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歷史熱點訓練試題(帶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歷史中考綜合練習(十)
1.下圖是為慶祝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誕生而發(fā)行的特種郵票。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那一年頒布的( )
A.1951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4年
2.中國人的“中國夢”,歷經艱辛與坎坷,卻從未停止。這些夢想將中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連成一線。材料,回答問題。
【救國之夢】由于西方列強的入侵,泱泱文明古國面臨著亡國的危險,中華民族陷入苦難的深淵。中國人民在抗爭,仁人志士在求索。黑暗中,產生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是孫中山。
(1)孫中山的“救國之夢”指導思想是什么?最突出的貢獻是什么?
【建國之夢】毛澤東從歐洲借來的不是機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藍本,而是共產主義。他借助于技術和靈活性,對癥下藥,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國起死回生。
(2)結合材料指出毛澤東為實現“建國之夢”探索出的“中國式”的革命道路是什么?該道路開始的標志是什么?
【強國之夢】鄧小平作為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鄧小平理論第一次比較系統(tǒng)地、初步地回答了在中國這樣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問題。旗幟問題至關緊要。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形象,高舉鄧小平理論的旗幟不動搖。
(3)鄧小平是在哪次會議被確立為黨中央的第二代領導核心?
【我的中國夢】
(4)中國人的夢想,生生不息、永無止境。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中學生,你擁有怎樣的“中國夢”?
3.中國8艘海監(jiān)船于4月23日上午進入釣魚島12海里海域,對在該海域從事“海洋調查”的日本右翼團體租用的漁船實施了驅趕。日本海上保安廳調集10艘巡視船,與中國海監(jiān)船進行了驅逐與反驅逐的較量,成為過去幾十年以來,中日兩國公務船在釣魚島海域最大規(guī)模的一次正面交鋒。
面對今天的釣魚島局勢,輿論爭議一片:中國該不該“亮劍”?對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4.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她帶領中國人民譜寫了一曲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奮斗凱歌。下來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A.中共一大會址 B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C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D遵義會議會址
(1)材料一中的圖片記錄了我黨的革命歷程,請按時間先后順序重新排列。簡述圖B事件的意義。
材料二: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開創(chuàng)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某歷史興趣小組的同學搜集整理“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的一組圖片
①鳳陽四年跨欄四大步②一五計劃成就示意圖③經濟特區(qū)示意圖④十一屆三中全會紀念章
(2)材料二中的圖片記錄了我黨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歷程,圖①“鳳陽四年跨了四大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指出圖③代表我國第一個經濟特區(qū)的字母。簡述圖④與圖①、圖③的關系。
5.建國60多年來,我國綜合國力全面提升,經濟發(fā)展逐步融入世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回首過去,展望未來。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來的170多年,就是一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交響史詩。中華民族懷揣強國之夢,不懈探索。
(1)近代以來,資產階級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做了哪些探索?導致這些探索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1979年以來,國際國內環(huán)境都為我國的復興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中國的發(fā)展可謂占盡“天時、地利、人和”,進入一個完全與以往不同的歷史時期!巴耆c以往不同的歷史”表現在經濟和外交領域上是怎樣的?分別用一例史實加以說明。
(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我國民族崛起與復興的夢想在1979年以來逐漸變?yōu)楝F實的國內國外因素分別是什么?中華民族復興之路的探索給你怎樣的啟示?
6、 “中國夢“,深刻道出了中國近代以來歷史發(fā)展的主題主線,深情描繪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斷求索、不懈奮斗的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自1840年以來,中國人中就不斷有人做著各種各樣的西方夢;夢想有西方的堅船利炮,夢想有西方的新型工業(yè),夢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
(1)中國近代史上哪一事件首先實踐了“西方新型工業(yè)的夢想“?簡述其帶來的積極影響?
材料二:中國的革命正是由這樣兩種夢想推動著一:一是愛國主義者想看到一個新中國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處于社會底層的農民的地位,消除古代舊有的……社會差別。――費正清《觀察中國》
(2)概述材料二中的“兩種夢想”分別是什么?20世紀70年代末,為激發(fā)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的舉措是什么?
材料三:夢想連接道路,道路決定命運。沒有正確的道路,就無法匯聚各方的力量,再美好的夢想也無法實現。實現“中國夢”需要堅持正確的道路。
(3)請指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是什么?
(4)夢無止境,有夢想就會有追求,F階段中華民族的“中國夢”是什么?你認為實現“中國夢”的根本推動力是什么?
7、俄國歷史發(fā)展:崛起與隕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san/66363.html

相關閱讀:2014中考歷史鴉片戰(zhàn)爭專題二輪復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