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制度與西周封建 練習1.中國的漢字姓氏中,有許多起于祖先的封地、封國,與這種現(xiàn)象直接相關的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縣制 D.三公九卿制2.分封制是西周加強對地方統(tǒng)治的基本形式。被分封的諸侯要承擔的義務包括①鎮(zhèn)守疆土 ②隨天子作戰(zhàn) ③交納貢賦 ④朝覲述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公元前782年,幽王宮涅繼位,寵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為烽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边@段材料不能表明A.幽王荒淫無道B.分封制下,各諸侯王對周王承擔軍事義務 C.西周末年諸侯勢力強大D.分封制確立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國必須服從周王政令4. 2008年初,紛飛的大雪遍及大半個中國,但大雪擋不住人們回家過年的腳步。下列圖片反映的內容與這種珍惜親情、渴望團聚情形密切相關的是 5.關于宗法制的評述中,正確的是①是周人把血緣紐帶同政治關系結合起的一種制度②其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③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 ④有利于強化皇權A.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6.歷史典故“烽火戲諸侯”講述的是,諸侯因義務所在,看見烽火點燃,蜂擁而至勤王。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縣制 D.王位世襲制7.著名史學家王國維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事;定之以天,爭乃不生”評述西周的宗法制。對其所謂“天”的正確理解是A.確定繼承人選的天子 B.表現(xiàn)自然主義的天道C.辨別是非善惡的天理 D.決定嫡庶身份的天命8.宗法制的實行使西周的政治制度具有濃重的A.神權色彩 B.血緣色彩 C.平等色彩 D.民主色彩9.“同姓則同德,同德則同心”,與這一思想觀念相對應的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是A.內外服制度 B.郡縣制度 C.宗法分封制度 D.禮樂制度10.西周王朝實行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禮樂制等維護統(tǒng)治,對中國歷史產生重大影響。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A.分封制的主體是姬姓親族,但是原商代貴族也可能分封為諸侯B.井田制下,貴族掌握土地所有權,但勞動者也擁有“私田”的所有權C.嫡長子繼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大的特點,但嫡長子不一定是長子D.周禮是一種尊卑等級名分制度,它以一整套禮儀規(guī)范指導人們的衣食住行11.以下敘述不符合春秋戰(zhàn)國歷史的是A.群雄割據(jù)戰(zhàn)火連綿 B.大夫奪權,國君稱王 C.社會混亂,歷史倒退 D.各國變法,富國強兵12、“王奪鄭伯政,鄭伯不服。秋,王以諸侯伐鄭伯,鄭伯御之。”(見《左傳 桓公五年》)這反映出的問題是 A.分封制的崩潰 B.諸侯爭霸局面的形成 C.周王室的衰微 D.階級矛盾尖銳13、下列事發(fā)生在春秋時期的有①周王逐漸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②宗法制和分封制遭到破壞③小宗取代大宗的事情時有出現(xiàn)④有的諸侯國打著“尊王”的旗號進行兼并戰(zhàn)爭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使秦國強大起并最終完成統(tǒng)一的變法是A李悝變法 B吳起變法 C鄒忌變法 D商鞅變法15、春秋時期奴隸社會崩潰,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表現(xiàn)是 A.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崩潰 B.私田出現(xiàn),井田制瓦解C.平民和奴隸起義頻繁 D.周邊少數(shù)民族不斷進攻中原16、秦王嬴政能夠滅六國,實現(xiàn)統(tǒng)一的根本原因是 A.商鞅變法比較徹底,秦在七國中實力最強 B.秦在統(tǒng)一過程中采取了正確戰(zhàn)略C.統(tǒng)一條成熟,嬴政順應了歷史發(fā)展趨勢 D.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將領的英勇善戰(zhàn)17.“元元黎民,得免于戰(zhàn)國”。該語表明作者認為秦統(tǒng)一的意義是 A、使人民有了從事生產的安定環(huán)境 B、使人們脫離了弱小的諸侯國C、為我國長期的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 D、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18、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核心是 A、規(guī)定皇權至高無上 B、中央設置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縣制 D、頒布秦律,嚴刑峻法19、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制定選拔考察官吏的制度 B權力高度集中C法律細密、嚴苛 D實行三公九卿制20、下列關于三公九卿制的說法,錯誤的是A丞相輔佐皇帝處理全國政務 B御史大夫負責監(jiān)察百官C軍國大權最終掌握在太尉手中 D三公之間互不相屬、互相牽制21. 自古以,我國民間十分重視修訂“家譜”。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家譜是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一個以血緣關系為主體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跡的特殊圖書體裁,是中國特有的化遺產。流傳至今的家譜至少仍有三萬多種,其內容之豐,價值之高,很值得我們今天去了解與認識!半[惡揚善”是修纂家譜的一條基本原則。材料二:在現(xiàn)代的僑鄉(xiāng)家譜中,都普遍記錄了不同時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時間與原因……同故鄉(xiāng)故國的聯(lián)系與貢獻等內容。有些還辟有專、專傳介紹,這就為他們的后裔尋根問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據(jù),也就更增加了他們對故國故鄉(xiāng)的依戀之情。有人對福建省的家譜資料進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居臺灣的最早記載是兩宋之交的蘇姓!瓘挠嘘P家譜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數(shù)、成分、原因,他們的婚姻狀況、分布特點及與大陸的關系等。材料三: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說:“欲考族制組織法,欲考各時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齡,平均壽數(shù),欲考父母兩系遺傳,欲考男女產生兩性比例,欲考出生率與死亡率比較……等等無數(shù)問題,恐除了族譜家譜外,更無他途可以得資料!睘榇怂岢鰪V收家譜并對家譜進行研究。請回答:(1)依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我國民間重視修訂“家譜”的主要原因。簡述家譜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7分)(2)依據(jù)材料二,并結合現(xiàn)實,分析家譜在當今的作用。(3分)(3)依據(jù)上述材料,說說如何辯證地看待家譜的學術價值。(3分)
參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ADCBCBDBCBCADDACAABC
21.(1)主要原因:受宗法制的傳統(tǒng)影響,中國人重視血緣和家族觀念;小農生產方式的影響;彰顯家族聲譽,弘揚傳統(tǒng)美德。(3分)作用:凝聚親族;弘揚正統(tǒng)觀念;規(guī)范人際社會關系;鞏固統(tǒng)治。(4分)(2)作用: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團結廣大海外僑胞;有利于實現(xiàn)和鞏固國家完全統(tǒng)一。(3分)(3)家譜是中國特有的化遺產;可以拓展史料;家譜隱惡揚善的筆法和孤證會影響其史料價值。(3分)(不拘泥于參考答案,考生只要言之成理,均可給分)
右腦記憶論壇 | 快速記憶法 | 記憶力培訓 | 速讀培訓 | 速讀軟件
Copyright(C) 2006-2014 逍遙右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