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出一堂高效的數學課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數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整個數學教學效果的好壞。40分鐘的課堂教學適是有限的,要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愉悅的教學情境,還要讓學生在心情舒暢的情況下主動地學習知識,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如何上出一堂高效的數學課呢?

  一、課堂的和諧是教學高效的基礎

  1、角色定位要和諧

  師生課堂角色的不和諧,主要表現為兩個極端:課改前是“滿堂灌”,課改后是“自由學”!皾M堂灌”是把學生看成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自由學”是讓學生找不到學習的方向。我認為和諧的課堂角色定位是這樣的,在課堂上教師要發(fā)揮其主導作用,讓學生真正發(fā)揮其主體性作用,創(chuàng)設一種師生互相尊重的和諧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在沒有壓力的環(huán)境中敢于發(fā)表各自見解,敢于將自己的主體力量盡情釋放。

  2、情感交流要和諧

  教學與其他工作的不同就是教師面對的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要想在課堂上實現情感交流的和諧,除了平時與學生建立和諧的感情外,還要注意三個用好:一是用好你的眼睛去駕馭課堂,通過眼睛這扇心靈的窗戶隨時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二是用好你的耳朵去傾聽每個學生的見解,通過傾聽這個環(huán)節(jié)實現師生間的平等交流;三是用好你的語言,用語言去撥動學生的心弦,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溝通師生感情。

  3、感官運用要和諧

  心理學研究證明,課堂教學中學生多種感觀和諧運用所產生的印象遠遠強于單一感官所產生的印象。數學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要求學生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手到。要留給學生充分思考和充分探究的時間和空間,關鍵是讓學生動起來,他們自己尋找答案的過程就是一種最好的訓練,教師作必要的點撥和講解據可以了,除了口頭表達,對重點知識要引導學生概括歸納形成書面筆記,另外多媒體的合理運用也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多種數學教學方法的運用是教學高效的途徑

  1、“興趣培養(yǎng)教學法”,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數學教師要想把這門功課教好,就要想辦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喜歡上了這門課程,才能在整個課堂上保持旺盛的精力,思維處于活躍的狀態(tài),使課堂的每分鐘變成有效的學習時間。

  2、“快樂教學法”,教學是有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構成的一種特殊認識活動。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自己的知識也隨之有所變化,特別是高中的知識,許多學生在初中各科還學得挺好,尤其是數學,但是,當他們跨入高中以后,思想發(fā)生了很大變化,認為高中數學特別難。對此,有很多同學向我詢問學好數學的方法。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我在自己幾年的數學教學中采用快樂教學法,使學生對數學由畏懼到接受,再到應用,使他們對數學概念由抽象到內涵,再到外延。采用這種教學方法,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明白,用得自如。

  3、“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教學法”,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夠誘發(fā)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引起學生更多的聯(lián)想,也比較容易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感受和興趣,從而自主地參與知識的獲取過程、問題的解決過程。所以,作為一個教師如果不能創(chuàng)設良好的問題情境,你肯定不是一個稱職的教師。因此,創(chuàng)設良好的問題情境,是我們每位教師終身探究的課題。再一點,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不能隨心所欲,而應該深入學習課程標準或教學大綱、刻苦鉆研教材,了解學生知識基礎,精心進行問題設計,達到激發(fā)學生興趣,發(fā)展學生能力的目的。利用高中數學新教材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原來的教材相比可以說是信手拈來、得心應手。章前圖的解說;章前引言的實際問題;與之相關的閱讀材料;甚至有些聯(lián)系實際的例題、習題均可作為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的材料。

  4、“換法法”,教師如果長時間用一種方法教學,學生會慢慢失去興趣,對學習不主動,甚至懈怠,無論老師怎么用心備課,講得怎樣精彩,學生也無動于衷;如果教師經常靈活地換用新方法,學生就有一種新鮮感,就會對每一節(jié)數學課有一種期待。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章節(jié)、不同內容、不同學生、學生不同的狀態(tài)靈活選用不同方法來教學。

首頁上一頁12下一頁末頁共2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601676.html

相關閱讀:2015高考數學答題技巧:各種題型分而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