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的:1、欣賞故事,理解故事人物的情感。 2、能用語言,動作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已對作品的理解。 3、學習認真傾聽故事,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1、出示“梨“的掛圖,提問:“你撿到了梨,你會把它用來干什么” 2、幼兒傾聽故事內容,啟發(fā)提問: (1)、小松鼠撿到了梨把梨做成了什么? (2)、獅子、狐貍為什么不吃小動物?它們去干什么? 3、結合教學掛圖引導幼兒再次欣賞故事童話。 (1)、為什么小提琴上掉下來叫音符? (2)、種子發(fā)芽了為什么也叫音符? 4、教師與幼兒一起表演說這個故事,學習用語言動作來表現(xiàn)故事的內容。 5、活動結束教師小結,著重評價幼兒傾聽的事的習慣。 活動反思: 一、適宜行為: 教師在教學的掛圖上采用了新的手法,教師將各種小動物以簡筆畫的形式 畫在背景圖上,幼兒被這樣的教學手段吸引了,幼兒在活動中特別的認真,也感受到了童話的美麗,幼兒的傾聽也比較好。 二、不適宜行為: 幼兒比較快的掌握了故事的情節(jié),活動的后半部分教師沒有必要幫助幼兒說這個故事了,可以讓幼兒獨立進行表演。 媽.咪.愛.嬰.網.幼兒園教案頻道 三、原因: 教師較注重活動的結果,沒有大膽地放手讓幼兒去嘗試。 四、對策: 利用區(qū)域時間,鼓勵幼兒繼續(xù)表演,為幼兒提供好道具,音樂磁帶等。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右腦培訓 | 站內搜索 | 網站地圖
Copyright(C) 2006-2016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