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熱點:拿什么驅散官場的“江湖習氣”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政治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日前,福建龍巖連城縣因腐敗窩案而名聲大噪。這起被龍巖市委定性為連城前所未有,全市、全省也不多見的塌方式腐敗窩案,因注入了太多江湖色彩,備受輿論關注。

在連城的官場腐敗窩案中,最引人注意的要數(shù)一個組合貪官七兄弟。林負功在擔任縣公安局政委期間,與連城縣政協(xié)主席林家龍及個別縣領導、科級干部結拜為七兄弟,被坊間戲稱為葫蘆娃組合。

連城葫蘆娃組合的如意算盤是:進,可分食公共利益,好處均沾;退,可訂立攻守同盟,對抗組織調查。這種腐敗圈子一旦形成,往往正常的干部任用機制遭到破壞,公共事物成了個人隨意插手的私物,嚴重影響社會的安定團結,也給組織調查增加了難度。

近來,這種帶著江湖習氣的稱呼方式在不少地方都有出現(xiàn)。有的將領導稱作老大老板,有的將同事稱作哥們兒兄弟,雖然未必都發(fā)展成抱團腐敗的嚴重問題,但也值得高度重視。

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主要還是個別地方缺乏對官員權力的有效控制。若官員權力不受約束,動輒突破制度和規(guī)矩,肆意用個人意志取代集體決策,那么大大小小的官員必定會為其馬首是瞻,這種由利益連接在一起的小圈子最后就有可能形成共腐圈。

因此,驅散官場的江湖習氣,著力點還是加強對一把手的權力制約。比如,是否嚴格履行了黨內民主決策制度,涉及重要的人事任免、項目審批等重大事項,是否是按照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表決結果來執(zhí)行的。在這過程中,要加大上級巡視和派駐紀檢的監(jiān)督作用,著力解決上級監(jiān)督太遠、同級監(jiān)督太軟、下級監(jiān)督太難的問題。

另外,要加大外部監(jiān)督的力度。當某些地方的黨內監(jiān)督不到位時,如果包括媒體和公眾在內的外部力量能夠及時將問題向上級反映,也能防病于未發(fā),治病于初萌,避免社會公共利益蒙受巨大損失的同時,或可挽救一部分自我意識已開始膨脹的干部。

中央《關于黨內同志之間的稱呼問題的通知》中曾明確指出,今后對擔任黨內職務的所有人員,一律互稱同志。讓黨員干部之間都能回歸志同道合者的本真,無疑是營造風清氣正的官場生態(tài)的突破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563500.html

相關閱讀:時政熱點:推進新型城鎮(zhèn)化不能拔苗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