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井:“聰明”這個詞可以有各種各樣的用法。有正面的,比如“我真想變得聰明一些”;也有負面的,比如“聰明也沒用”,等等。 池谷:我覺得有的人雖然考試能得高分,但絕對算不上聰明。 系井:嗯,我也這么認為。 池谷:還有一種人,雖然不了解物理法則,但是運動神經(jīng)非常發(fā)達,我覺得這樣的人也應(yīng)該屬于聰明人。 就算他們不懂復(fù)雜的拋物線原理,但只要每次都能準確地把球投到籃筐里,在我看來也是聰明人。 系井:對此我深有同感,而且我的看法和您一樣。很多人都把聰明和博學(xué)聯(lián)系在一起。比如,我們會聽到這樣的說法:“那個人很聰明,不信你問他。”可這樣的人跟一本百科全書又有什么兩樣呢? 在我看來,聰明不等同于博學(xué)。我們周圍有一些人,對于自己喜歡的東西能夠充分地理解與吸取,我覺得這樣的人才算得上是聰明人。 我們在欣賞電影和看書的時候,有時會產(chǎn)生“這位導(dǎo)演真是聰明絕頂,太厲害了”,“我非常清楚作者的意圖,這本書真有意思”之類的想法。我認為這種想法只有在信息的輸出方和接受方交流得很好的狀態(tài)下才會產(chǎn)生。 我們很難接受那種一相情愿、毫不顧及欣賞者想法的藝術(shù)作品。如果問我為什么不喜歡這樣的作品,肯定是因為信息的輸出方和接受方之間幾乎沒有交流。如果信息的輸出方重視與接受方的交流,并在交流的過程中不斷向接受方提出問題,然后期待對方的回答……那么欣賞作品將會變得輕松而愉悅。不管是電影、電視節(jié)目還是書籍,只要作者善于與觀眾和讀者溝通,觀眾和讀者就能從中體會到一種和“與人交往”相類似的樂趣。 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我在跟人談話的時候,如果覺得對方“很討厭”,通常也會覺得他“可真夠笨的”。說得更絕對一點,這兩種想法幾乎可以等同。 我在說“那個家伙雖然很聰明,但是很討厭”的時候,其實心里想的是“那家伙真是個笨蛋”。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