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褒城驛壁》閱讀答案及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書褒城驛壁 孫樵 褒城驛號天下第一。及得寓目,視其沼,則淺混而污;視其舟,則離敗而膠;庭除甚蕪,堂廡甚殘,烏睹其所謂宏麗者? 訊于驛吏,則曰:忠穆公曾牧梁州,以褒城控 書褒城驛壁

孫樵
 
 褒城驛號天下第一。及得寓目,視其沼,則淺混而污;視其舟,則離敗而膠;庭除甚蕪,堂廡甚殘,烏睹其所謂宏麗者?
  訊于驛吏,則曰:“忠穆公曾牧梁州,以褒城控二節(jié)度治所,龍節(jié)虎旗,馳驛奔軺,以去以來,轂交締?①,由是崇侈其驛,以示雄大。蓋當時視他驛為壯。且一歲賓至者不下數(shù)百輩,茍夕得其庇,饑得其飽,皆暮至朝去,寧有顧惜心耶?至如棹舟,則必折篙破舷碎?②而后止;漁釣,則必枯泉混泥盡魚而后止;至有飼馬于軒,宿隼于堂:幾所以污敗室廬,糜毀器用。官小者,其下雖氣猛,可制;官大者,其下益暴橫,難禁。由是日益破碎,不與曩類。某曹八九輩,雖以供饋之隙,一二力治之,其能補數(shù)十百人殘暴乎?”
  語未既,有老?笑于旁,且曰:“舉今州縣皆驛也。吾聞開元中,天下富蕃,號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糧;長子孫者不知兵。今者天下無金革之聲,而戶口日益破,疆場無侵削之虞,而墾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財力日益竭,其故何哉?凡與天子共治天下者,刺史、縣今而已,以其耳目接于民,而政令速于行也。今朝廷命官,既已輕任刺史、縣令,而又促數(shù)于更易。且刺史、縣令,遠者三歲一更,近者一二歲再更。故州縣之政,茍有不利于民,可以出意革去其甚者,在刺史則日:‘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在縣令亦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當愁醉?,當饑飽鮮,囊帛櫝金,笑與秩終。”嗚呼!州縣真驛耶?矧③更代之隙,黠吏因緣恣為奸欺,以賣州縣者乎!如此而欲望生民不困,財力不竭,戶口不破,墾田不寡,難哉!
  予既揖退老?,條其言,書于褒城驛屋壁。
[

]
①?(
m
ó
):磨擦。
②?(y
ì):
水鳥,古代在船頭以彩色畫?鳥之形,這里指船頭。③矧(sh
ěn)
:況且。
5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3
分)
  
A
.視其舟,則離敗而膠

膠:擱淺。
  
B
.庭除甚蕪

除:廢棄。
  
C
.疆場無侵削之虞

虞:憂慮。
D
.條其言,書于褒城驛屋壁

條:整理。
6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3
分)
  
A
.視其沼,則淺混而污

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B
.以賣州縣者乎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
.且刺史、縣令,遠者三歲一更


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D
.今者天下無金革之聲

四海之大,有幾人欽
7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3
分)
 
A
.由是崇侈其驛,以示雄大
B
.則必折篙破舷碎?而后止
 
C
.則必枯泉混泥盡魚而后止
D
.囊帛櫝金,笑與秩終
8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3
分)
 
A
.文章借他人之口,揭示出褒城驛由宏麗變?yōu)槠茢〉脑,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當時民風奢靡的不滿。
 
B
.文中“舉今州縣皆驛也”承上啟下,是連接二、三兩段的關鍵,表明天下凋敝與驛站破敗事異而理同。
 
C
.文章借題發(fā)揮,以一驛之興廢推及天下之盛衰,寓議于敘,切中時弊,有小中見大之妙。
 
D
.因官制不善而吏治敗壞,因吏治敗壞而生民困頓,文章將批判的鋒芒指向了朝廷。
9
.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9
分)

l
)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
3
分)

2
)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如是哉!


3
分)

3
)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shù)。(
3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520785.html

相關閱讀:《上集賢文相書》閱讀答案及翻譯
《令狐熙,字長熙》閱讀
《王邦瑞,字惟賢》閱讀答案及翻譯
“馬子才,順天人”閱讀答案及翻譯
《宋子貞,字周臣》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