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游褒禪山記》閱讀練習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古詩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19分)。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節(jié)選王安石《游褒禪山記》)4、下列句中加點的虛詞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險以遠,則至者少B.其孰能譏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C.有志矣,不隨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D.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5、下列不屬于“此余之所得也”的“得”這一項的是:()A. 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B.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C.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D. 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6、對這段文字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認為要到達奇?zhèn)、瑰怪和非常之觀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B.作者認為只要盡了“吾志”,即使不能到達奇?zhèn)、瑰怪和非常之觀的地方,也是沒有什么值得后悔的。C.作者對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贊揚,但古人沒有得出自己這樣深刻的結(jié)論,也可惋惜。D.平和近的地方,游覽的人多,但這些人看不到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7、翻譯下列句子。(10分)①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為不在也。(5分)②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5分)答案:4.A 5.A 6. C7、翻譯下列句子。(10分每題5分)① 古代的人對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的觀察,往往有收獲(心得),因為他們探求思考深入而且廣泛。 ②這就是求學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并且謹慎采取的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404112.html

相關(guān)閱讀:賀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閱讀練習及答案
《新唐書?孔穎達傳》閱讀練習及答案
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閱讀練習及答案
《新唐書?王思禮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宋史?劉溫叟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