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茂列傳原文
甘茂者,下蔡人也。事下蔡史舉先生,學百家之術。因張儀、樗里子而求見秦惠王。王見而說之,使將,而佐魏章略定漢中地。
惠王卒,武王立。張儀、魏章去,東之魏。蜀侯?、相壯反,秦使甘茂定蜀。還,而以甘茂為左丞相,以樗里子為右丞相。
秦武王三年,謂甘茂曰:“寡人欲容車通三川,以窺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甘茂曰:“請之魏,約以伐韓,而令向壽輔行。”甘茂至,謂向壽曰:“子歸,言之於王曰‘魏聽臣矣,然原王勿伐’。事成,盡以為子功。”向壽歸,以告王,王迎甘茂於息壤。甘茂至,王問其故。對曰:“宜陽,大縣也,上黨、南陽積之久矣。名曰縣,其實郡也。今王倍數(shù)險,行千里攻之,難。昔曾參之處費,魯人有與曾參同姓名者殺人,人告其母曰‘曾參殺人’,其母織自若也。頃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尚織自若也。頃又一人告之曰‘曾參殺人’,其母投杼下機,逾墻而走。夫以曾參之賢與其母信之也,三人疑之,其母懼焉。今臣之賢不若曾參,王之信臣又不如曾參之母信著參也,疑臣者非特三人,臣恐大王之投杼也。始張儀西并巴蜀之地,北開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不以多張子而以賢先王。魏文侯令樂羊將而攻中山,三年而拔之。樂羊返而論功,文侯示之謗書一篋。樂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也,主君之力也!癯,羈旅之臣也。樗里子、公孫?二人者挾韓而議之,王必聽之,是王欺魏王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蓖踉唬骸肮讶瞬宦犚玻埮c子盟!弊涫关┫喔拭瘜⒈ヒ岁。五月而不拔,樗里子、公孫?果爭之。武王召甘茂,欲罷兵。甘茂曰:“息壤在彼!蓖踉唬骸坝兄!币虼笙て鸨,使甘茂擊之。斬首六萬,遂拔宜陽。韓襄王使公仲侈入謝,與秦平。
武王竟至周,而卒於周。其弟立,為昭王。王母宣太后,楚女也。楚懷王怨前秦敗楚於丹陽而韓不救,乃以兵圍韓雍氏。韓使公仲侈告急於秦。秦昭王新立,太后楚人,不肯救。公仲因甘茂,茂為韓言於秦昭王曰:“公仲方有得秦救,故敢?楚也。今雍氏圍,秦師不下?,公仲且仰首而不朝,公叔且以國南合於楚。楚、韓為一,魏氏不敢不聽,然則伐秦之形成矣。不識坐而待伐孰與伐人之利?”秦王曰:“善!蹦讼聨熿?以救韓。楚兵去。
秦使向壽平宜陽,而使樗里子、甘茂伐魏皮氏。向壽者,宣太后外族也,而與昭王少相長,故任用。向壽如楚,楚聞秦之貴向壽,而厚事向壽。向壽為秦守宜陽,將以伐韓。韓公仲使蘇代謂向壽曰:“禽困覆車。公破韓,辱公仲,公仲收國復事秦,自以為必可以封。今公與楚解口地,封小令尹以杜陽。秦楚合,復攻韓,韓必亡。韓亡,公仲且躬率其私徒以閼於秦。原公孰慮之也!毕驂墼唬骸拔岷锨爻且援旐n也,子為壽謁之公仲,曰秦韓之交可合也!碧K代對曰:“原有謁於公。人曰貴其所以貴者貴。王之愛習公也,不如公孫?;其智能公也,不如甘茂。今二人者皆不得親於秦事,而公獨與王主斷於國者何?彼有以失之也。公孫?黨於韓,而甘茂黨於魏,故王不信也。今秦楚爭?而公黨於楚,是與公孫?、甘茂同道也,公何以異之?人皆言楚之善變也,而公必亡之,是自為責也。公不如與王謀其變也,善韓以備楚,如此則無患矣。韓氏必先以國從公孫?而後委國於甘茂。韓,公之讎也。今公言善韓以備楚,是外舉不僻讎也!毕驂墼唬骸叭,吾甚欲韓合!睂υ唬骸案拭S公仲以武遂,反宜陽之民,今公徒收之,甚難!毕驂墼唬骸叭粍t奈何?武遂終不可得也?”對曰:“公奚不以秦為韓求潁川於楚?此韓之寄地也。公求而得之,是令行於楚而以其地德韓也。公求而不得,是韓楚之怨不解而交走秦也。秦楚爭?,而公徐過楚以收韓,此利於秦!毕驂墼唬骸拌秃?”對曰:“此善事也。甘茂欲以魏取齊,公孫?欲以韓取齊。今公取宜陽以為功,收楚韓以安之,而誅齊魏之罪,是以公孫?、甘茂無事也!
甘茂竟言秦昭王,以武遂復歸之韓。向壽、公孫?爭之,不能得。向壽、公孫?由此怨,讒甘茂。茂懼,輟伐魏蒲阪,亡去。樗里子與魏講,罷兵。
甘茂之亡秦奔齊,逢蘇代。代為齊使於秦。甘茂曰:“臣得罪於秦,懼而?逃,無所容跡。臣聞貧人女與富人女會績,貧人女曰:‘我無以買燭,而子之燭光幸有馀,子可分我馀光,無損子明而得一斯便焉!癯祭Ф绞骨囟斅芬印C拮釉谘,原君以馀光振之!碧K代許諾。遂致使於秦。已,因說秦王曰:“甘茂,非常士也。其居於秦,累世重矣。自?塞及至鬼谷,其地形險易皆明知之。彼以齊約韓魏反以圖秦,非秦之利也!鼻赝踉唬骸叭粍t柰何?”蘇代曰:“王不若重其贄,厚其祿以迎之,使彼來則置之鬼谷,終身勿出。”秦王曰:“善!奔促n之上卿,以相印迎之於齊。甘茂不往。蘇代謂齊?王曰:“夫甘茂,賢人也。今秦賜之上卿,以相印迎之。甘茂德王之賜,好為王臣,故辭而不往。今王何以禮之?”齊王曰:“善!奔次恢锨涠幹G匾驈透拭乙允徐洱R。
齊使甘茂於楚,楚懷王新與秦合婚而?。而秦聞甘茂在楚,使人謂楚王曰:“原送甘茂於秦!背鯁栰斗?曰:“寡人欲置相於秦,孰可?”對曰:“臣不足以識之!背踉唬骸肮讶擞喔拭,可乎?”對曰:“不可。夫史舉,下蔡之監(jiān)門也,大不為事君,小不為家室,以茍賤不廉聞於世,甘茂事之順焉。故惠王之明,武王之察,張儀之辯,而甘茂事之,取十官而無罪。茂誠賢者也,然不可相於秦。夫秦之有賢相,非楚國之利也。,且王前嘗用召滑於越,而內(nèi)行章義之難,越國亂,故楚南塞厲門而郡江東。計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國亂而楚治也。今王知用諸越而忘用諸秦,臣以王為鉅過矣。然則王若欲置相於秦,則莫若向壽者可。夫向壽之於秦王,親也,少與之同衣,長與之同車,以聽事。王必相向壽於秦,則楚國之利也。”於是使使請秦相向壽於秦。秦卒相向壽。而甘茂竟不得復入秦,卒於魏。
甘茂有孫曰甘羅。
甘羅者,甘茂孫也。茂既死後,甘羅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呂不韋。
甘茂列傳翻譯
甘茂,是下蔡人。曾侍奉下蔡的史舉先生,跟他學習諸子百家的學說。后來通過張儀、樗里子的引薦得到拜見秦惠王的機會。惠王接見后,很喜歡他,就派他帶兵,去幫助魏章奪取漢中地區(qū)。
惠王死后,武王即位。當時張儀、魏章已離開秦國,跑到東邊的魏國。不久,秦公子蜀侯輝和他的輔相陳壯謀反,武王就指派甘茂去平定蜀地。返回秦國后,武王任命甘茂為左丞相,任命樗里子為右丞相。
秦武王三年(前308年),武王對甘茂說:“本人有個心愿想乘著垂帷掛幔的車子,通過三川之地,去看一看周朝都城,即使死去也算心滿意足了!备拭念I神會,便說:“請允許我到魏國,與魏國相約去攻打韓國,并請讓向壽輔助我一同前往!蔽渫鯌S了甘茂的請求。甘茂到魏國后,就對向壽說:“您回去,把出使的情況報告給武王說‘魏國聽從我的主張了,但我希望大王先不要攻打韓國’。事情成功了,全算作您的功勞。向壽回到秦國,把甘茂的話報告給武王,武王到息壤迎接甘茂。甘茂抵達息壤,武王問他先不攻打韓國是什么緣故。甘茂回答說:“宜陽,是個大縣,上黨、南陽財賦的積貯經(jīng)時很久了。名稱叫縣,其實是個郡,F(xiàn)在大王離開自己所憑據(jù)的幾處險要關隘,遠行千里去攻打它們,取勝有很大困難。從前,曾參住在費邑,魯國有個與曾參同姓同名的人殺了人,有人告訴曾參的母親說‘曾參殺了人’,他的母親正在織布神情泰然自若。過了一會兒,一個人又來告訴他的母親說‘曾參殺了人’,他的母親仍然織布神情不變。不一會,又有一個人告訴他的母親說‘曾參殺了人’,他的母親扔下梭子,走下織布機,翻墻逃跑了。憑著曾參的賢德與他母親對他的深信不疑,有三個人懷疑他,還使他母親真的害怕他殺了人,F(xiàn)在我的賢能比不上曾參,大王對我的信任也不如曾參的母親信任曾參,可是懷疑我的決非只是三個人,我唯恐大王也象曾母投杼一樣,懷疑我啊。當初,張儀在西邊兼并巴蜀的土地,在北面擴大了西河之外的疆域,在南邊奪取了上庸,天下人并不因此贊揚張儀,而是認為大王賢能。魏文侯讓樂羊帶兵去攻打中山國,打了三年才攻下中山。樂羊回到魏國論功請賞,而魏文侯把一箱子告發(fā)信拿給他看。嚇得樂羊一連兩次行跪拜大禮說:‘這可不是我的功勞,全靠主上的威力啊!缃裎沂莻寄居此地的臣僚。樗里子和公孫大?二人會以韓國國力強為理由來同我爭議攻韓的得失,大王一定會聽從他們的意見,這樣就會造成大王欺騙魏王而我將遭到韓相公仲侈怨恨的結果!蔽渫跽f:“我不聽他們的,請讓我跟您盟誓!苯K于讓丞相甘茂帶兵攻打宜陽。打了五個月卻拿不下宜陽,樗里子和公孫?果然提出反對意見。武王召甘茂回國,打算退兵不攻了。甘茂說:“息壤就在那里,您可不要忘記……”武王說:“有過盟誓!庇谑钦{集了全部兵力,讓甘茂進攻宜陽,斬敵六萬人,終于拿下了宜陽。韓襄王派公仲侈到秦國謝罪,同秦國講和。
武王終于通過了三川之地到了周都,最后死在那里。武王的弟弟即位,就是昭王。昭王的母親宣太后是楚國女子。楚懷王由于怨恨從前秦國在丹陽打敗楚國的時候,韓國坐視不救,于是就帶兵圍攻韓國雍氏。韓王派公仲侈到秦國告急求援。秦昭王剛剛即位,太后又是楚國人,所以不肯出兵救援。公仲侈就去托付甘茂,甘茂便替韓國向秦昭王進言說:“公仲侈正是因為可望得到秦國援救,所以才敢于抵抗楚國。眼下雍氏被圍攻,秦軍不肯下?山救援,公仲侈將會輕蔑秦國昂著頭不來朝見了。韓公叔也將會讓韓國向南同楚國聯(lián)合,楚國和韓國一旦聯(lián)合成為一股力量,魏國就不敢不聽它的擺布,這樣看來,攻打秦國的形勢就會形成了。您看坐等別人進攻與主動進攻別人相比,哪樣有利?”秦武王說:“好。”于是就讓軍隊下?山去救韓國。楚國軍隊隨即撤離。
秦王讓向壽去平定宜陽,同時派樗里子和甘茂去攻打魏國皮氏。向壽,是宣太后的娘家親戚,與昭王從少年時就很要好,所以被昭王任用。向壽先到了楚國,楚王聽說秦王十分敬重向壽,便優(yōu)厚地禮遇向壽。向壽替秦國駐守宜陽,準備據(jù)此攻打韓國。韓相公仲侈派蘇代對向壽說:“野獸被圍困急了是能撞翻獵人車子的。您攻破韓國,雖使公仲侈受辱,但公仲侈仍可收拾韓國局面再去事奉秦國,他會自認為一定可以得到秦國的封賜,F(xiàn)在您把解口送給楚國,又把杜陽封給下小令尹,使秦、楚交好。秦、楚聯(lián)合,無非是再次攻打韓國,韓國肯定要滅亡。韓國要滅亡,公仲侈必將親自率領他的私家徒隸去頑強抗拒秦國。希望您深思熟慮!毕驂壅f:“我聯(lián)合秦、楚兩國,并不是對付韓國的,您替我把這個意思向公仲侈申明,說秦國與韓國的關系是可以合作的。”蘇代回答說:“我愿意向您進一言。人們說尊重別人所尊重的東西,才能贏得別人對自己的尊重。秦王親近您,比不上親近公孫?;秦王賞識您的智慧才能,也比不上賞識甘茂?墒侨缃襁@兩個人都不能直接參與秦國大事,而您卻獨能與秦王對秦國大事作出決策,這是什么原因呢?是他們各有自己失去信任的地方啊。公孫?偏向韓國,而甘茂偏袒魏國,所以秦王不信任他們,F(xiàn)在秦國與楚國爭強,可是您卻偏護楚國,這是與公孫?、甘茂走的同一條路。您靠什么來與他們相區(qū)別呢?人們都說楚國是個善于權變的國家,您一定會在與楚國結交上栽跟頭,這是自惹麻煩。您不如與秦王謀劃對付楚國權變的策略,與韓國友善而防備楚國,這樣就沒有憂患了。韓國與秦國結好必定先把國家大事交給公孫?,聽從他的處理意見,而后會把國家托付給甘茂。韓國,是您的仇敵。如今您提出與韓國友好而防備楚國,這就是外交結盟不避仇敵啊!毕驂壅f:“是這樣,我是很想與韓國合作的。”蘇代回答說:“甘茂曾答應公仲侈把武遂還給韓國,讓宜陽的百姓返回宜陽,現(xiàn)在您一味想著收回武遂,很難辦到!毕驂壅f:“既然如此,那該怎么辦呢?武遂就終究不能得到了?”蘇代回答說:“您為什么不借重秦國的聲威,替韓國向楚國索回潁川呢?潁川是韓國的寄托之地,您若索取并得到它,這是您的政令在楚國得到推行而拿楚國的地盤讓韓國感激您。您若索取而得不到它,這樣韓國與楚國的怨仇不能化解就會交相巴結秦國。秦楚兩國爭強,您一點一點地責備楚國來使韓逐漸向您靠攏,這大大有利于秦國。”向壽聽了后,掂量著利弊,一時下不了決心,便順口說出:“怎么辦好呢?”蘇代立即答道:“這是件好事啊。甘茂想要借著魏國的力量去攻打齊國,公孫?打算憑著韓國的勢力去攻打齊國,F(xiàn)在您奪取了宜陽作為功勞,又取得了楚國和韓國的信任并使它們安定下來,進而再誅罰齊國、魏國的罪過,由于這樣做了,公孫?和甘茂的打算便都將化為泡影,他們在秦國的權勢也就會進一步削弱。甘茂終于向秦昭王提出,把武遂歸還給韓國。向壽和公孫?竭力反對這么做,但沒有成功。向壽和公孫?因此而怨憤,常在昭王面前說甘茂的壞話。甘茂恐懼,怕有不測,便停止攻打魏國的蒲阪,乘機逃亡而去。樗里子與魏國和解,撤兵作罷。
甘茂逃出秦國跑到齊國,路上恰巧碰上蘇代。當時,蘇代正替齊國出使秦國。甘茂說:“我在秦國獲罪,怕遭殃禍便逃了出來,現(xiàn)在還沒有容身之地。我聽說貧家女和富家女在一起搓麻線,貧家女說:‘我沒有錢買蠟燭,而您的燭光幸好有剩余,請您分給我一點剩余的光亮,這無損于您的照明,卻能使我同您一樣享用燭光的方便。’現(xiàn)在我處于困窘境地,而您正出使秦國,大權在握。我的妻子兒女還在秦國,希望您拿點余光救濟他們!碧K代應承下來,于是出使到達秦國。完成任務后,蘇代借機勸說秦王道:“甘茂,是個不平常的士人。他在秦國居住多年,連續(xù)三代受到重用,從?塞至鬼谷,全部地形何處險要何處平展,他都了如指掌。如果他依靠齊國與韓國、魏國約盟聯(lián)合,反過來圖謀秦國,對秦國可不算有利呀。”秦王說:“既然這樣,那么該怎么辦呢?”蘇代說:“大王不如送他更加貴重的禮物,給他更加豐厚的俸祿,把他迎回來,假使他回來了,就把他安置在鬼谷,終身不準出來!鼻赝跽f:“好!彪S即賜給甘茂上卿官位,并派人帶著相印到齊國迎接他。甘茂執(zhí)意不回秦國。蘇代對齊?王說:“那個甘茂,可是個賢人。現(xiàn)在秦國已經(jīng)賜給上卿官位,帶著相印來迎接他了。由于甘茂感激大王的恩賜,喜歡做大王的臣下,因此推辭邀請不去秦國。現(xiàn)在大王您拿什么來禮遇他?”齊王說:“好!绷⒓窗才潘锨涔傥,把他留在了齊國。秦國也趕快免除了甘茂全家的賦稅徭役來同齊國爭著收買甘茂。
齊國派甘茂出使楚國,楚懷王剛剛與秦國通婚結親,對秦國親熱得很。秦王聽說甘茂正在楚國,就派人對楚王說:“希望把甘茂送到秦國來。”楚王向范?詢問說:“我想在秦國安排個丞相,您看誰合適?”范?回答說:“我的能力不夠,看不準誰合適。”楚王說:“我打算讓甘茂去任丞相,合適嗎?”范?回答道:“不合適。那個史舉,是下蔡的城門看守,大事不能侍奉國君,小事不能治好家庭,他以茍且活命,人格低下,節(jié)操不廉聞名世,可是甘茂事奉他卻很恭順。因此,就惠王的明智,武王的敏銳,張儀的善辯來說,甘茂能夠一一奉事他們,取得十個官位而沒有罪過,這是一般士人難以做到的。甘茂的確是個賢才,但不能到秦國任丞相。秦國有賢能的丞相,不是楚國的好事。況且大王先前曾把召滑推薦到越國任職,他暗地里鼓動章義發(fā)難,搞得越國大亂,因此楚國才能夠開拓疆域,以厲門為邊塞,把江東作郡縣。我考慮大王的功績所以能夠達到如此輝煌的地步,其原因就是越國大亂,而楚國大治,F(xiàn)在大王只知道把這種謀略用于越國卻忘記用于秦國,我認為您派甘茂到秦國任相是個重大的過失。話再說回來,您若打算在秦國安置丞相,那就不如安置向壽這樣的人更為合適。向壽對于秦王來說,是親戚關系,少年時與秦王同穿一件衣服,長大后同乘一輛車子,因此能夠直接參與國政。大王一定要安置向壽到秦國任相,那就是楚國的好事了。”于是楚王派使臣去請求秦王讓向壽在秦國任相。秦國終于讓向壽擔任了丞相。甘茂最終也沒能夠再到秦,后來死在魏國。
甘茂有個孫子叫甘羅。
甘羅是甘茂的孫子。甘茂死去的時候,甘羅才十二歲,奉事秦國丞相文信侯呂不韋。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