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大腦內貯存的個人經驗記憶,由一些基本的元素組合而成。分為內視覺、內聽覺、內感覺、內嗅覺和內味覺。這些內感元的細分叫做“次感元”。 事情發(fā)生了我們不能改變,但事情帶給我們的情緒效應可以憑改變構成記憶的“次感元”而改變。 每一個人都有兩三項“次感元”比其他的更具效果。這是說,改變一件事情中這兩三項“次感元”,感受的改變來得特別迅速,這兩三項“次感元”為“驅動次感元”(Driver Submodalities)。 一般來說,改變內視覺的某幾個次感元它括光亮、大小、顏色、距離等已經可以減輕當事人的情緒。 有些時候,治療師會發(fā)現(xiàn)當事人不能夠改變“次感元”。 例如:不能夠把該件事情的圖像推遠、或調暗。這顯視出當事人的“潛意識”不愿意改變。我們知道一個人的“潛意識”好像仆人一樣,總是為了保護主人。這往往反影出在該件事情中,有一些很重要的功課是當事人需要學習的,以致當事人不會再受到傷害。 因此,治療師必需引導當事人與“潛意識”溝通,找出需要學習的功課。當事人會發(fā)現(xiàn)有了新的啟發(fā)之后,“潛意識”會容許改變“次感元”,從而使情緒消失。 ◇ 了解“改變情緒”的方法及技巧: 形氣 意焦 提問問題 次感元 轉換詞匯 引喻 神經鏈調正術 信念 期望的未來 價值體系 心則 心范 自我認定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