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的擔心也不無根據(jù),就祖輩們的“溺愛”調(diào)查顯示:2/3父母承認孩子被寵壞。以下六個數(shù)據(jù),進一步佐證這一擔憂。它分別來自2001年哈佛大學的研究、2001年CNN及《時代》雜志聯(lián)合進行的民調(diào)、2002年美國非營利公共意見研究團體PublicAgenda的調(diào)查: ?80%的人,都認為今天的孩子比十年或十五年前被寵壞了; ?2/3的父母承認自己的孩子被寵壞了; ? 75%的人認為,現(xiàn)在小孩比以前做更少的家事; ? 只有9%的成人認為,他們在公共場所看到的孩子“對成人有所尊重”; ? 1/3以上的老師,因為“無法忍受”學生的行為,認真的考慮離開教職,或他們知道有人因此離職。 ?也是最驚人的數(shù)據(jù),1984年時,孩童可以影響父母達五百億美元的消費。到了2001年,這個數(shù)字達到三千億美元。更進一步推論,父母給孩子的物質(zhì)享受,比上一個世代整整成長了五倍。ň幇矗哼@段期間兒童人口數(shù)僅成長15%) 兩代“共親職” 傳遞失落的典范 花園寶寶早教中心早期教育教務長王美玲老師指出:年輕爸爸媽媽在孩子的“隔代教養(yǎng)”問題上,不必那么糾結(jié),要學習面對教養(yǎng)與生活的歧見,看到它的優(yōu)點所在,同時要學會建立不可取代的學習典范,汲取正面的價值,讓祖父母的精彩人生傳遞與攀登,給寶寶最圓滿的生命。 隔代教養(yǎng)的優(yōu)勢: 撫養(yǎng)經(jīng)驗:祖輩比較有耐心陪寶寶玩耍,可以給予安全感; 教育期望:不會有過多的成就期待,而造成壓力,可以適性發(fā)展而循序漸進; 品德教育:注重品性與行為教育,在教育寶寶做人處事方面比較嚴謹。 當然,隔代教養(yǎng),也要理清一些確實值得關(guān)注的不利一面,有針對性對待。 隔代教養(yǎng)的劣勢: 教育程度低落:部分祖輩教育程度低落,教育寶寶有心無力; 經(jīng)濟壓力:經(jīng)濟收入薄弱,必須省吃儉用; 過度關(guān)心:祖輩疼惜孫子女,過于關(guān)心而造成溺愛,容易養(yǎng)成以自我為中心,不利人際關(guān)系發(fā)展,造成生活態(tài)度偏差。 其他可能的問題: 體力不足:祖輩年齡高,體力無法負荷,管教會大打折扣; 溝通問題:因生長年代差距,生活社會環(huán)境不同,肢體動作溝通的解讀上可能會有問題; 價值觀差異:祖輩一代的價值觀多保持傳統(tǒng)、保守道德界限;現(xiàn)代子女則因為社會環(huán)境的開放化而呈現(xiàn)多元觀念; 文化接受度:祖輩是文化刺激與接收度較弱的一群,可能無法提供較多或新文化的觀念刺激。
“建立共識愛與限制” 不可討價還價 俗話說,好寶寶是教出來的,兩代要一起和寶寶建立游戲規(guī)則。以“犯錯,以引導代替追根究底”為原則,寶寶犯錯不要忙著問“為什么”,追根究底,而是重視“如何解決問題”,引導寶寶改變行為,才是首要問題,也利于家庭和睦;更何況寶寶教養(yǎng)存在問題也不完全歸咎于是祖輩們的問題。 年輕爸爸媽媽應與其祖輩們“建立共識”,學會對寶寶“愛與限制”,并且嚴格執(zhí)行,不可討價還價。 1、照顧寶寶必須(IQ+EQ)×BQ膽略: 除了要培養(yǎng)寶寶才學,更需要有膽識,大人要能放手讓寶寶自己學習新經(jīng)驗。 2、善用“2L原則:愛(Love)和限制(Limit)”: 不要讓寶寶養(yǎng)成討價還價的習慣。寶寶一旦清楚祖輩和爸媽都是說話算數(shù)、態(tài)度堅定,就不容易養(yǎng)成取巧討好的心態(tài)。 3、隔代教養(yǎng)6項預防要點: 祖孫關(guān)系中需注意的重點,年輕爸爸媽媽可幫助父母檢視及預防狀況的發(fā)生: ?心理情緒:不要讓寶寶覺得自己是被爸爸媽媽拋棄、忽視; ?健康照護:祖輩本身的健康會影響對寶寶的健康照護; ?語言溝通:牙牙學語階段要擁有良好學說話對象; ?行為舉止:成長時代背景的差異使行為習慣有別; ?文化刺激:寶寶具有驚人的學習力,要避免成天和長輩鎖定電視前; ?學業(yè)成就:上學后的功課教導與學校適應,并非長輩過去經(jīng)驗所擅長。 4、好習慣從小開始建立: 生活習慣必須長期嚴格執(zhí)行一定的標準,紀律松弛對長期競爭力不利,例如: ?自我清潔:洗手、洗臉、刷牙; ?生活學習:穿脫衣服、收拾玩具、上廁所; ?健康飲食:均衡飲食,避免垃圾食物; ?睡眠充足:每天讓寶寶睡足9~10小時; ?休閑活動:散步、運動; ?生活禮儀:文明有禮多說“請、謝謝、對不起”。 給寶寶滿滿的愛 “一起做”建立親密關(guān)系 有些寶寶與祖輩很親,讓父母很吃味;也有一些是很黏父母,讓祖輩心里不快。而寶寶從小有個“內(nèi)在銀行”儲存?zhèn)性特質(zhì),還有個“外在銀行”擴展社交圈和人生經(jīng)驗。這兩個部分都需要年輕爸爸媽媽和其祖輩一起存入滿滿的愛。 三代心連心: 無論是年輕爸爸媽媽、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大家都有空的情況下,可以一起參與到寶寶的閱讀、游戲中來,或在生活里共同完成一些事,就是促成三代親密關(guān)系的最佳方法; 同時父母要有意識地帶領寶寶感受尊敬長輩、互相友愛的家庭價值,讓三代之間天天親密。 五個一起做: ?分享家庭故事:和寶寶一起看家庭相簿,請爺爺奶奶講述童年故事; ?各式各樣閱讀:較小的寶寶,即使自己還看不懂,透過年長者的陪讀、說故事也能獲得信心; ?擔任家庭任務:讓寶寶協(xié)助祖輩做一些他們勝任的工作和活動; ?表達祝福關(guān)懷:讓寶寶學習“施比受更有!,例如練習存錢買禮物,或是自己動手做; ?全家健康活動:選擇老少咸宜的活動,全家一起養(yǎng)成好習慣,身心都舒暢。
參考資料: 1、《溺愛戰(zhàn)爭21世紀全球父母的難題》作者:李盈穎.劉承賢.賀先蕙 2、臺灣信誼學前教育雜志 3、網(wǎng)文:《生活習慣養(yǎng)成》http://www.meijimama.com.tw/knog103d1.asp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