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wǎng)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初中學習方法
初中語文
初中英語
初中數(shù)學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初中生物
初中政治
初中歷史
初中地理
中考學習網(wǎng)
初一學習方法
初一語文
初一數(shù)學
初一英語
初一生物
初一政治
初一歷史
初一地理
初二物理
初一學習
初中教案
初二學習方法
初二語文
初二數(shù)學
初二英語
初二生物
初二政治
初二歷史
初二地理
初三物理
初二學習
初中試題
初三學習方法
初三語文
初三數(shù)學
初三英語
初三生物
初三政治
初三歷史
初三地理
初三化學
初三學習
初中作文
逍遙右腦記憶
>
教案設計
>
化學
>
九年級
>
重慶物質構成的奧秘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第四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
教材分析:本單元教材分原子的構成、元素、離子、化學史和化合價四個課題。它們包括原子結構模型、相對原子質量、元素、元素符號、核外電子排布、離子、化學式、化合價相對分子質量及其有關的計算內(nèi)容。
課程標準指出,九年級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構成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基本要素,是為學生終身學習和將來適應現(xiàn)代社會生活打好基礎所必須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能技能還是中學生進行探究轟動的基礎和結果,也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的重要體現(xiàn)。所以,本單元教材對學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學習的理論基礎,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重點:原子俄構成、離子的形成、元素、元素符號與化學式。
難點: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化合價。
思路:本單元教材的特點是內(nèi)容抽象,遠離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再加上前三個單元學生學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不多,感性認識不充分,為此,教材中除了運用結構模型外,大量運用了圖表,在學習本單元時,要抓住結構模型和圖表,理解涵義,發(fā)揮想象力,挖掘本質,理清關系,揭示規(guī)律,掌握有關知識。這種從直觀的圖形、圖表到理論的一般科學方法也是學習抽象化學知識的主要方法之一,對于原子的構成及核外電子的排布,應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并結合模型、粒子結構示意圖弄清結構、理清關系,做到真正掌握;對于元素,應把它作為宏觀概念,理解其意義并弄清它與原子、單質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對于離子、相對原子質量及相對分子質量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并加強計算的許年,掌握基本的計算技能,而元素符號是化學學科重要的基本化學用語,必須熟記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的27種元素符號,同時熟記常見元素及原子團常見的化合價,會根據(jù)化合價書寫化學式及判斷化學式的正誤,為以后學習其他化學用語打好扎實的基礎。
本單元設計了3個活動與探究,它們度與培養(yǎng)實驗技能,形成時間能力和培養(yǎng)科學方法,引導學生在“做科學”中主動參與、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更好地理解與掌握知識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考分析:本單元內(nèi)容是學習化學的基礎,主要考查點有:原子的構成、相對原子質量、元素、元素符號、化學式的書寫及其意義,核外電子排布的有關知識,化合價、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結構的關系、原子與粒子的關系、離子化合物等。同時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以及與化學式有關的計算等都是考察的內(nèi)容。
此類題目主要以聯(lián)系實際、科技成果的信息給予題的形式出現(xiàn),而核外電子排布的知識及原子與離子的關系等又是開放性試題命題的熱點。著重考查學生當閱讀理解能力、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及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題1 原子的構成
一、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
(2)初步了解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并會查相對原子質量表。
(3)進行世界的物質性、物質的可分性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
2.過程與方法
(1)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2)學習運用對比、歸納的方法在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之間架起一座橋梁。
(3)運用形象恰當?shù)谋扔鳒p少學生對微觀世界的神秘感。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對學生進行世界的物質性、物質的可分性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
(2)逐步提高抽象思維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二、教學重點
1.原子的構成。
2.相對原子質量。
三、教學難點
1.核電荷數(shù)、核內(nèi)質子數(shù)和核外電子數(shù)的關系。
2.相對原子質量概念的形成。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教學拓展
[引入新課]在本單元我們將進一步探索物質構成的奧秘。本節(jié)課我們首先探索原子的構成。
[板書]第四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
課題1 原子的構成
[過渡]原子到底能不能分?如果能分,它又是由哪些部分構成的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學習本課題的第一個問題原子的構成。
[板書]一、原子的構成
[學生活動]讓學生閱讀課本P68內(nèi)容原子的構成,在閱讀的基礎上討論問題。
[投影]打出下列討論題:
1.原子是由哪兩部分構成的?
2.原子核和核外電子都帶電,為什么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3.原子核是由哪些粒子構成的?這些粒子有什么異同?
4.不同類原子的內(nèi)部構成有什么不同?
[學生討論結束后,找學生代表陳述討論結果,其他小組可以表明自己的不同意見]
[問題1的答案]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帶正電的原子核和核外帶負電的電子構成的,所
以說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兩部分構成。
[思考]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它在原子中的體積如何?占很大一部分嗎?
[答案]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但比原子小得多,原子核的半徑只有原子半徑的幾萬分之
一,如果把原子比作一個龐大的體育場,而原子核只相當于一只螞蟻。因此,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間,電子就在這個空間里做高速運動。
[過渡]剛才說的這些都比較抽象,接下來我們看“原子的構成”掛圖,看一下原子核在原子中到底能占多大。
[掛圖]展示“原子的構成”示意圖。
[學生觀看掛圖,說出自己從掛圖上得到的有關信息]
[學生陳述自己得到的有關信息]
[思考]1.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從何而來?
2.質子數(shù)與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有何關系?
3.電子數(shù)與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有何關系?
教學過程教學拓展
核電荷數(shù)=核內(nèi)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回答]因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兩部分構成,原子核又分為質子和中子,所以原子的質量應等于質子質量、中子質量、核外電子質量之和。
[講解]不同的原子所含的質子、中子、電子數(shù)目不同,所以它們的質量也不同,比如1個氫原子的質量為1.67×10-27 kg,1個氧原子的質量為2.657×10-26 kg。
[講解]這樣小的數(shù)字,無論書寫、記憶、還是使用都極不方便,就像用噸作單位來表示一粒稻谷或小麥的質量一樣。我們可選用一種跟原子質量相近的“砝碼”來表示原子的質量,這就是相對原子質量。
[板書]二、相對原子質量
[提問]什么叫相對原子質量呢?它是如何來表示原子的質量的?請大家?guī)е鴨栴}閱讀
P69相對原子質量一段內(nèi)容。
1個氫原子的質量為1.67×10-27 kg,作為標準碳原子質量的1/12為1.66×10-27 kg,所以氫的相對原子質量= ≈1。 1個氧原子的質量為2.657×10-26 kg。
所以氧的相對原子質量= ≈16。
經(jīng)過這樣的計算得到的數(shù)字都比較簡單,便于書寫、記憶和計算,對于這個計算過程大家要掌握。
課題2 元素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將對物質的宏觀組成與微觀結構的認識統(tǒng)一起來。
(2)了解元素符號所表示的意義,學會元素符號的正確寫法,逐步記住一些常見的元素符號。
(3)初步認識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工具,能根據(jù)原子序數(shù)在元素周期
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關該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2.過程與方法
(1)學習運用對比的方法獲取信息。
(2)學習運用尋找規(guī)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處理信息。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保持對化學的濃厚興趣。
(2)不向困難低頭,相信隨著知識的積累,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3)逐步積累化學用浯,真正進入一個化學世界。
二、教學重點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號的書寫和意義。
三、教學難點
1.元素概念的形成。
2.元素符號的書寫和意義。
3.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規(guī)律和相關信息。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拓展
[復習提問]水在通電的情況下生成氫氣和氧氣。這個實驗結論說明了什么?
[回答]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追問]你還知道哪些物質含有氧元素,并把它們表示出來。
[小結引入]含有氧元素的物質很多,可見元素是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那么什么叫元素呢?本課題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元素的知識。
[板書]課題2 元 素
[設問]學習了原子的結構后,我們該如何給元素下一個定義才比較確切呢?
[講解]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核內(nèi)質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板書]一、元素
1.定義: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核內(nèi)質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提問]元素指的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核內(nèi)質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前面我們有等量關系:核電荷數(shù)=核內(nèi)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那我們可不可以說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電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呢?
[補充說明]盡管核外電子數(shù)從數(shù)量上等于核電荷數(shù)和核內(nèi)質子數(shù),但由于核外電子數(shù)在
形成物質時會發(fā)生變化,原子會得到電子或失去電子(下一節(jié)大家就會學到),所以定義元素時不能用核外電子數(shù),只能用核電荷數(shù)或核內(nèi)質子數(shù)。
[提問]元素概念中的“一類原子”是什么意思?
[回憶]課本P69小注指出:作為相對原子質量標準的碳原子指的是含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碳原子,叫做碳-12。
[補充]除這種碳原子外,還有質子數(shù)為6而中子數(shù)不同的碳原子,所以元素概念中的一類原子指的是核電荷數(shù)相同而核內(nèi)中子數(shù)并不一定相同的一類原子。
[過渡]搞清楚了元素的概念。我們再來看元素有哪些特點。
[板書]2.特點
[講解]由定義可知,元素是一類原子的總稱,具體說就是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因為它是一個總稱,所以它最大的一個特點是:只講種類,不講個數(shù)。
[板書]只講種類,不講個數(shù);
[補充]既然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shù),那么在用元素描述物質的組成時,只能說該物質由幾種元素組成,而不能說該物質由幾個元素組成。請看下列練習。
[投影]展示下列練習。
下列說法有沒有錯誤?把錯誤的說法加以改正。
①水是由1個氧元素和2個氫元素組成的。
②二氧化硫中有硫和氧2個元素。
[學生回答]
①錯誤。改正:水是由氧元素和氫元素兩種元素組成的。
②錯誤。改正:二氧化硫由硫和氧兩種元素組成。
[提問]地球上的物質有千千萬萬種,是不是元素也有千千萬萬種呢?
[回答]應該不是。
[介紹]物質的種類很多,但是組成這些物質的元素并不多。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種,這一百多種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差別很大。
[投影]放映教材圖4-4的放大圖
[分析該圖并由學生說出從該圖中得到的信息]
[可能有的回答]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硅。
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其次是鐵。
3.氫、碳、氮等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相對較少。
[小結]通過分析可見,各種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板書]3.各種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過渡]那么,生物細胞中的元素分布情況又怎樣呢?
[學生閱讀P72資料]
[活動與探究]請學生拿出準備的食品、藥品的說明,查找其組成元素。
[學生活動]……
[回答]1.阿莫西林的組成元素為碳、氫、氮、氧、硫。
2.羅紅霉素的組成元素為碳、氫、氮、氧。
[小結]很多的資料表明,形形色色、千差萬別的物質,均由有限的一百多種元素經(jīng)過不同的方式組合而成?梢,正是這100余種元素組成了我們周圍絢麗多彩的世界。
[過渡]請大家結合前面有關分子的知識與本節(jié)課有關元素的知識,共同來看下面的討論。
[投影]展示“討論”。
[討論]
下述化學反應中;
水 氫氣+氧氣
(H2O) (H2) (O2)
硫+氧氣 二氧化硫
(S)(O2) (SO2)
反應物跟生成物相比較,分子是否發(fā)生了變化?元素是否發(fā)生了變化?
[學生分組討論后,由學生代表陳述討論結果,有不同意見者補充說明]
[回答]上述兩個反應,反應物跟生成物相比較,分子都發(fā)生了變化,元素沒有發(fā)生變化。
[講解]第一個反應中,反應物是水,由水分子構成;生成物是氫氣和氧氣,由氫氣分子和氧氣分子構成。第二個反應中,反應物是硫和氧氣,分別由硫原子和氧氣分子構成;生成物是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構成。
在第一個反應中,水中的氧和氧氣中的氧都屬于氧元素,水中的氫和氫氣中的氫同屬于氫元素。第二個反應中,氧氣中的氧和二氧化硫中的氧同屬于氧元素,硫和二氧化硫中的硫同屬于硫元素。
[小結]可見,在發(fā)生化學變化時,分子發(fā)生了變化,而元素并沒有發(fā)生變化。
[提問]前面我們學過物質的構成可用原子表示,現(xiàn)在又知道元素可以表示物質的組成。
用原子表示物質的構成和用元素表示物質的組成有什么區(qū)別呢?
[板書]4.原子和元素的區(qū)別:
[學生思考]
[講解]原子表示的是物質的微觀結構,而元素表示的是物質的宏觀組成。用原子時只能
對應微觀粒子,而用元素時只能對應宏觀物質。請看下列表格:
[投影]展示下列表格
元素與原子的比較
元素原子
概念間的聯(lián)系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質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區(qū)分著眼于種類,不表示個數(shù),沒有數(shù)量多少的含義即表示種類,又講個數(shù),有數(shù)量多少的含義
使用范圍及舉例應用于描述物質的宏觀組成,例如可以說,“水里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或“水里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但不能說“水是由二個氫元素和一個氧元素所組成的”應用于描述物質的微觀結構。例如,“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但不能說“一個水分子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總結并板書]元素和原子的區(qū)別在于:
①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shù);原子既講種類又講個數(shù)。
②原子用于描述物質的微觀結構;元素用于描述物質的宏觀組成。
[投影]展示下列練習:
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并將錯誤的說法加以改正。
a.加熱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氣,氧化汞中含有氧氣分子。
b.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構成的。
c.水是由氧原子和氫原子構成的。
[答案]a. 錯誤。改正:加熱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氣,氧化汞中含有氧元素和汞元素。
b.錯誤。改正: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c.錯誤。改正: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補充]描述物質的微觀結構時一般用“構成”,描述物質宏觀組成時一般用“組成”,對應關系如下:
宏觀→物質→元素→組成
微觀→分子→原子→構成
[過渡]了解了元素的定義以及它的特點后,我們再來看元素的表示!爸R是無國界的”,
但各個國家有各自不同的語言和文字,若用各自的文字來表示,則給學術交流帶來很多的不
便,從而也會阻礙化學前進的腳步。所以為了書寫和學術交流的方便,國際上采用統(tǒng)一的符
號元素符號,來表示元素。
[板書]二、元素符號
[閱讀]請大家閱讀P73資料,了解元素符號的來源。
[學生閱讀后,請學生簡要陳述元素符號的來源]
[陳述]1.最先研究元素符號的是道爾頓,他曾用圖形加字母的方式作為元素符號。但隨著發(fā)現(xiàn)的元素越來越多,符號設計越來越復雜,這種符號不便于書寫和記憶,未能廣泛采用。
2.現(xiàn)在國際上統(tǒng)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來表示元素,書寫時要大寫。如,
氧O,氫H,碳C。
3.若幾種元素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相同時,就附加一個小寫字母來表示。如,
銅Cu,鈣Ca,氯Cl。
[總結強調(diào)]第一個字母一定要大寫,第二個字母一定要小寫,即“一大二小”。
[板書]1.表示:采用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大寫字母表示。如,氧O,氫H。
若第一個字母相同,附加第二個小寫字母來區(qū)別。
[過渡]知道了元素符號的寫法,還應該知道元素符號的讀法。
[板書]2.讀法
[請同學們讀出下列元素符號]
() C H Cu Ca N S Na
(注意: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很可能會讀成該字母的英文讀法,一定要及時糾正過來.并加以強調(diào))
[強調(diào)]元素符號在瀆的時候就應該瀆成該元素的名稱,而不能讀成英文字母。
如,C讀碳,S讀硫,Cu讀銅,等等。
課題四 化學式與化合價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理解化合價的本質
2、讓學生掌握化合價中元素化合價的一些規(guī)律,熟記一些常見的化合價,并學會根據(jù)化學式計算化合價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運用科學方法來學習化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歸納整理、尋找規(guī)律的學習能力,并掌握科學的
記憶方法
。
2、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對知識形成規(guī)律性認識的能力,在課堂練習中培養(yǎng)鞏固學生應用概念認識新事物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在學習元素化合物的知識中,對學生進行實事求是,尊重科學,依靠科學的教育。滲透定組成定律的基本思想。形成從現(xiàn)象到本質,感性到理性的認識方法
二 、教學重點:
熟記常見元素和原子團的化合價,了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的原則。
教學難點:化合價概念的建立。
三 、教學難點
1、化合價概念的建立和形成
2、使用化合價規(guī)則確定物質的化學社會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過程教學拓展
【引入】展示氯化氫(HCl)、硫化氫(H2S)、氨氣(NH3)甲烷(CH4)的化學式
【教師提問】我們上節(jié)課學習了化學式的知識,請大家讀出投影儀上給出的化學式,觀察這四種物質的組成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
【學生】它們都由氫元素組成,但分子中氫原子個數(shù)不同。
【教師】形成化合物的原子數(shù)目為什么不同,我們先來看一下硫化氫的形成過程。
【投影】展示硫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圖
展示氫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示意圖
以硫化氫為例讓學生理解化合物形成過程,并初步建立物質在化合過程中原子數(shù)目不同的觀念,并由此引申出化合價的概念
【板書】一、化合價
1、化合價:用來表示原子間相互化合的數(shù)目
2、化合價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號的正上方,左符號右數(shù)目,注意和離子的表示方法相區(qū)別
(同種元素的化合價與離子所帶的電荷,通常數(shù)值相等,正負相同;位置不同,寫法相反)
【練習】請寫出鋁離子、氯離子、氧離子的化學符號,并標出三種元素的化合價
【提問】離子所帶電荷有正有負,同種原子可能形成不同離子,那么,元素的化合價有正負嗎?一種元素是否只有一種化合價?
【板書】3、化合價規(guī)則
(1)化合價有正價和負價
(2)金屬通常顯正價,非金屬通常顯負價
(3)在化合物里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
(4)在化合物里氧元素通常顯-2價,氫元素通常顯+1價
(5)單質的化合價為零
教學過程教學拓展
(6)同種元素可能有多種化合價
【練習】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1.金屬顯正價,非金屬顯負價
2.在化合物H2O中,氧元素顯負二價,氫元素顯正一價
3.在氧氣中,氧元素顯負二價
【投影】常見元素化合價表,要求學生背誦,學生感到非常困難
【學生活動】教師給出化合價口訣,并將常見元素化合價譜曲,要求學生合唱,這時候學生
學習熱情得到鼓舞,課堂氣氛異;钴S。
一價氫氯鉀鈉銀;
二價氧鈣鋇鎂鋅;
三鋁四硅五氮磷;
二四六硫要記清;
二三鐵;二四碳;
單質為零銅正二;
金正非負和為零;
老師趁機提出,在化學反應中,雖然原子是最小離子,但有的原子總是作為一個整體參加反應,原子之間不再發(fā)生變化,我們把這種作為一個整體參加化學反應的原子集團稱作原子團
【投影】六種常見原子團和化合價
順口溜 :一價硝酸氫氧根
二價硫酸碳酸根
三價只有磷酸根
正一價的是銨根
【提問】我們學習化合價有什么實際應用呢
【板書】二、化合價的應用
教學過程教學拓展
1、已知化合價書寫化學式步驟
(1)寫出有關元素符號
(2)標出有關元素的化合價。
(3)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的原則,用最小公倍數(shù)法求出化學式中各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
(4)驗證所寫化學式是否正確。
口訣:正價前,負價后,價數(shù)交叉為角數(shù)
角數(shù)若有公約數(shù),莫忘約去要記住
【練習】1、寫出氧化鐵、硫酸鋁、氧化亞鐵的化學式
2、已知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請同學書寫相應的化學式
SO42-CO32-PO43-OH-Cl-
Fe2+
Cu2+
Al3+
Mg2+
Na+
3、判斷下列化學式書寫的正誤
氧化鋁 AlO 氧化鎂 MgO 氧化鈉Na 2O 氯化亞鐵 FeCl3
氯化銅CaCl2 硫酸鋁Al2SO4 硫酸鈉NaSO4 碳酸鈉Na2CO3
氫氧化鈉NaOH 氫氧化銅Cu OH 2 氫氧化鐵 Fe(OH ) 2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san/54151.html
相關閱讀:
物質性質的探究學案
上一篇:
化學與材料
下一篇:
金屬與金屬礦物
相關主題
物質性質的探究學案
用微粒的觀點看物質
探究空氣中物質構成的奧秘教案
物質的化學式及其分類
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
單元2 組成物質的元素 教案
組成物質的化學元素
2012屆中考化學考點化學物質與健康分析復習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
分子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
湖南省邵陽十中九年級化學 第八單元《金屬資源的利用和保護》知識點 一、金屬材料 純金屬(……
第3節(jié) 酸和堿的反應 學案
第3節(jié) 酸和堿的反應 學案 【我思我學】 〖查一查〗 查閱資料,了解我國濕法冶金的原理、歷……
物質的溶解度 教案
一、設計思想: 傳統(tǒng)教學模式把溶解度概念強加給學生,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本節(jié)課從……
初三化學第四節(jié)物質組成的表示方法學案及
第4節(jié) 物質組成的表示方法(1) 班級 姓名 【基礎知識】 1.用 和 的組合表示純凈物組成的……
物質的溶解
j.Co M 單元3 物質的溶解 教案 【學習目標】 1.了解飽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義。 2.了解結晶現(xiàn)……
相關閱讀
原子
生活中常見的鹽
2012屆中考化學考點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分析復
物質的化學式及其分類
化學反應的表示
第八單元金屬和金屬材料導學案
怎樣學習和研究化學學案及練習題
(山東版)九年級化學全套精品教學案
初三化學第十單元酸和堿導學案
金屬的化學性質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