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代
作者:綦毋潛
原文:
作者:佚名
譯文歸隱之心長期以來不曾中斷,此次泛舟隨遇而安任其自然。陣陣晚風(fēng)吹著小舟輕輕蕩漾,一路春花撒到了溪口的兩邊。傍晚時分船兒轉(zhuǎn)出西山幽谷,隔山望見了南斗明亮的閃光。水潭煙霧升騰一片白白茫茫,岸樹明月往后與船行走逆向。人間世情多么繁復(fù)多么茫然,愿作漁翁持竿垂釣在此溪旁!
注釋()若耶溪:《水經(jīng)注》記載:“若耶溪水,上承?峴麻溪,溪之下孤潭周數(shù)畝,麻潭下注若耶溪。水至清,照眾山倒影,窺之如畫。”《寰宇記》記載:“若耶溪在會稽縣東二十八里。”()際夜:至夜。()南斗:星宿名稱!对浇^書》:“越故治今大越山陰,南斗也。”張衡《周天大象賦》:“眺北宮于玄武,洎南斗于牽牛!()潭煙:水氣。()彌漫:渺茫。
三四兩句,就有引人入勝之妙。詩人在和煦的春風(fēng)中登舟,駛進了香花夾岸的若耶溪,這種風(fēng)送小舟,百花盛開,馥芳四溢的氛圍,真使詩人陶醉而流連忘返。隨著小舟特循溪曲折前行,明月東升,碧波蕩漾,詩人遙望天際,南斗燦然高掛。這里既描寫了船駛溪中,千回百轉(zhuǎn)的動態(tài),也表現(xiàn)了詩人舟中眺望的情態(tài),用筆簡練,形象鮮明。七八兩句又是另一幅畫面。小舟不斷前行,溪谷之中夜靄漫漫,飄浮不定。詩人用一“飛”字,不僅生動地寫出了霧靄浮動之狀,而且也體現(xiàn)了小舟穿霧而行中詩人的感受。往后看,一輪明月已從林后漸漸西沉,越來越向后推移,用一“低”字,情景也很逼真。面對這樣清幽寧靜的勝境,詩人愿遠(yuǎn)離法俗,垂釣終老。全詩以抒情起,抒情結(jié),幽興幽景,二者融合無跡。
這是一首寫春夜泛江的詩,大約是詩人歸隱后的作品。若耶溪在今浙江紹興市東南,相傳為西施浣紗處,水清如鏡,照映眾山倒影,窺之如畫。詩人在一個春江花月之夜,泛舟溪上,滋生出無限幽美的情趣。
開篇“幽意無斷絕”句,以“幽意”二字透露了全詩的主旨,即幽居獨處,不與世事,放任自適的意趣。這種“幽意”支配著他的人生,不曾“斷絕”,因此,他這次出游只是輕舟蕩漾,任其自然,所以說“此去隨所偶”。“偶”即“遇”。詩人在這里流露出一種隨遇而安的情緒。
以下寫泛舟的時間和路線,描寫沿岸景物!巴盹L(fēng)吹行舟,花路入溪口”,習(xí)習(xí)晚風(fēng),吹拂著游船,船兒任憑輕風(fēng)吹送,轉(zhuǎn)入春花夾岸的溪口,恍如進了武陵桃源勝境,環(huán)境十分清幽,十分閑適!巴怼弊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xùn) | 站內(nèi)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