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秦觀《次韻太守向公登樓眺望二首》原文翻譯及賞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詩歌鑒賞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秦觀《次韻太守向公登樓眺望二首》原文

其一

茫茫汝水抱城根,野色偷春入燒痕。

千點湘妃枝上淚,一聲杜宇水邊魂。

遙憐鴻隙陂穿路,尚想元和賊負恩。

粉堞女墻都已盡,恍如陶侃夢天門。

其二

庖煙起處認孤村,天色清寒不見痕。

車網(wǎng)湖邊梅濺淚,壺公祠畔月銷魂。

封強盡是春秋國,廟食多懷將相恩。

試問李斯長嘆后,誰牽黃犬出東門?

秦觀《次韻太守向公登樓眺望二首》翻譯

、湘妃:指帝堯之二女,舜之二妃。相傳二妃沒于湘水,遂為湘水之神。

2、杜宇:傳說中的古蜀國帝王。

3、女墻:城墻上呈凹凸形的短墻,也稱女兒墻。

4、陶侃:東晉大臣。

5、車網(wǎng)湖、壺公祠:汝南的兩個風景名勝。

6、李斯:上蔡人,上蔡宋屬蔡州。官至秦朝丞相,而最后被夷三族。

秦觀《次韻太守向公登樓眺望二首》賞析

《次韻太守向公登樓眺望二首》是北宋文學家,詞人秦觀的一首七言律詩,第一首追溯汝南水災的歷史,重在探素造成水災的政治、軍事原因;第二首考查汝南的歷史和名人,意在提供效法和借鑒的對象。這兩首詩描述蔡州的地理、歷史概況,表現(xiàn)了作者關懷人民生活的思想感情,是秦觀七律中的名作。

這組詩表現(xiàn)了汝南的地理歷史概況,卻各有特點。第一首詩,上半部分寫人民重建家園的辛勤勞動和水患帶來的嚴重后果,下半部分指斥漢、唐兩朝當國宰相和亂臣賊子的所作所為,對太守向宗回寄予了希望。詩人從國家利益著眼,向地方長官提出建議,對人民生活表示關切,是應該受到肯定的。“茫!倍鋵懭晁С潜剂鳎荷袔в袩,詩人主要借助“燒痕”于無人處寫出人來。而“偷”字從詩人眼中來發(fā)現(xiàn)、辨認,尤為傳神!扒c”二句假物寓人,借景抒情,也于無人處寫出人來。它既有烘托前兩句的作用,也能增強對讀者的感染力!斑b憐”二句由漢代的昏庸宰相說到唐代的亂臣賊子,也是句句有人。回顧汝南歷史,一正一反,給人不少啟示。末句“陶侃夢天門”的祝愿指名道姓,對照明顯。而第二首詩,上半部分寫水災之后的情景,下半由蔡州在春秋時代已是封疆之國和恩澤民眾的將相祠廟依然受人供奉,表現(xiàn)出這里民風淳樸,并引李斯之事為戒。這對太守向宗回也有諷勸作用。詩人從國家利益著眼,向地方長官提出建議,對人民生活表示關切,是應該受到肯定的。“庖煙”二句寫詩人通過炊煙遙認孤村,主要借“庖煙”于無人處寫出人來。而“認”字從詩人眼中來發(fā)現(xiàn)、辨認,尤為傳神。“車網(wǎng)”二句假物寓人,“封疆”二句由春秋的封國說到廟食的將相,也是句句有人;仡櫲昴蠚v史,一正一反,給人不少啟示。末句寫李斯“牽黃犬”的“長嘆”,指名道姓,對照明顯。詩中說,古代的將相之所以到后來仍然受到祭祀,是因為恩及于民,作者勸勉太守之意自在言外。

秦觀是小小的教官,向宗回曾多次請他代撰境內受祭祀之神的文章,可見對他是尊重的。在郡守登樓眺望時,他的次韻之作,詠史憫時,發(fā)了很多感慨。這首詩能擺脫一般“次韻”詩的窠臼,所以能成為名作。

第一首詩開頭兩句是汝南人民水災后重建家園的生活寫實。汝水“抱城”奔流的勢頭和火種田中的“燒痕”換新綠的場景,告訴人們:春色被“偷”到人間,人們正在為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而努力。三四句把眼前景物與災情回憶結合起來。“湘妃淚”、“杜宇魂”,借用虞舜二妃淚染斑竹和蜀王杜宇魂化子規(guī)的典故,喻指災區(qū)人民家散人亡,拭淚招魂的凄慘情狀。詩人眼中見到的修竹影,耳邊聽到的子規(guī)聲,喚起他對災民的深切同情。千萬點血淚,一聲聲杜宇,汝南人民遭受洪災,無家可歸,慘不忍睹的鏡頭,如同就在詩人眼前。五六句回顧了造成水災的歷史根源:漢代、唐代留下的隱患和禍根。前句指西漢末年翟方進為相,奏廢汝南水利工程之一的鴻隙陂,從此“水無歸宿”,經常為害。下句指唐憲宗元和年間,吳元濟割據(jù)蔡州等地,對抗李唐王朝,擅改汝水故道,雖為李?討平,卻貽禍無窮。這些往事,追想起來,都是令詩人哀傷憤慨的。七八句說城堞傾圮已盡,希望太守重加治理。詩人以陶侃來擬向宗回,祝愿他像陶侃那樣,為鞏固趙宋王朝而效力。

第二首詩開頭兩句展開了一幅郊野蕭條景象的素描:炊煙裊裊,郊野的孤村,依稀可辨;天色清寒,村舍的痕影,一點也看不見。洪水給汝南人民帶來的后果,還未消除。三四句寫汝南兩個名勝車網(wǎng)湖和壺公祠的傍晚景色。湖邊梅花盛開,祠畔明月初上,風景原本很迷人,但前一年的災情,詩人記憶猶新,前村的景象,宛然在目,他觸景傷情,淚濺魂銷。這景況和詩人同時之作“風將沉燎縈歌扇,雪帶梅香上舞衣”,風格迥然不同。五六句說汝南是一個歷史悠久、人才輩出的古城。早在春秋時代,它就是蔡、沈等國的封地,頗多“先賢”,人們立廟祭祀以示追懷“恩”澤。七八句則從另一角度指出:歷史上蔡州也有秦代李斯這樣的人物,他官至丞相,卻終遭殺戮之禍。詩人以提問的口氣,把李斯臨刑時“牽黃犬出上蔡東門”的“長嘆”反說出來,意在從他身上引出經驗教訓。

秦觀的詩詞作品全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1064543.html

相關閱讀:戰(zhàn)國策?宋衛(wèi)?衛(wèi)嗣君時胥靡逃之魏
除夕之夜_詩歌鑒賞
春韭滿園隨便剪,臘醅半甕邀人酌
杜甫《上兜率寺》原文及翻譯 賞析
杜甫《姜楚公畫角鷹歌》原文及翻譯 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