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逍遙右腦記憶網
-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記憶資訊
|
提高記憶力
|
增強記憶力
|
右腦記憶方法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手機版
記憶力訓練
記憶法
記憶術
記憶宮殿
右腦開發(fā)
速讀訓練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高中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大學
注意力訓練
超右腦
左右腦
最強大腦
全腦速讀
快速閱讀
思維模式
學習計劃
初中
初一
初二
初三
中考
專業(yè)
吸引力法則
潛意識
催眠術
潛能開發(fā)
速讀教程
勵志名言
經典語錄
電子課本
早教
幼教
小學
作文
詞語
句子
經典詩句
詩歌鑒賞
詩詞名句
愛情的句子
表白的句子
想念的句子
唯美的句子
優(yōu)美的句子
友情的句子
詞語大全
悲傷的句子
失戀的句子
傷心的句子
憂傷的句子
人生語錄
名人名言
勵志名言
名人語錄
傷感語錄
經典語錄
俗語大全
諺語大全
詞語典故
精品推薦:
逍遙右腦
>
詩詞大全
>
詩詞名句
>
勵志詩句
>
《滿江紅?怒發(fā)沖冠》譯文注釋_《滿江紅?怒發(fā)沖冠》點評_岳飛的
編輯:
淡泊明志
關鍵詞:
勵志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滿江紅·怒發(fā)沖冠
[宋] 岳飛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注釋】:
《滿江紅》詞是否系岳飛所作?
張秀平
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滿江紅》這首詞的作者是宋代著名愛國將領岳飛。他在寫作《滿江紅》詞時,正是中原地區(qū)遭受女真奴隸主貴族的鐵騎踐踏和蹂躪的歲月。岳飛矢志抗金,執(zhí)著地追求收復失地、報仇雪恥的壯志宏圖;他一生征戰(zhàn),反對投降,代表了廣大人民的愿望;他光明磊落、治學嚴肅,是中國古代
歷史
上杰出的軍事家和戰(zhàn)略家;他自奉菲薄、廉潔奉公,把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發(fā)揚到一個高度,故《滿江紅》一詞,一直作為愛國主義的絕唱和岳飛本人的高風亮節(jié)一起在中國神州大地傳頌,很少有人懷疑《滿江紅》是偽作或托名之作。第一個對此提出懷疑的余嘉錫,他在《四庫提要辨證》中提出了兩點疑問;岳飛孫子岳珂所編《金倫粹編·家集》中沒有收錄這首詞,而岳珂在收集岳飛的文章時,曾是不遺余力的,此集從編定到重刊,歷經31年,為何未收此詞?此其一。這首詞最早見于明徐階所編的《岳武穆遺文》,是根據(jù)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浙江提學副使趙寬所書岳墳詞碑收入的,趙寬亦未說所據(jù)何本,來歷不明。而且趙寬碑記中提及的岳飛另一首詩《送紫巖張先生北伐》經明人考證是偽作。在此之前,此詞亦不 見于宋元人的著述,為什么突然出現(xiàn)在明中葉以后?此其二。作者進一步考證:在明代,北方韃靼族倒常取道賀蘭山入侵甘、涼一帶,明代弘治十一年(1498年),明將王越曾在賀蘭山抗擊韃靼,打了一個勝仗,因此,“踏破賀蘭山闕”,“在明代中葉實在是一句抗戰(zhàn)口號,在南宋是決不會有此的!
繼余嘉錫之后,60年代后期,夏承燾也寫了一篇《岳飛<滿江紅>詞考辨》的文章,他除了贊同余氏的懷疑外,又從詞的內容上找出了一個證據(jù),即“賀蘭山闕”的地名所指問題。他認為岳飛伐金要直搗的黃龍府,在今吉林省境內,而賀蘭山卻在今內蒙古河套之西,南宋時屬西夏,并非金國土地,此詞若真出岳飛之手,不應方向乖背如此?這是一。如果賀蘭山不同于前人泛稱邊塞的“玉門”、“天山”之類,其入于史書,始于北宋。唐宋人以賀蘭山入詩,都是實指,明中葉以后也是如此,若以泛指釋岳飛的“乖背”,似也不通。此為二。
1980年,海內外又掀起了討論這個問題的熱潮。如臺灣《中國時報》發(fā)表了孫述宇的文章,再次對《滿江紅》的詞作者提出了疑問。他首先指出《滿江紅》詞中用了自己的事跡和
典故
,如“三十功名”、“八千里路云和月”等等,是盡人皆知的材料,一個擬作者是很容易寫出這樣一首詞的。其次,他認為《滿江紅》詞的格調,與已證實的岳飛另一詞《小重山》風格迥異,前者慷慨激昂,英雄氣色橫溢,后者則是他多年征戰(zhàn)并受掣肘時惆悵心理的反映,相形之下,“《滿江紅》是一首有事跡、有心志,但沒有閱歷的詞”。
對此持不同意見的鄧廣銘、王起、李安等則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辯駁。鄧廣銘于1981年5月初著文指出,岳飛的《滿江紅》不是偽作。他認為:第一,岳霖、岳珂兩代人沒有搜集到此詞,只能說明岳飛的后代在這方面有遺漏。據(jù)現(xiàn)有的史料看,岳霖父子也確有遺漏的實證。如《賓退錄》記載的岳飛的“雄氣堂堂貫斗牛,誓將直節(jié)報君仇。斬除頑惡還車駕,不問登壇萬戶侯”一詩,就不見于岳珂編的《家集》中,如果排除他們父子當時沒有收集到的可能性就斷定是假的,那么,這首詩如果又因為《賓退錄》的失傳后而出現(xiàn)在明人的著作中,就能對此懷疑嗎?此外,從《滿江紅》反映的思想內容來看,與岳飛其它詩文的內容是一致的。如“誓將直節(jié)報君仇,斬除頑惡還車駕”,正是“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的寫照,“不問登壇萬戶侯”,不就是“三十功名塵與土”的注腳嗎?又如《家集》中的一些題記,都是岳飛行軍作戰(zhàn)時隨時隨地記下來的,應是他當時真實內心的記錄。岳飛既然有《滿江紅》中體現(xiàn)的思想,又有作詩填詞的本事,為什么不能填詞抒懷呢?第二,關于《滿江紅》詞中“踏破賀蘭山闕”的地理位置所指問題,他認為“賀蘭山闕”是泛指而不是實指,與詞中的“胡虜肉”、“匈奴血”是指女真,而不是實指匈奴一樣,即指廣義的敵人。第三,如果《滿江紅》一詞的作者是王越,那為什么要嫁名于岳飛,而不夸耀自己的戰(zhàn)功呢?他寫的“踏破賀蘭山闕”是實寫,那么詞中的“靖康恥,猶未雪”句是可以泛寫的嗎?如果是“反映明人的地理形勢和時代意識”,那么,這樣的亡國事件是影射明朝的什么事體呢?如果撇開《滿江紅》一詞反映的整體思想,而糾纏在“賀蘭山闕”的地理位置上,似是難以令人信服的。
李安則針對孫述宇的文章提出了不同意見。他認為從史實和詞的內容對照看,“三十功名塵與土”,可知是在岳飛30歲或30歲前后有感而作。岳飛30歲時,正掌朝廷方面大權(公元1133年),“因責任重大,身被殊榮,感動深切,乃作成此 壯懷述志的《滿江紅》詞”;而岳飛20多歲從軍、30多歲時從九江奉旨入朝,“計其行程,足逾八千里”。與詞中“八千里路云和月”之句同。岳飛30歲置司江州時“適逢秋季,當?shù)囟嘤,故在詞中有‘瀟瀟雨歇’之句”。因此,《滿江紅》是岳飛“表達其本人真實感受于公元1133年秋季9月下旬作于九江”。他還就《滿江紅》與《小重山》兩詞的格調問題作了探討,認為兩詞作于不同的時間,格調自然不同,不能以此非議作者。
綜上所說,《滿江紅》詞到底是不是岳飛作的?論爭雙方都持之有據(jù),很難統(tǒng)一。這場爭論還可能繼續(xù)深入下去。不過,爭論的雙方都比較一致地肯定這首詞的思想價值和歷史作用。
引自
[內容評析]國土淪亡之際,矢志報國的民族英雄心中一股悲怒之情難以抑制,憑欄遠望,面對被金人占去的大片故國河山,怒不可遏,頭發(fā)直豎,把帽子都沖起來了。這沖冠之怒正是岳飛以民族國家危亡為生命的幾乎全部意義的外在化表現(xiàn)!笧t瀟雨歇」更增壯懷,以復仇者的凜然大義,融合大英雄的發(fā)憤圖強,作者禁不住情系四海而仰天長嘯!一怒一壯,為全詞定下一個氣吞山河的總基調。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菇B興四年(1134),岳飛正值30歲,回首往昔,數(shù)十年抗戰(zhàn),艱危險絕,塵滿征衣,功名所值幾何;八千里轉戰(zhàn),晝夜兼程,追云逐月,前路正未可期。為了實現(xiàn)滅金復國的功業(yè)理想,作者諄諄告誡;千萬別讓寶貴的青春年華虛度,空留下枉然的悲切和愧悔!
詞的下片抒寫了詞人志欲報仇雪恥的愛國激情及必勝信念。靖康年間的奇恥大辱還未洗雪,臣民復仇御侮的壯志何時熄滅?自「駕長車」以下,全用想像之詞,直截了當;一旦駕戰(zhàn)車長驅直入,踏破雄關險塞,報得大恨深仇,即要食其肉飲其血,抒發(fā)壯志,笑語豪情。那時,舊疆恢復,天朝一統(tǒng),國家山河煥然一新,群臣拜舞闕下,山呼萬歲,該是多么宏偉莊嚴、令人意氣風發(fā)的情景!
這是一首表現(xiàn)復仇御侮、英雄壯志的千古絕唱。全詞充滿愛國主義的激情壯采,語言樸實粗獷,音調高亢悲壯,「千載后讀之,凜凜有生氣焉!
[難詞注釋]①等閑:輕易,隨便。②靖康恥:指宋欽宗靖康二年京師和中原淪陷,徽、欽二帝被金人俘虜一事。③賀蘭山:在寧夏西北:一說為今河北磁縣之賀蘭山。④天闕:宮殿前的樓觀,此指朝廷、皇帝。
岳飛此詞,激勵著中華民族的愛國心?箲(zhàn)期間這首詞曲以其低沉但卻雄壯的歌音,感染了中華兒女。
前四字,即司馬遷寫藺相如“怒發(fā)上沖冠”的妙,表明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緣獨上高樓,自倚闌干,縱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熱血滿懷沸騰激昂。開頭凌云壯志,氣蓋山河,寫來氣勢磅礴。再接下去,作者以“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個字,出乎意料,令人叫絕,此十四字,如見將軍撫膺自理半生壯志 ,九曲剛腸 ,英雄正是多情人物。功名是我所期,豈與塵土同埋 ;馳驅何足言苦,堪隨云月共賞 。(此功名即勛業(yè)義,因音律而用,宋詞屢見。)試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識見!
過片前后,一片壯懷,噴薄傾吐:靖康之恥,指徽欽兩帝被擄,猶不得還;故下言臣子抱恨無窮,此是古代君臣觀念 。此恨何時得解?功名已委于塵土,三十已去,至此,將軍自將上片歇拍處“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空悲切”之勉語 ,說與人體會。雄壯之筆,字字擲地有聲!
以下出奇語,現(xiàn)壯懷,英雄忠憤氣慨,凜凜猶若神明 。金兵入據(jù)中原 ,亦可能敗退“兇奴”實不足滅,踏破“賀蘭”直搗黃龍并非夸大其辭!梆嚥汀、“渴飲”一聯(lián)合掌;然只有如此才足以暢其情、盡其勢。未至有復沓之感者,以其中有真氣在。
有論者設:賀蘭山在西北,與東北之黃龍府,遙距千里,有何交涉 ?那克敵制勝的抗金名臣老趙鼎,他作《花心動》詞,就說 :“西北?槍未滅,千萬鄉(xiāng)關,夢遙吳越”;那忠義慷慨寄敬胡銓的張元? ,他作《賀新郎》詞,也說 :“要斬樓蘭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 !這都是南宋初期的愛國詞作 ,他們說到金兵時,均用“ 西北”、“ 樓蘭”(漢之西域鄯善國,傅介子計斬樓蘭王,典出《漢書·西域傳》),可見岳飛用“賀蘭山”和“兇奴”,是無可非議。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 ,朝天闕 !”滿腔忠憤,丹心碧血,傾出肺腑 。用文學家眼光視之結束全篇,神氣十足,無復豪發(fā)遺憾,令人神旺,叫人起舞。然而岳飛頭未及白 ,金兵自陷困境,由于奸計,宋皇朝自棄戰(zhàn)敗 。“ 莫須有”千古奇冤,聞者發(fā)指,豈可指望他率軍協(xié)同中原父老齊來朝拜天闕哉?悲夫。
詞不以文字論長短,若以文字論,亦當擊賞其筆力之沉厚,脈絡之條鬯 ,情趣之深婉,皆不同凡響,倚聲而歌,乃振興中華之必修音樂藝術課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1134218.html
相關閱讀: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全詩賞析
勸學詩 偶成原文_翻譯和賞析_朱熹古詩
勤學原文_翻譯和賞析_汪洙古詩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原文_翻譯和賞析_杜甫古詩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原文_翻譯和賞析_岑參古詩
上一篇:
《送李判官赴東江》譯文注釋_《送李判官赴東江》點評_王維的詩詞
下一篇:沒有了
相關主題
勸學原文_翻譯和賞析_孟郊古詩
代出自薊北門行原文_翻譯和賞析_鮑照古詩
習近平詞《念奴嬌?追思焦裕祿》全文及賞析
登飛來峰原文_翻譯和賞析_王安石古詩
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原文_翻譯和賞析_
蜂原文_翻譯和賞析_羅隱古詩
蜀相原文_翻譯和賞析_杜甫古詩
《滿江紅?怒發(fā)沖冠》譯文注釋_《滿江紅?怒發(fā)沖冠》點評_岳飛的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貨色南冬風_全詩賞析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殘暴,若出其里_全詩賞析
精品推薦
推薦閱讀
壯心未與年俱老,逝世去猶能作鬼雄_全詩
出自南宋詩人的《書憤?其二》 白發(fā)蕭蕭臥澤中,?憑天地鑒孤忠。 厄窮餐氈久,憂憤張巡嚼齒……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丹青引贈曹霸將軍原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 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將軍魏武之子孫,于今……
登鸛雀樓原文_翻譯和賞析_王之渙古詩
登鸛雀樓 朝代:唐代 作者:王之渙 原文: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原文_翻譯和賞析_杜甫古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
大丈夫寧肯玉碎,不能瓦全_全詩賞析
出自唐代詩人的《北齊書?元景安傳》 豈得棄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賞析……
相關閱讀
苦寒行原文_翻譯和賞析_曹操古詩
壁破千仞,無欲則剛_全詩賞析
登飛來峰原文_翻譯和賞析_王安石古詩
墨梅原文_翻譯和賞析_王冕古詩
代出自薊北門行原文_翻譯和賞析_鮑照古詩
離騷原文_翻譯和賞析_屈原古詩
《病起書懷》譯文注釋_《病起書懷》點評_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 全詩賞析
龜雖壽原文_翻譯和賞析_曹操古詩
白馬篇原文_翻譯和賞析_曹植古詩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搜索
|
網站地圖
Copyright(C)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