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議論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人們總是很尊敬發(fā)現(xiàn)真理的人,以為只有天才才能發(fā)現(xiàn)真理。其實,要發(fā)現(xiàn)真理,說難也不難,說容易并不容易。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邊,能不能發(fā)現(xiàn)它,就看你有沒有一雙敏銳的眼睛,有沒有一個善于思考的腦子,有沒有敢于堅持探求真理的勇氣。
縱觀千百年來的科學技術發(fā)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學說的發(fā)現(xiàn)者、創(chuàng)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自然現(xiàn)象中看出問題,追根求源,終于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
就拿洗澡來說,這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謝皮羅教授,卻敏銳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時,水的漩渦總是朝逆時針方向旋轉的。這是為什么呢?謝皮羅緊緊抓住這個問號不放,進行了反復的實驗和研究。1962年他發(fā)表了論文,認為這種漩渦與地球的自轉有關,如果地球停止旋轉就不會產(chǎn)生這種漩渦,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旋轉,而美國處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時針方向旋轉,北半路的臺風也是朝逆時針方向旋轉,其道理與洗澡水的漩渦是一樣的。他還斷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渦將向順時針方向旋轉,在赤道,則不會形成漩渦。他的這種見解,引起各國科學家的極大興趣,他們紛紛在各地進行實驗,結果證明謝皮羅的結論完全正確。
無獨有偶。在60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爾遜的生物學家,發(fā)現(xiàn)美國東海岸和歐洲西海岸同緯度的地區(qū)都有一種蚯蚓,而美國西海岸卻沒有這種蚯蚓。這是為什么?這個疑問,引起了當時正在研究大陸和海岸起源問題的德國地質學家魏格納的注意。魏格納認為,那小小的蚯蚓,活動能力有限,無法跨越大洋,它的這種分布情況,正好說明歐洲大陸和美洲大陸本來是連在一起的,后來裂開分成了兩個洲。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為例證之一寫進了他的名著《大陸和海洋的起源》一書。
最有趣的是一位奧地利醫(yī)生,他看到兒子睡覺時,忽然眼珠子轉動起來。他感到奇怪,連忙叫醒兒子,兒子說他剛才做了個夢。這位醫(yī)生想,眼珠子轉會不會與做夢有關?于是他以兒子、妻子、鄰居為實驗對象,進行了反復的觀察實驗,最后寫出論文,指出當人的眼珠子轉動時,表示睡者正在做夢。如今,人們研究夢的生理學,便用眼珠子轉動的次數(shù)、轉動的時間,測量人做夢的次數(shù)、夢的長短。
洗澡水的漩渦、蚯蚓的分布、睡覺時眼珠子的轉動,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善于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卻從中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有所前進。
科學史上,這樣的事例豈止三個?它說明科學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遙遠,只要你見微知著,那么,當你解答了一百個問號之后,必能發(fā)現(xiàn)真理。
24、請你概括本文的中心論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本文采用的最主要的論證方法是____________(2分)
26、本文談到發(fā)現(xiàn)真理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是: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___。(3分)
27、第三自然段中加點的發(fā)現(xiàn)者與創(chuàng)立者的位置不能互換,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8、第三自然段中劃直線的句子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9、科學史上,這樣的事例豈止三個?在這句話中,這樣的事例是指怎樣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0、在上一題中提到的這樣的事例,除了文中已列舉的事例外,你還能舉兩例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24、善于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就能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有所前進。 25、舉例論證 26、①有一雙敏銳的眼睛。②有一個善于思考的腦子。③有敢于探究真理的勇氣。 27、發(fā)現(xiàn)與上文的定理、定律相對應,創(chuàng)立與上文的學說相對應,如調換了,搭配就不恰當了。(如從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來談,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8、解決了疑難問題,發(fā)現(xiàn)了真理。 29、洗澡水的漩渦、蚯蚓的分布、睡覺時眼珠子的轉動三個事例或打破砂鍋問到底,有堅持不懈地探索精神的人。 30、答出人名及事情得滿分 ,只答人名或事情各得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yuedu/yilunwen/1071642.html

相關閱讀:《人生的加法和減法》閱讀答案
不動筆墨不讀書閱讀答案(2012哈爾濱中考)
《求知如同采金》閱讀答案
流沙河《笑說蟹文之災》閱讀練習及答案
閱讀《對自己的人生負責》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