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計意圖
《指南》語言領域說明中指出: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jīng)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拓展學習經(jīng)驗。繪本《一根羽毛也不能動》是一個依據(jù)圖畫書來開展的關于人與人相處的價值認知的教學活動。講述了發(fā)生在鴨子和天鵝這對朋友之間的故事,兩人為了比出誰才是冠軍中的冠軍,決定玩木頭人的比賽,不能動、不能說話,連一根羽毛也不能動一下。蜜蜂來了,兔子來了,烏鴉來了,風來了,他們兩個都沒有動一下。但是當狐貍來了,他決定把鵝當作晚餐,鴨子才發(fā)現(xiàn),成為唯一的、真正的、永遠的冠軍中的冠軍,沒有比當一個朋友來的重要。因此,我把這個繪本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啟發(fā)幼兒在閱讀繪本中感受朋友之間的情誼,知道擁有朋友的珍貴。
二、活動目標的設計
大班幼兒對文學作品已有一定的欣賞和感受能力,結合《指南》閱讀與書寫準備目標2:具有初步的閱讀和理解能力,及傾聽與表達目標2:愿意講話并能清楚地表達這兩點的基礎上,結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及設計意圖,制定以下兩個目標:
1.感受角色鴨子和天鵝的心里變化,理解在比賽中友誼重于冠軍的道理,知道朋友的可貴,了解冠軍的真正含義。(情感和認知)
2、理解和猜測故事情節(jié),用連貫的語言大膽表述。(能力)
目標一是重點,通過繪本閱讀,明白比賽中堅持不懈很重要,但是遇到危險的時候友誼更重要。
三、活動過程
《指南》中說“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往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因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響應。”所以在活動一開始,我先用談話的方法同幼兒熱身,進行活動導入。出示鴨子和天鵝,開放性的問題提問,讓孩子們自己猜測誰是鴨子誰是天鵝,在此環(huán)節(jié),孩子們暢所欲言,盡情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而老師只是一個引導者,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天鵝和鴨子的不同之處,鼓勵幼兒多角度的進行觀察,而不做過多評價,給了孩子空間,最后,幼兒通過自由討論、辯論,總結出了鴨子和天鵝的特點,此時教師又打出了字來,標記誰是天鵝誰是鴨子,等于公布答案,同時又讓孩子加深了印象,又鞏固了字的認識。以往我們在上課時,往往這一環(huán)節(jié)就簡單引出,甚至有的老師直接公布答案,剝奪了孩子觀察、比較、討論的權利,所以孩子往往聽著聽著課,就覺得沒有興趣了,因為都是老師在講,自己沒有參與,那肯定覺得無味,所以自然會走神。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nèi)搜索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