錯;B選項中的數(shù)據(jù)是奧運會宣布開幕的一瞬間,所 以它也是時刻,故B錯;C選項中的12.88秒是指劉翔從起跑到到達終點所用的時間,所以它是時間間隔,故C正確;D選項中的數(shù)據(jù)是指姚明投中第三個球的瞬間,所以是時刻,故D錯.
答案: C
4.一個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從甲地到乙地.該物體在乙地停留了一段時間后,又從乙地做勻速直線運動返回到甲地.在描述該物體整個運動過程的幾個位移圖象中,正確的是( )
解析: 該物體運動的三個過程都需要時間,并且時間不能倒流,所以其位移先均勻增加,再不變,然后又均勻減小為零,故A、B、C均錯,D正確.
答案: D
5.如下圖所示,關于時間和時刻,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
A. “神舟”五號飛船點火的時刻是15日09時0分
B.“神舟”五號飛船從點火到楊利偉在太空中展示中國國旗和聯(lián)合國國旗用的 時間是9小時40分50秒
C.飛船著陸的時間是11小時42分10秒
D.“神舟”五號飛船在空中總飛行時間為21小時23分0秒
解析: “神舟”五號飛船點火和著陸對應的是某一時刻,對應時間軸上的一點,因此,選項A正確,而選項C錯誤.“神舟”五號從點火到楊利偉在太空中展示中國國旗和聯(lián)合國國旗是一段時間,在太空中飛行的總時間也是一段時間,對應時間軸上的一段線段,因此,選項B、D正確.
答案: ABD
6.為提高百米賽跑運動員的成績,教練員分析了運動員跑百米全程的錄像帶,測得:運動員在前7 s跑了61 m,7 s末到7.1 s末跑了0.92 m,跑到終點共用10.8 s,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運動員在百米全過程的平均速度是9.26 m/s
B.運動員在前7 s的平均速度是8.71 m/s
C.運動 員在7 s末的瞬時速度為9.2 m/s
D.無法知道運動員在7 s末的瞬時速度
解析: 全程平均速度 v=10010.8 m/s=9.26 m/s,前7 s的平均速度v′=617 m/s≈8.71 m/s.7 s~7.1 s內(nèi)的平均速度 v″=0.920.1 m/s=9.2 m/s.因時間變化只有0.1 s,故此平均速度 v″ 可視為7 s末的瞬時速度.
答案: D
7.下圖所示是某質(zhì)點做直線運動的x-t圖象,由圖象可知( )
A.質(zhì)點一直處于運動狀態(tài) B.質(zhì)點第3 s內(nèi)位移是2 m
C.此圖象表示了質(zhì)點運動的軌跡 D.該質(zhì)點前4 s內(nèi)位移是2 m
解析: 位移圖象表明了位移隨時間變化的關系,不是質(zhì)點運動的軌跡,從圖象可以看出,2 s末到4 s末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在;第3 s內(nèi)物體的位移為零,前4 s內(nèi)物體的位移為2 m.
答案: D
8.質(zhì)點做直線運動的v-t圖象如右圖所示,則( )
A.在前3 s內(nèi)質(zhì)點做變速直線運動
B.在1~3 s內(nèi)質(zhì)點做加速度a=-2 m/s2的變速直線運動
C.在2~3 s內(nèi)質(zhì)點的運動方向與規(guī)定的正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同1~2 s內(nèi)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
解析: 由圖象可知,質(zhì)點在0~1 s內(nèi)做速度v0=2 m/s的勻速直線運動,A錯誤;在1~3 s內(nèi),做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a=-2-22 m/s2=-2 m/s2,加速度的方向與初速度v0的方向相反,所以B正確;在2~3 s內(nèi),速度為負值,說明與規(guī)定的正方向相反,但加速度與1~2 s內(nèi)的完全相同,因為圖線的斜率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C正確.
答案: BC
9.如下圖所示為甲、乙兩質(zhì)點做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圖象,由圖象可知( )
A.甲、乙兩質(zhì)點在1 s末時相遇
B.甲、乙兩質(zhì)點在1 s末時的速度大小相等
C.甲、乙兩質(zhì)點在第1 s內(nèi)反方向運動
D.在第1 s內(nèi)甲質(zhì)點的速率比乙質(zhì)點的速率要大
答案: AC
10.如右圖所示為甲、乙兩質(zhì)點的v-t圖象.對于甲、乙兩質(zhì)點的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質(zhì)點甲向所選定的正方向運動,質(zhì)點乙與甲的運動方向相反
B.質(zhì)點甲和乙的速度并不相同
C.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質(zhì)點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質(zhì)點甲、乙是否從同一地點開始運動,它們之間的距離一定越來越大
解析: 由v-t圖象知,甲、乙兩質(zhì)點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A、B正確;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甲、乙兩質(zhì)點的位移等大、反向,C錯誤;由于甲、乙兩質(zhì)點的出發(fā)點無法確定,故甲、乙兩質(zhì)點的距離可能越來越大(如圖a),也可能先變小再變大(如圖b),D錯誤.
答案: AB
11.如下圖所示為在同一直線上運動的A、B兩質(zhì)點的x-t圖象.由圖可知( )
A.t=0時,A在B的前面
B.B在t2時刻追上A,并在 此后跑在A的前面
C.B開始運動的速度比A小,t2時刻后才大于A的速度
D.A運動的速度始終比B大
解析: x-t圖象中圖線與x軸交點的坐標表示物體的初始位置,由所給圖象看出,t=0時,A在B的前面,A對.x-t圖象的交點表示相遇,t2時刻A、B相遇之后A仍靜止,B繼續(xù)向前運動,即t2之后,B跑在A的前面,B對.x-t圖象的斜率表示物體的速度,由圖象可知,開始時A的速度較大,后來A變?yōu)殪o止,B一直以恒定速度運動,所以C、D錯誤.
答案: AB
二、非 選擇題
12.如下圖所示,兩路燈燈桿A、B相距40 m,一輛汽車用3.2 s時間通過這兩根路燈燈桿,據(jù)此可以計算出汽車在這段位移中的________速度為________m/s.若燈桿A的近旁相距0.42 m處有一塊路牌,汽車駛過路牌和燈桿的這一小段距離只用了0.03 s,在這段時間里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m/s,可以認為汽車駛過燈桿時的________速度為________m/s .
答案: 平均 12.5 14 瞬時 14
13.如下圖所示為某次實驗時打出的紙帶,打點計時器每隔0.02 s打一個點,圖中O點為第一個點,A、B、C、D為每隔一點選定的計數(shù)點.根據(jù)圖中標出的數(shù)據(jù),紙帶上A、C兩點對應的時間為________s,紙帶在A、D間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cm/s,打B點時紙帶的瞬時速度為________cm/s,你能求出打O、D點時間內(nèi)紙帶的平均速度嗎?答:________.
解析: 紙帶上A、C兩點對應的時間
Δt1=4×0.02 s=0.08
A、D段的平均速度
vAD=xADtAD=43.25-15.500.02×2×3 cm/s
=231.25 cm/s
B點的瞬時速度
vB=vAC=xACtAC=32.50-15.500.02×2×2 cm/s
=212.50 cm/s
無法算出OD段的平均速度,因為不知道O、D間有多少個點,也就不知道OD段的時間間隔.
答案: 0.08 231.25 212.50 不能
14.在“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的實驗中”,記錄的紙帶如下圖所示,圖中前幾個點模糊,從A點開始每5個點取1 個計數(shù)點,則小車通過D點時速度是________m/s,小車運動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打點計時器的電源頻率是50 Hz)
解析: 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性質(zhì)時,在Δt→0時,通常用一段時間的平均速度代替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由題意知相鄰兩計數(shù)點的時間間隔T=0.1 s
vD=CE2T=52.43-23.71×10-22×0.1 m/s≈1.44 m/s
同理vB=AC2T≈1.03 m/s,由a=ΔvΔt
得a=vD-vB2T=2.05 m/s2.
答案: 1.44 2.05
15.讓小球從斜面的頂端滾下,如右圖所示是用閃光照相機拍攝的小球在斜面上運動的一段,已知閃頻為10 Hz,且O點是0.4 s時小球所處的位置,試根據(jù)此圖估算:
(1)小球從O點到B點的平均速度;
(2)小球在A點和B點的瞬時速度;
(3)小球運動的加速度.
解析: 依題意知,相鄰兩次閃光的時間間隔
Δt=110 s=0.1 s
(1)vOB=xOBtOB=16×10-20.2 m/s=0.8 m/s.
(2)小球在A點時的瞬時速度vA=xOBtOB=0.8 m/s,
小球在B點時的瞬時速度
vB=xACtAC=27-7×10-22×0.1 m/s=1.0 m/s.
(3)由加速度的定義得
小球的加速度
a=vB-vAtAB=1.0-0.80.1 m/s2=2.0 m/s2.
答案: (1)0.8 m/s (2)0.8 m/s 1.0 m/s (3)2.0 m/s2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58855.html
相關閱讀:
高中物理學習技巧:學習物理沒有捷徑但有方法
上一篇:
電表的改裝、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下一篇:
物理知識點總結(jié):高中物理知識重點
相關主題
高中物理學習技巧:學習物理沒有捷徑但有方法
2014高考物理一輪復習指要
高考物理 勻速圓周運動公式總結(jié)
高考物理制勝指點:復習要時避免犯四類錯誤
高考物理命題熱點:物體的平衡
高中物理知識點實用口訣:必修+選修
高三物理二輪復習策略:五個方面要把握
高中物理常見的力公式
圓周運動的概述
物理復習要注意聯(lián)系知識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2013高考物理復習資料:氣體的性質(zhì)
九、氣體的性質(zhì) 1.氣體的狀態(tài)參量: 溫度:宏觀上,物體的冷熱程度;微觀上,物體內(nèi)部分子無……
高三物理備考計劃
第一階段:以章、節(jié)為單元進行單元練習,時間上約從上學期到下學期期中前,08年九月到09年……
2013高考物理:物理審題的10個小技巧
1.認真細致,全面收集信息; 審題時應認真仔細,對題目文字和插圖的一些關鍵之處要細微考察……
高二物理第二章恒定電流學情檢測題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個……
2013高考物理復習資料:光的反射和折射(
十五、光的反射和折射(幾何光學) 1.反射定律α=i {α;反射角,i:入射角} 2.絕對折射率(光……
相關閱讀
高考物理力的合成與分解單元復習測試題
高三物理二輪復習策略:五個方面要把握_
高中物理學習方法談
淺談學好高中物理的六大層次
高二物理:知識點理解記憶口訣
力的合成、力的分解
動量守恒定律
高一物理教案 力的合成
高考最后一周復習之物理提分 回歸課本查
高二物理教案 電阻的串聯(lián)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