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學必須讓學生學會記憶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初中歷史這門學科,和其他學科相比,要記憶的內容特別多。如:歷史事件發(fā)生的時間、過程、意義、影響;歷史人物的事跡;中外歷史史實的比較等等、等等,雖然現(xiàn)在歷史考試施行開卷考試,但在那么短短的五十分鐘里,學生要去翻閱六本書 ,還要思考書上沒有的內容,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因此,要想真正考出好成績,平時要求學生進行記憶是非常必要的。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愿意學,記得住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學生的興趣需要教師來培養(yǎng),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學生搞清楚了為什么學,才有學下去的愿望 ,"有志定有趣"。所以教師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志趣。初中的學生,對于每一門學科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學習欲望,因此。教師要精心準備,上好第一節(jié)歷史課,要講許許多多妙趣橫生的歷史故事、要談許許多多的歷史英雄人物、要說許許多多影響世界的歷史大事,這樣,讓學生上來就對歷史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產生急于了解中外歷史知識的強烈欲望,使他們對歷史學科"一見鐘情",何愁學不好呢。其次,要探索教學方法,保持學生持續(xù)學習的興趣。在歷史教學中,老師可采取講述法、圖表法、對比法、模型法,并伴之以多媒體教學,重現(xiàn)歷史情景等手段,提高課堂效率,吸引學生注意力。在講述歷史知識時,可以聯(lián)系當前實際,適當穿插一些有趣評論,也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持續(xù)和提高。比如我在講"凡爾賽和約"時,穿插德國領導人對該和約的評價:誰要是在這樣的和約上簽字,誰的手就會爛掉!學生們聽到這里都發(fā)出會心的微笑,更加明白了凡爾賽和約的實質就是對戰(zhàn)敗國的任意瓜分。這些教學方法的巧妙運用,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關鍵是使他們愛上了這門學科,他們都喜歡學,愿意學,學的進,記得住。

二、理解是記憶的幫手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只有對徹底理解的知識才能學得快,記得牢。因此,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想到這節(jié)課學什么?講什么?怎么講?難點在哪里?怎樣突破難點?多問幾個什么,才能在備課時充分準備。上課時,要盡可能多的調動 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要做到耳聽手記腦想眼看。這能克服外界的影響和干擾,使注意力高度集中。要使學生做到這一點,關鍵在于記筆記的技巧。記筆記時,要記教師講的重難點知識,以及教師講課的旁征博引,使知識擴大化,系統(tǒng)化,增強記憶效果。其實最好的筆記不是記在本子上,而是記在腦子里。記在腦子里的知識是徹底理解的知識,理解的東西才能長久記憶。理解本身就是對所學內容進行合理分析和掌握內在的必然聯(lián)系,自然也就起到增強記憶的作用。

三、重復是記憶的法寶

記憶和遺忘是一對孿生兄弟。遺忘的規(guī)律是先快后慢 ,為了幫助學生克服遺忘,鞏固所學的知識,教師一定要不斷重復,在講授新課題時,要以舊帶新,先回憶,再回答,再總結,再討論。總之,要盡可能多的讓學生回憶起前面講過的內容,在學生回憶和思考的基礎上帶入新的知識。這種新舊聯(lián)系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記憶中已經(jīng)模糊的內容又得到恢復,使那些知識在腦海里的痕跡加深,同時也有利于對新內容的理解。還要安排好時間,及時的進行復習。復習的方法很多,不管用什么方法,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減少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遺忘?梢砸髮W生在每晚臨睡前,花幾分鐘看看書,復習一下當天學的內容,也可以讓學生上歷史課前強記一下上節(jié)所學知識。每逢月考,可以采用整體復習法,把教材作為整體系統(tǒng),從頭到尾復習一遍,這樣既有利于綜合記憶,也有利于知識的系統(tǒng)化,對學生是非常有幫助的。

總之,學生要獲得良好的記憶,教師要下足功夫,做足功課,提高他們的興趣,幫助他們理解,督促他們復習,只有多管齊下,才能讓學生減少遺忘,使獲得的知識成為持久的記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796025.html

相關閱讀:高中歷史學習要培養(yǎng)哪幾種能力