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十六字令三首》閱讀訓練附答案
十六字令三首
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其一
山,
快馬加鞭未下鞍。
驚回首,
離天三尺三。
其二
倒海翻江卷巨瀾。
奔騰急,
萬馬戰(zhàn)猶酣。
其三
刺破青天鍔未殘。
天欲墮,
賴以拄其間。
1.給加粗字注音。
下鞍()巨瀾()酣()鍔()墮()拄()
2.下列詩句意思理解有錯的一項是()
A.“驚回首,離天三尺三”:快馬加鞭的翻山戰(zhàn)士回頭一看,那高入云霄的山峰,離天只有三尺三寸了。
B.“山,倒海翻江卷巨瀾”:騎著馬在山中奔馳,感到一座座高峰像倒海翻江般卷起巨大的波浪。
C.“山,刺破青天鍔未殘”:站在山上,用利劍刺破青天,劍沒有半點殘損。
D.“天欲墮,賴以拄其間”:就是天塌下來了,山也能把它頂住。
3.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這三首詞都是寫山,第一首是寫山的崇高,第二首寫山的雄偉浩大,第三首寫山的堅強?偲饋矶际菍戦L征的紅軍。雖是三首,如同一首。
B.把山比喻為狂濤巨浪、奔騰的戰(zhàn)馬和刺破青天的利劍,極準確生動,給人以無窮無盡的想像余地,最有力地歌頌了偉大的紅軍戰(zhàn)士。
C.毛主席詩詞無論是詠雪的、詠梅的,都是通過物來詠人。這三首十六字令通過山來反映一個偉大的主題,表現崇高的思想境界:歌頌了紅軍戰(zhàn)士頂天立地的英雄氣概和藐視一切困難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D.第一首中“驚”字,不但表現了紅軍對山的高險的驚訝,更主要的還是表現紅軍戰(zhàn)士征服了高山險阻的自豪心情。第二首描寫的景象只有坐在奔馳的汽車上的人才能看到。第三首中,毛主席用堅強的山來比擬我們偉大的黨、偉大的工農紅軍。
4.《十六字令》三首的寫作時間題為“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簡要說說這一段時間紅軍的情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ānlánhānèduòzhǔ
2.C
3.D
4.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從中央蘇區(qū)進行戰(zhàn)略轉移,克服了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帶來的困難,擊潰了國民黨數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戰(zhàn)勝了張國燾右傾分裂主義,歷時一年于1935年10月勝利到達陜北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