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習方法!

閱讀《毛詩序》答案解析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 ~ 9 題。 《毛 詩 序》 ① 《關(guān)雎》,后妃之德也, 風 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故用之鄉(xiāng)人焉,用之邦國焉。 風 ,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

9
題。
《毛 詩 序》①

《關(guān)雎》,后妃之德也,“
風”
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故用之鄉(xiāng)人焉,用之邦國焉。“
風”
,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

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發(fā)于聲,聲成文謂之音。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詩。先王以是經(jīng)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

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②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曰風。至于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作矣。

國史明乎得失之跡,傷人倫之廢,哀刑政之苛,吟詠情性,以風其上,達于事變而懷其舊俗也。故變風發(fā)乎情,止乎禮義。發(fā)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是以一國之事,系一人之本,謂之風;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風,謂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謂“
四始”
,詩之至也。

然則,《關(guān)睢》、《麟趾》之化,王者之風,故系之周公。南③
,言化自北而南也!儿o巢》、《騶虞》之德,諸侯之風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吨苣稀贰ⅰ墩倌稀,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是以《關(guān)睢》樂得淑女,以配君子;憂在進賢,不淫其色。衷窈窕、思賢才,而無傷善之心焉,是《關(guān)睢》之義也。
(據(jù)阮元刻《十三經(jīng)注疏》本《毛詩正義》卷一)

注:①
漢代傳《詩》有齊、魯、韓、毛四家,前三家為今文,而毛詩則為古文。我們現(xiàn)在所見的《詩經(jīng)》主要是毛詩。《毛詩》于每首詩題下都有一篇小序,簡述詩的主旨、背景、作者等,而在《詩經(jīng)》的第一篇《關(guān)睢》的小序之下有一段較長的文字,論述詩的性質(zhì)、作用、體裁、創(chuàng)作方法等,歷來稱之為“
大序”
,又稱“
毛詩序”
。作者歷來說法不一,漢代學者鄭玄認為是孔子弟子子夏所作。②
譎諫:含蓄地批評。③
南:指《詩經(jīng)》中的《周南》《召南》篇。
5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
正:使……
端正
B
.先王以是經(jīng)夫婦
經(jīng):經(jīng)緯、治理
C
.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
刺:諷刺
D
.是謂“
四始”
,詩之至也
至:極至
6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詩者,志之所之也
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B
.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C
.故變風發(fā)乎情,止乎禮義
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D
.《鵲巢》、《騶虞》之德,諸侯之風也
夫子喟然嘆曰:“
吾與點也。”
7
.下列各句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毛詩序》繼承了先秦“
詩言志”
的觀點,進一步闡述了詩歌抒情言志的特征,突出了情與志的統(tǒng)一性,認為“
情”
與“
志”
是二而一的東西。
B
.這篇總序揭示了中國古代藝術(shù)詩、樂、舞三位一體的表現(xiàn)形態(tài),并認為所有藝術(shù)形態(tài)都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現(xiàn),從抒情言志的角度論述三者在藝術(shù)上的統(tǒng)一性。
C
.文中認為“
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民困”
,即論述了詩樂與社會政治狀況的密切聯(lián)系,而且還進一步指出社會政治、民情風俗的興衰成敗會直接影響到藝術(shù)創(chuàng)作。
D
.《毛詩序》提到了《詩經(jīng)》“
六義”
,即風、賦、比、興、雅、頌,涉及到詩歌體裁上的分類和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的問題。并對“
六義”
進行了具體的展開和論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396688.html

相關(guān)閱讀:蘇轍《藏書室記》閱讀答案
《令狐整》閱讀答案及翻譯
簡要分析儒家“反求諸己”的修養(yǎng)觀(有答案)
“敏求字次道”閱讀答案附譯文
文言傳記閱讀《祖沖之》附答案及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