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超右腦
|
催眠術
|
潛能開發(fā)
|
影像閱讀
|
右腦開發(fā)訓練
|
網站地圖
記憶方法
右腦開發(fā)
快速閱讀
思維導圖
學習方法
學習計劃
作文大全
早期教育
勵志名言
右腦記憶
記憶法
|
記憶宮殿
|
記憶力訓練
記憶術
|
最強大腦
|
右腦記憶法
學習方法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
|
小學資源
|
單詞記憶
初中學習方法
|
中考
|
教案設計
|
試題中心
潛能成功
吸引力法則
|
成功學
|
九型人格
注意力訓練
|
潛意識
|
思維模式
高中學習方法
高中語文
高中英語
高中數學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學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歷史
高中地理
高中教案
高中試題
高一學習方法
高一語文
高一數學
高一英語
高一物理
高一化學
高一生物
高一政治
高一歷史
高一地理
高一學習
高二學習方法
高二語文
高二數學
高二英語
高二物理
高二化學
高二生物
高二政治
高二歷史
高二地理
高二學習
高三學習方法
高三語文
高三數學
高三英語
高三物理
高三化學
高三生物
高三政治
高三歷史
高三地理
高三學習
逍遙右腦記憶
>
試題中心
>
化學
>
高三
>
2014屆高考化學第二輪復習預測題(有答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
1.如圖所示,兩個連通容器用活塞分開,左右兩室(體積相同)各充入一定量NO和O2,且恰好使兩容器內氣體密度相同.打開活塞,使NO與O2充分反應.下列判斷正確的是(不考慮NO2轉化為N2O4)( )
A.開始時左右兩室分子數相同
B.反應前后NO室壓強相同
C.最終容器內密度與原來相同
D.最終容器內無O2存在
解析:由左右兩室體積相同,兩容器內氣體密度相同可知,兩容器中氣體的質量一定相等,而NO和O2的摩爾質量不相等,故其物質的量不相等,開始時左右兩室分子數不相同,故A錯誤.由于反應前后NO室的氣體物質的量要減小,故壓強要減小,B錯誤.由于NO與O2反應,O2過量,故最終容器內有O2存在,D錯誤.
答案:C
2.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數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6 g CH4中含有4NA個C—H鍵
B.1 mol/L NaCl溶液含有NA個Na+
C.1 mol Cu和足量稀硝酸反應產生NA個NO分子
D.常溫常壓下,22.4 L CO2中含有NA個CO2分子
解析:因不能確定1 mol/L NaCl溶液的體積,故不能確定該溶液中Na+的數目,B錯誤;1 mol Cu與足量稀硝酸反應時,產生NO的分子數為23NA,C錯誤;常溫常壓下,22.4 L CO2的物質的量并不是1 mol,D錯誤.
答案:A
3.已知Ca(OH)2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將40℃的飽和澄清石灰水冷卻至10℃,或保持40℃向其中加入少量CaO,兩種情況下均保持不變的是( )
A.溶液中Ca2+的數目
B.溶劑的質量
C.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
D.溶質的質量
解析:將40℃的飽和澄清石灰水冷卻至10℃時,此時溶液是不飽和溶液,溶液中溶質質量、溶劑質量均不變,所以溶液中Ca(OH)2的物質的量濃度不變.保持40℃向其中加入少量CaO,CaO與H2O反應導致溶劑質量減少,有部分Ca(OH)2晶體析出,但溶液仍是40℃的飽和溶液,Ca(OH)2的物質的量濃度不變.
答案:C
4.已知單位體積的稀溶液中,非揮發(fā)性溶質的分子或離子數越多,該溶液的沸點就越高.則下列溶液沸點最高的是( )
A.0.01 mol/L的蔗糖溶液
B.0.01 mol/L的CaCl2溶液
C.0.02 mol/L的NaCl溶液
D.0.02 mol/L的CH3COOH溶液
解析:“非揮發(fā)性溶質”的濃度越大,溶液的沸點就越高,其實質是比較溶質微粒的濃度大。瓵項,蔗糖為非,其微粒濃度為0.01 mol/L;B項,CaCl2為強,完全電離,微粒濃度為0.03 mol/L;C項,NaCl為強電解質,完全電離,微粒濃度為0.04 mol/L;D項,CH3COOH為弱電解質,部分電離,微粒濃度大于0.02 mol/L而小于0.04 mol/L.
答案:C
5.兩份體積相同的某植物營養(yǎng)液,其配方如下:
含量KClK2SO4ZnSO4ZnCl2
①0.3 mol0.2 mol0.1 mol-
②0.1 mol0.3 mol—0.1 mol
兩種營養(yǎng)液的成分( )
A.n(K+)相同 B.n(Cl-)相同
C.完全相同 D.完全不同
解析:依題意,分別計算①和②中各種離子的物質的量: n(K+)=0.7 mol,n(SO2-4)=0.3 mol,n (Zn2+)=0.1 mol,n(Cl-)=0.3 mol,故成分相同.
答案:C
6.將0.01 mol下列物質分別加入100 mL蒸餾水中,恢復至室溫,所得溶液中陰離子濃度的大小順序是(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
①Na2O2、贜a2O ③Na2CO3、躈aCl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0.01 mol Na2O2、Na2O分別與100 mL水反應均生成0.02 mol NaOH,因忽略溶液體積的變化,則①、②中OH-的物質的量濃度相同,CO2-3發(fā)生水解:CO2-3+H2O HCO-3+OH-.使溶液中陰離子數目增多,故③中陰離子的濃度大于④中Cl-的濃度.
答案:C
7.在200 mL某硫酸鹽溶液中,含有1.5NA個硫酸根離子(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同時含有NA個金屬離子,則該硫酸鹽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A.1 mol/L B.2.5 mol/L
C.5 mol/L D.2 mol/L
解析:由硫酸鹽溶液中含有1.5NA個硫酸根離子,同時含有NA個金屬陽離子,可知金屬離子與硫酸根離子物質的量之比為2∶3,故其化學式可表示為M2(SO4)3,則該硫酸鹽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5 mol0.2 L=2.5 mol/L.
答案:B
8.把V L含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兩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鎂離子完全沉淀為氫氧化鎂;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離子完全沉淀為硫酸鋇.則原混合溶液中鉀離子的濃度為( )
A.b-aV mol/L B.2b-aV mol/L
C.2?b-a?V mol/L D.2?2b-a?V mol/L
解析:根據反應:Mg2++2OH-===Mg(OH)2↓,
Ba2++SO2-4===BaSO4↓
可知每一份溶液中:n(Mg2+)=12n(OH-)=12a mol,
n(SO2-4)=n(Ba2+)=b mol
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恒:2n(Mg2+)+n(K+)=2n(SO2-4)
n(K+)=2n(SO2-4)-2n(Mg2+)=2b-2×12a=2b-a
則c(K+)=?2b-a?mol12V L=2?2b-a?V mol/L.
答案:D
9.將0.4 g NaOH和1.06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稀鹽酸.下列圖像能正確表示加入鹽酸的體積和生成CO2的物質的量的關系的是 ( )
解析:n(NaOH)=0.4 g40 g?mol-1=0.01 mol
n(Na2CO3)=1.06 g106 g?mol-1=0.01 mol
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的鹽酸,反應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NaOH+HCl===NaCl+H2O,此階段消耗鹽酸0.1 L,無CO2氣體放出.
第二階段:Na2CO3+HCl===NaHCO3+NaCl,此階段消耗鹽酸0.1 L,無CO2氣體放出.
第三階段:NaHCO3+HCl===NaCl+H2O+CO2↑,此階段消耗鹽酸0.1 L,放出CO2 0.01 mol.
答案:C
10.一定條件下磷與干燥氯氣反應,若0.25 g磷消耗掉314 mL氯氣(標準狀況),則產物中PCl3與PCl5的物質的量之比接近于( )
A.3∶1 B.5∶3
C.2∶3 D.1∶2
解析:參加反應的P和Cl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0.25 g31 g/mol∶0.314 L22.4 L/mol≈1∶1.74.
因此產物中n(P)∶n(Cl)=1∶(1.74×2)=1∶3.48
即產物中PCl3和PCl5的物質的量之比1.52∶0.48≈3∶1.
答案:A
11.下列各組中兩種氣體所含的原子數一定相等的是( )
A.質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O
B.溫度相同、體積相同的O2和N2
C.體積相等、密度相等的CO和C2H4
D.壓強相同、體積相同的N2和O2
解析:A項,氮氣和一氧化碳的摩爾質量相等,質量相等時物質的量相等,故原子數一定相等;B項,壓強不一定相等,則兩氣體的物質的量不一定相等;C項,體積和密度相等,則兩氣體的質量相等,由于摩爾質量相等,則兩者的物質的量相等,則原子數之比為1∶3;D項,溫度不一定相同,則原子數不一定相等.
答案:A
12. 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22.4 L二氯甲烷的分子數約為NA個
B.盛有SO2的密閉容器中含有NA個氧原子,則SO2的物質的量為0.5 mol
C.17.6 g丙烷中所含的極性共價鍵為4NA個
D.電解精煉銅時,若陰極得到電子數為2NA個,則陽極質量減少64 g
解析:標準狀況下,二氯甲烷為液體,A錯誤;17.6 g丙烷中所含極性共價鍵數為17.6 g44 g/mol×8NA=3.2NA;電解精煉銅時,粗銅作陽極,粗銅中含Zn、Ni、Ag等金屬,其電極反應式為:Zn-2e-===Zn2+,Ni-2e-===Ni2+,Cu-2e-===Cu2+,故當有2 mol電子轉移時,陽極質量減少不是64 g.
答案:B
13.把500 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鈉的溶液,恰好使鋇離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銀的溶液,恰好使氯離子完全沉淀.則該混合溶液中鉀離子濃度為( )
A.0.1(b-2a) mol/L B.10(2a-b) mol/L
C.10(b-a) mol/L D.10(b-2a) mol/L
解析:每一份溶液中(100 mL),n(Ba2+)=n(SO2-4)=a mol,n(Cl-)=n(Ag+)=b mol,則每一份溶液中含K+的物質的量為n(Cl-)-2n(Ba2+)=(b-2a)mol,混合液中c(K+)=?b-2a?mol0.1 L=10(b-2a) mol/L.
答案:D
14.現有鋁和過氧化鈉的固體混合物樣品,加入稀鹽酸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c(Al3+)∶c(H+)∶c(Cl-)=1∶2∶8,則原固體混合物中鋁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
A.3∶4 B.9∶32
C.9∶16 D.9∶8
解析:根據反應后溶液中含有H+,知加入的鹽酸過量,溶液中的溶質為NaCl、AlCl3、HCl,根據電荷守恒得:c(H+)+c(Na+)+3c(Al3+)=c(Cl-),設c(Al3+)、c(H+)、c(Cl-)分別為a、2a、8a,則c(Na+)=3a,根據元素守恒,則Al、Na2O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5,故Al、O的質量比為1×27/(1.5×2×16)=9/16.
答案:C
1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常溫常壓下,11.2 L氯氣與足量鈉充分反應轉移電子數為NA
B.標準狀況下,22.4 L氨氣中氫原子數為3NA
C.由CO2和CO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個分子,其中的碳原子數為2NA
D.1 L濃度為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個CO2-3
解析:常溫常壓下,11.2 L Cl2的物質的量不足0.5 mol,故與足量Na反應轉移的電子數小于NA;標準狀況下,22.4 L NH3的物質的量為1 mol,含氫原子數為3NA;由CO2和CO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個分子,其中含有的碳原子數為NA;因CO2-3水解,故1 L 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2-3數目小于NA.
答案:B
16.在一定條件下,完全分解下列某化合物2 g,產生氧氣1.6 g,此化合物是( )
A.1H162O B.2H162O
C.1H182O D.2H182O
解析:設H和O的質量數分別為x、y,則有:
2 g2x+y=1.6 g2y×2,解得xy=18.
答案:B
17.向某HNO3和Fe(NO3)3的混合稀溶液中逐漸加入鐵粉,產生無色氣體,該氣體遇到空氣變?yōu)榧t棕色,溶液中Fe2+的濃度和加入Fe粉的物質的量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則原稀溶液中HNO3和Fe(NO3)3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 )
A.4∶1 B.3∶1
C.2∶1 D.1∶1
解析: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發(fā)生的反應為:
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
2Fe(NO3)3+Fe===3Fe(NO3)2
由圖象可知加入Fe粉和生成Fe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2∶3,設混合溶液中有x mol HNO3,y mol Fe(NO3)3,
則38x+12y=238x+32y=3解得y=1x=4.
答案:A
18.相對分子質量為M的氣態(tài)化合物V L(標準狀況),溶于m g水中,得到質量分數為w%的溶液,物質的量濃度為c mol/L,密度為ρ g?cm-3,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相對分子質量M=22.4m×w%?1-w%?V
B.物質的量濃度c=ρVMV+22.4m
C.溶液的質量分數w%=MV22.4m
D.溶液密度ρ=cM1000×w
解析:由c=1000ρw%M知D錯誤;由公式c=nV知c=V22.4?V22.4×M+m?×10-3÷ρ=1000ρVMV+22.4m,B錯誤;由w%=V22.4×Mm+V22.4×M=MV22.4m+MV知C錯誤,將此式變換后即可得到A項中的式子.
答案:A
19.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證明在同溫同壓下,相同濃度相同體積的不同強度的一元酸與足量鎂帶反應時,生成氫氣的體積相同而反應速率不同,同時測定該實驗條件下的氣體摩爾體積,設計的簡易實驗裝置如圖.該實驗的主要操作步驟如下:
①配制濃度均為1 mol/L的鹽酸和醋酸溶液;
②用________量取10.00 mL 1 mol/L的鹽酸和醋酸溶液分別加入兩個錐形瓶中;
③分別稱取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鎂帶a g,并系于銅絲末端,a的數值至少為_________;
④在廣口瓶中裝足量的水,按圖連接好裝置;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⑤將銅絲向下移動,使足量鎂帶浸入酸中(銅絲不與酸接觸),至反應完全,記錄________;
⑥反應結束后待溫度恢復到室溫,若丙中液面高于乙中液面,讀取量筒中水的體積前,應__________,讀出量筒中水的體積為V mL.
請將上述步驟補充完整并回答下列問題:
(1)用文字表述④檢查該裝置氣密性的操作與觀察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實驗中應選用________(填序號)的量筒.
A.100 mL B.200 mL C.500 mL
(3)若水蒸氣的影響忽略不計,在實驗室條件下,氣體摩爾體積的計算式為Vm=________.
(4)速率不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銅絲不與酸接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②題中要求酸的體積10.00 mL較精確,應選酸式滴定管.
③Mg+2HCl(或HAc)===MgCl2+H2↑
24 g 2 mol 1 mol
a 1 mol/L×0.01 L n(H2)
a=0.12 g.
n(H2)=0.005 mol,應選200 mL量筒.
(3)Vm=V?H2?n?H2?=V mL×10-3L/mL0.005 mol=0.2V L/mol.
答案:②酸式滴定管、0.12 ⑤反應起訖時間、迣⒘客簿従徬蛳乱苿,使乙、丙中液面相平
(1)兩手掌緊貼錐形瓶外壁一段時間,如觀察到廣口瓶中長導管內有一段水柱高出液面,松開手后短導管內能形成一段倒吸的水柱,表明裝置不漏氣
(2)B (3)0.2V L/mol
(4)酸的濃度相同時,c(H+)不同 防止形成原電池,干擾實驗現象的觀察
20.某同學用12.5 mol/L的濃硝酸來配制500 mL 1 mol/L的稀硝酸,并進行有關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需要量取12.5 mol/L的濃硝酸________mL.
(2)配制該稀硝酸時使用的儀器除量筒、500 mL容量瓶、膠頭滴管外,還必須用到的儀器有______、________等.
(3)取所配制的稀硝酸200 mL,與一定質量的銅粉充分反應,銅粉全部溶解后,生成的NO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0.56 L,則參加反應的銅粉的質量為________ g.設反應后溶液的體積仍為200 mL,則反應后溶液中HNO3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 mol/L.
解析:(1)由0.500 L×1 mol/L=V[濃硝酸(aq)]×12.5 mol/L得V[濃硝酸(aq)]=40 mL.
(3)n(稀硝酸)=0.200 L×1 mol/L=0.2 mol,由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知作氧化劑的n(HNO3)=n(NO)=0.56 L/22.4 L/mol=0.025 mol,由得失電子守恒得n(Cu)×2=(5-2)×0.025 mol,解得n(Cu)=0.0375 mol,故m(Cu)=0.0375 mol×64 g/mol=2.4 g.作酸的n(HNO3)=0.0375 mol×2=0.075 mol,則反應后n(HNO3)=0.2 mol-0.025 mol-0.075 mol=0.1 mol,則c(HNO3)=0.1 mol/0.200 L=0.5 mol/L.
答案:(1)40 (2)燒杯 玻璃棒 (3)2.4 0.5
21.臭氧層是地球生命的保護神,臭氧比氧氣具有更強的氧化性.實驗室可將氧氣通過高壓放電管來制取臭氧:3O22O3.
(1)若在上述反應中有30%的氧氣轉化為臭氧,所得混合氣的平均摩爾質量為________ g/mol(保留一位小數).
(2)將8 L氧氣通過放電管后,恢復到原狀況,得到氣體6.5 L,其中臭氧為________ L.
解析:(1)設原有O2 1 mol,由反應3O22O3知:
發(fā)生反應的O2為1 mol×30%=0.3 mol.
生成的O3為0.2 mol,故反應后所得氣體為0.2 mol O3和(1-0.3)=0.7 mol O2.
故M=0.7 mol×32 g/mol+0.2 mol×48 g/mol0.7 mol+0.2 mol=35.6 g/mol
(2)3O22O3 ΔV
2 1
V(O3) (8-6.5)L
V(O3)=2×1.5 L=3 L.
答案:(1)35.6 (2)3
22.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可用來測定含兩種元素的某種氣體X的化學式.
在注射器A中裝有240 mL氣體X,慢慢通過不含空氣并裝有紅熱的氧化銅的玻璃管B,使之完全反應,得到下面的實驗結果:
實驗前B管重20.32 g,實驗后B管重20.00 g,B管中的黑色粉末變成紅色粉末.
在C管中收集到的無色液體是水;在注射器D中收集的氣體是氮氣.試回答下列問題:
(1)X氣體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元素組成的.
(2)若240 mL X氣體完全反應后,收集到的氮氣質量是0.28 g.根據實驗時溫度和壓強計算1 mol X氣體的體積是24000 mL,則X的摩爾質量是________g/mol.
(3)通過計算,確定X的化學式為________.
(4)寫出B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X在該條件下不發(fā)生分解反應).
解析:在C管中收集到水,其中氧來源于CuO,則X中一定含有氫元素.在D中收集到N2,說明X中一定含有N元素,即X中含N、H兩種元素.
B管中CuO含O:20.32 g-20.00 g=0.32 g,
n(O)=0.32 g16 g/mol=0.02 mol,故n(H)=0.02×2=0.04 mol.
n(N2)=0.28 g28 g/mol=0.01 mol,本實驗條件下
Vm=24 L/mol,所以n(X)=0.24 L24 L/mol=0.01 mol,
因此n(X)∶n(N)∶n(H)=0.01 mol∶(0.01 mol×2)∶(0.02 mol×2)=1∶2∶4,X的化學式為N2H4,摩爾質量為32 g/mol.
答案:(1)N H (2)32 (3)N2H4
(4)N2H4+2CuON2+2H2O+2Cu
23.(1)Ba2+是一種重金屬離子,有一環(huán)境監(jiān)測小組欲利用Na2S2O3、KI、K2Cr2O7等試劑測定某工廠廢水中Ba2+的濃度.現需配制250 mL 0.100 mol/L的標準Na2S2O3溶液,所需要的玻璃儀器除量筒、250 mL容量瓶、玻璃棒外,還需要________.
(2)需準確稱取Na2S2O3固體的質量為________ g.
(3)另取廢水50.00 mL,控制適當的酸度,加入足量的K2Cr2O7溶液,得BaCrO4沉淀;沉淀經洗滌、過濾后,用適量的稀鹽酸溶解,此時CrO2-4全部轉化為Cr2O2-7;再加入過量KI溶液進行反應,然后在反應液中再滴加上述Na2S2O3溶液,反應完全時,消耗Na2S2O3溶液36.00 mL.已知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①Cr2O2-7+6I-+14H+===2Cr3++3I2+7H2O;②I2+2S2O2-3===2I-+S4O2-6.
試計算該工廠廢水中Ba2+的物質的量濃度.
解析:(1)要抓住“玻璃儀器”的字眼,因此還需要用來溶解固體的燒杯及用來定容的膠頭滴管.
(2)Na2S2O3固體的質量為:0.100 mol/L×0.25 L×158 g/mol=3.95 g,但實驗室所用的天平只能準確稱量到0.1 g,故需準確稱取Na2S2O3固體的質量為4.0 g.
(3)設Ba2+的物質的量為x,則根據相關反應可得以下關系式:
Ba2+~BaCrO4~1/2Cr2O2-7~Cr3+~3/2I2~3S2O2-3
1 3
x 0.036 L×0.100 mol/L
解得:x=1.2×10-3 mol,
則c(Ba2+)=1.2×10-3 mol0.050 L=0.024 mol/L.
答案:(1)膠頭滴管、燒杯
(2)4.0 (3)0.024 mol/L
24.白磷(P4)是磷的單質之一,易氧化,與鹵素單質反應生成鹵化磷.鹵化磷通常有三鹵化磷或五鹵化磷,五鹵化磷分子結構如右圖所示.該結構中氯原子有兩種不同位置.
(1)6.20 g白磷在足量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氧化物,反應所消耗的氧氣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____________ L.
上述燃燒產物溶于水配成50.0 mL磷酸(H3PO4)溶液,該磷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 mol/L.
(2)含0.300 mol H3PO4的水溶液滴加到含0.500 mol Ca(OH)2的懸浮液中,反應恰好完全,生成1種難溶鹽和16.2 g H2O.該難溶鹽的化學式可表示為________.
(3)白磷和氯、溴反應,生成混合鹵化磷PCl5-xBrx(1≤x≤4,且x為整數).
如果某混合鹵化磷共有3種不同結構(分子中溴原子位置不完全相同的結構),該混合鹵化磷的相對分子質量為________.
解析:(1)n(P4)=6.20 g124 g/mol=0.05 mol
P4。5O2 2P2O5
1 mol 5 mol 2 mol
0.05 mol x y
則x=0.05×5=0.25 mol
V(O2)=0.25 mol×22.4 L/mol=5.6 L
y=0.05×2=0.1 mol
根據磷原子守恒可判斷0.1 mol P2O5與水反應生成0.2 mol H3PO4
則c(H3PO4)=0.2 mol0.05 L=4.00 mol/L.
(2)n(H2O)=16.2 g18 g/mol=0.9 mol
由質量守恒可得生成難溶鹽中含0.5 mol Ca、0.3 mol P、0.1 mol H和1.3 mol O.即難溶鹽中N(Ca)∶N(P)∶N(H)∶N(O)=5∶3∶1∶13,其化學式為Ca5(PO4)3(OH).
(3)混合鹵化磷中分子結構有3種的是PCl3Br2和PCl2Br3,其相對分子質量為297.5和342.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69703.html
相關閱讀:
2010年全國高考寧夏卷理科綜合能力測試(化學部分)解析
上一篇:
2014年高三化學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測試卷
下一篇:
2014屆高考化學第二輪復習預測題(有答案)
相關主題
2010年全國高考寧夏卷理科綜合能力測試(化學部分)解析
2013年高三化學5月考前適應性考試題(揚州市有答案)
08全國高考理綜I化學部分試卷評析
09年化學高考與STS熱點解讀
2013年高三化學查缺補漏試卷(附答案海淀區(qū))
黃山市2012屆高三“七校聯考”化學試卷
電化學命題新探
高中化學必修1期末測試卷
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卷)化學部分試題分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海南卷)化學部分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
廣東2013年高考理綜化學試題
2013年廣東理綜化學部分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糖類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團 B.酯類物……
2012屆高三化學下冊第六次適應性訓練試題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西工大附中第六次適應性訓練 化學試題 7.下列三種有機……
2013屆高三上冊化學學情調研考試卷(附答
考試時間:100分鐘 分值:120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
高考化學沖刺復習有機化學檢測題(帶答案
j 專題07 有機化學基礎 考試內容: 1.能根據有機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對分子質量確定有機化……
2013屆高考化學元素周期表復習測試(帶答
第五章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 第1講 元素周期表 一、(本題包括12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
相關閱讀
2014屆高三化學下冊第七次診斷考試試題(
2014屆高三化學下冊信息交流檢測試題
2014屆高考化學第二輪復習預測題(有參考
2014年昌平區(qū)高三上冊期末化學考試卷(有
淺析2009高考安徽卷化學試題對新課程化學
2012屆高三化學下冊第七次適應性訓練題(
北京市2013年高考理綜化學試卷
2014屆高三化學下冊開學摸底考試試卷(含
2014屆高三化學下冊入學測試試題(帶答案
2013屆高考化學元素周期表復習測試(帶答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