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shù)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xùn)練
|
網(wǎng)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dǎo)圖
學(xué)習(xí)方法
學(xué)習(xí)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xùn)練
記憶術(shù)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xué)習(xí)方法
高中學(xué)習(xí)方法
|
高考
|
小學(xué)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xué)習(xí)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shè)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xué)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xùn)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高中學(xué)習(xí)方法
高中語文
高中英語
高中數(shù)學(xué)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學(xué)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歷史
高中地理
高中教案
高中試題
高一學(xué)習(xí)方法
高一語文
高一數(shù)學(xué)
高一英語
高一物理
高一化學(xué)
高一生物
高一政治
高一歷史
高一地理
高一學(xué)習(xí)
高二學(xué)習(xí)方法
高二語文
高二數(shù)學(xué)
高二英語
高二物理
高二化學(xué)
高二生物
高二政治
高二歷史
高二地理
高二學(xué)習(xí)
高三學(xué)習(xí)方法
高三語文
高三數(shù)學(xué)
高三英語
高三物理
高三化學(xué)
高三生物
高三政治
高三歷史
高三地理
高三學(xué)習(xí)
逍遙右腦記憶
>
試題中心
>
語文
>
高三
>
2014屆高考語文精練即學(xué)即練復(fù)習(xí)試題及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xué)習(xí)網(wǎng)
2014屆高考語文精練即學(xué)即練復(fù)習(xí)試題及答案
第二節(jié) 鑒賞古代詩歌的語言
1. (2010?廣東高考)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望江東
黃庭堅
江水西頭隔煙樹。望不見、江東路。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闌①住。
燈前寫了書無數(shù)。算沒個、人傳與。直饒尋得雁分付②。又還是、秋將暮。
【注】①闌:阻隔;阻攔。②直饒:縱使。分付:交付。
簡析“隔”字的雙重意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煉字類題目一般從以下幾方面著手:該字的字典義+臨時語境義,該字使用的表達技巧+表達效果,該字所傳遞的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隔,隔斷、阻隔之意。詩人身處江西,目光被樹阻隔而難望見江東。同時,也是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東。一語雙關(guān),增強了對江東的留戀之情。
答案:①(客觀)視覺的阻隔:江水、煙樹隔斷歸路;②(主觀)情感的阻隔:思念之情無法傳遞。
2. (2010?四川高考)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減字木蘭花
向子 ①
斜紅疊翠,何許花神來獻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孫錦一機。
真香妙質(zhì),不耐世間風(fēng)與日。著意遮圍,莫放春光造次歸。
【注】①向子 官至戶部侍郎,因反對秦檜議和而被勉官。
“斜紅疊翠”一句,“紅”“翠”和“斜”“疊”字對春景的各有其妙,請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文學(xué)作品的語言。煉字,要求分析字的意思、修辭、表現(xiàn)手法、結(jié)構(gòu)作用、表現(xiàn)主題情感意境的作用。
答案:“紅”“翠”點明了花葉的色彩,以“紅”借代花,以“翠”借代葉,含蓄而形象!靶薄薄隘B”花葉的形態(tài),“斜”字描繪出花朵的多姿,“疊”字則凸顯了枝葉的繁密。
3. (2010?重慶高考)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菩薩蠻?北固題壁
[清]郭麟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儂也替江愁,山山不斷頭。
片帆如鳥落,江住儂船泊。畢竟笑山孤,能留儂住么!
簡析“片帆如鳥落,江住儂船泊”中“住”字的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住”字在詞中三次出現(xiàn),意義各有不同!扒嗌接亟髯 ,青山想要把江流截住,這里的“住”是“江流停止不動”的意思;“江住儂船泊”,我的船停泊在江流平緩之處,這里的“住”是水勢平緩的意思,與“急”相對!澳芰魞z住么!”能把我留下來不再向前行駛嗎?這里的“住”不再指江流,而是指人(船)停止不前。
答案:“住”字寫出了因看不見江水流動而產(chǎn)生的錯覺,也形象地表現(xiàn)出水流平緩之狀。
4. (2009?天津高考)閱讀下面的詩,按要求作答。
嚴鄭公①宅同詠竹
杜 甫
綠竹半含籜②,新梢才出墻。色侵書帙③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娟娟凈,風(fēng)吹細細香。但令無剪伐,會見拂云長。
【注】①嚴鄭公,即嚴武,受封鄭國公。②籜(tuò),筍殼。③帙,包書的布套。
請賞析“色侵書帙晚”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色侵書帙晚”一句描繪竹子的形象,注意描寫的是竹影,結(jié)合全句加以分析。注意鑒賞具有刻畫效果的詞語,即要錘煉“侵”的動態(tài)效果和“晚”字的襯托效果。
答案:翠竹的影子投映在書上,使人感到光線暗了下來。“侵”寫出了竹影移動擴大的漸進過程!巴怼弊謩t寫出了竹影給人帶來的時間錯覺。
1. (2010?湖南高考)閱讀下面的宋詞,根據(jù)提示,完成賞析。
好事近①
陸 游
湓口放船歸,薄暮散花洲宿。兩岸白 紅蓼,映一蓑新綠。
有沽酒處便為家,菱芡四時足。明日又乘風(fēng)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詞寫于作者54歲時東歸江行途中。
題目 賞析上片“映一蓑新綠”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處。(4分)
【學(xué)生答案】小洲上草的綠色倒映在蓑衣上,心情顯得非常悠閑愜意!臼Х衷颉康0分。沒有充分理解詩意,誤解了詞語的比喻義。
【參考答案】“蓑”字勾連“新綠”,“新綠”如蓑,引人聯(lián)想,近觀長短參差,遠望綿延潤澤,形象生動(2分),“映”字體物甚細,將綠草與前句之白 、紅蓼相映襯,構(gòu)成一幅深淺對比、冷暖交融的色彩豐富的美景,足以怡悅?cè)诵?2分)。【增分技巧】賞析“蓑”“映”的妙處,需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理解詩意,品味“白 、紅蓼、新綠”的意象,二是喚起自己對“蓑”“映”的形象體驗,二者結(jié)合,自能體會其用字之傳神生動。作答時一般先結(jié)合對詩句的體驗理解進行描述,然后評說其達到的效果。
2. 閱讀下面的詩,回答問題。
征 人 怨
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fù)玉關(guān),朝朝馬策與刀環(huán)。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題目 請賞析“萬里黃河繞黑山”中“繞” 字的妙處。(4分)
【學(xué)生答案】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地域之廣闊??“萬里黃河”環(huán)繞“黑山”的情景,以此狀征途之回轉(zhuǎn)曲折!臼Х衷颉康2分。文章的標題是“征人怨”,而考生只分析到征途之回轉(zhuǎn)曲折,顯然是忽視了題目的主題暗示。文章四句,不著一個“怨”字,但處處扣之。四句分別是:怨征調(diào)之頻繁,怨戰(zhàn)爭之緊張,怨戍邊無歸期,怨征途無盡頭?梢姟袄@”字不僅狀景,還有言厭倦之情的作用。
【參考答案】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地域之廣闊??“萬里黃河”環(huán)繞“黑山”的情景,以此狀征途之回轉(zhuǎn)曲折,表達了征人對戰(zhàn)爭不止的迷惘與厭恨。【增分技巧】標題的動詞暗示了文章的事件,而形容詞往往暗示了作者的情感與思想,我們在閱讀詩歌時,要注意標題的暗示意義。
考點一 字詞推敲
1. (2014?福建省協(xié)作校高三第二次聯(lián)考)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明發(fā)房溪二首(其一)
楊萬里
青天白日十分晴,轎上蕭蕭忽雨聲。
卻是松梢霜水落,雨聲那得此聲清。
詩中哪一個字能概括全詩的意境特點?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清”。一個“清”字,不但晶瑩澄澈,而且還帶著泠泠清韻,呈現(xiàn)出清幽澄明的境界。
2. (2014?福州市八市)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
橫塘夜泊
(清)釋宗渭
偶為看山出,孤舟向晚亭。野梅含水白,漁火逗煙青。
寒嶼融殘雪,春潭浴亂星。何人吹鐵笛,清響破空冥。
請談?wù)勥@首詩中“逗”字和“浴”字的表達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用“逗”形容火光與青煙相映而跳動升騰的情態(tài),似乎它們在互相逗趣,把漁火寫活了,給“孤舟”飄蕩的詩人帶來溫暖的情趣。用“浴”比喻星星在水中的倒影被吹亂,仿佛是星星在水波里歡快地沐浴而攪亂了水面的寧靜。
3. (2014?寧陽一中高考模擬)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登擬峴臺
陸游
層臺縹緲壓城堙,倚仗來觀浩蕩春。
放盡樽前千里目,洗空衣上十年塵。
縈回水抱中和氣,平遠山如蘊藉人。
更喜機心無復(fù)在,沙邊鷗鷺亦相親。
此詩頷聯(lián)中的“洗”十分生動傳神,請簡要分析其妙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洗”字將浩蕩春意喻為無邊綠水,化靜為動,化無形為有形,生動地寫出了春意之深之廣;而且“洗”字寫出了詩人內(nèi)心強烈的情感變化:無邊春意征服了詩人,使之塵濾一空,心靈進入一個澄明之境,從而凸現(xiàn)了春色給詩人的心靈震撼,極為傳神。
4. (2014?福建雙十中學(xué)模擬)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
蝶戀花?暮春
蘇 軾
簌簌無風(fēng)花自墮。寂寞園林,柳老櫻桃過。落日有情還照坐。山青一點橫云破。
路盡河回千轉(zhuǎn)舵。系纜漁村,月暗孤燈火。憑仗飛魂招楚些①。我思君處君思我。
【注】①憑仗飛魂招楚些:語出《楚辭?招魂》“魂兮歸來,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辭?招魂》召喚屈原那樣召喚離去的友人。
你認為“山青一點橫云破”一句中最具表現(xiàn)力的詞語是什么?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點”或“破”;突出了青山的高峻(言之成理即可)。
5.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問題。
晚 望
(清)鄭 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碧云收去鳥,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靜,山容雨后新。獨憐溪左右,十室九家貧。
這首詩字面平易,卻實有刻煉之功。頷聯(lián)“收”“出”兩字以淺為深,用得很特別。請說說這兩個字的妙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鳥兒隱沒于碧空之中,卻說被藍天白云收了進去;農(nóng)人田間穿行勞作,卻說被翠綠的稻秧送了出來。一“收”一“出”,運用擬人手法,賦予事物以人的情感,描繪出一幅清新明麗的春景圖。
考點二 詩句鑒賞
6. (2014?福建四校聯(lián)考)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
秋蕊香
張 耒
簾暮疏疏風(fēng)透,一線香飄金獸。朱欄倚遍黃昏后,廊上月華如晝。
別離滋味濃于酒,著人妝。此情不及東墻柳,春色年年如舊。
結(jié)合全詞,簡要賞析“此情不及東墻柳,春色年年如舊”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詞中主人公以“東墻柳”反襯自己,“東墻柳”年年春色依舊,而主人公容顏卻一年一年老去;二是借用柳的離別之意,但層次更深。雖然同為離別,“東墻柳”每年至少能被人見一次,而抒情主人公連這一面都不曾見過,意指已經(jīng)離別至少超過一年時間了。
7. (2014?江西上高二中模擬)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
夢微之①
白居易
晨起臨風(fēng)一惆悵,通川湓水斷相聞。
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
【注】①唐憲宗元和十二年(即公元817年)三月,元稹貶通州(今四川達川);八月,白居易貶江州(今江西九江)。此詩為該年十二月元稹接白居易《夢微之》而酬和次韻之作。
白居易詩“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寫法獨特,談?wù)勀愕恼J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這兩句詩表面上寫詩人詢問元稹因何事憶我,致使我昨夜夢見了你;實際上是寫詩人對元稹關(guān)切、思念之情難以自已,以致形之于夢。這是從對方著筆,換位去寫,構(gòu)思精巧,表達含蓄委婉。
8. (2014?南安一中期中考試)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如夢令
蘇 軾
為向東坡傳語,人在玉堂①深處。別后有誰來?
雪壓小橋無路。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
【注】①玉堂,翰林院。此詞作于被貶黃州后又到京城做翰林學(xué)士時。
(1)“別后有誰來?雪壓小橋無路”,蘇軾“別”什么地方,別后有沒有人來?詞人對自己的提問所作回答有怎樣的妙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痹~人為什么不用“一蓑煙雨”,而用“一犁春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辭別黃州東坡,之后蘇軾想沒有人再去東坡。詞人采用設(shè)問句的形式,用“雪壓小橋無路”這句景語作答。這個回答富于形象性,委婉曲折,避免了平鋪直敘,表現(xiàn)了詞人對黃州東坡的無限思念之情。
(2)用“一蓑煙雨”雖既可表現(xiàn)漁人,也可表現(xiàn)農(nóng)人,既可表現(xiàn)勞動,也可表現(xiàn)行路,但仍不具體。只有“一犁春雨”才是表示春雨過后的耕作,與前“東坡”相應(yīng),而且飽含詞人歸耕農(nóng)畝(或:黃州東坡)的輕松愉悅的情感。
9. (2014?三明五校高三聯(lián)考)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
詠 柳
曾 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fēng)勢更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為“不知秋后有清霜”文意也通,你覺得那一句更好,請簡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天地”句更好一些。結(jié)合整首詩的意境來看,這是詩人閱盡滄桑之后對人生的一種體悟。
“不知天地有清霜”營造了遼闊的意境,為全詩的畫龍點睛之筆,它對那些得志一時的小人提出了嚴正的警告,振聾發(fā)聵,促人警醒。同時,表達出了一種超然的心境,和對人生、對歲月匆匆流過的感悟。而將“天地”改為“秋后”就縮小了意境,使其變得弱而狹隘,影響了整首詩開闊的意境。
10. (2014?漳州二中高三月考)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
千秋歲①
(宋) 秦觀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ㄓ皝y,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云暮合空相對。
憶昔西池會②,?鷺同飛蓋③。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里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注】①紹圣元年(1094年),秦觀因元?黨禍,貶杭州通判,又因御史劉拯論增損《神宗實錄》,中途改貶監(jiān)處州酒稅,此詞作于處州任上;②西池會:元?七年三月上巳,詔賜館閣花酒,游金明池,瓊林苑,與僚友西池宴集賦詩唱和;③?鷺:指朝廷百官;飛蓋:形容車輛之疾行。
近人夏閏庵云:“此詞以‘愁如!徽Z生色,全體皆振,乃所謂警句也!闭埥Y(jié)合作品簡要分析“如海之愁”有哪些內(nèi)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飄零疏酒盞”一句,他鄉(xiāng)逢春,因景生情,親友離別,產(chǎn)生飄零憔悴之愁;②“憶昔西池會”一句,撫今追昔,政治風(fēng)云變幻,同僚好友多被貶謫,天各一方,有憶念故人之愁;③“日邊清夢斷”一句,青春年華消逝,政治理想破滅,有抱負難伸之愁;④“春去也”一句,暮春時節(jié),落紅無數(shù),感嘆歲月流逝,良時難再,有惜春傷己之愁。
考點三 風(fēng)格體味
11. (2014?寧德市高三上半期檢測)閱讀下面這首清詩,然后回答問題。
壬戌清明作
屈大均
朝作輕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
落花有淚因風(fēng)雨,啼鳥無情自古今。
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沉。
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
【注】屈大均,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早年參加抗清斗爭,后退隱不仕。其地位與顧炎武、吳嘉紀比肩。屈大均一生跋涉山川,結(jié)交前明遺民志士抗清,冀求復(fù)明。
本詩的頷聯(lián)和尾聯(lián)表現(xiàn)出了怎樣的語言風(fēng)格?請任選一聯(lián)簡要賞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含蓄委婉(或:深沉蘊藉)。
頷聯(lián):作者用垂淚的“落花”比喻受打擊的抗清志士,用得意的“啼鳥”來比喻為清廷賣力幫腔的小人,含蓄地表達了深沉悲愴的情懷。
或尾聯(lián):“龍蛇四海歸無所”,比喻反清志士們因為大業(yè)難成而找不到自己的歸宿;“寒食年年愴客心”,指包括自己在內(nèi)的前明遺民志士在每年寒食節(jié)的時候都會產(chǎn)生悲愴之情,反清無望的幽憤之情表達得深沉蘊藉。
12. (2014?長泰一中月考)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長相思
納蘭性德①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fēng)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注】①納蘭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滿族正黃旗人。本詞寫于康熙二十一(1682)年,當時作者隨康熙帝出山海關(guān)。榆關(guān),即今山海關(guān)。
這首詞風(fēng)格婉約,請從思想感情與語言特點兩個方面對此作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從思想感情方面說,本詞描寫了夜深人靜,風(fēng)雪交加,遠在塞外宿營的詞人思念遠方的親人,輾轉(zhuǎn)反側(cè),臥不成眠,主要是抒發(fā)詞人小我之情。從語言風(fēng)格來說,本詞音律諧婉,自然清新,有著柔婉之美,如“山一程,水一程”“風(fēng)一更,雪一更”。
13. (2014?福建省高三第二次檢測)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卜算子
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結(jié)合具體的詞語,簡要分析這首詞的語言風(fēng)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這首詞以口語起,明白如話,樸素中見真情!八季薄按撕蕖薄跋嗨肌钡仍~把“我”的感情表露無遺;“只愿”“定不負”等詞語體現(xiàn)了“我”情深意切的真情。
14. (2014?河南鄭州四中調(diào)研)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題目。
蘇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菩薩蠻
李清照
風(fēng)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
故鄉(xiāng)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沉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
兩首詞的主題是否相同,風(fēng)格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兩首詞的主題相同,都抒發(fā)了鄉(xiāng)思離情。但范詞的抒情比較直接,李詞的抒情是委婉含蓄。賞析:范詞: “黯鄉(xiāng)魂”二句,直接托出心頭縈繞不去、糾纏不已的懷鄉(xiāng)之情和羈旅之思。明月皎皎,反而使他倍感孤獨與悵惘,于是不由得發(fā)出“休獨倚”之嘆。李詞:早春又是乍暖還寒時節(jié),小睡起來,微寒侵膚,剛才插到鬢上的梅花也已枯凋。詞人不說心情的轉(zhuǎn)變,只用天氣的輕寒和梅花的凋殘,暗示其意識流程。詞人沒有說自己如何沉溺于但愿長醉不復(fù)醒的醉夢中,只說醉臥時所燒的沉香早已爐滅香消,而詞人還宿酲未解。而醉醒時鄉(xiāng)思的凄苦,盡于言外可見。
15. (2014?上學(xué)期泉州五校高三聯(lián)考)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觀祈雨
李 約
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
這首詩在表達技巧和語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點?試作簡要賞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語言含蓄,極具諷刺性。第一句中的桑無葉、土生煙,景中帶情,含蓄地抒發(fā)了農(nóng)民盼春雨心憂如焚的感情。第四句寫朱門心憂春陰(雨)使管弦受潮而影響其享樂。一樣“憂”,兩樣情,詩人的同情與憤慨滲透其間,溢于詩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68493.html
相關(guān)閱讀:
2013年高考語文仿真試題(附答案河南十名校)
上一篇:
2013年高考語文一模試卷(河北帶答案)
下一篇:
2013年高三語文第三次聯(lián)考試題(陜西省五校帶答案)
相關(guān)主題
2013年高考語文仿真試題(附答案河南十名校)
江西省2013年高考語文試題
山東省2013年高考語文試卷(含答案)
2013年高三上冊語文第一次四校聯(lián)考試題(含答案)
2013年高三上冊語文摸底考試試卷(附答案)
2014屆高考語文第二輪課時專題強化演練題(有答案)
2014屆高考語文精練鳳頭豹尾展才情——開頭、結(jié)尾即學(xué)即練復(fù)習(xí)試
2013年高考語文第三次模擬試卷(中山市有答案)
遼寧省2013年高考語文試卷(含答案)
2014屆高考語文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精練即學(xué)即練復(fù)習(xí)試題
相關(guān)推薦
推薦閱讀
2013屆高三上冊語文學(xué)情調(diào)研試卷(帶答案
考試時間:150分鐘 分值:160分 一、語言字運用(15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
2012年安徽省高考語文試卷(word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學(xué)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安徽卷) 語 本試卷分第Ⅰ卷(題)和第Ⅱ卷(表達題)兩部……
湖北省2013年高考語文試卷(有答案)
絕密★啟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學(xué)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湖北卷) 語 文 本試題卷共8頁,六大題……
2013屆高三語文上冊第三次適應(yīng)性檢測(帶
高三第三次適應(yīng)性測試 語 試 題 命題:溫州二中高三語組 本試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頁。滿分1……
2012年湖南高三上冊第一次月考語文卷(含
湖南師大附中2013屆高三第一次月考 語試卷 一、語言字運用(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
相關(guān)閱讀
2013年重慶高考語文試卷(附答案)
2013年高三語文三檢試題(徐州含答案)
2013屆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測試題(附答案)
2013年高考語文三月調(diào)考試題(黃岡市有答
北京石景山區(qū)2012屆高三語文下冊第一次模
2012年高考語文試題分類匯編:成語(帶答
陜西省西工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三次適應(yīng)性
2014年高考語文仿真模擬檢測試題(附答案
2012年高考語文試題分類匯編:病句(有答
杭州第十四中學(xué)2014學(xué)年高三語文3月月考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xùn)
|
速讀培訓(xùn)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