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初中學習方法
初中語文
初中英語
初中數學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初中生物
初中政治
初中歷史
初中地理
中考學習網
初一學習方法
初一語文
初一數學
初一英語
初一生物
初一政治
初一歷史
初一地理
初二物理
初一學習
初中教案
初二學習方法
初二語文
初二數學
初二英語
初二生物
初二政治
初二歷史
初二地理
初三物理
初二學習
初中試題
初三學習方法
初三語文
初三數學
初三英語
初三生物
初三政治
初三歷史
初三地理
初三化學
初三學習
初中作文
逍遙右腦記憶
>
試題中心
>
化學
>
九年級
>
揚州市2013年中考化學試卷解析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江蘇省揚州市2013年中考化學試卷
一、(共1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30分)
1.(2分)(2013?揚州)2013世界綠色設計論壇在揚州舉行.下列不符合綠色設計理念的是( 。
A.工 業(yè)廢水直接排放B.竹籃替代塑料購物袋
C.回收利用固體廢物D.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考點:綠色化學.
專題:化學與環(huán)境保護.
分析:“低碳減排,綠色生活”是指減少化石燃燒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和空氣污染物的排放,防止環(huán)境污染,凡是能達到該目的措施均符合這一理念.
解答:解:A、工業(yè)廢水直接排放會引起水污染,不符合綠色設計理念,故A正確;
B、竹籃可以多次使用,所以用竹籃代替購物袋能夠減少白色污染的產生,所以符合綠色設計理念,故B錯誤;
C、回收利用廢物能夠減少污染,同時能夠節(jié)約資源,所以符合綠色設計理念,故C錯誤;
D、用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能夠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符合綠色設計理念,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能源、信息、材料、環(huán)境是當今世界四大首要問題,在能源危機日趨嚴重的今天,它既是社會熱點,也是化學考查的熱點,主要側重能源的分類、能源使用對環(huán)境的影響、新能源開發(fā)的技術和前景等.
2.(2分)(2013?揚州)如圖是我國能源消費結構比例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煤、石油是可再生能源B.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費比例68%
C.應提倡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D.應適度發(fā)展水電、風電、核電等
考點:化石燃料及其綜合利用;常見能源的種類、能源的分類.
專題:化學與能源.
分析:A、根據煤、石油形成特點分析;
B、根據我國能源消費結構比例圖分析;
C、根據燃燒煤炭會引起溫室效應;大氣污染分析;
D、根據節(jié)約能源、減少環(huán)境污染應發(fā)展的新能源的種類分析回答.
解答:解:A、煤、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錯誤;
B、由我國能源消費結構比例圖可知,煤炭占我國能源消費68%.故B錯誤;
C、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會引起溫室效應、大氣污染等,應減少使用.故C錯誤;
D、 為了節(jié)約能源、減少環(huán)境污染,應適度發(fā)展水電、風電、核電等.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此題考查了同學們對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理解,同時也檢測了同學們對核能的認識,是一道基礎題.
3.(2分)(2013?揚州)下列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煙花燃放B.光合作用C.冰雪融化D.食物變質
考點: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專題: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是有無新物質生成,據此抓住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區(qū)別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解:A、煙花燃放的過程中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B、光合作用的過程中有新物質葡萄糖、氧氣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C、冰雪融化的過程中只是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D、食物變質的過程中有對人體有害的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這里的新物質是指和變化前的物質是不同種的物質,若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4.(2分)(2013?揚州)下列物質溶于水時,溶液溫度明顯降低的是( )
A.氯化鈉B.硝酸銨C.濃硫酸D.氫氧化鈉
考點:X K B 1.C O M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xiàn)象.
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
分析:根據常見物質溶于水的吸熱與放熱現(xiàn)象、溶液溫度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物質在溶解時經常伴隨有吸熱或放熱現(xiàn)象,如氫氧化鈉固體、濃硫酸溶于放出大量的熱,溫度升高;硝酸銨固體溶于水吸熱,溫度降低.
A、氯化鈉溶于水既不吸熱也不放熱,溫度基本保持不變,故選項錯誤.
B、硝酸銨溶于水吸熱,溶液溫度明顯降低,故選項正確.
C、濃硫酸溶于水放熱,溶液溫度明顯升高,故選項錯誤.
D、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溶液溫度明顯升高,故選項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物質溶于水的吸熱與放熱現(xiàn)象、溫度變化情況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5.(2分)(2013?揚州)下列有關物質用途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明礬可用于凈水B.一氧化碳可用于滅火
C.液氧可用于火箭助燃劑D.稀硫酸可用于除鐵銹
考點:常用鹽的用途;氧氣的用途;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酸的物理性質及用途.
專題:物質的性質與用途.
分析: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明礬溶于水后生成的膠狀物對雜質吸附,使雜質沉降,可除去水中懸浮雜質;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液氧能支持燃燒;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能與酸反應;據此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明礬溶于水后生成的膠狀物對雜質吸附,使雜質沉降,可除去水中懸浮雜質,可用于凈水,故選項說法正確.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于滅火,故選項說法錯誤.
C、液氧能支持燃燒,可用于火箭助燃劑,故選項說法正確.
D、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掌握常見化學物質的性質和用途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6.(2分)(2013?揚州)下列富含蛋白質的是( 。
A.大米B.青菜C.牛肉D.蘋果
考點:食品、藥品與健康食品中的有機營養(yǎng)素.
專題:化學與生活健康.
分析:根據人體所需六大營養(yǎng)素的種類、食物來源,結合題中所給的食物判斷所含的營養(yǎng)素,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屬于糖類,故選項錯誤.
B、青菜中富含維生素,故選項錯誤.
C、牛肉中富含蛋白質,故選項正確.
D、蘋果中富含維生素,故選項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各種營養(yǎng)素的生理功能、食物來源等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7.(2分)(2013?揚州)今年世界環(huán)境日的中國主題:同呼吸,共奮斗.下列不符合該主題的是( 。
A.廢氣隨意排放B.凈化汽車尾氣C.大力植樹造林D.禁止焚燒秸稈
考點:防治空氣污染的措施.
專題:空氣與水.
分析:世界環(huán)境日的中國主題:同呼吸,共奮斗,說的是保護環(huán)境,防止污染環(huán)境.
解答:解:A、廢氣隨意排放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不符合該主題,故A正確;
B、凈化汽車尾氣,減少尾氣污染,符合該主題,故B錯;
C、大力植樹造林能夠凈化空氣,防止沙塵暴天氣的發(fā)生,符合該主題,故C錯;
D、焚燒秸稈能產生大量的空氣污染物,所以禁止焚燒秸稈,減少了環(huán)境污染,符合該主題,故D錯.
故選A.
點評:解答本題關鍵是要知道防止空氣污染的方法和途徑,真正做到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
8.(2分)(2013?揚州)盛有下列物質的燒杯敞口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總質量會減輕的是( 。
A.氫氧化鈉B.濃鹽酸C.濃硫酸D.生石灰
考點:空氣中常見酸堿鹽的質量或性質變化及貯存法.
專題: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分析:根據氫氧化鈉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潮解,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濃硫酸具有吸水性;生石灰能與空氣中的水分反應;結合題意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NaOH敞口放置在空氣中,能吸收空氣的水分發(fā)生潮解;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使其質量增加,故選項錯誤.
B、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敞口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會使其質量減少,故選項錯誤.
C、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使其質量增加,故選項錯誤.
D、生石灰敞口瓶久置于空氣中,與空氣中的水分反應生成氫氧化鈣,使其質量增加,故選項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酸、堿、鹽、生石灰的性質、在空氣中的質量變化等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9.(2分)(2013?揚州)下列屬于置換反應的是( 。
A.制漂白粉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B.高爐煉鐵3CO+Fe2O3 2Fe+3CO2
C.潛艇供氧2Na2O2+2H2O=4NaOH+O2↑
D.焊接鐵軌2Al+Fe2O3 2Fe+Al203
考點:置換反應及其應用.
專題: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和能量變化.
分析: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據此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該反應的生成物是三種,且都是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故選項錯誤.
B、該反應的反應物均是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故選項錯誤.
C、該反應的反應物均是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故選項錯誤.
D、該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故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置換反應的特征(反應物和生成物均是兩種,其中一種是單質和另一種是化合物)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0.(2分)(2013?揚州)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點燃酒精燈B.
稱量2.50gNaCl固體
C.
滴加液體D.
給液體加熱
考點:加熱器皿-酒精燈;稱量器-托盤天平;液體藥品的取用;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
專題:常見儀器及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分析:A、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
B、根據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燈去引燃另一酒精燈,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B、托盤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碼”的原則,圖中所示操作砝碼與藥品位置放反了;且托盤天平用于粗略稱量藥品的質量,能準確到0.1g,不能精確到0.01g,不能用托盤天平稱量2.50gNaCl固體;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C、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的操作,注意膠頭滴管不能伸入到試管內或接觸試管內壁,應垂直懸空在試管口上方滴加液體,防止污染膠頭滴管,圖中所示操作正確.
D、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試管里的液體,且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圖中液體超過試管容積的、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熟悉各種儀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項、掌握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項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
11.(2分)(2013?揚州)下列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是( 。
A.氯化鈉B.金屬銅C.金剛石D.干冰
考點:物質的構成和含量分析.
專題: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分析:根據金屬和大多數固態(tài)非金屬單質等由原子構成,有些物質是由分子構成的,如水、氣態(tài)非金屬單質等,有些物質是由離子構成的,如氯化鈉,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解:A、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故選項錯誤.
B、金屬銅屬于金屬單質,是由銅原子直接構成的,故選項錯誤.
C、金剛石墨屬于固態(tài)非金屬單質,是由碳原子直接構成的,故選項錯誤.
D、干冰是固態(tài)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故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方面的知識,掌握常見物質的粒子構成 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2.(2分)(2013?揚州)下列氣體能用集氣瓶開口向下法收集的是( 。
A.N2B.O2C.H2D.CO2
考點:常用氣體的收集方法.
專題: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檢驗、干燥與凈化.
分析:本題考查氣體的收集、存放與氣體性質間的關系.不易溶或難溶性氣體最好的收集方法為排水集氣法,使用排水法收集的氣體則說明氣體不易溶或者是難溶;密度大于空氣的氣體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解答:解:能用集氣瓶開口向下法收集,說明該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小
A、氮氣密度與空氣密度太接近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要用排水法收集,故A錯;
B、氧氣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B錯;
C、氫氣密度比空氣小,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故C正確;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D錯;
故選C.
點評:氣體存放時的倒放、正放都是為了防止氣體逸散,知道氣體收集方法與氣體密度大小、溶解性考慮.
13.(2分)(2013?揚州)以玉米秸稈等富含纖維 素的草本植物生產乙醇(可做生物汽油)被稱為“第二代生物燃料”,俗稱“草油”(prassoline).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纖維素、蛋白質均含有C、H、N等元素
B.纖維素、淀粉遇到碘水均不變藍
C.“草油”可適當緩解石油的緊缺
D.“草油”是利用草本植物提煉出來的石油
考點: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yǎng)素;鑒別淀粉、葡萄糖的方法與蛋白質的性質.
專題:化學與生活.
分析:A、根據纖維素、蛋白質的組成分析;
B、根據淀粉的特性分析;
C、根據乙醇的應用分析;
D、草油不屬于石油.
解答:解:A、纖維素中主要含有碳、氫、氧元素,不含有氮元素.故A說法不正確;
B、淀粉遇到碘水變藍,故B說法不正確;
C、在汽油中摻入一定比例的乙醇,可以代替一部分汽油,可適當緩解石油的緊缺,故C說法正確;
D、草油”是利用草本植物提煉出來,但不屬于石油.故D說法不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纖維素、淀粉、乙醇的有關性質,可以根據所學知識來回答,難度不大.
14.(2分)(2013?揚州)某功能飲料含;撬幔–2H3NO3S),下列關于牛磺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共含有14種元素B.分子中O、S元素的質量比為3:2
C.相對分子質量為125gD.含有臭氧(O3)分子
考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相對分子質量的概念及其計算;元素質量比的計算.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據;撬峄瘜W式的含義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進行分析判斷.
C、相對分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寫.
D、根據牛磺酸的微觀構成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撬崾怯商荚亍湓、氮元素、氧元素、硫元素五種元素組成的,故選項說法錯誤.
B、分子中O、S元素的質量比為(16×3):32=3:2,故選項說法正確.
C、相對分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寫,故選項說法錯誤.
D、牛磺酸是由;撬岱肿訕嫵傻,不含臭氧(O3)分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同學們結合新信息、靈活運用化學式的含義與有關計算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5.(2分)(2013?揚州)下列實驗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
A.將紅熱鐵絲插入氧氣中,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
B.硫酸銅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產生白色沉淀
C.充分加熱碳酸氫銨固體,生成黑色物質
D.“銅綠”與鹽酸混合,得到無色溶液
考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xiàn)象;酸的化學性質;堿的化學性質;鹽的化學性質.
專題: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和記錄.
分析:A、根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硫酸銅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加熱碳酸氫銨固體生成氨氣、水和二氧化碳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銅綠”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水和二氧化碳進行分析判斷.
解 答:解:A、將紅熱鐵絲插入氧氣中,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一種黑色固體,故選項說法正確.
B、硫酸銅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則硫酸銅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產生藍色沉淀,故選項說法錯誤.
C、加熱碳酸氫銨固體生成氨氣、水和二氧化碳,沒有黑色物質生成,故選項說法錯誤.
D、“銅綠”(堿式碳酸銅)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水和二氧化碳,則“銅綠”與鹽酸混合得到藍色溶液,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物質燃燒的現(xiàn)象、堿的化學性質、常見鹽的化學性質即可正確解答本題,解題時要注意生成的沉淀和溶液的顏色.
二、(共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10分)
16.(2分)(2013?揚州)下列有關金屬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B.車船表面涂油漆可防止生銹
C.廢銅屑可全部溶解于過量稀鹽酸D.黃銅比純銅的硬度大
考點:地殼中元素的分布與含量;合金與合金的性質;金屬的化學性質;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
分析:地殼中前五種元素是:氧、硅、鋁、鐵、鈣.根據防止生銹的方法考慮B答案;銅與酸不反應,合金要比組成成分金屬的硬度大.
解答:解:A、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鋁,鐵次之,故A說法正確;
B、車船表面涂油漆,隔絕了空氣和水分,可防止生銹,故B說法正確;
C、銅排在了氫的后面,所以銅與鹽酸不反應,故C說法錯誤;
D、合金要比組成成分金屬的硬度大,熔點低,耐腐蝕性強,故D說法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合金與合金的性質和地殼中元素的含量,還要理解合金的性質,即合金的硬度大,熔點低,耐腐蝕.本考點基礎性強,比較好把握.
17.(2分)(2013?揚州)甲、乙兩物質發(fā)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B.該反應前后原子個數保持不變
C.甲和乙的相對分子質量一定相等D.該圖可示意H2與O2的反應
考點: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
專題:化學反應模擬圖型.
分析:分析反應的微觀過程圖可知,1個甲的分子(由同種原子構成的單質分子)和1個乙的分子(由同種原子構成的單質分子)反應生成2個化合物的分子,據此結合題意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該反應的反應物為甲和乙,生成物為一種化合物,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故選項說法正確.
B、對比反應前后微粒的變化,分子的個數發(fā)生了變化,原子的個數沒有發(fā)生變化,故選項說法正確.
C、甲和乙的1個分子均是由2個原子構成的,但由于兩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不一定相等,則甲和乙的相對分子質量不一定相等,故選項說法錯誤.
D、氫氣和氧氣反應生成水,水的化學式為H2O,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而該微觀示意圖中生成的分子由2個原子構成,則該圖不能示意H2與O2的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AB.
點評:本題通過微觀粒子的反應模型圖,考查了微觀上對化學反應的認識,學會通過微觀示意圖把宏觀物質和微觀粒子聯(lián)系起來、從微觀的角度分析物質的變化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18.(2分)(2013?揚州)如圖是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t1°C時,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
B.t2°C時,KNO3和NH4Cl的溶解度相等
C.t3°C,兩溶液中KHO3的質量分數一定大于NH4Cl
D.NH4Cl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大于KNO3
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
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
分析:A、根據溶解度曲線可以比較同一溫度下物質的溶解度大小;
B、溶解度曲線的交點表示該溫度下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C、同一溫度下的飽和溶液中溶解度越大則溶質的質量分數越大,若不知溶液狀態(tài),則無法比較溶質質量分數大;
D、據溶解度曲線可知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情況.
解答:解:A、t1°C時,KNO3的溶解度小于NH4Cl,故錯誤;
B、t2°C時,KNO3和NH4Cl的溶解度交于一點,二者的溶解度相等,正確;
C、不知溶液狀態(tài),則無法比較溶質質量分數大小,故錯誤;
D、由圖可知:NH4Cl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小于KNO3;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依據溶解度曲線比較物質的溶解度大小、溶質的質量分數、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情況等知識,能較好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
19.(2分)(2013?揚州)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所選試劑及操作都正確的是( 。
序號物質雜質試劑操作
AFeCl2溶液CuCl2過量鐵粉結晶
BCO2H2O濃硫酸[來源:學+科+網]洗氣
CNaNO3溶液Na2CO3適量CaCl2溶液過濾
D銅粉鐵粉過量鹽酸過濾
A.A、B.B、C.C、D.D、
考點:物質除雜或凈化的探究.
專題:物質的分離、除雜、提純與共存問題.
分析:根據原物質和雜質的性質選擇適當的除雜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解答:解:A、過量鐵粉能與CuCl2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銅,再過濾除去不溶物,故選項所采取的操作錯誤.
B、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與二氧化碳反應,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選試劑及操作都正確.
C、Na2CO3能與適量CaCl2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能除去雜質但引入了新的雜質氯化鈉,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試劑錯誤.
D、鐵粉能與稀鹽酸反應,銅粉不與稀鹽酸反應,再過濾,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選試劑及操作都正確.
故選BD.
點評:物質的分離與除雜是中考的重點,也是難點,解決除雜問題時,抓住除雜質的必需條件(加入的試劑只與雜質反應,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20.(2分)(2013?揚州)將一定量xFeSO4?y(NH4)2SO4?6H2O晶體加入到過 量NaOH溶液中,加熱生成NH30.85g(假如生成NH3的全部逸出),過濾、洗滌、灼燒,得Fe2O3固體2.0g.則x,y的關系正確的是( )
A.x:y=1:1B.x:y=1:2C.x:y=1:4D.x:y=2:1
考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專題: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晶體中的氮元素和氨氣中的氮元素的質量相等,而晶體中的鐵元素的質量和生成的氧化鐵中的鐵元素的質量相等,可以據此結合元素的質量比的計算方法列出等式,求出x、y的質量比即可.
解答:解:據質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晶體中的氮元素和氨氣中的氮元素的質量相等,而晶體中的鐵元素的質量和生成的氧化鐵中的鐵元素的質量相等,即:
56x:(14×2)y=(2.0g× ×100%):(0.85g× ×100%)
解得:x:y=1:1
故選A.
點評:解得這類題目注意質量守恒定律的運用,同時如果能夠正確的運用元素守恒的思想來解得類似題目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題(共3小題 ,滿分29分)
21.(12分)(2013?揚州)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
(1)寫出下列微粒的化學符號:
鋁原子 Al;氧氣分子 O2 ;二氧化碳分子 CO2;鎂離子 Mg2+。
(2)用下列字母序號:A.NaHCO3 B.Ca(OH)2 C.KMnO4 D.C2H5OH
① D 屬于有機物;② A 可用作治療胃酸過多的藥劑;
③ B 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④ C 可用作實驗室制取氧氣
(3)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碳酸鈉溶液與石灰水 Na2CO3+Ca(OH↓)2=2NaOH+CaCO3 ②銅與硝酸銀溶液 Cu+2AgNO3=Cu(NO3)2+2Ag
③用雙氧水制取氧氣 2H2O2 2H2O+O2 ↑ ④硝酸銨受熱分解生成N2O氣體和水 NH4NO3 N2O↑+2H2O。
考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常見堿的特性和 用途;常用鹽的用途;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qū)別;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分析:(1)本題考查化學用語的意義及書寫,解題關鍵是分清化學用語所表達的對象是分子、原子、離子還是化合價,才能在化學符號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適當的計量數來完整地表達其意義,并能根據物質化學式的書寫規(guī)則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才能熟練準確的解答此類題目;
(2)根據物質的性質進行分析,C2H5OH含有碳元素屬于有機物;NaHCO3能和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Ca(0H)2具有堿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KMnO4受熱可分解出氧氣.
(3)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必須符合客觀事實,符合質量守恒定律,要注明反應條件和氣體或沉淀符號,只有熟悉質量守恒定律的兩個原則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就能得出本題的正確答案;
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 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所以鋁原子可表示為:Al;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如:氧氣分子可表示為:O2 ;
根據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因此二氧化碳分子表示為:CO2;
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故鎂離子可表示為:Mg2+;
(2)①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機物,C2H5OH含有碳元素屬于有機物;
②NaHCO3能和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可用作治療胃酸過多的藥劑;
③Ca(0H)2具有堿性,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④KMnO4受熱可分解出氧氣,可用作實驗室制取氧氣;
(3)①石灰水的溶質是氫氧化鈣,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a(OH↓)2=2NaOH+CaCO3;
②銅與硝酸銀溶液反應,注意硝酸銅的化學式.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2AgNO3=Cu(NO3)2+2Ag.
③該反應的反應物是雙氧水,生成物是水和氧氣,反應條件是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根據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可以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為:2H2O2 2H2O+O2↑;
④硝酸銨分解產生的一氧化二氮(N2O)氣體和水蒸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4NO3 N2O↑+2H2O.
故答案為:(1)Al;O2 ;CO2;Mg2+;(2)①D②A③B④C(3)①Na2CO3+Ca(OH↓)2=2NaOH+CaCO3 ②Cu+2AgNO3=Cu(NO3)2+2Ag ③2H2O2 2H2O+O2↑;
④NH4NO3 N2O↑+2H2O
點評:本題考查了化學符號的書寫、根據物質的性質選擇物質的用途,以及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等,考查全面,注重基礎.
22.(8分)(2013?揚州)某奶制品的營養(yǎng)成分見表
項目每100mLN RV%
能量290kJ3%
蛋白質3.2g5%
脂肪4.0g7%
碳水化合物4.8g2%
鈉鹽62mg3%
(1) 維生素 和水也是人體必需的基本營養(yǎng)物質,但在表中未標示.
(2)該奶制品中 蛋白質(或油脂或碳水化合物) 能夠提供能量(任寫一種).
(3)奶制品中含有豐富的鈣 元素。ㄌ睢皢钨|”、“原子”或“元素”),兒童每日要攝取足夠量的鈣,才能避免 b。ㄌ钭帜感蛱枺
a.貧血癥 b.佝僂病 c.甲狀腺腫大
(4)如圖是奶制品的兩種包裝.其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a。ㄌ钭帜感蛱,下同),屬于無機合成材料的是 b ,應放入標有 的垃圾箱中的是 ab。
(5)下列物質不會使蛋白質失去原有生理活性的是 c。ㄌ钭帜感蛱枺
a.濃硫酸 b.乙酸鉛 c.硫酸銨 d.甲醛.
考點: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yǎng)素;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對人和環(huán)境的影響;人體的元素組成與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鑒別淀粉、葡萄糖的方法與蛋白質的性質.
專題:化學與生活健康.
分析:(1)根據營養(yǎng)素的種類分析回答;
(2)根據在人體中能夠提供能量的營養(yǎng)素的種類分析回答;
(3)物質的組成常用元素來描述,兒童缺鈣易患佝僂。
(4)根據材料的種類分析回答;
(5)根據物質的性質分析.
解答:解:(1)奶制品的營養(yǎng)成分表可知,維生素和水也是人體必需的基本營養(yǎng)物質,但在表中未標示;
(2)該奶制品中的蛋白質、油脂、碳水化合物能夠提供能量;
(3)奶制品中含有豐富的鈣元素,兒童每日要攝取足夠量的鈣,才能避免佝僂;
(4)在奶制品的兩種包裝中,塑料屬于有機合成材料,鐵屬于無機合成材料,都屬于可回收的垃圾;
(5)濃硫酸、乙酸鉛、甲醛都能使蛋白質失去原有生理活性,硫酸銨不會使蛋白質失去原有生理活性.
故答為:(1)維生素;(2)蛋白質(或油脂或碳水化合物);(3)(4)a,b,ab;(5)c.
點評:關注生命,呵護健康,是人類不斷探求的永恒主題,它既是社會熱點,也是重要的中考熱點之一.
23.(9分)(2013?揚州)生命必需的水在化學中常用作溶劑和原料.
(1)部分地下水含較多 可溶性鈣、鎂化合物 物質稱為硬水;酸雨中因含有 H2SO4 導致土壤酸化(填一種化學式);海水中質量分數最高的元素是 氧元素。槐3炙幕瘜W性質的最小微粒是 H2O。ㄌ罨瘜W式).
(2)下列實驗均用到水,其中僅作為溶劑的是 a。ㄌ钭帜感蛱枺
a.配制0.9%的生理鹽水 b.生石灰變成熟石灰
(3)下列兩組固體物質用水即可鑒別的是 a (填字母序號)
a.CuSO4,Na2SO4 b.NaCl,Na2SO4
(4)光催化分解水的過程是將光能轉化為 化學 能.電解水制氫時,在與直流電源 負 極相連的電極上產生H2,該方法獲得氫能的缺點是 消耗大量電能。
考點:硬水與軟水;電解水實驗;水的性質和應用;酸雨的產生、危害及防治;酸、堿、鹽的鑒別;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的能量變化.
專題:空氣與水.
分析:根據水中含有鈣離子、鎂離子的多少可以把水分為硬水和軟水,當雨水的pH小于5.6時稱為酸雨,海水的主要成分是水,分子能夠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
水的用途很廣泛;
能量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解答:解:(1)部分地下水含較多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這種水屬于硬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質溶解在雨水中,能和水反應生成亞硫酸、硫酸、硝酸等物質,這些物質進入土壤中,能使土壤酸化,硫酸的化學式是H2SO4;海水 的主要成分是水,水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大于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所以海水中質量分數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水的化學式是H2O.
故填:可溶性鈣、鎂化合物;H2SO4;氧元素;H2O.
(2)配制0.9%的生理鹽水時,水作為溶劑,起到溶解氯化鈉的作用;生石灰變成熟石灰時,生石灰和水反應生成熟石灰,水是反應物.
故填:a.
(3)硫酸銅溶于水時,溶液是藍色的,硫酸鈉溶于水時,溶液是無色的,硫酸鈉和硫酸銅用水就可以鑒別;而氯化鈉和硫酸鈉溶于水時,溶液都是無色的.
故填:a.
(4)光催化分解水的過程是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電解水時,正極上產生的是氧氣,負極上產生的是氫氣,過程中消耗大量的電能.
故填:化學;負;消耗大量電能.
點評:能量之間可以相互轉化,這為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提供了條件,因此能量轉化方面的題目是考試熱點之一.
四、填空題(共3小題,滿分31分)
24.(8分)(2013?揚州)科學家設想利用太陽能加熱器“捕捉CO2”、“釋放CO2”,實現(xiàn)碳循環(huán).
(1)步驟1的化學方程式為 CaO+CO2 CaCO3。
(2)為確定步驟2中的碳酸鈣是否完全分解,設計的實驗步驟為: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滴加過量 鹽酸 溶液,若觀察到試管內 有氣泡產生。畡t分解不完全.
(3)上述設想的優(yōu)點有 ab (填字母序號).
a.原料易得且可循環(huán)利用 b.充分利用太陽能 c.可全地域全天候使用
(4)CO2是寶貴的碳氧資源.CO2和H2在一定條件下可合成甲酸(HCOOH),此反應中CO2與H2的分子個數比為 1:1 ,若要檢驗1%甲酸水溶液是否顯酸性,能選用的有 bc (填字母序號) .
a.無色酚酞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 c.PH試紙
(5)請列舉CO2的另兩種用途 滅火 , 制碳酸飲料 .
考點:混合物的分離方法.
專題:物質的分離和提純.
分析:(1)根據圖示信息可知二氧化碳和氧化鈣在400℃生成碳酸鈣,據此書寫方程式;
(2)根據碳酸鈣遇酸產生二氧化碳的性質分析回答;
(3)根據反應的原料及反應的條件分析選擇;
(4)根據方程式的書寫及反應前后原子的個數不變分析;根據酸性物質與指示劑的關系選擇;
(5)根據二氧化碳的性質分析其用途.
解答:解:(1)根據圖示信息可知二氧化碳和氧化鈣在400℃生成碳酸鈣,方程式是:CaO+CO2 CaCO3;
(2)因為碳酸鈣遇酸產生二氧化碳,所以取少量固體于試管中,滴加過量鹽酸,若觀察到試管內有氣泡產生,則含有未分解的碳酸鈣;
(3)觀察流程圖可以看出反應原料是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條件是利用太陽能,因此有原料易得且可循環(huán)利用,充分利用太陽能的優(yōu)點,但會受到地域、天氣的限制的缺點,故可全地域全天候使用是錯誤的;
(4)一分子的CO2和一分子的H2在一定條件下可合成一分子的甲酸(HCOOH),因此此反應中CO2與H2的分子個數比為1:1;酸性物質能夠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成紅色,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用pH試紙測定的pH會<7,因此選擇bc;
(5)因為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故可以用來滅火;
二氧化碳溶于水產生碳酸,可以制碳酸飲料等,另外還可以做制冷劑、人工降雨等.
故答案為:(1)CaO+CO2 CaCO3;(2)鹽酸;有氣泡產生;(3)ab;(4)1:1;bc;(5)滅火;制碳酸飲料.
點評:本題屬于信息題,考查了有關二氧化碳、碳酸鈣等的性質和用途,難度不大,依據已有的知識結合題目的信息分析即可.
25.(10分)(2013?揚州)某熱電廠用脫硫得到的石膏(CaSO4?2H2O)生產K2SO4肥料的流程如下 .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石膏中S的化合價是 +6。摿蜻^程的化學方程式為2CaCO3+2SO2+O2+4H2O=2CaSO4?2H2O+2 CO2。
(2)石膏與飽和(NH4)2CO3溶液相混合,發(fā)生反應Ⅰ時需不斷攪拌,其目的是 使原料充分反應,提高原料利用率 .
(3)實驗室完成過濾操作所需要的儀器有鐵架臺、玻璃棒以及 ac。ㄌ钭帜感蛱枺AО舻淖饔檬恰∫ 流。
(4)(NH4)2SO4與KCl溶液需在濃氨水中發(fā)生反應Ⅱ,析出K2SO4晶體.此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復分解反應 ,濃氨水的作用是 降低硫酸鉀的溶解度,利于硫酸鉀的析出 ,反應Ⅱ需在密閉容器中進行的原因是 濃氨水易揮發(fā)。
(5)該工藝可以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有 碳酸鈣。▽懸环N),副產品NH4Cl與NaOH溶液混合微熱,產生的氣體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 藍 色.
考點:物質的相互轉化和制備.
專題:物質的制備.
分析:(1)根據化合價原則、質量守恒定律分析回答;
(2)根據玻璃棒的作用分析;
(3)根據過濾的操作分析選擇儀器;
(4)根據(NH4)2SO4與KCl反應的特點分析反應的類型,根據濃氨水易揮發(fā)分析濃氨水的作用、反應Ⅱ需在密閉容器中進行的原因;
(5)分析反應過程中的反應物、生成物,找出能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根據氨氣的性質分析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色.
解答:解:(1)在CaSO4?2H2O中,由于鈣顯+2價、氧顯?2價、氫顯+1價,所以,硫顯+6價.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及數目不變可知,應填入的物質是CO2;
(2)石膏與飽和(NH4)2CO3溶液相混合,發(fā)生反應Ⅰ時需不斷攪拌,其目的是使原料充分反應,提高原料利用率;
(3)實驗室完成過濾操作所需要的儀器有鐵架臺、玻璃棒以及燒杯和漏斗,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4)(NH4)2SO4與KCl溶液需在濃氨水中發(fā)生反應Ⅱ,析出K2SO4晶體,生成了氯化銨,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了成分生成了另外兩種化合物,屬于復分解反應.由于濃氨水易揮發(fā)出氨氣帶走了大量的熱,降低硫酸鉀的溶解度,利于硫酸鉀的析出,為了防止氨氣揮發(fā),反應Ⅱ需在密閉容器中進行;
(5)由反應的流程可知,該工藝可以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是碳酸鈣,由于NH4Cl與NaOH溶液混合微熱,產生了氨氣,氨氣的水溶液顯堿性,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色.
故答為:(1)+6,CO2;(2)使原料充分反應,提高原料利用率;(3)ac,引流;(4)復分解,降低硫酸鉀的溶解度,利于硫酸鉀的析出,濃氨水易揮發(fā);(5)碳酸鈣,藍.
點評:本題通過物質的轉化和制備,考查的知識點較多,只有全面地掌握有關的知識,才能解決好本題.
26.(13分)(2013?揚州)某研究小組欲檢驗草酸晶體樣品分解產物并測定器質量分數(假設雜質不參與反應).草酸晶體( H2C2O4?2H2O)的理化性質見表.
(1)加熱分解草酸晶體最適宜的裝置是 c (填圖1字母序號).
(2)圖2是驗證熱分解產物中含CO,CO2的裝置
①儀器a和b的名稱分別是 燒杯 和 酒精燈 .
②證明存在CO2的現(xiàn)象是 B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證明存在CO的現(xiàn)象是 D中黑色固體變成紅色 ,D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CO+CuO Cu+CO2。
③裝置A的作用是 除去草酸蒸汽,防止對二氧化碳的檢驗產生干擾 ,氣囊的作用是 收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氣 .
(3)為測定樣品中草酸晶體的質量分數,設計兩種如下方案.
熔點沸點熱穩(wěn)定性與堿反應
101°C~102°C150°C~160°C升華100.1°C失去結晶水,175°C分解成CO2,CO,H2O與Ca(OH)2反應產生白色沉淀(CaC2O4)
①稱一定量樣品用上圖裝置進行實驗,測得裝置D反應前后的質量差,由此計算出的實驗結果比實際值偏低,排除儀器和操作的因素,其原因可能有:CO未完全反應、 生成的銅又被氧化 .
②稱取8.75g草酸晶體樣品配制50.00g溶液,取10.00g溶液加適量的稀硫酸,然后滴加25.00g3.16%KMnO4溶液,恰好反應完全.
(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則KMnO4溶液顯 紫紅 色,25.00g3.16%KMnO4溶液中KMnO4的質量 0.79 g.請計算樣品中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M2(H2C2O4)=90,M2(H2C2O4?2H2O)=126,M2(KMnO4)=158].
考點: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見氣體的檢驗與除雜方法.
專題:科學探究.
分析:草酸晶體的熔點較低,受熱容易熔化;
要熟悉各種儀器的名稱、用途;
書寫化學方程式要注意規(guī)范性;
根據物質的性質可以進行相關方面的判斷;
根據化學方程式可以計算草酸晶體的質量分數.
解答:解:(1)草酸的熔點較低,受熱容易熔化,用c裝置加熱草酸時不容易下流,適宜用來加熱草酸.
故填:c.
(2)①儀器a和b的名稱分別是燒杯、酒精燈.
故填:燒杯;酒精燈.
②證明存在CO2的現(xiàn)象是:B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證明存在CO的現(xiàn)象是:D中黑色固體變成紅色.
故填:B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D中黑色固體變成紅色.
D中氧化銅和一氧化碳在加熱時反應能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O+CuO Cu+CO2.
故填:CO+CuO Cu+CO2.
③裝置A的作用是:除去草酸蒸汽,防止對二氧化碳的檢驗產生干擾;氣囊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氣.
故填:除去草酸蒸汽,防止對二氧化碳的檢驗產生干擾;收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氣.
(3)①一氧化碳部分反應,生成的銅重新被氧化等因素都能夠導致計算出的實驗結果比實際值偏低.
故填:生成的銅又被氧化.
②高錳酸鉀溶液是顏色紫紅色的.
故填:紫紅.
25.00g3.16%KMnO4溶液中KMnO4的質量為:25.00g×3.16%=0.79g.
故填:0.79.
設10.00g溶液中含草酸晶體的質量為X,
由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可知,
5H2C2O4?2H2O→5H2C2O4→2KMnO4, 630 316
X 0.79g
=
X=1.575g,
50.00g溶液中含草酸晶體的質量為:1.575g×5=7.875g,
草酸晶體的質量分數為: ×100%=90%,
答:樣品中草酸晶體的質量分數為90%.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san/69425.html
相關閱讀:
孝感2013年中考化學試卷(含答案)
上一篇:
遼陽市2013年中考化學試題(帶答案)
下一篇:
長沙市2013年中考化學試卷解析
相關主題
孝感2013年中考化學試卷(含答案)
陜西省2013年高中統(tǒng)招考試化學試題(有答案)
威海市2013年中考化學試卷解析
2013年九年級化學有關化學式與溶液的計算專題復習題
2013年九年級化學一模試卷(南京市白下區(qū))
2014年初三化學碳單質、一氧化碳中考題匯編
連云港市2013年中考化學試卷(有答案)
2013年初三化學二模試題(帶答案大興區(qū))
蘭州2013年中考化學試卷(有答案)
龍巖市2013年中考化學試卷(帶答案)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2013屆九年級上學期化學第三次月考試卷(
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東中學 九年 級第三階段考試化學科試卷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
2012年初三化學上冊期中考試卷
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期中檢測試題(化學科)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N-……
2012年初三上冊化學期末模擬訓練試題(含
南雄市百順中學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化學模擬訓練 說明:1.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龍巖市2013年中考化學試卷(帶答案)
2013年龍巖市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 化 學 試 題 (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60分鐘) 注意: 請……
2013年初三二;瘜W試卷(有答案東城區(qū))
北京市東城區(qū)2014-2013學年第二學期初三綜合練習(二) 化 學 試 卷 學校 姓名 準考證號 考 ……
相關閱讀
2014年金屬的化學性質中考化學題分類解析
九年級上冊化學物質的推斷培優(yōu)試題
包頭市2013年中考化學試卷(含答案)
金華市、麗水市2013年中考化學試卷(附答
2013中考化學元素化合物專題復習試題
河北省2013年中考理綜化學試卷
九年級上冊化學期末聯(lián)考試卷(帶答案)
中考化學水資源的利用及保護試題匯編(附
九年級化學第一單元測試題(帶答案)
2013年成都市中考化學試卷(含答案)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