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讀書是終生之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記憶資訊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有人問,我的演講受歡迎其中有什么奧秘?我想,除了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的一顆紅心,注意加強針對性之外,那就是我能夠博覽群書。

我從小生活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從清貧的生活中擠出錢來買書。家中雖然沒有萬貫家產,卻有萬卷圖書。我從小就愛讀書,那些圖文并茂的藝術珍品對陶冶我的心靈起著難以估量的作用。
古人說:“開卷有益”。這話是有道理的。讀書可以使人見多識廣,博采眾長。我小時候生活在舊社會。經常為生活所迫,中途輟學。14歲到工廠學徒,17歲到農場去開荒,但學習并沒有中斷。即使在賣報、賣紙煙的閑暇時間,也還是抓空兒看書。像《我的童年》《一個苦兒努力記》就是在失學的境遇中讀完的。身臨其境,有更為深切的感受與體會。后來參軍,上大學,教學,幾十年如一日,像牛那樣吃草,像海綿那樣吸水,然后把心血和汗水貢獻出來,這也是一種生活的樂趣。一生無有它癖,唯有書籍為友。同志們覺得我演講、寫作還有可聽可看的地方,我想,除了深入現(xiàn)實生活這個重要因素之外,博覽群書,博采眾長,也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礎。

那么,我是怎樣讀書的呢?

首先,我對自己所從事的中國古典文學專業(yè)進行了專門的、系統(tǒng)的學習。在我較為豐富的藏書中,凡屬有關這一方面的知識我都盡量瀏覽,重要的章節(jié)就認真研究,有的作了筆記。這還不夠,為了研究某一個問題,還專門從圖書館借來有關書籍,或到閱覽室去閱讀,不搞清楚決不罷休。這樣,我的書就不是“死書”而是“活書”——因為我大都翻過,甚至有的是看過之后認為很好才買來備用的。當我研究一個什么問題、需要一種材料的時候,就可以隨手翻閱。有的同志常常強調工作忙,或者認為只要買了書,就放心了,心想:“用的時候再說。”其實這種買書不看的習慣是很不好的,必然使書籍成為“死書”,發(fā)揮不了作用。

博覽群書雖為博覽,但也應該有個大致的范圍與目的才會學以致用。例如,我的基本專業(yè)是中國古典文學,但我的閱讀范圍卻較為廣泛,可以說,古今中外,政治歷史,文學藝術。趣聞雜感,無所不看,無所不記。有人稱我為“雜家”,細想起來,這個“雜”字倒很必要,因為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多色彩的萬花筒,你不雜,便不能體會社會本來的色彩與本質,很容易成為脫離生活、脫離實際的書呆子。當然“雜”是為了“專”,二者相輔相成。

讀書還要養(yǎng)成記筆記的習慣,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特別是從事寫作的同志,引用知識需要準確,發(fā)表感想需要深刻。平時作一些摘錄或雜感式的筆記大有好處,這些自己獨有的知識積累,有如海濱拾貝,深海探珠,即使一時閑置,也是珠寶成串,一旦派上用處,就會別有滋味。

俗話說:“書到用時方恨少”。大家都愛讀書的人,那就讓我們省點煙酒錢多買幾本書,省點消遣時間來博覽群書吧。學習沒有止境,讀書也可以說是終生之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jiyi/jiyizhixun/21939.html

相關閱讀:大腦最愛5種滋補食物
老人提高記憶力的幾種方法
乾隆皇帝是個超強記憶力天才
拍照可能會影響人的記憶力
科學家首次解答人腦如何存儲和恢復陳舊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