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wǎng)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初中學習方法
初中語文
初中英語
初中數(shù)學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學
初中生物
初中政治
初中歷史
初中地理
中考學習網(wǎng)
初一學習方法
初一語文
初一數(shù)學
初一英語
初一生物
初一政治
初一歷史
初一地理
初二物理
初一學習
初中教案
初二學習方法
初二語文
初二數(shù)學
初二英語
初二生物
初二政治
初二歷史
初二地理
初三物理
初二學習
初中試題
初三學習方法
初三語文
初三數(shù)學
初三英語
初三生物
初三政治
初三歷史
初三地理
初三化學
初三學習
初中作文
逍遙右腦記憶
>
教案設計
>
語文
>
七年級
>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導學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七年級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導學案
往事依依
一、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先把握結構,后整體感受內容,
2.重點品位、體會敘述與描寫真切、生動的表達效果,總結學習借鑒。
3.引導學生就感興趣的問題,開展力所能及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以深化學習,提高綜合實踐能力。
二、學習重點
1、重點:著力品位準確、生動的語言,引導學生自主感受其景其情其意,培養(yǎng)主體意識、合作與探究精神。
2、難點:主體部分描述的四件事的內容,引導生嘗試對比閱讀。
三、學法指導
采用“活動式”學習法。用重點詞語對應尋找活動,快速把握整體結構;用“聽-讀-思-議”四步活動,整體感受內容;用“做”,“演”的體驗活動輔助重點把握與難點化解。
教法設計:活動探究式
四、預習導學
1、課前預習
①讀準音,學會利用工具書。
②讀順文,尤其是引用的古詩詞。
③讀懂義,指文章大意,圈出感興趣的內容。
2.開課導語
同學們,自從我們學習了趙麗宏先生的《為你打開一扇門》,文學便在我們心中留下了印象。生活中不能沒有文學。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往事依依》,探究于漪老師怎樣在文學作品的熏陶下一步步走向成功的。
五、活動過程。
1、正音活動
下列加點字該怎么讀?(投影顯示,學生認讀后注上拼音)
倘佯 浩淼 素娥 嬋娟 雕鏤 鐫刻 心曠神怡 絢麗 芳菲 慷慨 諄諄教誨
2、聽讀活動
①文題是“往事依依”,哪些是寫往事的?寫了哪些往事?請邊聽邊劃出關鍵詞語,將課文作結構劃分。
②你在預習時已對文中敘述描寫的內容寄托的感情,已有初步感受,請再聽聽老師的誦讀,進一步加深感受。
3、思考活動
①學生活動要求:將自己讀的感受與聽老師讀的感受結合起來,思考聽讀老師提出的兩個問題,,形成自己的看法并說明理由。
②教師學法輔導:啟發(fā)學生用視讀法瀏覽重要段落,結合問題,作好批注。
4、交流活動
①關于結構切份
明確:第1自然段,引出對幾件往事的回憶,開啟下文。第2-6自然段回憶求學生涯中促成自己心智發(fā)展的、難以忘懷的一些人和事。第7自然段,收束全文,往事依依,催我奮進。
②關于“思想感情”的整體感受
引導:讀《水滸傳》充滿了激情;聽國文老師講辛棄疾的詞《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充滿了豪情。這是出自孩子的天性。請男同學齊誦第2自然段,第7自然段品一品是不是有這種感覺。(齊誦)讀《千家詩》沉醉意境,聽國文老師講田漢的《南歸》似乎老師的眼睛注滿了情思。這是孩子受到深深的感染。請女同學齊誦第4、5自然段,讀出深情,讀出意蘊。
5、品析活動
①關于文章首尾的品析:
用詞的對應:開頭抓了兩個詞“歷歷在目”“記憶猶新”,結尾也有兩個詞“青春激情”“不斷奮進”
情感的呼應:開頭“年華似流水”結尾“金色的回憶”表達了“依依”不舍之情。
②關于過渡段的品析:
文中寫了四件事,同學們研究一下,這幾件事是怎么銜接在一起的?(生速讀,找答案)
討論后明確:第3自然段,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還有“老師入情入理的講課也在我心上雕鏤下深刻的印象,培養(yǎng)了我課外閱讀的情趣”中的“也”字。還有67頁“也是在初中讀書時,來了一位代課的國文教師”中的“也”字,起到了聯(lián)系上下文的作用,使文章結構緊湊,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③關于文中詩句的品析:
找一找色彩性的詞:
說一說詩句的順序:
想一想描繪的畫面:
用即興作畫題詩的形式或用語言表達的形式,小組間競賽表演。
六、課堂訓練
㈠多音字注音并組詞
重{ 泊{ 降{ 模{
㈡主題總結:作者通過學生生涯幾件往事的回憶,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㈢技巧總結:在寫作上有哪些方法值得學習?
㈣讀課文第3、4自然段,完成下列題目
1、“編織的童年美麗的生活花環(huán)的”意思是???????????????
⒉第一節(jié)敘述?????????,引出對??????????????的回憶。
3、“黃酈鳴翠柳”,“白鷺上青天”,完整的句子是??????????????
4、引用《千家詩》的詩句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5、第4自然段可分為三層,請在原文中劃,并且在下面概括各層次的內容。
6回憶春夏秋冬的詩句,越多越好。
7 你讀過什么名著,是否曾經(jīng)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請把它寫出來。
板書設計: 往事依依
引出回憶 看 讀 品 聽 登
↓ 選材精當 山 水 千 國 北
回憶往事 ========> 水 滸 家 文 =======>固
│ 語言優(yōu)美 畫 傳 詩 課 樓
↓ 前后照應 蘊含哲理
篇末點題????????-?????????→
幼時記趣
課型:新授 課時: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簡介作者及相關內容,了解作者創(chuàng)作背景。
2反復朗讀課文,品位文章的童真童趣。
3疏通課文脈絡,了解課文結構形式,掌握課文大概內容。
學習重點
目標2、3
方法設計:參照注釋,推斷語義
學法指導
1、在反復朗讀中,咀嚼文言味道。
2、教會學生能抓住重點句子疏通全文內容。
學習過程
預習導學
童年的記憶象廣闊的大海,采擷幾朵浪花,跳躍著律動的節(jié)奏,拍打著輕快的音符,那些隨風飄散上午零零碎碎的感動與懷念,拼組成清晰的畫面,留存在記憶深處。讓我們聆聽經(jīng)典旋律----羅大佑的《童年》,在音樂聲中揭示課題《幼時9趣》。
(一)自查沈復相關資料。找尋詩、詞、歌、賦中有關童年的經(jīng)典句子。
(二)自讀課文三遍,完成下列練習。
1、借助工具書,自行掃除生字詞。
2、你能讀出下列句子的節(jié)奏嗎?
(1)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2)私擬作群鶴舞空。
(3)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4)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5)作青云白鶴觀。
(6)果如嗬立云端,怡然稱快。
3下列句子你能翻譯嗎?
(1)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2)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立云端,怡然稱快
(3)長蹲其身,使與臺齊。
(4)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5)見二蟲斗草間。
(6)捉蛤蟆,鞭數(shù)十,驅之別院。
學習研討
(一)導入
(二)自主學習反饋:交流預習成果。
(三)合作探究,品讀欣賞。
1、朗讀第一節(jié),思考:作者說的“物外之趣”指哪些事情?為什么叫“物外之趣”?
2、課文的結構有何特點?
3、請說說作者為什么能從童稚小事中獲得“物外之趣”?
課堂訓練
1、繼續(xù)鞏固預習題。
2、給句中加點的字注音
(1)項為之強
(2)以土礫凸者為邱。
3、將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
(2)嚇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
延伸拓展
1、初學《幼時記趣》后,你對自己的童年生活有什么感受呢?請用一段話,寫你童年時代的某種生活體驗。(300字左右)
2、解釋下列多義詞
(1)之 時有物外之趣??昂首觀之??
(2)以 徐噴以煙??以蟲草為林??
(3)為 項為之強??以蟲蟻為獸??
(4)其 常蹲其身??神游其中??
課型:新授 課時: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具體分析三件趣事,和作者一起回憶天真的童年。尤其體會作者懲罰強暴,同情弱小的純真的童心。
2、認識觀察與想象、聯(lián)想的關系。在學會觀察、想象和聯(lián)想的基礎上,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學習重點
重點分析課文的第二、三件趣事。完成學習目標的1、2。
讓學生娓娓訴說童年生活,感受物外之趣的魅力。
學法指導。
1、童年趣事的材料也許會有許多,在中指導學生如何剪裁。
2、文言文距離學生生活久遠,教會學生用學現(xiàn)代文的方法學習文言文。
3、結合自繪插圖讓學生對知識心領神會。
學習過程
檢查舊知 導入新課
(一)、在知曉朗讀節(jié)奏的基礎上,請兩位學生朗讀課文?凑l讀得有文言味道。
(二)、文章回憶了哪三件趣事,請用自己的語言作詳盡敘述。
學習研討
(一)、合作探究 品位鑒賞
1、這三件趣事的安排有沒有一定的順序,可以隨意打亂嗎?
2、你們對哪一件事最感興趣。為什么?
3、結合每一件事,請同學們自行畫簡筆畫。老師也畫。其中第二件事由老師重點分析。以。。。為。。。的句式。作者的觀察與想象、聯(lián)想。還有第三件事,老師主要抓住其中的動詞來體會作者的懲罰強暴,同情弱小的思想。
4、一種平常的景象或事物,如果我們能仔細觀察,再通過想象和聯(lián)想,會變得美麗而奇特。作者文章中的哪些景象或事物變得美麗而奇特了呢?
5、很多人說“眼睛是窗戶”,老師說“沈復的眼睛是放大鏡,是美容鏡”,你們同意嗎?為什么?請用你們的雙眼仔細觀察教室里的一切,看有無新的發(fā)現(xiàn)。
6、“一切景語皆情語”,毫不起眼的平凡物象,在作者眼里變了,寄予作者怎樣的情感?
(二)、讓學生質疑,做到條條有落實。
課堂訓練
1、本文作者是??代的??,本文選自????
2、本文以記趣為中心,記敘了哪三件事??? ?? ??
3、解釋加點的字
(1)私擬作群鶴舞空????
(2)項為之強????
(3)神游其中????
(4)鞭數(shù)十????
4、翻譯句子
(1)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
(2)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拓展延伸
一、讀下面一則關于“夢”的詩謎,回答問題。
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
來似春潮不多時,去似朝露無覓處。
這首詩運用了????的修辭手法!盎ǚ腔ǎF非霧”寫了夢的????特點。“夜半來,天明去”點明了夢的????特點。“來似春潮不多時,去似朝露無覓處”寫出了夢的????特點。
二、課內閱讀
1、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 常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目細視。以蟲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邱,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2,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蛤蟆,鞭數(shù)十,驅之別院。
(1)選文第1段中私擬的自然景物有哪些?--------------------------------
(2)選文第2段,表現(xiàn)作者的情緒變化的語句是-------------------
(3)底1、2段間有什么關系?
(4)作者為什么“捉蛤蟆,鞭數(shù)十,驅之別院”,而不將它打死?
(5)生活中,你有過作者描述的類似經(jīng)歷嗎?請用簡潔的語言寫下來。
十三歲的際遇
學習目標:
1、理清作者思想感情變化、發(fā)展、升華的線索。
2、學習課文敘述、議論、抒情相結合,材料安排精當合理的寫法。
3、體會知識的海洋,教育的啟迪,能使人的心靈海闊天空,使人的智能充分提高,使人渴望生活,渴望創(chuàng)造,渴望在無邊無際的天空自由飛翔的道理。
4、培養(yǎng)自信,積極進取的好學精神。
學習重點:
目標1、3、4
學法指導
1、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認真體會作者迸發(fā)出的勃發(fā)向上的追求與熱情,與眾不同的個性。
2、在朗讀中,要想一想有些話若是平平實實地說該怎么說,再看看作者又是怎么說的。
3、體會文章詩意盎然,文辭優(yōu)美,字里行間透著靈氣的特點。
第一學時
學習過程:
親愛的同學,經(jīng)過小學六年的學習,如今我們已十三歲,成為了一名初中生。十三歲,我們也許有時還想著向父母撒嬌,而十三歲的田曉菲已是北京大學一年級的學生了,她四歲就大量接觸文學作品,初一時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十三歲就被北大英語系破格錄取,后來相繼獲得英國文學碩士學位,哈薩克佛大學博士學位,二十九歲時就走上了哈佛的講臺,這一連串閃光的足跡,令人驚嘆,而當我們看了她在北大九十周年校慶時寫的文章就能找到她輝煌經(jīng)歷的答案。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田曉菲,走進北大。
(一)自查資料或網(wǎng)上搜索關于北大和田曉菲的資料,整理歸納后寫在下面。
(二)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自讀課文,整體感知,完成下列“沖關”練習。
1、請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寫出漢字。
白駒( )過隙 迸( )濺 穹( )隆 積攢( ) 嗚咽( )
摒( )棄 xī 利( ) 怪僻( ) 安恬( ) xié 。 ) 惆悵( )
沉淀( ) 驟然( ) xù( )語
2、解釋下列詞語
莫名??
白駒過隙??
涉足??
委于我心??
不系之舟??
安恬??
惆悵??
小立??
3、指出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并在括號內訂正,沒有錯別字的就在括號內畫個“√”。
湖光塔影( ) 漠然回首( ) 盲然若失( ) 津津有味( )
一視同人( ) 談笑風聲( ) 和藹可親( ) 彈指一瞬( )
4、這篇文章詩意盎然,字里行間透著靈氣,作者的心躍然紙上。你能體會到涌動在作者心中的是怎樣的一種情感嗎?
一、導入
同學們,青春時節(jié),是人生的春天,是孕育理想、確立志向的最佳時期;青春時節(jié),思維活躍,敢于創(chuàng)新,是挖掘生命潛能、開發(fā)人生智慧的關鍵時期。十三、四歲正是人生的黃金時期,你準備怎樣度過這一段青春時光?(學生交流)是的,只有知識才能讓我們的青春煥發(fā)絢麗的光彩,才能讓我們的人生走向輝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少年大學生田曉菲為紀念北京大學建校90周年寫的一篇文章《十三歲的際遇》
二、自主學習反饋,展示交流預習成果。
三、合作探究,品味鑒賞。
1、文章以空行空開,自成三個部分。課文開頭寫了作者幼時與北大之間的哪些事情?哪些詞語體現(xiàn)了作者與北大“塵緣”的“奇妙”?
2、在4~5小節(jié)中,作者回顧了自己進入北大三年間的感受,作者的心境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找出相關的詞語來說明)
3、進入北大學習后,北大的哪些東西對作者產(chǎn)生了影響?
4、初見北大的圖書館,作者的感受是什么?插敘那位小姑娘抽泣有什么作用?
5、“喜歡讀北大的書,更喜歡讀北大的人!蹦阏J為這句話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作者又從北大的人中讀到了些什么?
6、朗讀最后一部分。作者深情地表達了自己對于北大的什么感情?
才進校門,高年級的同學就帶我們參觀北大圖書館。當時,好像還看了一個介紹圖書館的紀錄片。入學之初那句頗為雄壯的誓言??“我不僅為北大感到驕傲,也要讓北大為我感到自豪”??在圖書館大樓的映襯下驟然顯得蒼白無力。我緊閉著嘴,心頭涌起一種近乎絕望的感覺:400多萬冊圖書!實在難以想像。而其中我所讀過的,大概連這個數(shù)目的最小零頭都不到吧!不知怎么,我回憶起了1983年在青島過夏令營時發(fā)生的一件事情:記得那時燈已熄了,我們在黑暗里躺在床上,隨意聊著天兒。我和領隊的那個女老師正說得津津有味,我上鋪的女孩卻忽然哭了起來。我們驚訝地問她怎么了,她嗚咽著答道:“你們知道得那么多,可我什么都不懂……”如今,我和女老師的談話早忘得一干二凈了,可那女孩子的嗚咽反倒長久而清晰地留存在心中。當我隨著面孔尚未記熟的新同學一起走出圖書館的時候,我似乎剛剛理解了那因為自己的無知而抽泣的女孩……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頗( ) 嗚咽( )
2.結合文意解釋詞語。
清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分析“我不僅為北大感到驕傲,也要讓北大為我感到自豪”前后的破折號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緊閉著嘴,心頭涌起一種近乎絕望的感覺”一句后面的冒號的作用是什么?“近乎”一詞能否去掉,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用原文說明“我”的一種近乎絕望的感覺具體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400萬冊圖書!”中,感嘆號改成逗號好不好?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對“在青島過夏令營時發(fā)生的一件事情”從記敘順序上來說采用的是什么順序?作者寫這件事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而其中我所讀過的,大概連這個數(shù)目的最小零頭都不到吧!”中的“最小”能否去掉?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為什么說“走出圖書館的時候,我似乎剛剛理解了那因為自己的無知而抽泣的女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果不讀下文,你能通過這一段的敘述推想出作者接下來會怎么樣做嗎?請試著說出你的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學時
一、復習導入
北大是一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高等學府,是莘莘學子向往的殿堂,北大的什么給“我”的影響最大?什么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
二、合作探究,品味鑒賞
(一)品味精美語句
1、“我不僅為北大感到驕傲,也要讓北大為我感到自豪!”“北大為我展示了一個動人的新世界,在這令我驚喜的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創(chuàng)造,渴望有一副輕靈的翅膀……在無際的天空自由地飛翔!”“喜歡讀北大的書,更喜歡讀北大的人……”“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實在太多、太多……”這幾個句子,都表達了作者對北大的什么感情?談談你的感受。
2、“中文的、英文的,都在以互不相同的的沉默的語言,向我發(fā)出低低的絮語和呼喚。漸漸地,我的心情也變得和它們一樣:沉靜,愉悅,安詳。”體會這句話的表達效果。
3、“北大就是一條生命飽滿的河流,它從90年前的源頭出發(fā),向那充滿希望的未來流淌。不管兩岸風景變換,河上卻始終有著渴望擁抱未來的船客,有著代代相傳的辛勤的舵手與船工!逼渲小昂恿鳌薄ⅰ帮L景”、“船客”、“舵手與船工”各比喻什么?
4、“我沒有忘記我的誓言……我渴望從海洋深處為你、北大,擷取最燦爛的珍珠。“正是在北大,我從那個無憂無慮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艱難地走向成熟。北大早已不僅僅是哺育我的母校,它是師長,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薄拔疫會回到你的身邊來……輕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體會這些直抒胸臆的語句中,所流露出的作者對于母校的感情。
(二)回味領悟
1、你感受到課文中所流淌著作者對于母校的深情嗎?歸納一下貫穿全文的那條感情線索。
2、讀了這篇文章后,你從作者身上感受到什么?
三、歸納小結
1、用一句話來概括一下這篇文章的中心。
2、課文在詳略安排、表達方式上各體現(xiàn)了什么特點?
作者說:“我不僅為北大感到驕傲,也要讓北大為我感到自豪!庇腥苏J為作者這樣說有些狂妄,有人認為這是作者自信的表現(xiàn),還有人認為這反映了作者入學之初的幼稚無知,你怎么看?寫出你的看法。
板書設計:
十三歲的際遇
田曉菲
按時間順序來寫,
感情線索:對北大的驚奇、喜悅與感動之情
七歲時的 夢想
十歲時的 信心
十三歲時的 際遇
十六歲時的 回顧
第二部分從哪些方面寫去寫北大的?
北大的圖書館 : (因為是知識的象征)
北大的人: 同學、老師、我(因為是北大的主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yi/78821.html
相關閱讀:
上一篇:
《凡爾賽宮》導學案
下一篇:
口語交際《說家鄉(xiāng)》
相關主題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航天女英雄——女教師克里斯塔?麥考利
《航天女英雄——女教師克里斯塔?麥考利夫追記》教案 [目標] 1、圍繞航天英雄這一主題,利……
月亮上的足跡
月亮上的足跡 【自讀導言】1、自讀要求: ⑴快速閱讀,較快地了解的大意。 ⑵依據(jù)概說──……
23、傷仲永 教案(語文版)
23、傷仲永 教案(語文版) 目標 1、知識和技能:掌握有關文言實詞的意義和用法,加強文言……
《十三歲的際遇》教案
一.目標 1.通過對文章的誦讀、思辨、交流和點撥,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和熱愛北大、渴……
第14課《秋天》學案
第14《秋天》學案 教師寄語:語學習需要聯(lián)想和想象,就象飛鳥需要翅膀。 學習目標: 1、能……
相關閱讀
孫權勸學
傷仲永
竹影 教案
在山的那邊
《春》教學設計
《狼》教學設計
斑羚飛渡 導學案
第24課《真正的英雄》導學案
我的信念教學案及答案
在山的那邊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